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0:36: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2.目前风冷式冷水机组大多为单系统机组,能耗高、机组故障后,热源系统需强制停机,且机组系统管路容易存气现象,导致后续运行过程中液冷系统压力不稳定,需要频繁进行人工维护。而且在冷却机组某个系统故障后,热源系统需要立即停机,而无法继续使用。
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热源系统因冷水机组故障出现的停机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水机组,该冷水机组可以有效地解决热源系统因冷水机组故障出现的停机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冷水机组,包括液冷系统、换热器和两组空调系统,所述换热器具有液冷通道和两个均能够与所述液冷通道换热的蒸发通道,所述液冷通道串联在所述液冷系统中,两个所述蒸发通道分别串联在两个空调系统中。
7.在该冷水机组中,板式换热器为双蒸发通道,单个压缩机对应换热器一个蒸发通道,以使得两个蒸发通道分别独立、互不影响。以使得单个空调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空调系统仍能正常运行,此时热源系统无需立即停机,仍能保持正常或低负荷运行。综上所述,该冷水机组能够有效地解决热源系统因冷水机组故障出现的停机问题。
8.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弯折呈槽型结构,且在槽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加速所述槽型结构外侧风体穿过槽型结构的槽壁。
9.优选地,包括两个所述冷凝器;各个所述冷凝器均呈v型槽结构且槽口处分别设置有所述风机;两个所述冷凝器并列设置以使整体呈w型;两个所述冷凝器分别为两个所述空调系统的所述冷凝器。
10.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液冷系统补液的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的供液端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液冷通道的进口连通。
11.优选地,所述补液装置包括补液泵和补液箱,所述补液泵连通在所述补液箱与所述供液端之间,所述补液箱的进液端通过安全阀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液冷通道的出口连通。
12.优选地,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外接出液口以及依次连通的外接进液口、电加热器、过滤器、循环水泵和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的出液端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液冷通道进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液冷通道出口与所述外接出液口连通。
13.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电加热器之间具有连接膨胀罐的第一支路;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循环水泵之间旁通连接有注液口;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水箱、与所述排气水
箱顶部出口连通的自动排气阀和与所述排气水箱底部出口连通的排液阀门。
14.优选地,包括机架和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可移开的设置于所述机架前侧开口处以作为封闭门,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腔中且与所述电控盒贴靠设置;所述循环水泵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以在所述前侧开口打开时能够从所述前侧开口滑出。
15.优选地,所述膨胀罐、所述补液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腔前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均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腔后部,所述外接进液口、所述外接出液口以及所述注液口均位于所述机架前部。
16.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凝器通过水平延伸的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型摆放冷凝器的冷水机组的内部各机构连接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型摆放双冷凝器的冷水机组的内部各机构连接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如下:
22.机架1、换热器2、压缩机3、风机4、冷凝器5、节流元件6、电控盒7、补液装置8、外接进液口9、电加热器10、过滤器11、膨胀罐12、循环水泵13、排气水箱14、第一自动排气阀15、排液阀16、安全阀17、外接出液口18、补液箱81、补液泵82、单向阀83、第二自动排气阀84、球阀85。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以有效地解决热源系统会出现的停机问题。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型摆放冷凝器的冷水机组的内部各机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型摆放双冷凝器的冷水机组的内部各机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水机组,具体的,该冷水机组包括液冷系统、换热器2和两组空调系统。
27.其中两组空调系统均通过换热器2与液冷系统进行换热,主要是通过空调系统的制冷功能,在换热器2处从液冷系统中的冷却液吸收热量,以使得液冷系统中低温冷却液再去对冷却对象进行吸热。
28.具体的,换热器2具有液冷通道和两个均能够与液冷通道换热的蒸发通道。具体的,可以使两个蒸发通道均串联在液冷通道上,以使得两个蒸发通道均与液冷通道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当然两个蒸发通道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液冷通道两侧。
29.其中,液冷通道串联在液冷系统中,以使得液冷系统中的冷却液能够流经液冷通道中,以在液冷通道处换热,主要是放热。其中液冷系统主要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加热器10、过滤器11和循环水泵13等。
30.两个蒸发通道分别串联在两个空调系统中,以分别作为两个空调系统的蒸发器。空调系统一般主要包括压缩机3、冷凝器5和节流元件6,具体的蒸发通道、压缩机3、冷凝器5和节流元件6依次循环连通。以使得两个空调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以独立对液冷系统进行冷却。
31.在该冷水机组中,板式换热器为双冷凝通道,单个压缩机3对应换热器一个冷凝通道,以使得两个冷凝通道分别独立、互不影响。以使得单个空调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空调系统仍能正常运行,此时热源系统无需立即停机,仍能保持正常或低负荷运行。综上所述,该冷水机组能够有效地解决热源系统因冷水机组故障出现的停机问题。
32.对于空调系统来说,压缩机3压缩后形成的高温高压流体,需要通过冷凝器5散热。为了更好的使冷凝器5散热,此次优选空调系统的冷凝器5弯折呈槽型结构,且在该槽型结构的槽口处设置有风机4以加速槽型结构外侧风体穿过槽型结构的槽壁,具体的槽型结构如v型槽结构、u型槽结构等。
33.即,该槽型结构的冷凝器5相对于正常的平板型冷凝器,可以是将平板型冷凝器进行弯折,以呈槽型,以使得一侧板面作为槽型结构的内侧面,另一侧板面作为槽型结构的外侧面。风机4设置在槽型结构的槽口处,以使得槽型结构的槽内形成负压,槽型结构外侧的风体,穿过槽型结构的槽壁以及槽底,进入到槽内,然后被风机4抽离出去,而风体在穿过槽型结构的过程中,对槽型结构的冷凝器5进行吸热,即冷凝器5进行散热。而冷凝器5弯折呈槽型结构,以使得冷凝器5具有更大的板面,以增大冷凝器5的冷凝效率,同时风机4设置在槽口处,可以使得经过风机4的风体,更多的来源于穿过冷凝器5的风体,以有效地提高风机4的工作效率。
34.当具有两个冷凝器5时,可以使两个冷凝器5的槽口处分别设置有风机4,以极大的降低两个冷凝器5之间的干涉,以及两个风机4之间的干涉,以保证两个冷凝器5更好的独立工作,进而充分保证冷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两个冷凝器5可以是一个空调系统的冷凝器5,也可以是分别为上述两个空调系统的冷凝器5。如其中冷凝器5呈v型槽结构时,此时两个冷凝器5可以并列设置以使整体呈w型。
35.在实际运行中,其中液冷系统在长期运行中,会容易出现缺液问题,因此优选,还设置有用于向液冷系统补液的补液装置8,具体的补液装置8的供液端与所述换热器2的液冷通道的进口连通,当然可以是与液冷通道的进口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通过其它设备间接连通,以使得补液装置8的供液端补液,汇集原通道内液体,然后从液冷通道的进口,进入液冷通道内,放热后,从液冷通道的出口流出后,进入到冷却对象中,进行吸热,然后从冷却对
象处再流向该供液端处。
36.具体的,可以是补液装置8包括补液泵82和补液箱81,其中补液泵82连通在补液箱81与供液端之间,以将补液箱81中的液体泵送至供液端,进而进入到液冷系统中。为了避免回流,此处优选补液泵82与供液端之间具有单向阀83,以单向流向供液端,避免反向流动,在补液泵82与供液端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球阀85以及第二自动排气阀84。
37.进一步的,考虑到,液冷通道的出口处可能存在压力过高的问题,此处优选补液箱81的进液端通过安全阀17与换热器2的所述液冷通道的出口连通,以当液冷通道的出口连通通道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安全阀17泄压,而泄压后的液体可以进入到补液箱81中,以再次循环使用。
38.一方面补液装置8降低了后期人工补液的频次;另一方面将安全阀17与补液箱81进行连接,将通过安全阀17排出系统的液体回流进补液箱81,进行二次利用,进一步降低了后期人工补液的频次。
39.为了更好的实现液冷效果,此处优选液冷系统包括外接出液口18以及依次连通的外接进液口9、电加热器10、过滤器11、循环水泵13和排气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外接出液口18和外接进液口9分别连通冷却对象内部冷却通道的两端。其中电加热器10,用于在需要对冷却对象加热时开启,此时换热器2不工作,对应的两个空调系统均不进入工作状态。其中过滤器11,用于对液冷系统中冷却液进行过滤,而其中循环水泵12用于加速液冷系统中冷却液的流速,而其中排气装置用于对液冷系统中的冷却液排除气体。
40.其中排气装置的出液端与换热器2的液冷通道进口连通,而其中的换热器2的液冷通道出口与外接出液口18连通,以使得外接进液口9进入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电加热器10、过滤器11、循环水泵13、排气装置、液冷通道和外接出液口18。其中供液端可以是与外接进液口9以及电加热器10进口互通,而其中的安全阀17进液口可以是与外接出液口18以及液冷通道的出口互通。
41.进一步的,还可以使循环水泵13与电加热器10之间具有连接膨胀罐12的第一支路;其中过滤器11与循环水泵13之间旁通连接有注液口,以方便从外部补液。其中排气装置优选具体包括排气水箱14、与排气水箱14顶部出口连通的第一自动排气阀15和与排气水箱14底部出口连通的排液阀门16。
42.进一步的,还优选机架1和电控盒7,其中电控盒7可移开的设置于机架1前侧开口处以作为封闭门,而上述空调系统、冷却液系统以及换热器均安装在机架1上。具体的,可以使循环水泵13设置于机架1的内腔中且与电控盒7贴靠设置。其中循环水泵13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于机架1,以在前侧开口打开时能够从所述前侧开口滑出。其中电控盒7可以是与机架1转动连接,以转动打开,也可以是与机架1滑动连接,以滑动打开。通过打开电控盒7,滑出其中的循环水泵13,即可以方便对循环水泵13进行维修。
43.对应的,其中膨胀罐12、补液装置8均设置于机架1的内腔前部,以紧靠循环水泵13设置,进而紧靠电控盒7设置。而其中的换热器2和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3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内腔后部,其中外接进液口9、外接出液口18以及注液口均位于所述机架1前部。
44.对应的,也可以使空调系统的冷凝器5通过水平延伸的滑动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部。两个冷凝器5可以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连接于机架1上部,以方便单独滑出,也可以是通过同一滑动机构连接于机架1上部,以使得两个冷凝器5保持同步滑动。此时还因
为风路形式为顶部出风,底部和四周进风,增大了进风区域,有效降低了风阻,同时机架1四周可选配门板。
4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