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球防锈油上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3:33: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球防锈油上油设备。


背景技术:

2.钢球可分为应用粉碎工业上的耐磨钢球和应用精密轴承工业上的轴承钢球二大类;轴承钢球在精密轴承工业和生活领域使用历史悠久,使用更加广泛,可以说大部分有转动的地方就有钢球的存在,俗称钢珠或滚珠;钢球在加工成型后,钢球还要经过水剂清洗、脱水油、次脱水、脱水油二次脱水后再涂抹防锈油;但现如今上油装置大多数采用浸涂式的方法对钢球进行上油作业,浸涂式上油的方法导致防锈油消耗较高,同时上油时间较长,并且钢球上污垢较多时,会导致防锈油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钢球防锈油上油设备,解决了对钢球采用浸涂式的上油方法导致防锈油消耗较高,上油时间较长,并且钢球上污垢较多时,会使防锈油受到污染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钢球防锈油上油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设有两个上下对称并且两端密封的横管,位于上方的所述横管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两个所述横管之间连通有两个竖管,位于下方的所述横管的底部连通有位于两个竖管之间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竖板之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横管内放置有海绵圈,位于上方和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海绵圈内分别设有一个圆板和两个圆板,所述圆板的轴心处与海绵圈内的轴心处相对应,位于上方的一个所述圆板位于下方的两个圆板之间;所述竖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三个圆板横向移动的驱动组件;位于下方的所述横管上设有用于向其内部注油的注油组件。
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通过注油组件向位于下方的横管内注入防锈油后,使防锈油将位于下方横管内的海绵圈浸透,然后将钢球通过进料管依次倒入位于上方的横管,使钢球进入位于上方的海绵圈内;再启动驱动组件,使驱动组件驱动三个圆板向右横向移动,位于上方横管内的一个圆板推动钢球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钢球上的杂质沾附在位于上方横管内的海绵圈上,当钢球朝向右侧竖管移动后,钢球可以通过竖管进入位于下方的横管内的海绵圈中,使钢球被限制在位于下方的两个圆板之间;然后驱动组件驱动三个圆板向左横向移动,使位于下方海绵圈内的两个圆板推动钢球移动,钢球上涂抹好防锈油后,钢球则通过排料管排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对钢球表面进行有效的清理后,再对钢球表面充分的涂抹防锈油,防锈油消耗小,同时提高了钢球的上油效率。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竖板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杆展示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底座;2、竖板;21、横管;22、海绵圈;23、移动杆;24、圆板;25、竖管;26、密封盖;27、控制杆;3、连接壳;31、出油管;4、排料管;41、固定杆;5、二号电机;51、丝杆;52、限位板;53、开口;54、移动块;6、连接杆;61、进料管;7、下料壳;8、一号电机;81、收集框;82、海绵垫;83、电动伸缩杆;8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球防锈油上油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竖板2,所述竖板2上设有两个上下对称并且两端密封的横管21,位于上方的所述横管2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61,两个所述横管21之间连通有两个竖管25,位于下方的所述横管21的底部连通有位于两个竖管25之间的排料管4,所述排料管4与竖板2之间固定有固定杆41;所述横管21内放置有海绵圈22,位于上方和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海绵圈22内分别设有一个圆板24和两个圆板24,所述圆板24的轴心处与海绵圈22内的轴心处相对应,位于上方的一个所述圆板24位于下方的两个圆板24之间;所述竖板2上设有用于驱动三个圆板24横向移动的驱动组件;位于下方的所述横管21上设有用于向其内部注油的注油组件。
14.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竖板2上固定有一号电机8,所述一号电机8的转轴上固定有收集框81,所述收集框81顶部开口且其内壁上固定有海绵垫82,两个所述排料管4的底端均位于收集框81内;所述收集框81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3,所述电动伸缩杆83的伸缩端固定有与收集框81一侧相接触的挡板84,所述收集框81靠近挡板84的一侧呈敞开式。工作人员先向海绵垫82上倾倒防锈油,当钢球通过排料管4掉落至收集框81内后,启动一号电机8,一号电机8采用伺服电机,使一号电机8的转轴顺时针转动后,一号电机8的转轴再逆时针转动,一号电机8的转轴每次转动后,收集框81的倾斜度不超过15
°
,使钢球在收集框81内的海绵垫82上反复滚动,进一步的使钢球上的防锈油涂抹重复且涂抹均匀;随后当收集框81敞开的一侧位于另一侧的下方时,可以启动电动伸缩杆83,使电动伸缩杆83的伸缩端推动挡板84远离收集框81,使收集框81内的钢球被排出;收集框81和海绵垫82的设置,避免了出现防锈油涂抹不均匀或不充分的钢球需要返工的情况,提高了钢球上油效率。
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竖板2上的二号电机5,所述二号电机5的转轴上固定有丝杆51,所述丝杆51背离二号电机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竖板2相固定的限位板52;所述竖板2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开口53,所述开口53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54,所述丝杆51贯穿移动块54并与移动块54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54的底部固定有倒t型的控制杆27;所述海绵圈22和横管21靠近竖板2的一面均开设有横向的开槽,三个所述圆板24靠近竖板2的一面均固定有移动杆23,位于上方的一个所述移动杆23背离圆板24的一端穿过位于上方的横管21上的开槽并与移动块54相固定;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移动杆23背离圆板24的一端均穿过位于下方的横管21上的开槽并与控制杆27相固定。二号电机5同样采用伺服电机,通过启动二号电机5使丝杆51转动后,通过二号电机5的正转和反转,可以使移动块54在丝杆51上来回移动,移动块54则可以带动位于上方的移动杆23移动,同时通过控制
杆27带动位于下方的两个移动杆23移动,以使三个圆板24同步移动。
16.如图1所示,所述注油组件包括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横管21上的连接壳3,所述连接壳3上连通有一组贯穿横管21的出油管31,所述出油管31的出油端与海绵圈22外表面相接触。位于下方的横管21上设有两个连接壳3,两个连接壳3分别位于横管21的顶部和横管21背离竖板2的一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两个连接壳3上的注油孔分别向两个连接壳3内注入防锈油,连接壳3内的防锈油则通过出油管31将位于下方横管21内的海绵圈22浸透。
17.如图1所示,所述横管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6;位于上方的所述海绵圈22上开设有分别与进料管61和竖管25相对应的穿孔,位于下方的所述海绵圈22上开设有分别与竖管25和排料管4相对应的孔洞。密封盖26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取下两个密封盖26后,将两个横管21内的海绵圈22进行更换;位于上方的海绵圈22上开设与进料管61和竖管25相对应的穿孔,以便于钢球进入位于上方的海绵圈22内或从其内部进入竖管25内;位于下方的海绵圈22上开设与竖管25和排料管4相对应的孔洞,以便于钢球进入位于下方的海绵圈22内或从其内部进入排料管4中。
18.如图1所示,所述竖板2的顶部固定有下料壳7,所述下料壳7的出料端与进料管61的顶端相对应,位于上方的所述横管21的顶部固定有与竖板2固定连接的连接杆6。工作人员将大量的钢球放置在下料壳7内,使钢球通过下料壳7的出料端依次进入进料管61内后,钢球再穿过位于上方海绵圈22顶部开设的穿孔进入位于上方的海绵圈22内;连接杆6可以增加位于上方的横管21的稳固性。
19.使用时,将两个海绵圈22分别插入两个横管21内,横管21和海绵圈22上开槽的设置,避免影响移动杆23的移动;然后通过向连接壳3内注入防锈油后,使防锈油浸透位于下方的海绵圈22,再使钢球从进料管61进入位于上方的海绵圈22内,随后启动二号电机5,当丝杆51转动使圆板24在海绵圈22内移动后;位于上方的圆板24推动位于上方海绵圈22内钢球,使钢球上的杂质沾附在海绵圈22的内壁上,随后钢球通过一个竖管25进入位于下方的海绵圈22内,当钢球通过竖管25掉落的过程中,丝杆51继续转动,使位于下方的圆板24可以将钢球进入位于下方海绵圈22内后,与钢球最靠近的一个排料管4挡住,然后二号电机5反转,使位于下方的圆板24反向移动后,将位于下方海绵圈22内的钢球推向另一个排料管4,使钢球移动距离较长,可以被充分的涂抹防锈油。
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