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防倾斜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9:21: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防倾斜钢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3.而现有的钢结构在安装时不具备防倾斜的功能,往往钢结构在安装时容易发生晃动,以至于钢结构左右倾斜,因此不便于人们进行安装作业。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5.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倾斜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倾斜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倾斜钢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底板,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凹形座,所述第一凹形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凹形座,所述第二凹形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第二凹形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底板。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安装有滚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形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贯穿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形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脚。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抵板。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钢体,所述钢体与所述卡槽嵌入式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钢体的时候,将该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并将钢体嵌入到底座一侧的卡槽内,然后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使得第二底板的
位置可以下降,进而使得第二锥脚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底座的稳定性,然后根据钢体的尺寸,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来调整其长度,进而使得第二凹形座的位置可以得到调整,使得第二凹形座的位置可以与钢体的中线部位对齐,然后将两组第一连接座围绕着第一转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并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使得第一底板的位置可以下降,进而使得第一锥脚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第二凹形座的稳定性,将第二连接座围绕着第二转轴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抵板能够与钢体的一侧相接触,通过两组抵板以及支杆的组合作用可以对钢体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钢体倾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20.附图标记:
21.1、装置主体;2、底座;3、第一凹形座;301、第一连接座;302、第一转轴;4、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凹形座;501、第二连接座;502、第二转轴;503、第二电动伸缩杆;504、第一底板;505、第一锥脚;6、支杆;601、抵板;7、卡槽;8、支腿;801、滚轮;9、第三电动伸缩杆;901、第二底板;902、第二锥脚;10、钢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3.请参阅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防倾斜钢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9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底板901,所述底座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凹形座3,所述第一凹形座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301,所述第一连接座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凹形座5,所述第二凹形座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501,所述第二连接座5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杆6,所述第二凹形座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0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底板504。
2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底座2的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腿8,所述支腿8的底端安装有滚轮801;所述第一凹形座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302,所述第一转轴302与所述第一连接座301贯穿连接;所述第二凹形座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502,所述第二转轴502与所述第二连接座501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5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脚505;所述支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抵板601;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有卡槽7,所述装置主体1还包括钢体10,所述钢体10与所述卡槽7嵌入式连接;所述第二底板9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脚
902。
25.在具体应用时,在安装钢体10的时候,将该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并将钢体10嵌入到底座2一侧的卡槽7内,然后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杆9,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9的作用使得第二底板901的位置可以下降,进而使得第二锥脚902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底座2的稳定性,然后根据钢体10的尺寸,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4,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伸缩作用来调整其长度,进而使得第二凹形座5的位置可以得到调整,使得第二凹形座5的位置可以与钢体10的中线部位对齐,然后将两组第一连接座301围绕着第一转轴302转动一定的角度,并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503,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的伸缩作用使得第一底板504的位置可以下降,进而使得第一锥脚505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第二凹形座5的稳定性,将第二连接座501围绕着第二转轴502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抵板601能够与钢体10的一侧相接触,通过两组抵板601以及支杆6的组合作用可以对钢体10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钢体10倾斜。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