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藤本植物木通矫正育冠方法与流程

2022-05-26 22:32: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藤本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藤本植物木通矫正育冠方法。


背景技术:

2.木通是我国传统中药,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木通又称通草,在《神农本草经》中对木通有记载,是以木通、白木通、三叶木通的藤茎入药。木通性味苦,凉。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的功效。主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等病症。木通全身是宝,集药、果、美容、景观等的综合价值高,可真正实现全株利用,乡村美誉为果中珍品,被列入我国木通主要分布区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及其政策支持。
3.然而,木通自然分布林下或林缘生长,受光照不足的影响,常自然形成其藤茎偏移甚至扭曲,主干、侧枝均偏冠发育的现象较严重,导致影响正常开花、结实,产量下降。经驯化后,侧枝偏冠因受光充足仅得到轻微缓解,而主干枝的偏冠依然严重,木通园艺栽植时上架的枝冠矫正及其整形修剪工作量大,修剪不当是反而加重其冠形发育不良而导致产量下降。现有单纯手工修剪矫正木通偏冠的经营管理并不科学,局限于人工成本问题尤显得极不适用。
4.因此,为了矫正木通偏冠,需要建立不同冠层方向资源的均衡利用与经营效益优化的育冠管理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藤本植物木通矫正育冠方法,用以解决木通偏冠的问题,实现不同冠层方向资源的均衡利用,减轻工作量,节约人工成本,使得矫正育冠与丰产调控作为主要的经营和丰产目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藤本植物木通矫正育冠方法,步骤如下:
8.1)砧木选取:选取树势强势、萌枝能力强、花量大,抗逆性、抗病虫害强的实生或野生木通作为砧木,2-4年生为宜,采取宽行稀植的园艺布局,园内每株木通标记好偏冠方向;
9.2)嫁接前准备:在木通园艺种植常规种植技术基础上,于冬季对采穗圃与砧木穴施有机肥10kg/株,确保满足来年树冠、分枝的发育;
10.3)芽接嫁接矫正育冠:新梢萌发至清明前的阴雨天,实施丫型嫁接方法的愈合嫁接,接穗来自采穗圃优良植株,其偏冠方向与砧木的偏冠方向互补;
11.4)嫁接后管理:嫁接第一年实施常规嫁接管理,清除砧木嫁接口上方多余萌枝,培育主冠层,于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12.5)修枝与采收:嫁接第二年的春、夏季修剪弱枝,保留粗壮枝,培育中冠层,秋季采收果实,进入成园投产期,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13.6)周年管护:从嫁接的第三年起的周年管护,夏季修剪2/3比例的弱枝,保留粗壮枝,培育由主冠层和中冠层组成的复合冠层,秋季采收果实,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园艺布局具体为:木通种植行距200-300cm,穴距250-300cm,穴深40-60cm,单行单株,亩种植60-100株。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有机肥为油茶饼粕、茶枯、茶麸或木通饼粕。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芽接嫁接矫正育冠的具体过程为:
17.3.1、选取采穗圃当年生含有分支2个健壮饱满芽的优良木通枝条或健壮饱满单芽的2条枝条作为接穗,以新萌发的饱满芽为起点,向下约1-3cm处沿树干或枝条割取纵向长约1cm、宽2-3cm的带韧皮部枝芽穗;若接穗来自单芽的枝条,则各割取纵向长约0.5cm、宽1-1.5cm的带韧皮部枝芽穗1个;接穗的偏冠方向与砧木的偏冠方向互补;
18.3.2、离地约40-60cm处平截砧木,保留其偏冠主枝方向约2/3的原砧木木质部及其枝冠,另一侧修平至穗条皮宽度或总宽度一致大小的韧皮部;
19.3.3、将接穗粘贴至砧木已剥韧皮部后留下的木质部表层,用薄膜带绕砧木密封包扎,露出穗芽;
20.3.4、砧木修枝:剪除砧木以下枝条,保留砧木1-2根侧枝;
21.3.5、除萌与解膜:除萌指的是清除砧木、嫁接口上方多余萌枝;解膜指的是当穗条萌芽长度达到20-40cm,应及时解除包扎的薄膜,去除遮阴。
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主冠层由基础主冠层和顶冠层组成,其中基础主冠层有着3个方向辐射,分别来自砧木和2个接穗萌发生长旺盛的粗壮萌芽,其中顶冠层主干3-6枝,每方向不少于1条枝,主冠层的培育包括:于夏季选取粗壮、萌发生长旺盛的枝梢培育主冠层,其余粗壮枝梢去顶芽,保留1/3数量比例的弱枝,于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中冠层的培育具体包括:
24.5.1、嫁接第二年建立中冠层的骨干骨架,全年蓄养主干;
25.5.2、春季第一轮梢萌发后至第二轮梢萌发前,疏去主干高度在60-80cm以下粗度不足1.5cm的侧枝;
26.5.3、第二轮梢萌发后,保留粗度1.8cm以上的侧枝;
27.5.4、第三轮梢萌发后,选择高度80-100cm间每主干上萌发的2-4侧枝,控制在约6-18个侧枝,作为中冠层的骨干骨架;
28.5.5、育冠后,冠长可达200cm,平均冠幅130cm以上,秋季每株木通挂果40个以上;
29.5.6、秋季采收果实,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3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复合冠层的培育具体包括:
31.6.1、春季保护主干顶芽萌发的新梢,保留粗壮枝及饱满雌花,基本不修剪春梢;
32.6.2、夏季修剪2/3比例的弱枝,保留粗壮枝,冠层于3个方向沿椭圆形分布,冠层高度160-180cm,株间冠幅小于株距,行间冠幅小于行距的80%,优势枝分布密度40-60个,最粗短枝最长70cm;
33.6.3、秋季采收果实,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5.1、突破了单纯手工修剪矫正木通偏冠的藤本植物管理思路,以嫁接利用木通自然形成的互补偏冠方向,实现了不同冠层木通资源的均衡利用和效益优化。
36.2、培育由主冠层和中冠层组成的复合冠层,平均冠幅130cm以上,最大冠幅200cm,结合了实生砧木的抗性和接穗的丰产的优势,实现其盛产产量,且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表
现为冠层匀称分布,粗壮优势侧枝分布密度均匀,每株饱满雌花200个以上,均挂果100个以上,单果可达200g以上,满足雌花比例高、产果多的高产要求。
37.3、利用木通生长发育特性实施育冠管理,并结合了实生砧木的抗性和接穗的丰产的优势,减少了后期的冠形修剪工作量,节约了人工成本。
38.4、探索了一条矫正木通偏冠的复合育冠管理的新途径,同时对其他藤本植物的冠层管理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未矫正育冠的木通与矫正育冠的木通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实施例1
4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藤本植物木通矫正育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3.1)砧木选取:选取树势强势、萌枝能力强、花量大,抗逆性、抗病虫害强的实生或野生木通作为砧木,2-4年生为宜,采取宽行稀植的园艺布局,园内每株木通标记好偏冠方向;
44.园艺布局具体为:木通种植行距200-300cm,穴距250-300cm,穴深40-60cm,单行单株,亩种植60-100株。
45.2)嫁接前准备:在木通园艺种植常规种植技术基础上,于冬季穴施采穗圃与砧木有机肥10kg/株,确保满足来年树冠、分枝的发育;
46.有机肥为油茶饼粕、茶枯、茶麸或木通饼粕。
47.3)芽接嫁接矫正育冠:新梢萌发至清明前的阴雨天,实施丫型嫁接方法的愈合嫁接,接穗来自采穗圃优良植株,其偏冠方向与砧木的偏冠方向互补;
48.芽接嫁接矫正育冠的具体过程为:
49.3.1、选取采穗圃当年生含有分支2个健壮饱满芽的优良木通枝条或健壮饱满单芽的2条枝条作为接穗,以新萌发的饱满芽为起点,向下约1-3cm处沿树干或枝条割取纵向长约1cm、宽2-3cm的带韧皮部枝芽穗;若接穗来自单芽枝条,则各割取纵向长约0.5cm、宽1-1.5cm的带韧皮部枝芽穗1个;接穗的偏冠方向与砧木的偏冠方向互补;
50.3.2、离地约40-60cm处平截砧木,保留其偏冠主枝方向约2/3的原砧木木质部及其枝冠,另一侧修平至穗条皮宽度或总宽度一致大小的韧皮部;
51.3.3、将接穗粘贴至砧木已剥韧皮部后留下的木质部表层,用薄膜带绕砧木密封包扎,露出穗芽;
52.3.4、砧木修枝:剪除砧木以下枝条,保留砧木1-2根侧枝;
53.3.5、除萌与解膜:除萌指的是清除砧木、嫁接口上方多余萌枝;解膜指的是当穗条萌芽长度达到20-40cm,应及时解除包扎的薄膜,去除遮阴。
54.4)嫁接后管理:嫁接第一年实施嫁接管理,清除砧木嫁接口上方多余萌枝,培育主
冠层,于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55.主冠层由基础主冠层和顶冠层组成,其中基础主冠层有着3个方向辐射,分别来自砧木和2个接穗萌发生长旺盛的粗壮萌芽,其中顶冠层主干3-6枝,每方向不少于1条枝,主冠层的培育包括:于夏季选取粗壮、萌发生长旺盛的枝梢培育主冠层,其余粗壮枝梢去顶芽,保留1/3数量比例的弱枝,于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56.5)修枝与采收:嫁接第二年的春、夏季修剪弱枝,保留粗壮枝,培育中冠层,秋季采收果实,进入成园投产期,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57.中冠层的培育具体包括:
58.5.1、嫁接第二年建立中冠层的骨干骨架,全年蓄养主干;
59.5.2、春季第一轮梢萌发后至第二轮梢萌发前,疏去主干高度在60-80cm以下粗度不足1.5cm的侧枝;
60.5.3、第二轮梢萌发后,保留粗度1.8cm以上的侧枝;
61.5.4、第三轮梢萌发后,选择高度80-100cm间每主干上萌发的2-4侧枝,控制在约6-18个侧枝,作为中冠层的骨干骨架;
62.5.5、育冠后,冠长可达200cm,平均冠幅130cm以上,秋季每株木通挂果40个以上;
63.5.6、秋季采收果实,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64.6)周年管护:从嫁接的第三年起的周年管护,夏季修剪2/3比例的弱枝,保留粗壮枝,培育由主冠层和中冠层组成的复合冠层,秋季采收果实,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65.复合冠层的培育具体包括:
66.6.1、春季保护主干顶芽萌发的新梢,保留粗壮枝及饱满雌花,基本不修剪春梢;
67.6.2、夏季修剪2/3比例的弱枝,保留粗壮枝,冠层于3个方向沿椭圆形分布,冠层高度160-180cm,株间冠幅小于株距,行间冠幅小于行距的80%,优势枝分布密度40-60个,最粗短枝最长70cm;
68.6.3、秋季采收果实,冬季穴施有机肥10kg/株。
69.采用本方法对木通进行偏冠嫁接矫正与育冠后,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图1所示,结合下表1,对比本方法与现有木通园艺模式技术,证明使用本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其中现有木通园艺模式技术为宽行稀植,单行或双行;亩用苗量170株以上;未对偏冠方向进行矫正;冠层不匀称,分枝粗细不均;产量不高,经济效益差。本方法为宽行稀植,单行;亩用苗量60-100株,采用嫁接,不同偏冠方向互补利用;定向培育,培育3个不同平行方向的2层立体冠层;树冠形状饱满匀称,冠层生长旺盛、结构匀称;果品高产、品质优,经济效益好。
70.表1本方法与现有木通园艺模式技术对比表
71.[0072][0073]
至此完成了整个方法的流程。
[0074]
结合具体实施,可以得到本发明的优点是,突破了单纯手工修剪矫正木通偏冠的
藤本植物管理思路,以嫁接利用木通自然形成的互补偏冠方向,实现了不同冠层木通资源的均衡利用和效益优化;结合了实生砧木的抗性和接穗的丰产的优势,实现其盛产产量,且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表现为冠层匀称分布,粗壮优势侧枝分布密度均匀,每株饱满雌花200个以上,均挂果100个以上,单果可达200g以上,满足雌花比例高、产果多的高产要求。
[0075]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007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