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3:15: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汽车生产商也越来越注重整车的细节品质把控,轮胎的品质好坏影响着整车的质量,因此对于轮胎的品质把控也随之逐渐严格。轮胎由多部件不同材料贴合而成,不均匀的贴合接头往往会导致轮胎在转动过程中与车辆底盘等零部件发生共振,从而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振动产生异响。
3.现有技术中,往往用目测的方式来检测成品轮胎的接头位置,以判定轮胎的接头位置是否分布均匀,这种方式不够精确且效率较低。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能够快速识别轮胎接头位置,同时操作方式灵活便捷。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包括夹子本体,在夹子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夹持胎侧内外两个侧面的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在夹子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距离变化的传感器。
7.进一步地,该夹子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枢轴,该第一夹臂包括第一手持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自由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手持部与第一自由部之间,该第二夹臂包括第二手持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自由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手持部与第二自由部之间,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交设置,并通过枢轴可转动地相连。
8.进一步地,在第一自由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及第二自由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一端与第一自由部或第二自由部相连,另一端向远离第一自由部或第二自由部的方向延伸。
9.进一步地,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手持部及第一自由部之间的夹角均不小于90
°
,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手持部及第二自由部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
°
,定位板的延伸方向分别和与其相连的第一自由部或第二自由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10.进一步地,在第一手持部及第二手持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11.进一步地,传感器可以为距离传感器或为力学传感器。
12.进一步地,在两个定位板的自由端上相对设置有滚轮或滚珠。
13.进一步地,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及警示单元,传感器及警示单元与处理单元电性相连,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传递至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判定该第一夹臂与该第二夹臂之间距离的变化值是否大于设
定值,当该距离的变化值大于设定值时,该处理单元通过该警示单元进行警示。
14.进一步地,警示单元可以为扬声器、指示灯或振动模块。
15.进一步地,在夹子本体上还可以设置电源模块,为传感器、处理单元及警示单元提供电源。
16.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夹子本体上设置检测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距离变化的传感器,以进行轮胎内部的帘布接头位置检测。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夹子本体夹设于胎侧上,使胎侧的内外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接触,此时,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会夹紧胎侧;其次,以轮胎轴心为圆心,相对于轮胎旋转该夹子本体,也即,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对于胎侧运动。以帘布接头为例,当夹子本体未经过帘布接头处时,胎侧的厚度均匀,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当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经过帘布接头处时,由于在帘布接头处有帘布重叠,则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该变化会被传感器检测得到,继而可以判定在胎侧上的该处存在帘布接头。通过对整个胎侧上,各个帘布接头位置进行分析,即可对帘布接头的均匀性进行判断。也即,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能够快速识别轮胎的帘布接头位置,同时操作方式灵活便捷。
附图说明
17.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在测试轮胎接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在测试轮胎接头时,轮胎侧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的系统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能够快速识别轮胎接头位置,同时操作方式灵活便捷。
2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在测试轮胎接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在测试轮胎接头时,轮胎侧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10包括夹子本体11,在夹子本体11上形成有用于夹持胎侧21内外两个侧面的第一夹
臂111及第二夹臂112,在夹子本体1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距离变化的传感器113。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夹子本体11上设置检测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距离变化的传感器113,以进行轮胎20内部的帘布接头22位置检测。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夹子本体11夹设于胎侧21上,使胎侧21的内外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夹臂111及第二夹臂112接触,此时,第一夹臂111及第二夹臂112会夹紧胎侧21;其次,以轮胎20轴心为圆心,相对于轮胎20旋转该夹子本体11,也即,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相对于胎侧21运动。以帘布接头22为例,当夹子本体11未经过帘布接头22处时,胎侧21的厚度均匀,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当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经过帘布接头22处时,由于在帘布接头22处有帘布23重叠,则第一夹臂111及第二夹臂11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该变化会被传感器113检测得到,继而可以判定在胎侧21上的该处存在帘布接头22。通过对整个胎侧21上,各个帘布接头22位置进行分析,即可对帘布接头22的均匀性进行判断。也即,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10能够快速识别轮胎20的帘布接头22位置,同时操作方式灵活便捷。
28.进一步地,该夹子本体11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夹臂111和第二夹臂112的枢轴114,该第一夹臂111包括第一手持部1111、第一连接部1112和第一自由部1113,第一连接部1112连接于第一手持部1111与第一自由部1113之间,该第二夹臂112包括第二手持部1121、第二连接部1122和第二自由部1123,第二连接部1122连接于第二手持部1121与第二自由部1123之间,第一连接部1112与第二连接部1122相交设置,并通过枢轴114可转动地相连。
29.在第一自由部1113远离第一连接部1112的一端及第二自由部1123远离第二连接部1122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板115,定位板115的一端与第一自由部1113或第二自由部1123相连,另一端向远离第一自由部1113或第二自由部1123的方向延伸,两个定位板115的位置相互对应,当夹子本体11夹设于胎侧21的内外两个侧面之间时,两个定位板115的自由端抵靠于胎侧21的内外两个侧面上。
3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12与第一手持部1111及第一自由部1113之间的夹角均不小于90
°
,同样地,第二连接部1122与第二手持部1121及第二自由部1123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
°
,定位板115的延伸方向分别和与其相连的第一自由部1113或第二自由部112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通过上述的设置,当夹子本体11夹设于胎侧21的两侧时,两个定位板115均近乎于与胎侧21所在的平面垂直,这能够使夹子本体11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稳。
31.进一步地,在第一手持部1111及第二手持部1121之间设置有弹簧116,以保证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的夹持力。
32.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13可以为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设置于夹子本体11上,并对弹簧116的长度进行检测,以检测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距离的变化。在其它实施例中,传感器113也可以为力学传感器,该力学传感器设置于夹子本体11上,并对弹簧116的弹力进行检测,通过弹力变化可推算弹簧116的长度变化,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33.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个定位板115的自由端均设置有滚轮117,以便于在移动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10时,提高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10的检测效率。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定位板115的自由端可以设置滚珠(图未给出),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34.图5为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的系统框图。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5,在本实施例
中,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10还包括处理单元12及警示单元13,传感器113及警示单元13与处理单元12电性相连,传感器113实时检测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的距离,具体为两个定位板115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传递至处理单元12,处理单元12判定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距离的变化值是否大于设定值,当该距离的变化值大于设定值时,通过警示单元13进行警示,以提示该处的胎侧21厚度发生异常,也即,提示该处存在有接头。
35.在本实施例中,警示单元13可以为扬声器,在其它实施例中,警示单元13也可以为指示灯,振动模块等。
36.在夹子本体11上还可以设置电源模块14,为传感器113、处理单元12及警示单元13提供电源。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115的自由端不再设置滚轮117或滚珠(图未给出)。从定位板的侧面看,定位板的自由端的侧面呈圆弧状设置。通过上述的设置,便于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的移动。
38.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夹子本体11上设置检测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距离变化的传感器113,以进行轮胎20内部的帘布接头22位置检测。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夹子本体11夹设于胎侧21上,使胎侧21的内外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夹臂111及第二夹臂112接触,此时,第一夹臂111及第二夹臂112会夹紧胎侧21;其次,以轮胎20轴心为圆心,相对于轮胎20旋转该夹子本体11,也即,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相对于胎侧21运动。以帘布接头22为例,当夹子本体11未经过帘布接头22处时,胎侧21的厚度均匀,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当第一夹臂111与第二夹臂112经过帘布接头22处时,由于在帘布接头22处有帘布23重叠,则第一夹臂111及第二夹臂11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该变化会被传感器113检测得到,继而可以判定在胎侧21上的该处存在帘布接头22。通过对整个胎侧21上,各个帘布接头22位置进行分析,即可对帘布接头22的均匀性进行判断。也即,该手持式轮胎接头测量装置10能够快速识别轮胎20的帘布接头22位置,同时操作方式灵活便捷。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