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充气双体船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7:25: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充气双体船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双体船顾名思义,人们一般把由两个单船体横向固联在一起而构成的船称为双体船;双体船相比较单体船可以承受更大的风浪,航行稳定性更好。
3.为了便于运输和降低生产成本,有人开发了充气双体船。现有的充气双体船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船体、连接两个侧船体的船底支撑体、两端分别抵靠两个侧船体船头部分的船头支撑体、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侧船体船尾部的船尾支撑件;其中侧船体和船头支撑体采用充气结构,船底支撑体用于支撑人体,船底支撑体一般包括底片和放置于底片上的支撑板,其中底片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侧船体,底片的头端则上翘设置以使得底片与两个侧船体之间形成一个供人们站立卧躺的支撑凹槽;船头支撑体与船底支撑体连接并用于使两个侧船体船头部分隔开;船尾支撑件用于使两个侧船体船尾部分隔开。
4.但是由于船头支撑体两端只是抵靠两个侧船体船头部分的部分,而且船头支撑体是采用充气结构,这使得船头支撑体对两个侧船体船头部分的限位作用效果不好,导致充气双体船在航行时两个侧船体船头部分容易摆动变形,影响了充气双体船的航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双体船的支撑结构,其能有效避免充气双体船在航行时两个侧船体船头部分摆动变形。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7.一种充气双体船的支撑结构,其包括两端分别与充气双体船的两个侧船体的船头部分连接的船头支撑件,船头支撑件为硬质结构。
8.所述船头支撑件的端部通过船头连接结构与侧船体的船头部分连接;所述船头连接结构包括与船头支撑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支撑固定座、与侧船体的船头部分固定连接的船头固定座、以及连接支撑固定座和船头固定座的固定件。
9.所述支撑固定座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船头固定座设有与插槽对应的插孔;所述固定件设有与插槽和插孔对应的插杆,插杆先穿过插孔后再插入插槽。
10.两个所述侧船体通过船底底片连接;所述船底底片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船体固定连接,船底底片的头端上翘设置,且船底底片的头端通过连接件与两个所述侧船体的船头部分连接。
11.所述船底底片的头端形成一个连接套;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套,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船体的船头部分连接。
12.两个所述侧船体的船头部分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船头连接座,船头连接座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船头连接座的连接孔。
13.所述船底底片上放置有支撑板,所述船头支撑件压住支撑板。
14.两个所述侧船体分别压住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15.所述支撑板为充气结构。
16.所述船底底片中部设有龙骨。
17.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船头支撑件为硬质结构而使得船头支撑件不易变形,而船头支撑件的两端则分别与充气双体船的两个侧船体的船头部分连接,这样船头支撑件对充气双体船的两个侧船体的船头部分的限位作用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在航行时两个侧船体船头部分不易摆动变形,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的航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船头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7.标号说明:
28.充气双体船a,
29.船头支撑件1,
30.侧船体2,船头部分201,船尾部分202,
31.船头连接结构3,支撑固定座31,插槽311,船头固定座32,插孔321,固定件33,插杆331,
32.船底底片4,连接套41,龙骨42,
33.连接件5,
34.船头连接座6,连接孔61,
35.支撑板7,硬板71,
36.船尾支撑件8,
37.船尾连接座9,
38.支撑凹槽s。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40.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气双体船的支撑结构,其包括两端分别与充气双体船a的两个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连接的船头支撑件1,船头支撑件1为硬质结构。
4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船头支撑件1为硬质结构而使得船头支撑件1不易变形,而船头支撑件1的两端则分别与充气双体船a的两个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连接,这样船头支撑件1对充气双体船a的两个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的限位作用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a在航行时两个侧船体2船头部分201不易摆动变形,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a的航行稳定性。
42.配合图1、图3、图5和图8所示,所述船头支撑件1的端部可通过船头连接结构3与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连接;所述船头连接结构3包括与船头支撑件1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支撑固定座31、与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固定连接的船头固定座32、以及连接支撑固定座31和船头固定座32的固定件33;该固定件33可与支撑固定座31和船头固定座32可拆连接而使得船头支撑件1的两端分别与充气双体船a的两个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可拆连接,这样船头支撑板1可以拆下以便收纳运输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a。具体的,所述固定件33可以与支撑固定座31和船头固定座32插接配合,这样船头支撑件1拆装方便;其中,所述支撑固定座31设有至少一个插槽311,所述船头固定座32设有与插槽311对应的插孔321;所述固定件33设有与插槽311和插孔321对应的插杆331,插杆331先穿过插孔321后再插入插槽311而将支撑固定座31和船头固定座32可拆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固定座31可与船头支撑件1一体成型,这样可以省去支撑固定座31与船头支撑件1之间的连接结构;当然所述支撑固定座31与船头支撑件1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比如焊接、螺丝锁固等。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船头固定座32与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可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43.配合图1和图2所示,充气双体船体a的两个侧船体2通过船底底片4连接;所述船底底片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船体2固定连接,船底底片4的两侧可与两个侧船体2焊接相连,船底底片4的头端上翘设置,且船底底片4的头端通过连接件5与两个所述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连接;所述连接件5能对船底底片3的头端进行限位而使得船底底片4的头端保持上翘设置,从而避免水流从船底底片4的头端流入船底底片4与两个侧船体2之间形成的支撑凹槽s。配合图1和图2所示,其中所述船底底片4的头端形成一个连接套41;所述连接件5穿过连接套41,且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连接,这样连接件5便可对船底底片4的头端起到限位作用而使得船底底片4的头端保持上翘设置。两个所述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船头连接座6,船头连接座6可与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焊接相连,船头连接座6设有连接孔61;所述连接件5的两端则分别插入两个船头连接座6的连接孔61,这样设置使得连接件5与两个侧船体2的船头部分201的连接极为方便。
44.配合图4至图9所示,所述船底底片4上放置有支撑板7,所述船头支撑件1压住支撑板7而避免移位;两个侧船体2也可分别压住支撑板7的两侧,进一步防止支撑板7脱离船底底片4。配合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支撑板7可以为充气结构,即支撑板7在充气后可膨胀展开。所述支撑板7冲入高压气体后,支撑板7能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来支撑起人体;而支撑板7泄气之后可以进行折叠收纳,从而方便人们收纳支撑板7。配合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支撑板7可由至少一块硬板71组成,硬板71可选用如塑料板、木板等硬质板材;当支撑板7由两块以上的硬板71拼接而成时,可以便于将支撑板7放入支撑凹槽s和将支撑板7从支撑凹槽s取出;另外支撑板7可以拆开收纳,从而方便人们收
纳支撑板7。
45.配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船底底片4中部设有龙骨42,该龙骨42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a在航行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移动灵活;该龙骨42可为充气结构。
46.配合图1所示,两个侧船体2的船尾部分202可通过船尾支撑件8连接;该船尾支撑件8的两端可分别与两个侧船体2的船尾部分202可拆连接,这样船尾支撑件8可以拆下以便收纳运输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双体船a;其中所述侧船体2的船尾部分202可设有船尾连接座9,所述船尾支撑件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船体2的船尾连接座9可拆连接而使得船尾支撑件8的两端与两个侧船体2的船尾部分1102分别可拆连接,船尾支撑件8与船尾连接座9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连接;船尾支撑件8可设有排水阀,以用于排出积水。
47.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