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长竿型清扫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6:04: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长竿型清洗机(scrubber)、长竿型磨光机(polisher)、长竿型抛光机(buffing machine)等的长竿型清扫机。


背景技术:

2.已知有一种美国专利第5289605号说明书所公开的那种长竿型的清洗机。
3.对于以往的长竿型清洗机而言,在进行清扫时,旋转的圆盘进行局部接触,导致清洗机单元进行振动。这样的振动经由伸缩手柄组件而被传递给使用者。由此会导致难以进行清扫。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局部接触引起的振动、且还能够应对局部的清扫的长竿型清扫机。
5.本发明的1个方案的长竿型清扫机具备:电动马达;前端工具,该前端工具具有清扫作用部;头部,所述前端工具以通过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力而能够运动的状态被装配在该头部上,而且该头部具有配置于所述清扫作用部周围的周围部,该周围部具有能够与所述清扫作用部一起接触于清扫面的清扫面侧部;竿状的竿部;以及旋转机构部,该旋转机构部安装于所述头部与所述竿部之间,该旋转机构部将所述头部以能够围绕2轴以上的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竿部,而且该旋转机构部具有对所述头部的旋转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机构。
6.根据本发明的长竿型清扫机,能够防止局部接触引起的振动,并且还能够应对局部的清扫。
附图说明
7.图1是实施方式的清洗机的立体图。
8.图2是从图1的清洗机的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9.图3是图1的清洗机的左视图。
10.图4是图1的清洗机的吊架部以及头部的立体图。
11.图5是图4的俯视图。
12.图6是图4的主视图。
13.图7是图6的a-a线剖视图。
14.图8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15.图9是图5的e-e线剖视图。
16.图10是将头部按接于清扫面上的状态下的图5的f-f线剖视图。
17.图11是将周围部附加件拆卸下来的情况下的与图5类似的图。
18.图12是将周围部附加件拆卸下来的情况下的衬垫装配时的与图7类似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适当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实施方式的长竿型清扫机为清洗机。
20.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在采用了通常(地板清扫时)姿势的状态下从使用者侧进行观察时确定的方向,有时因为作业状况、以及所移动的部件的状态的至少一方等而发生变化。
21.另外,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
22.图1是实施方式的长竿型的清洗机1的立体图。图2是从清洗机1的前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是清洗机1的左视图。
23.清洗机1具有:竿部2、主体部4、前手柄5、吊架部6(旋转机构部)、以及头部8。
24.竿部2为竿状且为筒状。竿部2从前下方向后上方延伸。另外,竿部2也可以为实心的棒状等。
25.竿部2具有:大径管10(第1竿体)、以及小径管(第2竿体、省略图示)。大径管10为圆筒状。小径管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进入于大径管10的内侧。通过大径管10与小径管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进行滑动,使得竿部2具有伸缩机构而伸缩自如。
26.小径管为圆筒状。小径管被安装于主体部4。
27.大径管10为:具有第1中空部14以及第2中空部16的双孔管。小径管通过第1中空部14。第2中空部16紧贴于第1中空部14的下部。大径管10通过铝合金材的挤压而形成。
28.主体部4设置于竿部2的后上端部(第2端部)。
29.主体部4的外轮廓为主体外壳18。主体外壳18为左右分割,左部和右部在相互组合的状态下被螺丝紧固。
30.主体外壳18具有:竿收纳部20、手柄基部22、手柄部24、以及蓄电池装配部26。
31.竿收纳部20中收纳竿部2。小径管的整体被收纳于竿收纳部20。
32.手柄基部22配置于竿收纳部20的上后部的前上侧。手柄基部22从竿收纳部20的上后部的前上表面朝向前上方鼓起成山丘状。
33.手柄部24从前方观察时呈t字状。手柄部24从手柄基部22的后上部朝向后上方突出。
34.蓄电池装配部26配置于竿收纳部20的后方。
35.外筒30借助螺纹槽以及螺纹牙而被配置于竿收纳部20的前端部。
36.在使用者将外筒30松缓的状态下,大径管10能够相对于小径管而相对性地进行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变更竿部2的长度。使用者在竿部2达到所希望的长度的状态下将外筒30紧固。于是,大径管10被固定。这样,通过外筒30,竿部2能够被固定在任意的伸缩位置。另外,在图1~图3中,省略了伸展的竿部2(大径管10)的中间部。
37.在竿部2变短的情况下,大径管10在主体外壳18(竿收纳部20)与小径管之间通过。
38.在竿部2最短的状态下,吊架部6位于外筒30(前手柄5)的前侧。
39.主体部4具有:主体外壳18、端子(省略图示)、开关(省略图示)、触发器32、锁止部件34、触发器锁定部件36、速度调节旋盘38、以及控制器(省略图示)。
40.端子被保持于主体外壳18的蓄电池装配部26。能够将作为电力供给源的蓄电池40滑动装配于端子。蓄电池40通过充电器(省略图示)能够充电。蓄电池40为长方体(四棱柱)
状。蓄电池40例如为输出18v的锂离子蓄电池。蓄电池40为通用型的,也可以使用于其他电动工具等。在蓄电池装配部26装配有蓄电池40的情况下,端子与蓄电池40电连接。蓄电池40具有蓄电池按钮41。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26的蓄电池40通过操作蓄电池按钮41而能够拆卸。
41.开关保持在手柄部24的下侧的基部内。
42.触发器32沿着手柄部24的基部。触发器32配置于开关的后下侧。触发器32的后部从手柄部24露出。触发器32能够围绕左右方向的轴进行摆动。触发器32被拉到上方时,开关即被接通。
43.锁止部件3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锁止部件34配置于触发器32的前侧。锁止部件34的左右各端部作为锁止按钮42而露出。使用者在钩扣触发器32的状态下按压左右任意一锁止按钮42(接通)时,移动后的锁止部件34勾挂于触发器32的中央部。而且,在停止钩扣的情况下想返回到下方的触发器32被卡止,而被维持在钩扣状态。据此,在对锁止按钮42进行接通操作时,开关被维持在接通。使用者将触发器32进一步向上方钩扣时,锁止部件34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解除触发器32的钩扣状态的维持。因此,解除开关的接通状态的维持。
44.触发器锁定部件36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触发器锁定部件36配置于触发器32的下侧。触发器锁定部件36的左右两端部作为触发器锁定按钮44而露出。使用者在没有钩扣触发器32的状态下按压左侧的触发器锁定按钮44时(接通),触发器锁定部件36勾挂于触发器32的前端部。据此,通过钩扣而使得后部想要上升(前部下降)的触发器32被卡止,从而触发器32的钩扣操作被限制。另一方面,使用者按压右侧的触发器锁定按钮44时(断开),恢复到左侧的触发器锁定按钮44解除触发器32的钩扣操作的限制。
45.速度调节旋盘38在手柄基部22的前上部,以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被保持。使用者通过操作速度调节旋盘38,能够变更速度调节旋盘38的切换状态。速度调节旋盘38的切换状态对应于速度设定。
46.控制器(省略图示)被保持于主体外壳18。
47.控制器利用引线(省略图示)而电连接于蓄电池装配部26的端子、触发器32的开关、以及速度调节旋盘38。
48.另外,控制器搭载显示部46。4个led(省略图示)配置在显示部46的上部。显示部46的上部从主体外壳18上表面露出来。控制器在显示部46上显示:连接于端子的蓄电池40的余量以及马达负载的大小。
49.另外,向头部8延伸的竿部引线(省略图示)连接于控制器。竿部引线是多个单引线捆扎而成,其单引线的一部分(控制引线)连接于控制器。单引线的另外一部分(电源引线)连接于端子。即,竿部引线连结于主体部4。竿部引线在主体外壳18内呈一本化,暂时朝向后方之后进行u型折返(挠曲)而朝向前方,进入于大径管10的第2中空部16。
50.前手柄5设置于竿部2的径向外侧。另外,也可以省略前手柄5。
51.前手柄5具有:前手柄主体部50、连结部52、以及螺栓54。
52.前手柄主体部50在俯视观察时呈u字状。前手柄主体部50整体上向前方突出。前手柄主体部50的两端部朝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弯曲。
53.连结部52在俯视观察时呈ω字状。连结部52的环状部包围竿部2。连结部52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2个部分面向:前手柄主体部50的对应端部。连结部52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的各部分的端面和前手柄主体部50的各端面分别形成为:能够相互啮合的凸轮。各凸轮具有:呈辐射状延伸的山形状。多个山形状排列在周向上。
54.螺栓54插通于连结部52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各部分和前手柄主体部50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各端部。
55.当螺栓54松缓时,连结部52的环状部也被松缓,从而前手柄5能够相对于竿部2移动。另外,当螺栓54松缓时,各凸轮相互离开,能够变更前手柄主体部50相对于连结部52的角度。
56.使用者在所希望的角度以及连结部52在竿部2上的位置,对螺栓54进行紧固。于是,连结部52的环状部被紧固于竿部2,前手柄5在竿部2上的位置被固定。另外,各凸轮以接触状态而被固定,从而前手柄主体部50相对于连结部52的角度被固定。
57.图4是吊架部6以及头部8的立体图。图5是吊架部6以及头部8的俯视图。图6是吊架部6以及头部8的主视图,头部8下部为中央横向剖视图,吊架部6右部为横向剖视图。图7是图6的a-a线剖视图,为装配了刷子时的头部中央剖视图。图8是图5的b-b线剖视图。图9是图5的e-e线剖视图。图10是将头部8按接于清扫面c的状态下的图5的f-f线剖视图。
58.吊架部6连接于竿部2的前下端部(第1端部)。
59.吊架部6具有:外架60(第1架)以及内架62(第2架)。
60.外架60呈左右双岔的形状。外架60为树脂制的。外架60安装于大径管10的前端部。
61.内架62具有:内架主体64、引导部66、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内架主体64以及引导部66为金属制的。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为旋转限制机构。另外,旋转限制机构也可以包括引导部66。
62.内架主体64俯视观察时为矩形。内架主体64在外架60的前端部内,通过第1轴螺栓67而被连接成能够围绕左右方向的轴进行旋转。第1轴螺栓67左右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内架主体64从前面观察时以及从后面观察时均呈v字状。
63.头部8配置成:被内架主体64的各v字状部分的最下部夹着。头部8通过第2轴螺栓112而以能够围绕前后方向的轴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内架主体64。第2轴螺栓112前后配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64.头部8通过吊架部6而围绕左右方向的旋转轴(第1旋转轴)以及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第2旋转轴)合计2轴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进行姿势的变化。头部8通过比较大的外架60,围绕第1旋转轴而进行姿势变化,并通过比较小的内架62,围绕第2旋转轴而进行姿势变化。第1旋转轴包括第1轴螺栓67的中心轴。第2旋转轴包括第2轴螺栓112的中心轴。
65.引导部66在俯视观察时呈l字状。引导部66通过多个螺丝68而被安装于内架主体64。螺丝6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引导部66配置于内架主体64的前部以及右部的上侧。另外,引导部66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一体形成等而设置。另外,引导部66也可以配置于内架主体64的后部以及左部等。
66.引导部66具有:第1立起部73以及第2立起部74。第1立起部73在内架主体64的前部上侧立起。第2立起部74在内架主体64的右部上侧立起。第1立起部73在图示的状态下前后上下扩展。第1立起部73与外架60的双岔右前端部中的左右方向的内表面邻接。第1立起部73具有:呈弧状延伸的第1引导孔75。第2立起部74在图示的状态下上下左右扩展。第2立起部74与头部8的上部前表面邻接。第2立起部74具有:呈弧状延伸的第2引导孔76。
67.第1限制螺栓71具有:旋钮77以及螺栓部78。旋钮77为圆柱状。螺栓部78进入到旋钮77内。螺栓部78穿过在外架60的双岔右前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开设的孔、以及第1引导孔75。螺栓部78的头部配置于第1立起部73的左侧。
68.当旋钮77向规定方向(紧固方向)旋转时,螺栓部78的头部被按压于第1立起部73,第1立起部73被固定成相对于外架60不会旋转。即,第1限制螺栓71通过紧固而将相对移动的外架60与引导部66的第1立起部73相互固定,从而限制第1立起部73相对于外架60的旋转(头部8中的围绕第1旋转轴的旋转)。
69.当旋钮77向反方向(松缓方向)旋转时,螺栓部78的头部相对于第1立起部73的按压被解除。据此,第1立起部73相对于外架60能够旋转。通过该旋转,螺栓部78在第1引导孔75中相对性地游走。
70.通过旋钮77,利用手动旋转(免工具)就能够进行第1限制螺栓71的操作而不必使用工具。
71.第2限制螺栓72进入于头部8的前上部。第2限制螺栓72通过第2引导孔76。小旋钮安装于第2限制螺栓72的头部。另外,小旋钮也可以具有:与旋钮77同等以上的大小。另外,也可以省略小旋钮。
72.当第2限制螺栓72向规定方向(紧固方向)旋转时,第2限制螺栓72的头部被按压于第2立起部74,头部8被固定成相对于第2立起部74不会旋转。即,第2限制螺栓72通过紧固而将相对移动的内架62与头部8相互固定,从而限制头部8相对于第2立起部74的旋转(头部8中的围绕第2旋转轴的旋转)。
73.当第2限制螺栓72向反方向(松缓方向)旋转时,头部相对于第2立起部74的按压被解除。据此,头部8相对于第2立起部74能够旋转。通过该旋转,第2限制螺栓72在第2引导孔76相对性地游走。
74.通过小旋钮,利用手动旋转(免工具)就能够进行第2限制螺栓72的操作而不必使用工具。
75.头部8具有:头部外侧外壳80、马达外壳82、齿轮外壳84、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86、行星齿轮机构88、主轴90、作为前端工具的衬垫92或者刷子94(第1刷子)、前端工具适配器93、头部盖96、止挡件98、以及周围部100。
76.通过头部外侧外壳80、马达外壳82、以及齿轮外壳84来构成头部外壳102。
77.头部外侧外壳80为吊钟状。在头部外侧外壳80的前后形成有凸台部110。吊架部6(内架62)以借助第2轴螺栓112而能够相对性地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各凸台部110。
78.马达外壳82配置于头部外侧外壳80的径向内侧。马达外壳82为左右分割,通过多个(6个)螺丝114而被组合在一起。
79.马达外壳82具有:圆筒状的马达外壳主体部120、筒状部122、以及软管124。筒状部122从马达外壳主体部120的后部向后方以及下方突出,且侧面观察时突出成j字状。
80.筒状部122从头部外侧外壳80的后方的开口部向外伸出
81.在筒状部122的后上端部连接有软管124。软管124被缠绕成:维持从侧面观察时呈“?”字状的形状。在软管124以及筒状部122的内部,配设有:从大径管10的第2中空部16的前端出来的竿部引线。
82.齿轮外壳84被安装于马达外壳82的下方。齿轮外壳84的上部为筒状。齿轮外壳84
的下部为圆盘状。
83.马达外壳主体部120的下端部嵌合于齿轮外壳84上端部的开口部。齿轮外壳84的下部的上表面边缘进入于头部外侧外壳80下端部的开口部。齿轮外壳84与马达外壳82一起被安装于头部外侧外壳80。
84.电动马达86为dc驱动的无刷马达。电动马达86被保持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20的上部内。
85.电动马达86具有:定子130以及转子132。
86.竿部引线连接于电动马达86。电动马达86通过控制器(省略图示)而被控制。
87.定子130为圆筒状。转子132为具有多个直径的多级圆柱状。转子132配置于定子130的内部(内转子型)。转子132具有:作为旋转驱动轴的马达轴134。小齿轮136装配于马达轴134的下端部。马达轴134通过上轴承138和下轴承140而被支撑为:能够围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上轴承138以及下轴承140被保持于马达外壳82。
88.在马达轴134的下轴承140的上侧配置有冷却用的风扇142。风扇142被固定于马达轴134。风扇142为离心风扇,通过旋转,将风向离心方向送出。风扇142配置于马达外壳82的中央部内。在马达外壳82的左右的中央部形成有内排气口(省略图示)。在头部外侧外壳80的左右的中央部,且是在各内排气口的外侧形成有外排气口144(图1、图3)。内排气口以及外排气口144位于风扇142的辐射方向外侧的位置。据此,风扇142的风被有效地排出。
89.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20的上部形成有吸气口146。吸气口146从开口于头部外侧外壳80的上部的孔中露出来。
90.行星齿轮机构88以齿轮外壳84作为外轮廓。行星齿轮机构88被保持于齿轮外壳84的上部。行星齿轮机构88具有:分别以上下方向的机轴为中心而配置的2级的行星齿轮列。机轴包括:马达轴134的中心轴以及主轴90的中心轴。行星齿轮机构88将马达轴134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主轴90。行星齿轮机构88具有:上行星齿轮列150(第1级的减速机构)、下行星齿轮列152(第2级的减速机构)、上行星齿轮列150的内齿轮154、以及下行星齿轮列152的内齿轮155。
91.小齿轮136与上行星齿轮列150啮合。在下行星齿轮列152的齿轮架安装有主轴90的后端部。
92.主轴90配置于齿轮外壳84的下部。主轴90通过主轴上轴承156以及主轴下轴承158而以能够围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被支撑。主轴上轴承156以及主轴下轴承158被保持于齿轮外壳84。
93.如图6所示,衬垫92经由前端工具适配器93而被装配于主轴90的下侧。
94.衬垫92配置于马达外壳82的下方。
95.衬垫92具有:衬垫主体92b以及衬垫台92c。
96.衬垫主体92b例如为无纺布制,作为其下表面的衬垫下表面92a能够擦拭打扫地面等清扫面c。
97.衬垫台92c为具有中央孔的圆板状。在衬垫台92c的下侧固定有衬垫主体92b。通过衬垫台92c的中央孔接受前端工具适配器93的下部,衬垫台92c被装配于前端工具适配器93。衬垫台92c的中央孔和前端工具适配器93的下部呈相互对应的形状。
98.衬垫92不使用工具(免工具)就能够相对于前端工具适配器93进行拆装。例如,前
端工具适配器93具有:相对于衬垫92向正转方向的旋转而被固定的1个以上的爪,衬垫92通过爪卡止于衬垫台92c中央孔而被安装。通过衬垫92自身向反转方向的旋转而解除前端工具适配器93的爪的卡止,由此能够拆卸衬垫92。
99.前端工具适配器93利用螺丝159而被安装于主轴90的下端部。另外,前端工具适配器93与主轴90也可以为一体。即,主轴90的下端部也可以与前端工具适配器93同样地形成。这种情况下,省略螺丝159。
100.如图7所示,也可以通过相对于前端工具适配器93进行拆装而将刷子94装配于主轴90来替代衬垫92。
101.刷子94具有:刷子基部160以及毛部162。刷子基部160为圆板状。刷子基部160具有:与衬垫台92c同样的中央孔。刷子基部160通过中央孔而不使用工具(免工具)地相对于前端工具适配器93进行拆装。毛部162具有:从刷子基部160长出来的多个毛束。刷子94在作为毛部162下端部的刷子下端部94a,能够对清扫面c进行擦拭打扫。
102.头部盖96为环状。头部盖96的径向外侧部成为:相对于内侧部而向上方隆起的承接部170。承接部170的内部(下表面)向上方凹陷。与承接部170邻接地设置有多个(5个)螺纹柱172。各螺纹柱172配置成:在头部盖96的周向上排列。如图8所示,在头部盖96的右前角落部以及左前角落部分别设置有螺纹柱轴173。螺纹柱轴173相对于周边部而向下方突出。辊子174以承接外力而能够向双方向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各螺纹柱轴173上。在各螺纹柱轴173与所对应的辊子174之间安装有轴承175。各轴承175通过进入于螺纹柱轴173的螺丝176而被卡止。
103.在头部盖96的下侧配置有止挡件98。止挡件98为环状。与螺纹柱172对应的上下方向的多个螺丝178分别从下方进入于止挡件98。据此,止挡件98被固定于头部盖96。
104.头部盖96以及止挡件98被装配于齿轮外壳84的下端部(圆盘状部)的径向外侧。头部盖96的径向内侧的端缘部和止挡件98的径向内侧的端缘部夹着齿轮外壳84的圆盘状部的端缘部。头部盖96以及止挡件98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在360度双方向上围绕齿轮外壳84的圆盘状部进行旋转。
105.在头部盖96的下方配置有周围部100。周围部100为圆筒状。
106.周围部100具有:周围部主体200、多个(4个)板簧202、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附加件206。板簧202为周围部弹性体。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为清扫面侧部的一部分。
107.周围部主体200为一部分呈平面的圆筒状。图4中,周围部主体200的前端部为上下左右扩展的平面。周围部主体200配置于头部盖96的承接部170的下方。在周围部主体200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6个)突片210(图10)。各突片210从圆筒状部分的内表面上侧向径向内侧突出。各突片210在图10以外的状态下,与止挡件98的上表面接触。据此,通过止挡件98能够防止周围部100向下方脱落。头部盖96的下表面以隔开间隔的状态而位于各突片210的上方。俯视观察时呈l字状的附加件被安装部212一体地形成在周围部主体200的平面部的两肋(图中左右)。各附加件被安装部212的图的状态下左右延伸的一边形成为轴状。
108.各板簧202为v字状。各板簧202介于周围部主体200与头部盖96之间而。各板簧202的中央部被固定于周围部主体200的上端部。各板簧202的中央部被固定于周围部主体200的上端部。各板簧202的两端部被固定于头部盖96。各板簧202配置于右前、左前、右后、左
后。另外,板簧20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被固定于头部盖96以及周围部主体200的任意一方。
109.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具有多个毛束。各毛束从周围部主体200中的平面部以外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各毛束的下端部对齐成:被包含在假想的1个平面内。
110.周围部附加件206具有:周围部附加件主体220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成为清扫面侧部的一部分。作为第2刷子的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构成清扫面侧部。
111.周围部附加件主体220为棒状。周围部附加件主体220具有:与周围部主体200同样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在周围部附加件主体220的两端部形成有:向相同方向(图中后方)突出的突出部230。
112.在各突出部230形成有附加件安装部232。各附加件安装部232具有:一对板部234a、234b。一对板部234a、234b从各附加件安装部23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一对板部234a、234b相互面对。一对板部234a、234b的上端部分别为半圆筒状。各附加件安装部232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对应的周围部主体200的附加件被安装部212。各板部234a、234b的上端部夹着:附加件被安装部212的形成为轴状的部分。
113.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具有多个毛束。各毛束从周围部附加件主体220中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各毛束的下端部对齐成:包含在与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相同的假想的1个平面内。
114.另外,图9中,省略了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另外,也可以省略周围部附加件206。这种情况下,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也可以形成为环状。
115.周围部主体200、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附加件206包围衬垫92或者刷子94的径向外侧。周围部100(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包围:衬垫92的衬垫主体92b的下表面(衬垫下表面92a)或者刷子94的毛部162的下端部(刷子下端部94a)、亦即前端工具的清扫作用部。清扫作用部为:在前端工具中发挥清扫作用的部分。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所相关的各毛束的下端部在图10以外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前端工具的清扫作用部更靠下方的位置。
116.各板簧202借助周围部主体200而将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向下方亦即清扫面c侧施力。
117.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机1例如进行如下所述的动作。
118.使用者通过将已被充电的蓄电池40从蓄电池装配部26的右侧朝向左侧滑动而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26。
119.另外,使用者将外筒30松缓来变更竿部2的伸缩状态,并在将竿部2设定成所希望的长度的状态下来紧固外筒30,由此来调节竿部2的长度。
120.另外,使用者将螺栓54松缓来变更前手柄5的位置以及角度,并在使前手柄5处于所希望的位置以及角度的状态下来紧固螺栓54,由此来调节前手柄5的位置以及角度。
121.使用者把持手柄部24以及前手柄5,在触发器锁定部件36断开的状态下钩扣触发器32。于是,开关接通,通过控制器,蓄电池40的电力经由蓄电池装配部26的端子以及竿部引线(电源引线)而被供给于电动马达86。据此,转子132(马达轴134)被旋转驱动。这样,触发器32借助开关而对电动马达86的接通和断开进行切换。另外,触发器32为:用于操作电动
马达86的接通和断开的开关操作部。另外,触发器32以及开关构成:电动马达86的主开关。
122.电动马达86的最大旋转力通过控制器,根据速度调节旋盘38的切换状态而被控制。电动马达86的旋转力通过控制器,根据触发器32的钩扣量(开关的切换状态)而被控制。
123.马达轴134的驱动力(旋转力)通过行星齿轮机构88而被减速,并传递给主轴90,主轴90前端的衬垫92或者刷子94进行运动(旋转)。
124.而且,使用者通过操作手柄部24以及前手柄5而使头部8接触于清扫面c(手持式清扫机)。
125.在没有紧固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的情况下,首先,周围部100的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接触清扫面c。当使用者进一步将头部8按压于清扫面c时,接着衬垫92或者刷子94的清扫作用部会接触清扫面c(图10)。即,周围部100中的清扫面c侧的部分亦即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能够与衬垫下表面92a或者刷子下端部94a一起接触清扫面c。另外,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在衬垫下表面92a或者刷子下端部94a接触清扫面c之前,与清扫面c接触。
126.此时,周围部100在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的各下端部,接受来自清扫面c的反作用力。周围部主体200克服板簧202的作用力,相对于头部盖96以及止挡件98而上升。周围部主体200的上端部进入到头部盖96的承接部170内的空间。周围部主体200的各突片210接近头部盖96的下表面。
127.在此,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没有被固定,头部8通过2轴的旋转而自由活动,另外,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先接触清扫面c。据此,朝向清扫作用部的按压力只作用于与清扫作用部垂直的方向(周围部100的轴方向,图中上下方向)。其他方向朝向清扫作用部的按压力成为:头部8相对于吊架部6旋转的旋转力。据此,清扫作用部的整体接触清扫面c。所以,能够防止:旋转的清扫作用部进行局部接触而引起竿部2以及主体部4振动的现象。
128.使用者通过旋转的清扫作用部向清扫面c的接触而能够对清扫面c进行清扫。即便使用者使头部8相对于清扫面c进行各种方向上的移动,也能够通过周围部100而使得清扫作用部的整体接触清扫面c。另外,即便使用者使竿部2相对于清扫面c以各种角度进行姿势变化,也能够通过周围部100而使得清扫作用部的整体接触清扫面c。
129.使用者在进行局部的清扫的情况下,紧固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
130.于是,即便周围部100的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接触清扫面c,使用者也能够通过操作竿部2来使相对于吊架部6而被固定的头部8为所希望的姿势,从而能够使清扫作用部进行局部接触。
131.使用者通过力而能够抑制竿部2以及主体部4的振动。
132.如图11、图12所示,使用者在清扫与墙壁邻接的地板的角部等情况下,将周围部附加件206拆卸下来。
133.于是,衬垫92等的一部分从周围部100向径向外侧露出(图12中的衬垫92的露出部d)。据此,使用者能够将衬垫92等应用到地板的角部等。所以,使用者能够很好地清扫与墙壁邻接的地板的角部等。
134.这种情况下,如果松缓了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则周围部100(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也会使得衬垫92等清扫作用部整体接触清扫面c,从而防止竿部2等的振
动。
135.另外,如果紧固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则使用者能够使清扫作用部进行局部接触。尤其是,使用者能够使衬垫92的露出部d等朝向地板的角部等进行局部接触来对地板的角部等进行局部清扫。
136.当清扫面c的清扫告一段落,头部8从清扫面c离开时,板簧202的作用力使得周围部主体200、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附加件206向下方复位。据此,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附加件206的各下端部相对于清扫作用部而返回到在上下方向上向下方飞出的状态。周围部100向下方的脱落通过止挡件98而被制止。
137.在清扫时、以及非清扫时,头部盖96、止挡件98以及周围部100通过接触于墙壁等而进行旋转。至少一方的辊子174能够接触墙壁等。通过辊子174接触墙壁等,能够缓和对头部8的冲击。另外,周围部100等的旋转变得顺畅。
138.另外,通过马达轴134的旋转,风扇142进行旋转,空气从内排气口以及外排气口144被排出,形成从吸气口146朝向外排气口144的空气流(风)。该风在马达外壳主体部120的上部内经过而到达中央部内的风扇142。
139.利用该风对电动马达86为首的头部8的内部机构进行冷却。
140.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机1具备:衬垫92或者刷子94,其具有作用于清扫面c的清扫作用部(衬垫下表面92a或者刷子下端部94a);头部8,衬垫92或者刷子94以通过电动马达86的驱动力而能够运动的状态被装配在该头部8上;竿状的竿部2;以及吊架部6,其安装于头部8与竿部2之间。头部8具有:配置于清扫作用部周围的周围部100。周围部100中的清扫面c侧的部分亦即清扫面侧部(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能够与清扫作用部一起接触清扫面c。吊架部6将头部8以能够围绕2轴以上的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连接于竿部2,而且该吊架部6具有对头部8的旋转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进行限制的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
141.据此,利用2轴的旋转而能够进行姿势变化的前端工具的清扫作用部、和周围部100的清扫面侧部接触清扫面c,从而能够防止清扫作用部的局部接触而引起的清洗机1的振动。另外,通过利用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将清扫作用部所涉及的2轴的旋转所引起的姿势变化锁止,即便是周围部100,清扫作用部也能够进行局部接触,从而清洗机1能够应对局部的清扫。
142.另外,前端工具的清扫面侧部在周围部100的清扫作用部接触清扫面c之前,与清扫面c接触。据此,从使前端工具的清扫面侧部作用于清扫面c的清扫初期,就能够防止清洗机1的振动。
143.另外,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将相对移动的多个部件进行相互固定。另外,第1限制螺栓71以及第2限制螺栓72包括螺栓。据此,清扫作用部所涉及的2轴的旋转通过简单且容易操作的构成而被限制。
144.另外,装配于头部8的前端工具包括刷子94。据此,容易进行清扫的前端工具适用于清洗机1。
145.另外,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为刷子。据此,通过用于防止清洗机1的振动的周围部100,可以防止弄脏或者碰伤清扫面c的现象发生。另外,只要是前端工具为刷子94、且周围部100的清扫面c侧为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
子部224,就会提供双重刷子结构。
146.另外,周围部100具有:对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向清扫面c侧施力的各板簧202。据此,周围部100能够可靠地对清扫面c进行支撑。另外,在清扫作用部与清扫面c接触之前,清扫面侧部接触清扫面c的情况下,清扫面侧部可以进一步可靠地先接触清扫面c。
147.另外,周围部100具有:周围部主体200以及周围部附加件206。周围部附加件206相对于周围部主体200拆装自如。当拆下周围部附加件206时,衬垫92的露出部d露出。据此,通过衬垫92的露出部d,能够很好地清扫清扫面c的角部等。
148.另外,吊架部6具有:外架60以及内架62。内架62相对于外架60而能够围绕左右方向的第1旋转轴旋转。头部8相对于内架62而能够围绕前后方向的第2旋转轴旋转。第1限制螺栓71限制围绕第1旋转轴的旋转。第2限制螺栓72限制围绕第2旋转轴的旋转。据此,前端工具的2轴所涉及的旋转及其限制所涉及的结构可以以动作良好的状态而简单地形成。
149.另外,本发明的形态以及变更例并不限定于上面所述的方式。例如,本发明的形态以及变更例可以适当具有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变更例。
150.只要周围部100的清扫面侧部至少在位于假想的三角形各顶点位置的3个部分能够与清扫面c接触即可。例如,清扫面侧部也可以为:配置于前端工具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的各小刷子。
151.吊架部6中的与头部8连结的第2架也可以连接于第1架的外侧。
152.旋转机构部只要是能够进行2轴以上的旋转,则也可以是涉及第1架以及第2架的吊架部6以外的构成。例如,旋转机构部也可以为万向接头或者球式接头。另外,旋转机构部也可以是:像橡胶块那样,允许2轴以上的旋转所引起的姿势变化的弹性体。
153.周围部100的清扫面侧部也可以在前端工具的清扫作用部与清扫面c接触的同时,接触清扫面c。这种情况下,从清扫初期就能够防止清洗机1的振动。另外,在允许清扫初期的一时的振动的情况下,周围部100的清扫面侧部也可以在前端工具的清扫作用部与清扫面c接触之后,接触清扫面c。
154.旋转限制机构也可以为同时进入相对移动的多个部件的销等。
155.前端工具也可以为衬垫92以及刷子94以外的部件。
156.作为周围部100的清扫面侧部,可以替代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以及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那样的刷子,或者与这样的刷子一起,使用包括板橡胶在内的弹性体。
157.板簧202也可以配置于周围部主体200与周围部主体刷子部204之间,还可以配置于周围部附加件主体220与周围部辅助刷子部224之间。作为周围部弹性体,也可以替代板簧202,或者与板簧202一起,使用螺旋弹簧以及橡胶块的至少一方。这种情况下,橡胶块可以为与周围部主体200匹配的环状。
158.蓄电池40可以沿着从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或者从上侧朝向下方等其它方向进行滑动而被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26。蓄电池装配部26可以设置于主体外壳18中的其他部分。蓄电池装配部26以及蓄电池40的至少任意一方可以设置多个。蓄电池装配部26可以替代主体外壳18,或者与主体外壳18一起被设置于头部外壳102。蓄电池40可以为六棱柱状等。另外,蓄电池40也可以圆柱状。
159.行星齿轮机构88的级数可以为1,也可以为3以上。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减
速机构。
160.内排气口、外排气口144以及吸气口146的至少任意一方的设置数量、配置、大小等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161.关于风扇142,可以使用离心风扇以外的形式的风扇。
162.电动马达86为可以外转子型,也可以为带有刷子的马达。
163.电动马达86可以经由电源线而连接于商用电源,还可以通过ac而被驱动。
164.电动马达86可以配置于主体部4等。
165.前端工具可以通过偏心主轴而进行偏心运动。另外,前端工具也可以进行往复运动。
166.前端工具的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等。
167.其他方面,也可以适当变更各种部件或者部分的功能、配置、种类、形式、数量的至少任意一方。例如,增减各种轴承、螺丝、螺栓以及按钮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数量。替代按钮,可以使用拨杆开关。小齿轮136可以换成皮带和带轮。螺丝可换成铆钉。马达外壳82与齿轮外壳84可以为一体。可以在蓄电池装配部26对蓄电池40充电。可以使用一次性的蓄电池。蓄电池的电压可以为18v以外的打压。蓄电池可以为锂离子电池以外的电池。
168.另外,本发明可以适用于长竿型磨光机、长竿型抛光机等其他长竿型清扫机。另外,本发明可以适用于长竿型研磨机等其他长竿型电动工具。
169.本发明可以使用于居住地的清扫面(地板、墙壁等)、居住地的清扫面、店铺的清扫面等的清扫。本发明也可以为家庭用,也可以是包括大厦维护保养用在内的业务用,还可以供作其他用途。
170.附图标记说明
[0171]1…
清洗机(长竿型清扫机)
ꢀꢀꢀꢀꢀꢀꢀ2…
竿部
[0172]6…
吊架部(旋转机构部)
ꢀꢀꢀꢀꢀꢀꢀꢀꢀ8…
头部
[0173]
60

外架(第1架)
ꢀꢀꢀꢀꢀꢀꢀꢀꢀꢀꢀꢀꢀꢀꢀ
62

内架(第2架)
[0174]
71

第1限制螺栓
ꢀꢀꢀꢀꢀꢀꢀꢀꢀꢀꢀꢀꢀꢀꢀ
72

第2限制螺栓
[0175]
86

电动马达
ꢀꢀꢀꢀꢀꢀꢀꢀꢀꢀꢀꢀꢀꢀꢀꢀꢀꢀ
92

衬垫(前端工具)
[0176]
92a

衬垫下表面(清扫作用部)
[0177]
94

刷子(前端工具,第1刷子)
[0178]
94a

刷子下端部(清扫作用部)
[0179]
100

周围部
ꢀꢀꢀꢀꢀꢀꢀꢀꢀꢀꢀꢀꢀꢀꢀꢀꢀꢀꢀ
200

周围部主体
[0180]
202

板簧(周围部弹性体)
[0181]
204

周围部主体刷子部(清扫面侧部,第2刷子)
[0182]
206

周围部附加件
[0183]
224

周围部辅助刷子部(清扫面侧部,第2刷子)
[0184]c…
清扫面
ꢀꢀꢀꢀꢀꢀꢀꢀꢀꢀꢀꢀꢀꢀꢀꢀꢀꢀꢀꢀꢀd…
(前端工具的)露出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