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沉淀池的排水系统、沉淀池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3:27: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沉淀池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设置在沉淀池池顶,用于排出沉淀后的清水,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渣挡板(21),其设置在池壁内,且与所述池壁的形状相匹配,围绕整个沉淀池;排水渠(22),其设置于所述浮渣挡板(21)顶部,所述浮渣挡板(21)作为所述排水渠(22)的其中一块侧板,所述排水渠(22)的另一块侧板与所述浮渣挡板(21)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挡板(21)的顶部有燕尾槽(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挡板(21)与所述池壁之间设有限流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挡板(21)与所述池壁的距离为:20-50mm。5.一种沉淀池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设置在沉淀池池顶,用于排出沉淀后的清水,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渣挡板(21),其设置在池壁内,且与所述池壁的形状相匹配,围绕整个沉淀池;排水渠(22),其设置于池壁顶部外侧,池壁作为所述排水渠(22)的其中一块侧板,所述排水渠(22)的另一块侧板与池壁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壁的顶部有燕尾槽(23)。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挡板(21)与所述池壁之间设有限流部。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挡板(21)与所述池壁的距离为:20-50mm。9.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系统(1),其设置在池底,用于排出沉淀物;其中,所述排泥系统(1)包括:第一排泥槽(11),其为多条平行设置的v型槽;第二排泥槽(12),其为多条平行设置的v型槽,所述第一排泥槽(11)的v型槽与所述第二排泥槽(12)的v型槽错位且平行;多个排泥管(13),其数量为所述第一排泥槽(11)的v型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排泥槽(12)的v型槽的数量之和;多个所述排泥管(1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泥槽(11)和所述第二排泥槽(12)的v型槽的槽底;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泥槽(11)槽底的所述排泥管(13)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排泥槽(12)的v型槽之间的v型凸起;所述排泥管(13)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泥槽(11)和所述第二排泥槽(12)的v型槽的部分设有入泥孔(131)。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系统(3),其设置在沉淀池的池顶,且延伸至沉淀池内部,用于使污水进入沉淀池
和/或向污水中加药;其中,所述进水系统(3)包括:进水管(31),其设置在池顶;加药管(32),其设置在池顶;第一反应器(33),所述第一反应器(33)分别与所述进水管(31)和加药管(32)连通;第一浓缩管(34),所述第一浓缩管(34)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第一浓缩管(34)的轴向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反应器(33)的横截面面积;第二反应器(35),所述第二反应器(35)与所述第一浓缩管(34) 连通;第二浓缩管(36),所述第二浓缩管(36)与所述反应器连通,且所述第二浓缩管(36)的轴向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反应器(35)的横截面面积;缓释管(37),其与所述第二浓缩管(36)连通。12.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沉淀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池的排水系统、沉淀池及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设置在沉淀池池顶,用于排出沉淀后的清水,包括:浮渣挡板(21),其设置在池壁内,且与所述池壁的形状相匹配,围绕整个沉淀池;排水渠(22),其设置于所述浮渣挡板(21)顶部,所述浮渣挡板(21)作为所述排水渠(22)的其中一块侧板,所述排水渠(22)的另一块侧板与所述浮渣挡板(21)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的排水系统的清水会沿浮渣挡板(21)与池壁构成的通路上升,跨过燕尾槽(23)进入排水渠(22)后排出。通过减小排水路径的宽度、并且在沉淀池的池壁四周排泥,有效的避免了浮渣随清水流出,提高了排水的质量,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力 曲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通海立言科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19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