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振出竿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11:3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钓线导向装置的振出竿。


背景技术:

2.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振出竿的收纳状态下保护钓线导向装置的保护罩。该保护罩是与振出竿分体的,套在收纳状态的振出竿的竿梢部。但是,将分体的保护罩套在振出竿时有可能会损坏钓线导向装置。此外,在钓鱼过程中,带着分体的保护罩也不方便,容易丢失。
3.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如下内容:在一定的轴向范围内,从中间竿的竿梢侧端部切去其周向一部分而构成檐部,利用该檐部来防止收纳时梢尖竿撞击障碍物等而损坏。但是,在竿尾侧的竿体上设置该檐部时,不仅收纳尺寸变长,而且即使该檐部用强度比弹性橡胶等高的材料形成,也无法获得足以充分保护钓线导向装置的强度。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57829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33581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9.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收纳竿体时可靠地保护钓线导向装置的振出竿。
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1.本发明涉及的钓竿具备:竿梢侧竿体,其设置于竿梢侧,并具有钓线导向装置;和竿尾侧竿体,其设置于竿尾侧,收纳所述竿梢侧竿体,且具有在收纳所述竿梢侧竿体时保护所述钓线导向装置的保护部。
12.根据该结构,在收纳竿梢侧竿体时,竿尾侧竿体的保护部保护钓线导向装置。
13.优选为,所述保护部在将所述竿梢侧竿体从所述竿尾侧竿体向竿梢侧拉出时,将所述竿梢侧竿体保持为拉出状态。根据该结构,可通过保护部维持竿梢侧竿体的拉出状态。保护部具有保护钓线导向装置的功能,并且具有将竿梢侧竿体保持为拉出状态的功能。
14.优选为,所述保护部在收纳所述竿梢侧竿体时在遍及整个周向地保护所述钓线导向装置。根据该结构,可利用保护部可靠地保护钓线导向装置。
15.优选为,还包括嵌入至所述竿尾侧竿体的前端开口部的竿帽(cap),在收纳所述竿梢侧竿体时,所述钓线导向装置以不与所述竿帽抵接的程度从所述竿尾侧竿体的前端开口部向竿尾侧离开。根据该结构,钓线导向装置被收纳在从竿尾侧竿体的前端开口部向竿尾侧凹陷的位置,从而可靠地保护钓线导向装置。此外,通过竿帽能堵住竿尾侧竿体的前端开口部,因此可防止竿梢侧竿体脱出。竿帽虽然嵌入竿尾侧竿体的前端开口部,但竿帽并不接触钓线导向装置,从而可防止安装竿帽时的操作损坏钓线导向装置。
16.此外,本发明涉及的振出竿包括:梢尖竿,其设置于最靠竿梢侧,并具有第一钓线导向装置;和第一尾竿,其设置于最靠竿尾侧,用于纳所述梢尖竿,且具有用于在收纳所述梢尖竿时保护所述第一钓线导向装置的第一保护部。
17.根据该结构,在收纳梢尖竿时,第一尾竿的第一保护部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
18.优选为,所述第一保护部由构成周向的整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外周片状部形成。根据该结构,可通过第一保护部可靠地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
19.优选为,还包括卷线器座,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尾竿的前端部,并具有用于在收纳所述梢尖竿时保护所述第一钓线导向装置的第二保护部。根据该结构,可通过第一保护部及第二保护部两者来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
20.此外,本发明涉及的振出竿包括:梢尖竿,其设置于最靠竿梢侧,并具有第一钓线导向装置;和第二尾竿,其设置于最靠竿尾侧,用于收纳所述梢尖竿;以及卷线器座,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尾竿,并具有用于在收纳所述梢尖竿时保护所述第一钓线导向装置的第二保护部。
21.根据该结构,在收纳梢尖竿时,卷线器座的第二保护部会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
22.优选为,所述卷线器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尾竿的前端部,所述第二保护部设置成从所述第二尾竿的前端部向竿梢侧突出。根据该构成,可通过卷线器座的第二保护部而有效防止钓线导向装置损坏。
23.优选为,所述第二保护部由构成周向的整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外周片状部形成。根据该结构,可通过第二保护部可靠地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
24.发明效果
25.如上所述,在收纳时能可靠地保护钓线导向装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振出竿的拉出状态的正视图;
27.图2是该振出竿的收纳状态的剖视图;
28.图3是该振出竿的拉出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29.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振出竿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30.图5是该振出竿的收纳状态的剖视图;
31.图6是该振出竿的拉出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32.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振出竿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33.图8是该振出竿的收纳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振出竿。需要说明的是,将振出竿的轴线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竿梢侧设为前侧,将竿尾侧设为后侧。在图1~图3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振出竿。图1示出了竿体向前侧伸出的状态,图2示出了收纳状态。图3示出了竿体向前侧拉出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振出竿由多根竿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三根竿体形成。位于最前侧的竿体为梢尖竿1,位于最后侧的竿体为尾竿3,在梢尖竿1与尾竿3之间设置有中间竿2。梢尖竿1与中间竿2为竿梢侧竿体,尾竿3为竿尾侧竿体。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置有一根中间竿2,但也可以设置多根中间竿2。此外,也可以省略中间竿2,而仅由梢尖竿1与尾竿3构成双节竿。
35.在梢尖竿1设置有用于引导钓线的一个或多个钓线导向装置。钓线导向装置安装在梢尖竿1的外周面,且向径向外侧突出。钓线导向装置包括供钓线插通的导环、和用于保持导环的环架(frame)。环架的插脚部可以固定于竿体的外周面,或者可以先固定在安装筒的外周面定再将安装筒固定或可移动地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不可移动地固定于竿体的钓线导向装置是固定钓线导向装置,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竿体的钓线导向装置是游动钓线导向装置。固定钓线导向装置既可以具备安装筒,也可以不具备安装筒。游动钓线导向装置具备安装筒。游动钓线导向装置通过竿体的外周面与安装筒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被保持于竿体的规定位置。
36.梢尖竿1包括: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其配置于梢尖竿1的前端部;第二钓线导向装置11a,其配置于比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更向后侧离开的位置;第三钓线导向装置11b,其配置于比第二钓线导向装置11a更向后侧离开的位置;以及第四钓线导向装置11c,其配置于比第三钓线导向装置11b向后侧离开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比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更后侧的位置一共设置了三个钓线导向装置,但其个数是任意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是固定于梢尖竿1的前端部的固定钓线导向装置。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是顶部钓线导向装置。第二钓线导向装置11a~第四钓线导向装置11c是游动钓线导向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的后侧也可以设置固定钓线导向装置。
37.中间竿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钓线导向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一个钓线导向装置。中间竿2具备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设置于比第四钓线导向装置11c更向后侧离开的位置。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是游动钓线导向装置。收纳梢尖竿1收纳于中间竿2。中间竿2是中空的。当梢尖竿1收纳于中间竿2时,梢尖竿1的前端部从中间竿2向前侧突出,除了梢尖竿1的前端部以外的梢尖竿1的大部分位于中间竿2的径向内侧。中间竿2比梢尖竿1短。在梢尖竿1收纳于中间竿2的状态下,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从中间竿2向梢尖竿1移动,位于中间竿2更靠前侧的位置。
38.在中间竿2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安装有保持筒12。如图1所示,当将中间竿2从尾竿3向前侧拉出时,保持筒12密接于尾竿3的前端部的内周面,从而维持中间竿2的突出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钓线导向装置也可以设于中间竿2的前端部。
39.尾竿3在收纳状态下收纳整个梢尖竿1和中间竿2。尾竿3是中空的。尾竿3由纤维强化树脂制成。在收纳状态下,梢尖竿1与中间竿2不会从尾竿3向前侧突出。梢尖竿1与中间竿2均比尾竿3短。尾竿3上设置有卷线器座13和握柄14。卷线器座13为筒状,安装于尾竿3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线器100安装于卷线器座13的下侧。卷线器座13安装于尾竿3的前端部。
40.卷线器座13包括:筒状的卷线器座主体132,其具有脚件载置部135、第一罩部130以及外螺纹部131,并直接或经由其他部件安装于尾竿3的外周面;螺帽133,其与外螺纹部131螺合;筒状的第二罩部134,其与螺帽133一起前后移动;以及管136,其设置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径向内侧。卷线器座主体132例如由硬质合成树脂制成或金属制成,由硬质部件形成。卷线器100的脚件载置于脚件载置部135。在本实施方式中,脚件载置部135朝向下侧。第一罩130保持卷线器100的第一脚件,第二罩部134保持卷线器100的第二脚件。管136设置
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后方向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中的与外螺纹部13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螺纹部131与螺帽133设置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后部,因此管136设置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部。管136在径向上设置于卷线器座主体132与尾竿3之间。管136具有比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端部更向前侧突出的部分。通过设置管136可提高设计性。管136优选具有金属光泽,优选由金属制成。管136的前端开口部与尾竿3的前端开口部3a处于同一个面。由此,管136可保护尾竿3直到前端开口部3a为止。此外,尾竿3并不从管136向前侧突出,因此设计性提高。
41.握柄14可以与尾竿3分体的也可以是一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是分体的。握柄14安装于尾竿3的外周面,且安装于尾竿3的后部。握柄14设置于从卷线器座13向后侧离开的位置。
42.也可以具备竿帽15,其用于在收纳状态下,堵住尾竿3的前端开口部3a。竿帽15嵌入尾竿3的前端开口部3a。竿帽15包括:直径小的插入部15b,其在安装于尾竿3的状态下嵌入尾竿3的径向内侧;和直径大的突出部15a,其从尾竿3向前侧突出。
43.如图2所示,在收纳状态下,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位于尾竿3的前端部的径向内侧,且不从尾竿3向前侧突出。此外,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位于卷线器座13的径向内侧,尤其是位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径向内侧为佳。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也可以位于管136的径向内侧。在收纳状态下,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以不与竿帽15的插入部15b抵接的程度,位于比尾竿3的前端开口部3a更向后侧离开的位置。
44.如上所述,在收纳状态下,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由尾竿3保护。尾竿3在前端部具备第一保护部20,该第一保护部20用于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第一保护部20由尾竿3的竿坯形成。第一保护部20是遍及整个周向地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的全周保护部。第一保护部20包括构成尾竿3的周向的整周的第一外周片部,由环状部形成。第一保护部20位于卷线器座13的径向内侧,尤其位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内侧。卷线器座13、尤其是卷线器座主体132也与尾竿3的第一保护部20一起遍及周向的整周地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线器座主体132是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的第二保护部。卷线器座主体132包括构成周向的整周的第二外周片状部,由环状部形成。
45.像这样,在收纳状态下,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由尾竿3的第一保护部20保护。因此,可防止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损坏。此外,无需携带单独的保护罩,也省去了将单独的保护罩套在尾竿3上的操作。而且,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位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径向内侧。因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由尾竿3的第一保护部20与卷线器座主体132这两者保护。该振出竿适合于溪流竿,手持收纳状态的振出竿走在河边时,可防止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损坏。
46.如图1及图3所示,将中间竿2从尾竿3向前方拉出时,保持筒12由尾竿3的第一保持部20保持,从而保持中间竿2从尾竿3拉出的状态。第一保持部20具有将中间竿2保持为拉出状态的保持功能。此外,卷线器座主体132位于第一保持部20的径向外侧,因此中间竿2与第一保持部20一起由卷线器座主体132保持。因此,中间竿2被可靠地保持为拉出状态。需要说
明的是,保持筒12也可以保持于管136的径向内侧。在此情况下,中间竿2与第一保持部20一起由管136保持。无论如何,中间竿2被尾竿3的第一保持部20和卷线器座13这两者保持,从而可靠地保持拉出状态。
47.在图4~图6中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出竿。图4及图5示出了收纳状态,图6示出了拉出状态。卷线器座13配置于从尾竿3的前端开口部3a向后侧离开的中间部。在尾竿3的前端部设置有将周向的整周的一部分切去后而形成的第一保护部20。第一保护部20由仅构成周向的整周中的一部分的第一外周片部形成。第一保护部20在剖视时呈沿着周向而具有180度以上的中心角的圆弧状。第一保护部20设置于与卷线器安装侧相反的一侧。在尾竿3的前端部形成有第一切口部21。第一切口部21从尾竿3的前端开口部3a向后侧以直线状延伸。第一切口部21设于周向的整周中的卷线器安装侧。第一切口部21设于周向的整周中的脚件载置部135侧。第一切口部21向下侧开口。
48.在收纳状态下,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位于第一保护部20的径向内侧。第一保护部20在收纳状态下,在周向上的整周中的除一部分以外的部分上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第一保护部20是仅在周向的一部分上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的局部保护部。通过在尾竿3的前端部设置第一切口部21,从而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能够部分地从第一切口部21向径向外侧突出。在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中,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从竿体向径向外侧的突出量最大。在收纳状态下,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抵接第一切口部21的后端部而无法继续向后侧移动。在收纳状态下,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位于比中间竿2的前端开口部更向前侧离开的位置。
49.如图6所示,在将中间竿2从尾竿3向前方拉出时,中间竿2的后端部由尾竿3的第一保持部20保持,从而保持中间竿2从尾竿3拉出的状态。第一保持部20具有将中间竿2保持为拉出状态的保持功能。
50.图7及图8中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出竿。图7及图8示出了收纳状态。卷线器座13配置于尾竿3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线器座13上并未设置管136。卷线器座13的前端部从尾竿3向前侧突出。卷线器座13具有比尾竿3的前端开口部更向前侧突出的前方突出部132a。卷线器座13在前方突出部132a具有将周向的整周中的一部分切去后而形成的第二保护部30。第二保护部30由仅构成周向的整周中的一部分的第二外周片部形成。第二保护部30呈沿着周向而具有180度以上的中心角的圆弧状。第二保护部30设置于与卷线器安装侧相反的一侧。卷线器座13的前方突出部132a设置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第二保护部30设置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端部。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端部形成有第二切口部31。第二切口部31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端开口部向后侧以直线状延伸。第二切口部31设于周向的整周中的卷线器安装侧。第二切口部31设于周向的整周中的脚件载置部135侧。第二切口部31向下侧开口。
51.在收纳状态下,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位于第二保护部30的径向内侧。第二保护部30在周向上的整周中的除一部分以外的部分上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第二保护部30是仅在周向的一部分上保护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第五钓线导向装置11d的局部保护部。通过设置第二切口部31,从而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或游动钓线导向装置11能够部分地从第二切口部31向径向外侧突出。
52.竿帽15安装于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端开口部132b。竿帽15的插入部15b插入到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径向内侧,竿帽15的突出部15a从卷线器座主体132向前侧突出。在收纳状态下,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以不与竿帽15的插入部15b抵接的程度,位于比卷线器座主体132的前端开口部132b更向后侧离开的位置。卷线器座13设置有第二保持部30,因此也可以不在尾竿3上设置第一保护部20。
53.符号说明:
54.1 梢尖竿;
55.2 中间竿;
56.3 尾竿;
57.3a 前端开口部;
58.10 第一钓线导向装置;
59.11a 第二钓线导向装置;
60.11b 第三钓线导向装置;
61.11c 第四钓线导向装置;
62.11d 第五钓线导向装置;
63.12 保持筒;
64.13 卷线器座;
65.14 握柄;
66.15 竿帽;
67.15a 突出部;
68.15b 插入部;
69.20 第一保护部;
70.21 第一切口部;
71.30 第二保护部;
72.31 第二切口部;
73.130 第一罩部;
74.131 外螺纹部;
75.132 卷线器座主体(第二保护部);
76.132a 前方突出部;
77.132b 前端开口部;
78.133 螺帽;
79.134 第二罩部;
80.135 脚件载置部;
81.136 管;
82.100 卷线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