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填充颗粒生产用辊压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9 02:5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充颗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充颗粒生产用辊压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填充颗粒,如玩具沙,因环保、易清洗、成本低、色彩多样化等优点,在儿童娱乐、园艺、摇铃等多个领域已开始大范围使用。填充颗粒的生产主要依靠轻质钙粉和添加剂等形成芯料,芯料经过混合、挤出、造粒、分粒、上色、涂封等工序,最终形成外表圆滑、色彩多样的填充颗粒。
3.现有技术中的造粒工序,如申请号为“202010577152.3”名称为“纳米仿瓷沙粒生产线”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的造粒装置,利用输送线输送挤出模头挤出的薄片原料,薄片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先经过纵切,形成纵向条形物料,纵向条形物料再经横切,最终形成颗粒物料。这种造粒装置虽能实现造粒,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仍有较多不足之处。一是,颗粒形成需要经过纵切和横切两道工序,造粒生产线比较长,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二是,纵切后形成的条形物料,容易受粘连、振动以及自身干湿变化等影响发生变形,在横切后,极容易形成参差不齐的外观形状,这对成品填充颗粒的外观质量造成影响;三是,受造粒中横切和纵切限制,薄片原料的厚度控制要求比较严格,严格的厚度控制,使得挤出模头的结构强度以及挤出驱动结构的动力等要求随之提升,这无形之中增加较多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造粒均匀,受原料影响小且利于降低设备成本的填充颗粒生产用辊压造粒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填充颗粒生产用辊压造粒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两相对设置的圆柱辊筒,各所述圆柱辊筒的外周面上均匀布置有切粒槽,两所述圆柱辊筒上的切粒槽在两所述圆柱辊筒的近点处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的两所述切粒槽之间形成成粒空间;两所述圆柱辊筒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辊压驱动器。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两所述圆柱辊筒的出粒侧设有将所述圆柱辊筒上残留的颗粒进行剥离的余粒剥离组件。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余粒剥离组件包括两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毛刷辊,两所述毛刷辊对两所述圆柱辊筒上残余的颗粒分别刷除设置;两所述毛刷辊连接有刷粒驱动器。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余粒剥离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吹粒器,所述吹粒器对所述圆柱辊筒上残余的颗粒进行吹扫设置。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所述圆柱辊筒为定辊筒,另一所述圆柱辊筒为可调辊筒,所述可调辊筒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间隙调节器。
导油通道;3-余粒剥离组件;31-毛刷辊;32-吹粒器;4-间隙调节器;41-可调模块;42-牵拉螺丝;43-顶靠螺丝;5-辊压驱动器;51-传动齿轮;6-原料供应组件;61-供料辊;62-供料网带;63-原料导料板;64-加热辊;7-颗粒输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6.如图1至图7共同所示,填充颗粒生产用辊压造粒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两相对设置的圆柱辊筒2,各所述圆柱辊筒2的外周面上均匀布置有切粒槽21,两所述圆柱辊筒2上的切粒槽21在两所述圆柱辊筒2的近点处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的两所述切粒槽21之间形成成粒空间;两所述圆柱辊筒2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辊压驱动器5。
27.所述辊压驱动器5驱动两所述圆柱辊筒2相对转动时,两所述圆柱辊筒2近点处对应的切粒槽21,可对原料起到切割作用,且因对应的两切粒槽21之间的成粒空间恒定,所以每次切割出的原料的体积恒定。当切粒槽21越过近点后,逐渐远离的两切粒槽21会形成对恒定体积的原料的自动释放,而恒定体积的原料即形成均匀的颗粒。
28.优选地,所述机架1上位于两所述圆柱辊筒2的出粒侧设有将所述圆柱辊筒2上残留的颗粒进行剥离的余粒剥离组件3,以此确保两所述圆柱辊筒2能将来料侧的原料持续地辊压为均匀颗粒。本实施例所述余粒剥离组件3包括两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毛刷辊31,两所述毛刷辊31对两所述圆柱辊筒2上残余的颗粒分别刷除设置;两所述毛刷辊31连接有刷粒驱动器。持续转动的毛刷辊31,利用毛刷的柔性对残留在切粒槽21上的颗粒进行拨动,在不损坏颗粒的前提下,助其脱离切粒槽21,进入下一工序。其中,所述刷粒驱动器可采用单独的驱动马达及链传动等,带动所述毛刷辊31进行转动刷除动作,也可采用所述毛刷辊31与对应的所述圆柱辊筒2之间链带传动,使得毛刷辊31与对应所述圆柱辊筒2在接触位置反向运动,实现刷除动作。
29.本实施例所述余粒剥离组件3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吹粒器32,所述吹粒器32对所述圆柱辊筒2上残余的颗粒进行吹扫设置,即所述吹粒器32利用气流作用,实现颗粒从切粒槽21内脱落。所述吹粒器32包括布风管和排列设置在布风管上的吹嘴等。所述毛刷辊31和所述吹粒器32的剥离作用,可进一步促进颗粒从切粒槽21内释放,利于本实施例连续辊压造粒作业。在实际使用时,毛刷辊31结构和吹粒器32结构可共同使用,也可择一进行使用。
30.本实施例其中一所述圆柱辊筒2为定辊筒22,另一所述圆柱辊筒2为可调辊筒23,所述可调辊筒23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间隙调节器4,所述间隙调节器4方便工作人员对辊压间隙进行适应性调节、以及进行积料维护等工作,其中适应性调节包括针对原料的干燥程度、厚度等进行适应性调节,以使得两所述圆柱辊筒2能顺利进行连续辊压造粒作业。
31.所述间隙调节器4包括两个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定辊筒22滑动安装的可调模块41,所述可调模块41上共同转动安装所述可调辊筒23;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可调
模块41螺纹连接的牵拉螺丝42,所述机架1上还螺纹安装有顶靠在所述可调模块41上的顶靠螺丝43,所述牵拉螺丝42的牵拉方向和所述顶靠螺丝43的顶靠方向相反设置。依靠牵拉和顶靠的共同作用,所述可调辊筒23可实现与所述定辊筒22可靠的辊压造粒作用;而当松动所述顶靠螺丝43后,利用所述牵拉螺丝42的牵拉作用,可实现所述可调辊筒23与定辊筒22之间辊压间隙的调节;在调节好后,使所述顶靠螺丝43重新顶靠即可。
32.当然在实际使用时,辊压间隙所需的调节范围是很小的。基于此,所述辊压驱动器5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定辊筒22和所述可调辊筒23上的传动齿轮51,两所述传动齿轮51常啮合设置,所述定辊筒22或者所述可调辊筒23连接有辊压驱动马达。利用齿轮的刚性传动,实现两所述圆柱辊筒2的反向转动,从而实现本实施例顺利的辊压造粒作用。本实施例示意两所述圆柱辊筒2上下布置,且所述定辊筒22在下、所述可调辊筒23在上设置,这样所述可调辊筒23自身的重力也可对辊压造粒起到促进作用。优选地,所述定辊筒22连接所述辊压驱动马达。
33.所述圆柱辊筒2的两端上分别固定设有同心设置的辊筒轴24,各所述辊筒轴24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圆柱辊筒2的内腔的导油通道25,两所述导油通道25共同连接有热油循环器。热油的使用,使得切粒槽21处可对切割的原料进行表面加热烘干,原料表面加热烘干可实现颗粒快速定型,且不容易继续粘附在切粒槽21上,由此进一步提高了颗粒自动释放效果。其中所述热油循环器包括安装在导油通道25处的旋转接头、以及连接旋转接头的管路、热油泵、油箱等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得出的,在此不再赘述。
34.所述机架1上位于两所述圆柱辊筒2的来料侧设有原料供应组件6,所述机架1上位于两所述圆柱辊筒2的出粒侧设有颗粒输出组件7。
35.所述原料供应组件6用于将薄片原料供入两所述圆柱辊筒2之间。所述原料供应组件6包括若干排列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供料辊61,若干所述供料辊61上共同安装有供料网带62,所述供料网带62优选不锈钢网带,首端或者末端的所述供料辊61连接有供料驱动马达,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供料网带62的输出端与两所述圆柱辊筒2之间设有原料导料板63;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供料网带62的上行段处排列设有若干加热辊64,所述供料辊61和所述加热辊64连接有供热装置。
36.本实施例通过上下两侧的辊的加热作用,可在辊压造粒前,对原料进行加速均匀烘干;这可在进一步缩减设备体积的同时,使得原料在进行辊压造粒时,更不容易粘附在切粒槽21内,从而进一步促进造粒后颗粒的释放。其中,所述供料辊61和所述加热辊64也均参考所述圆柱辊筒2,采用中空设置、并连接热油循环器的方式,形成所述供热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仅所述供料辊61或者所述加热辊64连接所述供热装置。
37.所述颗粒输出组件7用于将辊压造出的颗粒输出到下一工序。本实施例所述颗粒输出组件7包括位于两所述圆柱辊筒2的出粒侧下方的出粒斜槽,所述出粒斜槽可接收自动脱落、以及毛刷辊31和吹粒器32剥离的颗粒,进行统筹输出。
38.本实施例两所述圆柱辊筒2转动时,近点处的挤压作用可使得对应的两切粒槽21切出等体积的原料,等体积的原料形成均匀的颗粒,并在两切粒槽21越过近点后,形成自由释放。本实施例还通过原料加热、辊筒加热、以及毛刷辊31和吹粒器32剥离等作用,进一步促进颗粒有效释放,保证了辊压造粒作业的连续进行。而原料只要到达两圆柱辊筒2之间处,对应的所述切粒槽21就可实现等体积辊切,因此辊压造粒过程对原料形状、厚度等要求
降低,本实施例对挤出模头和挤出驱动结构的要求也就随之降低。加之一次性辊压式造粒,相比现有先纵切后横切的造粒,设备整体体积显著缩小,占地面积减小,所以利于设备整体成本的降低。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