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麻二酚组合物、微乳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02:49: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麻二酚组合物、微乳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大麻二酚(cannabidiol,简称cbd),是工业大麻提取物中主要的功效性成分,性状表现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其熔点为66℃~67℃,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部分有机溶剂。具有镇痛,抗癫痫,消炎止痛,抗焦虑,缓解关节疼痛等作用,国外在食品、保健食品、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3.近两年来,大麻二酚因其独特的功效性,在日化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添加在化妆品里面成为了新趋势,在雅诗兰黛、丝芙兰以及国内很多护肤品里面得到了应用,在19年第四界世界天然提取物中国展上更是得到护肤行业的认可,具备抗炎,镇静,修复,抗氧化等作用。
4.但是由于大麻二酚水溶性差,几乎不溶于水,而大多数的护肤品中水分的含量居多,因此其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生物利用率极低;虽然其易溶于部分有机溶剂中,但是有机溶剂有残留的可能性,卫生安全上难以控制;且很多研究者将其与表面活性剂结合,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日化产品中,比如微胶囊化,超声波乳化,得到的微乳液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放大生产有局限,得到的微乳液外观上,稳定性有待提高。
5.公开专利号为cn111135144a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纯天然高稳定性大麻素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物质组成:大麻素0.5-20%,乳化稳定剂5-40%,非离子型乳化剂0.5-10%,基质油0.5-30%,去离子水余量,将大麻素室温溶解于基质油中得到油相,将乳化稳定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水相,将油相水相混合均匀,采用高压均质机,超声波发生器,高压微射流纳米均质机处理混合液得到微乳液为乳黄色,外观状态需继续改善,在想要打造不同外观状态日化品应用方面有局限性。
6.公开专利号为cn110638756a专利中,包括大麻二酚0.1-10份,中链甘油三酯5-15份,大豆卵磷脂1-15份,γ环糊精1-20份,聚甘油-10硬脂酸脂10-12份,甘油10-45份,余量为蒸馏水,采用包裹技术得到的纳米乳为浅黄色至乳白色,可应用于外制剂乳膏、软膏或乳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麻二酚组合物、微乳液及其应用,制备的大麻二酚组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水溶性和透皮吸收利用率。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麻二酚组合物,按重量比计,包括:
9.大麻二酚
ꢀꢀꢀꢀꢀꢀꢀ
0.01%~20%;
10.乳化剂
ꢀꢀꢀꢀꢀꢀꢀꢀꢀ
1%~58%;
11.抗氧剂
ꢀꢀꢀꢀꢀꢀꢀꢀꢀ
0.01%~1%;
12.余量的多元醇类保湿剂;
13.所述乳化剂选自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氢化蓖麻油-40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本发明通过合理搭配乳化剂的种类,使其用量较少,且效果最优;制备的大麻二酚组合物稳定性较高,透皮吸收效果较好,生物利用度提高,具备修复皮肤功效;且复配天然抗氧化剂,保证了大麻二酚的功效性,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即可实现。制备过程中大麻二酚无需高温加热溶解,保证了其稳定性。
15.本发明中,所述大麻二酚的含量为0.01%~20%,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1%、5%、10%、12%、15%、20%,或者以上述任意两个值为端点值的区间,更优选为15%~20%,最优选为15%或20%。
16.本发明对所述大麻二酚的来源并无特殊限定,可以是化学合成产物、生物合成产物、植物工业大麻提取物或采用其他方式制备得到;优选的,所述大麻二酚为工业大麻提取物,所述工业大麻提取物的提取部位可以为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秆芯、花、叶、根和/或籽的外壳,优选工业大麻花和/或叶;用量均以大麻二酚纯物质计。
17.所述工业大麻提取物中按质量百分比计,优选含有30%~99%的大麻二酚。
18.优选地,所述工业大麻提取物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50%~99%的大麻二酚,更优选地,所述工业大麻提取物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60%~99%的大麻二酚,特别优选地,所述工业大麻提取物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95%~99%的大麻二酚。
19.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的含量为1%~58%,优选为9%~58%,更优选为9%、15%、25%、30%、35%、40%、45%、50%、58%,或者以上述任意两个值为端点值的区间,更优选为45%~58%,最优选为50%或58%。
20.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选自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氢化蓖麻油-40中的一种或多种。
21.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和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
22.所述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和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的质量比优选为1:(0.5~5),更优选为1:(1~3)。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比为1:0.5、1:1、1:2.8、1:3、1:5、1:0.2、1:0.8、1:2。
23.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和氢化蓖麻油-40。
24.优选的,所述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和氢化蓖麻油-40的质量比为(0.5~5):1:(0.5~3),更优选为(1~3):1:(0.5~3)。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比为1.4:1:0.5、1:1:3。
25.所述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在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数优选为0.5%~30%,更优选为4%~30%,进一步优选为4%、5%、10%、15%、20%、25%、30%,或者以上述任意两个值为端点值的区间,再优选为10%~20%。
26.所述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在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5%~35%,更优选为5%~30%,再优选为5%~28%,进一步优选为5%、10%、15%、20%、25%、28%、30%,或者以上述任意两个值为端点值的区间,最优选为10%~28%。
27.所述氢化蓖麻油-40在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0%~30%,
更优选为10%、20%、30%,或者以上述任意两个值为端点值的区间。
28.本发明对上述乳化剂的来源并无特殊限定,可以为一般市售。
29.本发明中,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01%~1%,更优选为0.02%~1%。
30.所述抗氧剂优选为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丁羟甲苯、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维生素e乙酸酯和丁羟甲苯。
31.所述维生素e乙酸酯在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01%~0.9%,更优选为0.4%~0.9%,进一步优选为0.4%、0.5%、0.9%,或者以上述任意两个值为端点值的区间。
32.所述丁羟甲苯在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01%。
33.本发明对所述抗氧剂的来源并无特殊限定,可以为一般市售。
34.本发明中,采用多元醇类保湿剂补足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组分的100%,即含有余量的多元醇类保湿剂。所述多元醇类保湿剂的含量优选为40%~99%。
35.所述多元醇类保湿剂优选为丁二醇、丙二醇、双丙甘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丁二醇和双丙甘醇。
36.所述丁二醇在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40%,更优选为10%~39%,进一步优选为10%、19%、30%、38%、39%,或者以上述任意两个值为端点值的区间。
37.所述双丙甘醇在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8%~60%,更优选为10%~50%。
38.本发明对所述多元醇类保湿剂的来源并无特殊限定,可以为一般市售。
39.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按重量比计,包括:
[0040][0041]
余量的双丙甘醇。
[0042]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按重量比计,包括:
[0043]
[0044][0045]
余量的双丙甘醇;
[0046]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按重量比计,包括:
[0047][0048]
余量的双丙甘醇。
[0049]
本发明中,如无特别说明,上述含量均为质量含量。
[0050]
本发明对上述大麻二酚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无特殊限定,优选的:
[0051]
将多元醇类保湿剂、抗氧剂、乳化剂混合,搅拌至抗氧剂溶解分散均匀,加入大麻二酚搅拌溶解,即得所述大麻二酚组合物。
[0052]
优选的,所述搅拌的温度为65
±
2℃,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30min。
[0053]
所述搅拌优选在水浴中进行。
[0054]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多元醇类保湿剂、抗氧剂、乳化剂于65
±
2℃水浴恒温搅拌加热保温30min至抗氧剂溶解分散均匀,加入大麻二酚搅拌溶解,待温度降低至室温既得所述组合物。
[005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麻二酚微乳液,包括上述大麻二酚组合物和水。
[0056]
优选的,所述大麻二酚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7]
a)将水加入至上述大麻二酚组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粗乳液;
[0058]
b)将粗乳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大麻二酚微乳液。
[0059]
所述水优选为经除菌处理的水,本发明对所述除菌的方法并无特殊限定,优选为预先烧开并降温至室温。
[0060]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水的用量为大麻二酚组合物的2~50倍。
[0061]
所述高压均质处理优选为采用高压微射流纳米均质机处理,均质压力优选为:28000psi。
[0062]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高压均质处理的次数为循环均质4次。
[0063]
所述微乳液为稳定的、微蓝色、具有亮度的透明液体。
[0064]
所述微乳液的粒径均在5-200nm之间。
[0065]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大麻二酚组合物,或上述大麻二酚微乳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0066]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大麻二酚组合物还适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医疗等领域。
[006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麻二酚组合物,按重量比计,包括:大麻二酚0.01%~20%;乳化剂1%~58%;抗氧剂0.01%~1%;余量的多元醇类保湿剂;所述乳化剂选自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ppg-20-癸基十四醇聚醚-10,氢化蓖麻油-40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大麻二酚组合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直接作为大麻二酚复合原料应用于各种化妆品中,以改善大麻二酚在产品中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且不影响产品成品视觉外观,可以显著提高大麻二酚的水溶性和透皮吸收利用率,也可以加入少量水直接制备成大麻二酚微乳液。制备的微乳液粒径在5~200nm之间,呈透明状态,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透皮吸收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大麻二酚组合物、微乳液及其应用进行详细描述。
[0069]
实施例1~10
[0070]
按照表1的配比,制备大麻二酚组合物。
[0071]
制备方法:
[0072]
将保湿剂、抗氧剂、乳化剂于65
±
2℃水浴恒温搅拌加热保温30min至抗氧化剂溶解分散均匀,加入大麻二酚搅拌溶解,待温度降低至室温既得所述组合物。
[0073]
表1大麻二酚组合物原料配比
[0074]
[0075][0076]
实施例11~20
[0077]
分别取实施例1-10制备的组合物,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粗乳液;将粗乳液采用高压微射流纳米均质机处理,均质压力为:28000psi,循环均质4次得到微乳液。
[0078]
得到的微乳液状态为微蓝透明液体。
[0079]
对比例1~3
[0080]
按照表2的配比,制备大麻二酚微乳液,制备方法同以上实施例。
[0081]
表2比较例中各原料配比
[0082]
[0083][0084]
制备得到的微乳液,状态为半透微乳白液体。
[0085]
实验结果考察:
[0086]
1、微乳液粒径、外观考察
[0087]
将实施例11~20以及对比例1~3得到的微乳液于nanogenizer30纳米激光粒度仪3次测试取平均值。
[0088]
吸光度的检测方法:将制得的微乳液用75%乙醇溶液溶解后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结果如表3所示。
[0089]
通过吸光度的考察可以看出微乳液的透明度,吸光度越小,透明度越大,粒径越小,吸光度越大透明度越小,粒径越大大。(仪器:粒径测试仪、紫外分光光度计)
[0090]
表3吸光度与粒径测试结果
[0091][0092]
2、稳定性试验
[0093]
第一组:将实施例11~20得到的微乳液测定其原始平均粒径及吸光度;
[0094]
第二组:将实施例11~20得到的微乳液于10000r/min高速离心10min后测定粒径分布及吸光度;
[0095]
第三组:将实施例11~20得到的微乳液于45
±
2℃下保存60天后,10000r/min高速离心10min后测定粒径分布及吸光度;
[0096]
第四组:将实施例11~20得到的微乳液于窗台自然光照下保存60天后,10000r/min高速离心10min后测定粒径分布及吸光度;
[0097]
3、稳定性试验结果
[0098]
表4稳定性测试结果
[0099][0100]
由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得到的微乳液在不同稳定性条件下测得的平均粒径有所区别,相对于刚得到的微乳液粒径大小,第二组10000r/min高速离心10min,第三组高温45
±
2℃下保存60天,第四组光照60天,得到的微乳液粒径有所增大,特别是高温及光照条件下粒径比原始微乳液增加,但是粒径依然保持在200nm以下,离心后也没有分层现象,证明微乳液稳定性良好。
[0101]
对稳定性试验后的微乳液吸光度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0102]
表5稳定性试验后吸光度测试结果
[0103][0104]
通过表5的数据可以看到,不同条件下微乳液的吸光度有所改变,离心,高温,光照对微乳液有一定的影响,相比原始微乳液吸光度有所增高,吸光度越小,证明微乳液越透明,粒径越小,反之越大,虽然微乳液在高温,光照,离心的条件下吸光度有所升高,但是不影响微乳液的性质。
[0105]
4、生物利用度透皮吸收效果考察
[0106]
franz扩散池促渗透皮吸收试验
[0107]
方法:将预处理好的乳猪背部皮肤固定在tk-12d型透皮扩散试验仪供给池和接收池中间(接收池体积为8ml,有效渗透面积为3cm2),接收池中盛7ml生理盐水溶液,在取液管中加入1ml缓冲溶液,将搅拌配套磁力搅拌转子放置于吸收池中,将整个设备置于恒温水浴锅中(36
±
1℃)恒温水域,开启磁力搅拌转速200rpm/min。待水浴恒温后在供给池中加入5ml测试样液计时,于2、4、6h后于接收池中取样100μl置于1.5mlep管中,加入900μl75%乙醇溶解震荡,静置10min后,12000r/min离心15分钟后取上清液过0.45μm尼龙膜待高效液相检测备用,以大麻二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
[0108]
(1)色谱条件: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进样体积10μl,流动相为70%乙腈、水,柱温30℃
±
0.5℃,色谱柱c18(150mm
×
4.6mm,3μm),记录每次取样后每个样品峰面积,计算检测液样品浓度;
[0109]
(2)数据处理
[0110]
分别取三个不同时间点的十一组样品接收液预处理后,高效液相测量其峰面积,
计算累计透过量q。计算公式如下:
[0111]
q=[cn×v1
∑ci×v2
]/s(i=1...n-1)
[0112]
q:累计渗透量;s:有效扩散面积;v1:接收池体积8ml;cn:第n次取样时接收液的质量浓度(mg/ml);ci:第i次取样时接收液的质量浓度(mg/ml)v2:每次取样的体积
[0113]
通过累积量计算扩散百分率,渗透率计算公式:
[0114]
p=p
t
/p0*100%
[0115]
表6微乳液中大麻二酚渗透率
[0116][0117][0118]
如表6所示,对比了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得到的微乳液franz扩散池促渗透皮吸收试验,可以看出大麻二酚和表面活性剂gs-01及20mt的联合使用下渗透量提升速度加快,且相比对比例中的表面活性剂,较少的量能实现大麻二酚更高的渗透率,节省了成本。
[0119]
由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可知,本发明通过调整乳化剂的种类以及用量,最终以较少的乳化剂用量,获得了最佳的效果,比如外观、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
[0120]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