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07:03: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其响应速度快、色彩绚丽、轻薄方便等优点成为显示面板行业的后起之秀。
3.现有技术中在oled显示装置的下台阶处,通常设置正/负性电压信号线,受到现有的结构形式限制,正/负性电压信号线的走线空间有限,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4.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通过使第一甲信号线段的第一端到曲边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第二甲信号线段的第二端到曲边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利用尽可能少的空间,更加高效的降低第一信号线的电阻,改善其压降,避免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6.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具有相邻的直边部和曲边部,包括:基板;封装部,在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信号线层,所述信号线层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设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封装部之间的第一甲信号线段,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封装部之间的第二甲信号线段;所述第一甲信号线段具有和所述第二甲信号线段相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甲信号线段具有和所述第一甲信号线段相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到所述曲边部的最小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
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封装部以及信号线层,信号线层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且第一信号线包括设于显示区和封装部之间的第一甲信号线段,第二信号线包括显示区和封装部之间的第二甲信号线段。通过使第一甲信号线段的第一端到曲边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第二甲信号线段的第二端到曲边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以使第一甲信号线段在曲边部附近截止,第二甲信号线段在曲边部附近开始。本技术将第一甲信号线段的第一端到曲边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第二甲信号线段的第二端到曲边部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以使第一甲信号线段在曲边部附近截止,第二甲信号线段在曲边部附近开始,利用尽可能少的空间,更加高效的降低第一信号线的电阻,改善其压降,避免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检测画面示意图;
11.图3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检测画面实物图;
12.图4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时序图;
13.图5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输入画面示意图;
14.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7是相关技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示意图;
16.图8是相关技术中的电流-电压的关系示意图;
17.图9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10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11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12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13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14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e-e处的膜层结构图;
23.图15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16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5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17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5中f-f处的膜层结构图;
26.图18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9.相关技术中,在oled显示装置的下台阶处,通常设置正/负性电压信号线分别和控制芯片5电连接,由于在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na设有封装部3,相关技术中的正性电压信号线20和负性电压信号线10在封装部3内侧并排设置,以实现窄边框。如图1所示。可选的,显
示装置包括像素电路,正性电压信号线20和负性电压信号线10分别为pvdd信号线和pvee信号线,可以为像素驱动电路提供驱动信号,pvdd信号线为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正性驱动电压信号,pvee信号线为像素驱动电路提供负性驱动电压信号。
30.然而,发明人发现,由于正性电压信号线20和负性电压信号线10的相对位置影响,正性电压信号线20或负性电压信号线10的走线空间不足,导致正性电压信号线20或负性电压信号线10所传输的电压信号的压降(ir drop)大,在调光(dimming)模式下会出现亮度不均(mura)的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检测画面示意图;图3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检测画面实物图。
31.图2和图3中的低灰阶1和低灰阶2之间存在明显的亮度不均,由于在封装部3内侧正性电压信号线20和负性电压信号线10的走线空间不足,正性电压信号线20的宽度被压窄,尤其在正性电压信号线20、负性电压信号线10并排设置的位置,正性电压信号线20的宽度直接被压窄了3-4倍以上,极大的增加了正性电压信号线20的阻抗。因为正性电压信号线20的阻抗变大,检测画面中的高亮部分在发光阶段和非发光阶段的正性电压信号线20的压降差异性被放大。
32.如图4和图5所示,图4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时序图,图5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在调光模式下的输入画面示意图。图5中分为高亮部分和低灰阶部分,可选的,低灰阶部分均为48灰阶。
33.图4中,emit为发光控制信号,emit黑色时表示处于非发光状态,emit白色时表示处于发光状态。示例性的,emit1至emit9表征图5中显示装置的低灰阶部分的发光状态,emit10至emit12表征图5中显示装置的高亮部分的发光状态,图4中,t1时刻,emit10至emit12导通,高亮部分对应处于发光状态,此时pvdd信号线的电流很大。而压降是取决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由于窄边框设计导致pvdd信号线的电阻也很大,因此,此时pvdd信号线的压降很大,远离控制芯片5一端的pvdd信号线的电压下降严重,对应的亮区就会变暗。而到了t2时刻,高亮部分处于非发光状态,pvdd信号线的电流很小,压降也随之变小了,远离控制芯片5一端的pvdd信号线的电压下降相对较少。所以虽然低灰阶部分输入的信号是相同的灰阶,但是实际显示的时候由于pvdd信号线的压降不同,导致亮度不同。因此,显示装置会在调光模式下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
3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35.请参阅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围绕显示区aa,显示区aa具有相邻的直边部a1和曲边部a2,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封装部3,在非显示区na围绕显示区aa设置;信号线层4,信号线层4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第一信号线41包括设于显示区aa和封装部3之间的第一甲信号线段41a,第二信号线42包括显示区aa和封装部3之间的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具有和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相邻的第一端n1,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具有和第一甲信号线段41a相邻的第二端n2,第一端n1、第二端n2到曲边部a2的最小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
36.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封装部3以及信号线层4,信号线层4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且第一信号线41包括设于显示区aa和封装
部3之间的第一甲信号线段41a,第二信号线42包括设于显示区aa和封装部3之间的第二甲信号线段42a。通过使第一甲信号线段41a的第一端n1到曲边部a2的最小距离a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第二端n2到曲边部a2的最小距离b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以使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在曲边部a2附近截止,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在曲边部a2附近开始。
37.相比于相关技术,发明人经过研究和评估发现在调光模式的高亮部分画面下,pvdd信号线信号对于画面的影响比pvee信号线的信号对于画面的影响大得多。参考图7和图8,图7是相关技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示意图;图8是相关技术中的电流-电压的关系示意图。oled面板属于电流驱动,当输入对应的灰阶电压到n1节点之后,驱动晶体管dtft处于饱和区,发光的电流取决于驱动晶体管dtft的源极和栅极的电压。驱动晶体管dtft漏极的电压vd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不波动的,只要满足vd和pvee信号线的跨压使得oled电流等于驱动电流即可。因此,当调光模式下出现高亮部分的画面时,pvee信号线电阻过大同样会造成压降差异大,但是由于vd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pvee信号线的信号波动很难影响到实际的亮度(除非波动范围过大,导致驱动晶体管dtft从饱和区落入线性区)。而且pvee信号线为整面覆盖整个面板,因此,很难发生上面的不利现象。再者,发明人发现,pvdd信号线的电流总体流向是从控制芯片5向显示区aa内流动,因此,电流路径上,延伸方向指向面板显示区aa的pvdd信号线尤为重要。本技术将第一甲信号线段41a的第一端n1到曲边部a2的最小距离a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第二端n2到曲边部a2的最小距离b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以使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在曲边部a2附近截止,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在曲边部a2附近开始,利用尽可能少的空间,更加高效的降低第一信号线41即pvdd信号线的电阻,改善其压降,避免显示装置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
38.另一方面,在版图设计中,在曲边部a2区域空间设计和左右边框以及下边框都不同,在曲边部处同时需要设置vsr(时钟信号线)和data fanout(数据信号扇出线),因而曲边部a2处的空间最为拥挤,设计也相对复杂。将pvdd信号线和pvee信号线即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的间隔位置设计在曲边部a2处最后一行附近可以避免增加设计难度。
39.进一步的,本技术也可以对第二信号线42的阻抗进行优化,一方面,第二信号线42在封装部3外部的走线可不受空间限制,宽度可根据性能需求,可以在几十到几百微米范围内进行选择。相关技术中第二信号线42的空间受限,最窄仅60um。
40.另一方面,第二信号线42在显示区aa和封装部3之间的部分,不但保留了第二信号线42到显示区aa的电性传输的设计,即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同时相比于相关技术,在曲边部a2处增加了第二信号线42的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电性传输的面积,因为取消了相关技术中和第二信号线42并排设置的部分第一信号线41,减小了第二信号线42的阻抗。本技术在保证改善第一信号线41的压降的同时,也优化了第二信号线42的电性能,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41.同时,由于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和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相对设置,且第一端n1、第二端n2到曲边部a2的最小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避免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和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在封装部3内侧并排设置,保证了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和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具有足够的走线空间,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42.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器件层2,器件层2设置于基板1一侧且覆盖显示区aa;器
件层2具体包括像素电路(图中未示出),像素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而各个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层、栅极层、源漏极层、电容层等金属层。可选的,第一信号线41、第二信号线42和源漏极层同层设置,第一信号线41、第二信号线42和源漏极层可以通过同一工艺成型,以节约成本,也可以分别成型,提高良品率。
43.为实现对显示装置的封装,封装部3可以包括玻璃料(frit),在对显示装置进行封装时,具体可采用熔接封装工艺。即利用激光对玻璃料进行加热,使其融化,粘合基板1与显示装置的盖板(图中未示出),从而避免外界的水汽和氧气侵入,保证显示性能的稳定性。
44.第一端n1、第二端n2到曲边部a2的最小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可选的,预设距离为20μm~30μm,预设距离不宜过小,考虑工艺误差等原因,预设距离过小,刻蚀残留可能会导致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短路,而预设距离过大除了影响空间之外还会影响扇出线7的负载差异。可选的,预设距离为20μm。
45.请参阅图6和图9,图9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41还包括和第一甲信号线段41a连接的第一乙信号线段41b,第一乙信号线段41b至少部分位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第一甲信号线段41a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乙信号线段41b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乙信号线段41b至少部分位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以便于和位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控制芯片5连接,且第一甲信号线段41a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乙信号线段41b沿第二方向y延伸,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垂直,以减少第一乙信号线段41b跨越封装部3时,第一乙信号线段41b和封装部3的交叠面积,避免信号干扰,可提高显示均一性。
47.请继续参阅图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42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乙信号线段42b和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第二乙信号线段42b和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相连接,且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至少部分延伸至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第二丙信号线段42c设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第二丙信号线段42c到封装部3的最小距离c大于或者等于30μm。
48.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乙信号线段42b和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相连接,且第二乙信号线段42b穿过封装部3至少部分延伸至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由于第二丙信号线段42c设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考虑工艺误差等原因,为了避免贴合后,第二丙信号线段42c和封装部3相交叠,第二丙信号线段42c到封装部3的最小距离c大于或者等于30μm。
49.由于显示区aa的曲边部a2和封装部3之间空间相对于显示区aa的直边部a1和封装部3之间的空间更加充裕,相比于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将部分设于封装部3和显示区aa之间的第二信号线42转移至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即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由于在相关技术中,曲边部a2和封装部3之间的第二信号线42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长度较长,导致第二信号线42和第一信号线41在需要通过压缩走线宽度的方式实现并排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二信号线42位于曲边部a2和封装部3之间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部分走线转移至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以减小第二信号线42位于曲边部a2和封装部3之间的走线长度,即减小第二甲信号线段42a,这部分长度由第二丙信号线段42c进行补偿,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的宽度不受限制,可根据性能需求,可以在几十到几百微米范围内进行选择。
50.同时,由于减小了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长度,使得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在曲边部a2附近截止,因而,第一信号线41的第一甲信号线段41a的长度可以对应增大,从曲边部a2
附近开始,且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和第二甲信号线段42a之间不会相互干扰,能够增大第一甲信号线段41a的宽度,进而减小第一信号线41的阻抗,改善第一信号线41的压降,从而改善显示装置在dimming模式下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
51.本技术利用了封装部3外围的空间,来设置第二信号线42,将对显示影响小的部分设置到封装部3外围,降低了风险,提升了可靠性,并且有较大的空间维持第二信号线42电阻和现有设计差距不大,并且降低了对于cop弯折区设计的影响。
52.可选的,第二乙信号线段42b和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以减少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跨越封装部3时,第二乙信号线段42b和封装部3的交叠面积,避免信号干扰,可提高显示均一性。
53.请参阅图10,图10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考虑到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第二乙信号线段42b、第二丙信号线段42c之间若采用尖角连接,则容易出现esd(静电释放)问题,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第二乙信号线段42b、第二丙信号线段42c之间通过倒角连接。具体可以采用圆弧形倒角,以进一步提高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第二乙信号线段42b、第二丙信号线段42c之间过渡的平滑性,避免出现esd问题或者倒角部分受损等问题。
54.考虑到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过近可能导致信号相互干扰,影响显示效果,如图9所示,可选的,第一端n1和第二端n2之间的最小距离d大于或者等于10μm。通过限制第一端n1和第二端n2之间的最小距离d以避免第一端n1和第二端n2过近,而导致信号相互干扰或者短路的问题。
55.由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空间相对于封装部3和显示区aa之间的空间更为充裕,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和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的宽度比为1:1~1:1.5。
56.在本实施例中,设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宽度,例如,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和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的宽度比为1:1.5,有效减小第二丙信号线段42c所传输的电压信号的压降。而考虑到第二信号线42的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第二丙信号线段42c各段的阻抗的均一性,也可以将第二丙信号线段42c的宽度设置为等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宽度。具体的,第二信号线42的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第二乙信号线段42b、第二丙信号线段42c各段的线宽均相等,提高信号传输的均一性。
57.请参阅图6、图9和图10,为了实现信号的发送和传输,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设于封装部3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控制芯片5,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分别和控制芯片5电连接。
58.控制芯片5用于向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分别发送电压信号,例如正性电压信号或者负性电压信号,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为了便于连接,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以及控制芯片5设于显示区aa的同一侧,避免走线距离过长,影响信号传输效果。
59.请参阅图11,图7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和控制芯片5电连接的时钟信号线6,时钟信号线6包括靠近控制芯片5的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至少部分设于第一乙信号线段41b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之间。
60.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具体可以为时钟信号线6位于控制芯片5和封装部3之间的信号线段,通过将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至少部分设于第一乙信号线段41b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之间,能够避免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跨越第一乙信号线段41b向显示区aa延伸,有效减少了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和第一乙信号线段41b在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的交叠面积,进而减小两者的交叠电容,可降低由于信号耦合导致的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和/或第一乙信号线段41b上信号的不稳定性,提高显示均一性。
61.除了上述实施例,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还可以设在其他位置,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至少部分设于第一乙信号线段41b远离第二乙信号线段42b一侧,以避免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部分第一时钟信号连接段61距离第一乙信号线段41b或者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过近,因此可降低两者之间的信号耦合,避免两者之间的信号相互影响的程度。
62.为了节省空间,在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时钟信号线6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至少部分交叠。
63.需要说明的是,封装部3包括玻璃料(frit),需要利用激光对玻璃料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在基板1和玻璃料之间通常需要设置额外垫层金属,垫层金属用于反射激光能量,使激光能量更充分的照射到玻璃料上,从而可达到很好的粘合作用,密封效果较佳。同时垫层金属也起到一定的支撑第二乙信号线段42b的作用。
6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时钟信号线6通常也采用金属制成,因而在时钟信号线6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的交叠部分,时钟信号线6能够充当垫层金属,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垫层金属对玻璃料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进行支撑,有效降低了成本,且提高空间利用率。
65.请参阅图12至图17,图12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2中e-e处的膜层结构图;图15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6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5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7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5中f-f处的膜层结构图。。为清楚示意扇出线7和第二信号线42之间位置关系,在图12和图15中对第一信号线41进行了隐藏绘示。
6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第二端n2,如图12所示;或,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和第二端n2相对的另一端,如图15所示。
67.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还包括和控制芯片5电连接的扇出线7,由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第二端n2相对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另一端更加靠近控制芯片5,当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第二端n2时,走线长度小,可以降低压降;另一方面是切割边q距离第二信号线42有最小距离的限制。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和第二端n2相对的另一端,即第二乙信号线段42b放在左侧可能会干涉到显示装置曲角处的切割,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第二端n2即第二乙信号线段42b放在右侧则可以让曲角变得更小。
68.当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的第二端n2时,由于第二信号线42穿过封装部3的部分需要设置过孔k来调节激光的反射率或者是释放应力。当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和第二端n2时,扇出线7会和第二信号线42有交叠,如图13和图14所示,而有些扇出线7则会穿过过孔k,有些扇出线7不会穿过过孔k,导致扇出线7
负载差异很大。写入同样的数据信号,扇出线7负载有差异会导致画面出现差异,例如分屏的问题。
69.本实施例将第二乙信号线段42b连接于第二甲信号线段42a和第二端n2相对的另一端时,第二乙信号线段42b只和时钟信号线6的相关信号线有交叠,与扇出线7不交叠,如图16和图17所示。时钟信号线6的线宽相对比较大,而且相邻两条时钟信号线6是执行不同功能的信号,时钟信号线6用于传输时钟信号和高低电平信号以及启动信号,时钟信号线6的驱动能力很强,由于过孔k导致的负载差异对时钟信号线6没有影响。
7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封装部3还包括设于基板1和信号线层4之间的金属层,在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金属层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不交叠。通过使金属层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不交叠以降低金属层和第二乙信号线段42b之间的交叠电容,保证第二乙信号线段42b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71.具体的,请参阅图14,金属层包括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时钟信号线6和第一金属层同层设置;和/或,扇出线7和第二金属层同层设置。通过使时钟信号线6、扇出线7异层设置,能够为时钟信号线6、扇出线7提供足够的走线空间,且避免时钟信号线6和扇出线7之间相互干扰。具体的,信号线层4至少部分设于封装部3背离基板1一侧,即在沿垂直于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信号线41、第二信号线42和封装部3至少部分交叠,以越过封装部3和控制芯片5电连接。
72.请参阅图18,图18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多路复用单元8和第三信号线43,多路复用单元8设于封装部3和显示区aa之间,扇出线7和多路复用单元8电连接,各第三信号线43和显示区aa电连接,各多路复用单元8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延伸通过多路复用单元8之间的间隔和第三信号线43电连接。
7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路复用单元8,可减少扇出走线的数量,从而实现窄边框;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即第一信号线41所传输的信号需要传至显示区aa,但由于多路复用单元8的阻挡,第一甲信号线段41a需要延伸通过多路复用单元8之间的间隔和第三信号线43电连接,以将信号传输至显示区aa的薄膜晶体管等器件。可选的,由于空间有限,远离曲边部a2且远离控制芯片5的部分多路复用单元8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不便于第一甲信号线段41a通过,因而,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可以在靠近曲边部a2的位置截止,在靠近曲边部a2处的各多路复用单元8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大,第一甲信号线段41a可以通过这部分多路复用单元8之间的间隔来和第三信号线43电连接。
7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位于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75.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