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6:56: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


背景技术:

2.柔性电路板简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现有的柔性电路板在安装前,柔性电路板上会开设通孔,通过螺钉紧固在控制箱内的安装板上。
3.为了使柔性电路板工作时散热更好,一般柔性电路板与安装板留有间距,因此工人安装时,必须在柔性电路板一侧放上垫片,同时柔性电路板与固定的面留有间距便于其他导线铺设,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垫高,不仅使柔性电路板安装更加麻烦,同时降低了安装效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上对称设置四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具有拉伸功能的固定机构;
6.固定机构包括支撑管,支撑管内设置螺杆,螺杆螺接螺套,螺套两侧对称设置两组杆一,杆一一端设置销钉,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承接块,支撑管内设置伸缩管机构。
7.优选的,支撑管包括管体,管体内两侧对称设置若干组凹槽,管体内设置隔板,管体一端两侧对称内置两组通孔。
8.优选的,伸缩管机构包括伸缩管,伸缩管一端两侧对称内置两组导向孔,导向孔滑动连接卡头,卡头一端固定连接钢圈。
9.优选的,螺杆上设置轴承,轴承嵌入隔板中部,销钉滑动连接通孔。
10.优选的,杆一两端对称设置两组销轴,销轴一端设置轴承,一组轴承嵌入销钉端部设置的支座,另一组轴承嵌入螺套。
11.优选的,伸缩管固定连接安装孔,伸缩管滑动来接管体。
12.优选的,卡头卡接凹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将柔性线路板上的四组管体插入对应的安装槽内,然后转动承接块,承接块带动螺杆,螺杆的转动使螺套向下移动,螺套通过两组杆一,使两组销钉沿着通孔背向移动,使销钉一端挤压安装槽的内壁,从而将管体固定在安装槽内,实现对柔性线路板的安装;
15.2.拉动柔性线路板将同时拉动四组伸缩管,伸缩管将带动两组卡头移动,并且凹槽将会挤压卡头,使卡头沿着导向孔移动,并且卡头挤压钢圈,使伸缩管沿着管体拉伸,直
至使柔性线路板与板面的间距达到理想位置,在钢圈的弹力作用下,使卡头一端滑入对应的凹槽内,从而实现对柔性线路板的抬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柔性线路板与固定机构组合剖视图;
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9.图中:1、柔性线路板;2、安装孔;3、固定机构;301、支撑管;302、螺杆;303、螺套;304、杆一;305、销钉;306、承接块;307、伸缩管机构;3011、管体;3012、凹槽;3013、隔板;3014、通孔;3071、伸缩管;3072、导向孔;3073、卡头;3074、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1,柔性线路板1上对称设置四组安装孔2,安装孔2内设置具有拉伸功能的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支撑管301,支撑管301内设置螺杆302,螺杆302螺接螺套303,螺套303两侧对称设置两组杆一304,杆一304一端设置销钉305,螺杆302一端固定连接承接块306,支撑管301内设置伸缩管机构307,螺杆302上设置轴承,轴承嵌入隔板3013中部,销钉305滑动连接通孔3014,杆一304两端对称设置两组销轴,销轴一端设置轴承,一组轴承嵌入销钉305端部设置的支座,另一组轴承嵌入螺套303,其中销钉305为锥形状,销钉305端部比较尖锐,柔性线路板1安装的板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内径略大于管体3011的外径,承接块306上设置内六角槽,通过六角扳手可转动承接块306,当需要安装柔性线路板1时,将柔性线路板1上的四组管体3011插入对应的安装槽内,然后转动承接块306,承接块306带动螺杆302,螺杆302的转动使螺套303向下移动,螺套303通过两组杆一304,使两组销钉305沿着通孔3014背向移动,使销钉305一端挤压安装槽的内壁,从而将管体3011固定在安装槽内,实现对柔性线路板1的安装;
22.支撑管301包括伸缩管3071,管体3011内两侧对称设置若干组凹槽3012,管体3011内设置隔板3013,管体3011一端两侧对称内置两组通孔3014,伸缩管机构307包括伸缩管3071,伸缩管3071一端两侧对称内置两组导向孔3072,导向孔3072滑动连接卡头3073,卡头3073一端固定连接钢圈3074,伸缩管3071固定连接安装孔2,伸缩管3071滑动来接管体3011,卡头3073卡接凹槽3012,其中钢圈3074为椭圆形,为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的不锈钢材质,当需要增大柔性线路板1与板面的间距时,拉动柔性线路板1将同时拉动四组伸缩管3071,伸缩管3071将带动两组卡头3073移动,并且凹槽3012将会挤压卡头3073,使卡头3073沿着导向孔3072移动,并且卡头3073挤压钢圈3074,使伸缩管3071沿着管体3011拉伸,直至使柔性线路板1与板面的间距达到理想位置,在钢圈3074的弹力作用下,使卡头3073一端滑入对应的凹槽3012内,从而实现对柔性线路板1的抬高。
23.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将柔性线路板1上的四组管体3011插入对应的安装槽内,然后转动承接块306,承接块306带动螺杆302,螺杆302的转动使螺套303向下移动,螺套303通过两组杆一304,使两组销钉305沿着通孔3014背向移动,使销钉305一端挤压安装槽的内壁,当需要增大柔性线路板1与板面的间距时,拉动柔性线路板1将同时拉动四组伸缩管3071,伸缩管3071将带动两组卡头3073移动,并且凹槽3012将会挤压卡头3073,使卡头3073沿着导向孔3072移动,并且卡头3073挤压钢圈3074,使伸缩管3071沿着管体3011拉伸,直至使柔性线路板1与板面的间距达到理想位置。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1),所述柔性线路板(1)上对称设置四组安装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内设置具有拉伸功能的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支撑管(301),所述支撑管(301)内设置螺杆(302),所述螺杆(302)螺接螺套(303),所述螺套(303)两侧对称设置两组杆一(304),所述杆一(304)一端设置销钉(305),所述螺杆(302)一端固定连接承接块(306),所述支撑管(301)内设置伸缩管机构(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01)包括管体(3011),所述管体(3011)内两侧对称设置若干组凹槽(3012),管体(3011)内设置隔板(3013),所述管体(3011)一端两侧对称内置两组通孔(30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机构(307)包括伸缩管(3071),所述伸缩管(3071)一端两侧对称内置两组导向孔(3072),所述导向孔(3072)滑动连接卡头(3073),所述卡头(3073)一端固定连接钢圈(307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2)上设置轴承,轴承嵌入隔板(3013)中部,所述销钉(305)滑动连接通孔(30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一(304)两端对称设置两组销轴,所述销轴一端设置轴承,一组轴承嵌入销钉(305)端部设置的支座,另一组轴承嵌入螺套(30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3071)固定连接安装孔(2),伸缩管(3071)滑动来接管体(301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3073)卡接凹槽(30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柔性防干扰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上对称设置四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具有拉伸功能的固定机构;拉动柔性线路板将同时拉动四组伸缩管,伸缩管将带动两组卡头移动,并且凹槽将会挤压卡头,使卡头沿着导向孔移动,并且卡头挤压钢圈,使伸缩管沿着管体拉伸,直至使柔性线路板与板面的间距达到理想位置,在钢圈的弹力作用下,使卡头一端滑入对应的凹槽内,从而实现对柔性线路板的抬高。从而实现对柔性线路板的抬高。从而实现对柔性线路板的抬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峰 陈郁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柯瑞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