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7:33: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对于输注泵瓶体端部的连接装置都是采用一根连接带直接连接,连接使用过程中使用不方便,易出现脱落,造成医疗事故。而普通的连接扣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脱落,引起医疗事故。同时,现有的连接带一般采用化纤或棉织物材质,对医疗器械容易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能实现连接方便,且连接牢固稳定。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体、钩体,所述钩体的其中一端与连接体的一端摆动连接,钩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钩部,在连接体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钩部配合卡接并促使连接体与钩体形成闭环结构,在连接体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连接带的第一通孔,在钩体与连接体相连接处的钩体上或连接体上设置有撑杆,自然状态下所述撑杆抵住或接近钩部所在位置处的钩体,用于限制钩部与凸起部脱离。
5.上述方案中,其钩体与连接体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销轴等部件进行转动连接。当然,若钩体与连接体为一体结构,至少两者连接处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连接处可以发生少量形变,从而使钩体相对于连接体而言发生一定幅度的摆动。同时钩体的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钩部相对于钩体与连接体连接处而言可以发生位置变化。正常使用时将连接带固定在第一通孔中,而钩体可以穿过输注泵瓶体上的挂孔后使得钩部与凸起部配合卡接,形成闭环结构,将输注泵瓶体穿设在闭环结构内,实现固定连接,而在钩部与凸起部配合前,需要将撑杆向下或向上偏转,使其端部与钩部之间分离或产生一定的间隙,从而钩部才能与凸起部配合连接,而连接后,撑杆回复自然状态,其端部用于抵住钩部,能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钩部与凸起部之间因钩部发生位移而脱落,以极大提升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在凸起部两侧连接体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钩部与凸起部侧向滑动而脱离。该结构可以在凸起部的两侧设置有限位部,钩部与凸起部配合卡接的时候,钩部位于两个限位部之间,所以在钩部有撑杆支撑的情况,钩部左右滑动有限位部限制的情况下,钩部与凸起部无法脱离,所以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安全系数高。
7.在连接体上设置有防护帽,所述连接体与防护帽之间卡接,在防护帽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供连接带穿出,所述防护帽的下沿覆盖在钩部和凸起部的两侧,形成限位部。该结构在连接体外部设置有防护帽,利用防护帽与连接体的连接时,其防护帽的下沿分别位于钩部的两侧,形成限位部,同样可以限制钩部向两侧滑动而造成脱落的情况。同时连接体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对于开模、生产等成本更低,加工效率更高。而且对使用过
程中,钩部与凸起部之间的配合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8.在钩部的顶端向上延伸有顶杆,在所述顶杆对应处的连接体上设置有内凹结构,在钩部与凸起部配合时,所述顶杆位于内凹结构内部,所述防护帽的下沿位于顶杆两侧。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防护帽的尺寸及下沿的位置,减少防护帽的用料,以降低成本。
9.在第一通孔内穿设连接带,且连接带采用高分子材料成型而成。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挂绳自身生产环境的原因,很难保证符合无菌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再者棉织或化纤织物容易沾染污物或滋生细菌,同时其自身的颜色需要浸染等化纤棉布的着色工艺,在内包装袋内储存期间,其颜料很容易对一次性高分子医械产生二次污染,由于一次性输注泵瓶体是三类医疗器械,为输注药液的工具,因而存在造成医疗事故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所以连接带采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可以选择扁平状的连接带,穿设在第一通孔后并可以从防护帽上的第二通孔穿出,连接后的输注泵瓶体在连接带上比较稳定,不会随意滑动。而且连接带采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可以在净化车间与泵体产品一体化生产,避免了卫生污染和医疗潜在风险及危害的发生,安全性高。
10.所述钩体与连接体均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而成。当然其防护帽也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其均可以减少被污染的风险,提升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11.所述撑杆呈弧形结构,其弧形结构是指由撑杆与钩体或连接体相连接的一端至其抵住或接近钩部的一端形成弧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需要将钩部的钩体向另一端挤压,从而使弧形结构的撑杆被挤压而变形,可以将钩部与凸起部进行解脱,当然撑杆的作用是增加了钩部与凸起部解脱所需要的挤压力,从而也可以确保正常使用过程中,钩部与凸起部不会轻易脱离,安全性高,同样使用过程更加方便,装配输注泵瓶体的时候,操作员仅需要用力推一下即可。
12.所述钩体的截面为扁平状结构,其宽度为5-25mm。此处的截面是沿钩体宽度方向的截面。所述扁平状的钩体为了适应传统输注泵瓶体上的挂孔,其挂孔为扁平长孔结构。其中所述宽度是指:钩部与凸起部解脱过程中,与钩部运动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为宽度方向。为了装置能够小型化,可以设计扁平状的连接体也沿钩体的宽度方向设置,连接体一体结构,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也沿钩体的宽度方向,所以连接带穿设在第一通孔后,其连接带所在的平面与钩体摆动方向垂直。
13.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能有效实现对输注泵瓶体的挂持,且连接后牢固性好,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而且使用过程减少污染,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连接带未展示);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装置的爆炸图(连接带未展示);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连接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连接装置的爆炸图(连接带未展示);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连接装置与输注泵瓶体连接时的示意图;
22.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2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剖视图(连接带未展示);
2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2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轴侧视图;
27.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防护帽与连接体脱离时的侧视图;
28.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输注泵瓶体连接时的结构主视图;
29.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输注泵瓶体连接时的结构侧视图;
30.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装置的输注泵瓶体连接时的轴侧视图;
31.图18为图1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33.实施例1:
34.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体1、钩体2,所述钩体2的其中一端与连接体1的一端摆动连接,钩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钩部3,在连接体1上设置有凸起部4,所述凸起部4与钩部3配合卡接并促使钩体2与连接体1形成闭环结构,在连接体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连接带10的第一通孔6,在与连接体1相连接处的钩体2上设置有撑杆5,自然状态下所述撑杆5抵住或接近钩部3所在位置处的钩体2,用于限制钩部3与凸起部4脱离。
35.在连接体1上设置有防护帽7,所述连接体1与防护帽7之间卡接,在防护帽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通孔8供连接带10穿出,所述防护帽7的下沿覆盖在钩部3和凸起部4的两侧,形成限位部11,所述限位部11用于限制钩部3与凸起部4侧向滑动而脱离。其中防护帽7与连接体1之间的卡接形式可以为:在连接体1上设置有凸起的卡接部14,在防护帽7上设置有内凹的卡接槽15,卡接部14与卡接槽15配合,其原理形式均为现有,故不赘述。
36.在钩部3的顶端向上延伸有顶杆9,在所述顶杆9对应处的连接体1上设置有内凹结构,在钩部3与凸起部4配合时,所述顶杆9位于内凹结构内部,所述防护帽7的下沿位于顶杆9两侧。
37.在第一通孔6内穿设连接带10,且连接带10采用高分子材料成型而成。
38.所述钩体2与连接体1均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而成。
39.实施例2:
40.如图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撑杆5呈弧形结构。如图8、图9所示,图8为输注泵瓶体12挂设在钩体2与连接体1所形成闭环时的状态。
41.实施例3:
42.如图10-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注泵的连接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钩体2呈扁平状结构。在钩体2上设置有一个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用于限制
输注泵瓶体12在钩体2与连接体1所形成的闭环结构内的活动范围,以减少其晃动等。
43.钩体2的宽度一般以适合输注泵瓶体12上的挂孔为准,可以选择5mm、10mm、12mm、15mm、20mm、25mm等,当然也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尺寸。连接体1上的卡接部14可以设置在其顶部的两侧,而防护帽2上的卡接槽15可以采用第二通孔8的端部,即卡接部14设置连接体1的上端两侧,而当连接体1与防护帽7配合时卡接部14伸入第二通孔8并位于第二通孔8的两端,与其端部进行卡接配合。
44.钩体2上的限位杆13呈弧形结构,限位杆13的一端与钩体2连接为一体,另一端可以与钩体2之间存在间隙,当然也可以与钩体2相接触,输注泵瓶体12挂入钩体2后位于钩体2与限位杆13之间,将其活动范围进行限制。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