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定向广告屏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3:16: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广告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定向广告屏。


背景技术:

2.打广告是现代商业的宣传方式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产品,商家通常利用架设于商城的广告屏进行广告投放。
3.商家通常将带有宣传内容的广告布放置于广告屏,利用广告屏来展示自己的产品;而在晚上或者光线较暗的地方,需要利用灯将广告屏照亮,以免人们无法看清广告屏的内容;然而照亮广告屏的灯持续亮起的话不仅浪费电能,且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单纯将广告屏作为照明工具,失去了广告屏的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广告屏不够智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广告屏的智能程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定向广告屏。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智能定向广告屏,包括感应部件、放大模块、控制模块和照明模块。
8.所述感应部件,用于感应是否有人靠近。
9.所述放大模块,用于放大感应部件输出的信号。
10.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照明模块的通断。
11.所述照明模块,用于照亮广告屏。
12.所述感应部件的输出端与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感应部件感应到有人靠近时,感应部件输出信号至放大模块,放大模块将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收到的信号控制照明模块发光,照明模块将广告屏照亮;起到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将广告布照明的作用;当无人靠近时,控制模块未收到信号,则控制模块控制亮度摸块关闭;起到了节约电能的作用;感应部件、放大模块、控制模块、照明模块配合,达到了提高广告屏的智能程度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放大模块包括一级放大子模块和二级放大子模块,所述感应部件的输出端与一级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二级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部件将信号输出至一级放大子模块,一级放大子模块将信号放大后输出至二级放大子模块;二级放大子模块将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并将二次放大的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设置多级放大模块便于调整信号的放大倍数,使得信号便于被控制模块识别。
16.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子模块和基准子模块,所述基准子模块与比较子
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比较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子模块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信号输入时,基准子模块输入比较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的电压大于二级放大子模块输入比较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的电压,当有信号输入时则结果相反;设置比较子模块、基准子模块使得有无信号输入的判断条件变得清晰。
18.可选的,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开关子模块和发光子模块;所述发光子模块与开关子模块串联,所述开关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比较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较子模块依据比较结果,输出信号控制开关子模块的开关;当开关子模块处于开的状态时,开关子模块连通,发光子模块亮起,当开关子模块处于关的状态时,开关子模块断路,发光子模块熄灭。
20.可选的,所述照明模块还包括保护子模块,所述保护子模块与发光子模块串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关子模块连通时,保护子模块令电路的电流减小,减少了电流过大导致电路的元器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22.可选的,智能定向广告屏包括安装组件、模块安装板和保护盖;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框和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安装于安装框的侧方;所述保护盖与安装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块安装板设置于安装侧板的内部;所述感应部件、放大模块、控制模块、照明模块均安装于模块安装板。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广告布放置于安装框内部,保护盖、安装框配合将广告布包覆,减少了广告布被外界的污渍污染的情况发生;模块安装板设置于其中一块安装侧板的内部,减少了模块安装板的零部件被外界的灰尘、砂砾等杂质损坏的情况发生。
24.可选的,所述安装侧板设有模块板安装槽和导线道,所述模块安装板通过模块板安装槽与安装侧板插接;所述导线道与模块板安装槽连通,所述模块安装板设有电线,所述电线穿出导线道。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块安装板的移动方向被模块板安装槽限制,减少了模块安装板安装偏移的情况发生;模块安装板上的电线自导线道穿出,减少了电线四处摆动的情况发生。
26.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封堵块,所述安装侧板设有封堵道,所述封堵道与模块板安装槽连通,所述封堵块通过封堵道与安装侧板插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模块安装板时,模块安装板沿着封堵道滑动,直至模块安装板与模块板安装槽的槽壁抵接,模块安装板放置完成;利用封堵块将封堵道封堵,减少了外界的灰尘等杂质损坏模块安装板的情况发生。
28.可选的,所述保护盖靠近安装框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插接柱,所述安装框设有若干个插接筒,每一个所述插接柱对应一个插接筒,所述插接柱插设于对应的插接筒。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柱与对应的插接筒对准,移动保护盖,直至插接柱插设于对应的插接筒内,此时保护盖移动动作完成;插接筒限制了保护盖的移动方向,减少了保护盖偏移的情况发生。
30.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若干根固定螺栓,所述安装侧板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通过螺纹孔与安装侧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穿出安装侧板;所述插接柱设有固定孔,所述插接筒设有对位孔,所述对位孔与固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螺
栓的螺杆穿出对位孔,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插入对应的固定孔。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保护盖时,扭动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螺杆穿出安装侧板和对位孔,此时固定螺栓的螺杆插设于固定孔;则固定螺栓的螺杆限制了插接柱的移动方向,减少了插接柱脱离插接筒的情况发生;保护盖安装完成。
3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3.1、当感应部件感应到有人靠近时,感应部件输出信号至放大模块,放大模块将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收到的信号控制照明模块发光,照明模块将广告屏照亮;起到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将广告布照明的作用;当无人靠近时,控制模块未收到信号,则控制模块控制亮度摸块关闭;起到了节约电能的作用;感应部件、放大模块、控制模块、照明模块配合,达到了提高广告屏的智能程度的效果;
34.2、感应部件将信号输出至一级放大子模块,一级放大子模块将信号放大后输出至二级放大子模块;二级放大子模块将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并将二次放大的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设置多级放大模块便于调整信号的放大倍数,使得信号便于被控制模块识别;
35.3、模块安装板的移动方向被模块板安装槽限制,减少了模块安装板安装偏移的情况发生;模块安装板上的电线自导线道穿出,减少了电线四处摆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保护盖和固定螺栓的爆炸示意图。
3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封堵块处的爆炸示意图。
3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图。
40.图5是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感应部件;2、放大模块;21、一级放大子模块;22、二级放大子模块;3、控制模块;31、比较子模块;32、基准子模块;4、照明模块;41、开关子模块;42、发光子模块;43、保护子模块;5、安装组件;51、安装框;511、插接筒;5111、对位孔;52、安装侧板;521、模块板安装槽;522、导线道;523、封堵道;524、抵接槽;53、封堵块;531、抵接部;532、插接部;54、固定螺栓;6、模块安装板;7、保护盖;71、插接柱;71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定向广告屏。
45.参照图1,一种智能定向广告屏,包括安装组件5和保护盖7,安装组件5包括安装框51和安装侧板52,安装侧板52安装于安装框51的侧面;具体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共设有两块安装侧板52,两块安装侧板52对称设置于安装框51的两侧。外界的广告布放置于安装框51的内侧,保护盖7、安装框51配合将广告布包覆,减少外界的灰尘等污渍污染广告布的情况发生;具体地,保护盖7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盖。
46.参照图2,保护盖7靠近安装框5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插接柱71,具体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共设有4个插接柱71,四个插接柱71分别设置于保护盖7的四个角。安装框51的四角
亦设有与插接柱71配合的插接筒511。安装保护盖7时,插接柱71插设于对应的插接筒511,减少了人工对准保护盖7的步骤,提高了安装保护盖7的效率。
47.参照图2,安装组件5还包括若干个固定螺栓54,安装侧板52、安装框51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孔,安装侧板52的螺纹孔与安装框51的螺纹孔一一对应连通。每一根固定螺栓54均穿出对应的两个螺纹孔,安装侧板52与安装框51通过固定螺栓54连接。
48.参照图2,具体地,插接柱71设有固定孔711,插接筒511设有对位孔5111,固定孔711与对位孔5111连通。固定孔711、对位孔5111的轴心与对应的螺纹孔的轴心重合,也就是说,固定螺栓54穿出安装框51的螺纹孔后,固定螺栓54的螺杆穿出对位孔5111,固定螺栓54的螺杆插入固定孔711。固定螺栓54将插接柱71固定于插接筒511,减少了保护盖7自动脱离安装框51的情况发生。
49.参照图3和图4,智能定向广告屏还包括感应部件1、放大模块2、控制模块3、照明模块4和模块安装板6,感应部件1、放大模块2、控制模块3、照明模块4均安装于模块安装板6。感应部件1的输出端与放大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放大模块2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具体的,感应部件1选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感应人体的温度来判断是否有人靠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型号可选但不限于p228。当感应部件1感应到有人靠近智能定向广告屏时,感应部件1输出信号至放大模块2,放大模块2将接受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再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收到信号后控制照明模块4发光。
50.参照图3和图5,安装侧板52设有模块板安装槽521、封堵道523和导线道522,模块板安装槽521与封堵道523连通,模块板安装槽521还与导线道522连通。安装模块安装板6时,移动模块安装板6,模块安装板6沿着封堵道523滑动,直至模块安装板6插设于模块板安装槽521,模块安装板6移动完成。模块安装板6设有用于向模块安装板6供电的电线,移动电线,直至电线远离模块安装板6的一端穿出导线道522,则模块安装板6安装完成;具体地,共设有两块模块安装板6,每一块模块安装板6对应一个安装侧板52。
51.参照图3和图5,安装组件5还包括封堵块53,封堵块53通过封堵道523与安装侧板52插接;具体地,封堵块53包括抵接部531和插接部532,抵接部531的长度大于插接部532的长度。安装侧板52设有抵接槽524,抵接槽524设置于封堵道523远离模块板安装槽521的一端。安装封堵块53时,封堵块53的插接部532穿出抵接槽524并插入封堵道523;封堵块53的抵接部531与抵接槽524的槽壁抵接。封堵块53将封堵道523封堵,减少了外界的灰尘、砂砾等杂质损坏模块安装板6的情况发生。
52.参照图4,放大子模块包括一级放大子模块21和二级放大子模块22,一级放大子模块21包括电容c1、三极管vt1和若干个偏置电阻。电容c1的一端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228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为偏置电阻,为三极管vt1提供偏置电压。二级放大子模块22包括电容c2、三极管vt2和若干个偏置电阻。电容c2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为偏置电阻,为三极管vt2提供偏置电压。
53.参照图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228将信号输出至电容c1,电容c1将信号内的杂波过滤,并将过滤后的信号输出至三极管vt1;三极管vt1将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电容c2。电容c2将放大后的信号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放大信号输出至三极管vt2,三极管vt2
将信号再次放大,并将二次放大的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3。具体地,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两级放大电路,可依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放大电路的级数。
54.参照图4,控制模块3包括比较子模块31和基准子模块32,基准子模块32包括基准电阻r7,比较子模块31包括过滤电容c3、比较器lm358和保护电阻r8。基准电阻r7与比较器lm358的in1-引脚连接,过滤电容c3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过滤电容c3的另一端与比较器lm358的in1 引脚连接。比较器lm358的out引脚与保护电阻r8的一端连接,保护电阻r8的另一端与照明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
55.参照图4,过滤电容c3将放大后的信号过滤,并将过滤后的信号输出至比较器lm358的in1 引脚,比较器lm358将in1 引脚接收到的电压与in1-引脚接收到的电压进行比较。若是in1 引脚的电压大于in1-引脚的电压,则out引脚输出高电平至照明模块4;若是in1 引脚的电压小于in1-引脚的电压,则out引脚输出低电平至照明模块4。
56.参照图4,照明模块4包括开关子模块41、发光子模块42和保护子模块43,开关子模块41包括三极管vt3,发光子模块42包括led灯,保护子模块43包括电阻r9。电阻r9与led灯的阳极连接,led灯的阴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保护电阻的另一端连接。out引脚输出高电平至三极管vt3时,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发射基导通,led灯发光;通过控制三极管vt3的通断起到控制led灯发光与否的作用。电阻r9的设置减小了电路的电流,减少了电流过大损坏电路元器件的情况发生。
5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感应部件1感应到有人靠近时,感应部件1输出信号至放大模块2,放大模块2将信号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依据收到的信号控制照明模块4发光,照明模块4将广告屏照亮;起到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将广告布照明的作用;当无人靠近时,控制模块3未收到信号,则控制模块3控制亮度摸块关闭;起到了节约电能的作用;感应部件1、放大模块2、控制模块3、照明模块4配合,提高了广告屏的智能程度。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