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2-05-18 05:51: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下肢静脉畸形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静脉畸形多发生于头面和四肢,发生于下肢的静脉畸形易导致肌肉黏连、硬化,甚至跟腱挛缩,踝关节强直畸形,影响患者正常行走,下肢在直立站立和行走的过程中具有非要重要的作用,下肢静脉畸形常常侵犯其肌肉肌腱,保留肌腱组织和相对正常的肌肉,为术后功能锻炼 和功能恢复创造条件;静脉畸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影响,血栓后期,静脉回流受阻不能改善,肢体出现,肿胀,沉重,变色,浅静脉曲张,甚至溃烂,据综合文献报道,远离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手术可以切除下肢静脉畸形的病变组织,促进肢体功能的整体复原,但是患者在术后往往因为护理不当引起肌肉痉挛,长期保证康复训练能够促使患者的肢体日常使用,所以在术后应该在度过出血危险期期后时开始锻炼,防止术后的粘连,在研究中,早期的活动量不增加出血量,相反康复活动过晚反而容易会增加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风险,现有做过下肢静脉畸形手术的病人往往因而术后锻炼不能够保证连贯性和自主性,而造成肌肉力量和自身疼痛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能够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干预锻炼,保持监测作用,直至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能够对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度、跖屈度)测量,进行锻炼记录监控,同时对踝足关节功能评分(即 aofas 评分) 提供数据参考,便于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整体患者的疼通程度,改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干预锻炼,直至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能够对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度、跖屈度)测量,进行锻炼记录监控,同时对踝足关节功能评分(即 aofas 评分) 提供数据参考,便于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整体患者的疼通程度,改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包括干预台,所述干预台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高度调整器,分别位于干预台的两侧,所述高度调整器的上端设置有回转结构,用于监测踝屈运动的锻炼,所述回转结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一侧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内设置有一号限位滑块,所述立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回旋杆,所述一号限位滑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回旋杆的内部,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两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滑
杆,所述伸缩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滑块,所述伸缩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测距仪,所述立杆位于固定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做往复运动,滑动板上设有起始位置用于测量,所述伸缩滑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踏板,踏板垂直于干预台,脚尖对踏板有的力作用,带动伸缩滑杆往滑动板的方向滑动,伸缩滑杆一端的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滑动,记录滑动间距,根据预先设置的基准值,判断用户是否用全部的力将脚尖绷直,对下肢静脉畸形术患者进行干预锻炼,监测康复训练的日常。
5.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轴度计量器,当脚尖向下做背伸运动向外伸向最大,保持五秒钟推着踏板,最大限度向上勾起脚尖,脚尖带动轴度计量器向内旋转,脚尖朝向内保持五秒,同时记录轴度计量器轴的旋转角度。
6.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整器包括底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三号升降板,所述底台的上端与一号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升降板位于一号升降板的上端,所述三号升降板滑动连接于二号升降板的上端,所述底台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分别环绕有一号旋转带和二号旋转带,所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两端对角线处均设置有滚动轴,所述一号旋转带围绕于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一侧的滚动轴外表面,所述二号旋转带围绕于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另一侧滚动轴的外表面,一号旋转带与二号旋转带分别带动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两端做匀速上升与下落的运动,所述三号升降板两侧内部分别设置有牵引块,所述二号升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当三号升降板在一号旋转带与二号旋转带的动力带动下上升时,二号升降板两侧的限位块刚好对三号升降板两侧的牵动板限位,精准控制高度。
7.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块与限位块分别位于一号升降板与二号升降板的两侧,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底台两侧与一号板的牵引块相互限位,所述高度调整器的上端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伸缩滑杆的下端,踏板的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两端的滚动轴相互对应,所述干预台的一侧设置有上升支杆,所述上升支杆远离回转结构的一端,所述上升支杆的一端旋转90度,所述三号升降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分别与一号旋转带和二号旋转带相互连接。
9.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患者仰卧平躺在干预台上,脚板与踏板持平,将腿伸直,脚尖向下做背伸运动向外伸向最大,保持五秒钟推着踏板,踏板下端设置的滑轨带动两侧的伸缩滑杆向固定框的内部回缩,进而伸缩滑杆的另一端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滑动,滑动测距仪留下了踝屈运动推升距离,脚尖做背伸运动维持五秒后,患者最大限度向内勾起脚尖,脚尖带动轴度计量器向内方向旋转,轴度计量器根据脚尖勾起的倾斜弧度进行记录,交替进行5到十分钟的锻炼;步骤二:启动干预台内部的控制器,高度调整器调整回转结构的高度,通过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相互配合,将高度调整适宜合适的位置,将抬高脚高于心脏平面度,距离床厘米,抬起,脚尖绷直,将同步抬高的踏板推出,滑动测距仪留在脚尖推升距
离,膝关节不可弯曲,保持十秒;步骤三:坐位练习,患者坐起,手部支撑上身,将抬高脚高于心脏平面度,距离床厘米,抬起,脚尖绷直,将同步抬高的踏板推出,滑动测距仪留在脚尖推升距离,膝关节不可弯曲,保持十秒,患者后背的上升支杆架可辅助患者在独立锻炼结束后起支撑作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的回转结构能够有利于患者的自主锻炼,有利于预防关节痉挛畸形,进一步的改善关节功能,通过脚掌与踏板持平,将脚尖最大力量向外绷直,回转结构的踏板回转,带动伸缩滑杆的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滑动,进而收集患者脚尖最大推动距离,用于分析患者的运动情况,对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及时监测,巩固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踏板上的轴度计量器与回转结构的相互配合,进行主动踝背屈和跖屈训练上同步训练,通过回转结构踏板回转后,完成跖屈训练后,脚尖向内勾脚尖,脚尖抵接与轴度计量器上,脚跟与踏板相抵接,最大力量绷紧脚尖,踏板保持原位,轴度计量器的尾部向人的一侧旋转,轴度计量器对于旋转角度轴的每个角度都可以随时读取,进而对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关节活动度可以反应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通过推进距离以及轴度计量器的旋转角度,可以评估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以及锻炼时是否符合标准;通过高度调整器的使用,在患者脚部需要抬高的过程中,可以辅助测量跖屈训练推进距离以及踝背屈的最大活动角度,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通过一号旋转带与二号旋转带在滚动轴上的滑动,进而带动二号升降板的逐步平稳升高,牵引块与限位块对高度进行限位,便于保证高度使用时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的踝屈运动平躺踝关节背屈角度示意图。
13.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的踝屈运动抬脚图。
14.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的高度调整器的内部示意图。
15.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的回转结构的放大图。
16.图中:1、干预台;101、上升支杆;2、高度调整器;201、底台;202、旋转轴;203、一号旋转带;204、二号旋转带;205、滚动轴;206、一号升降板;207、二号升降板;208、三号升降板;2081、固定块;209、牵引块;210、限位块;3、回转结构;301、立杆;302、回转盘;303、一号限位滑块;304、回旋杆;305、二号限位滑块;306、滑动杆;307、伸缩滑杆;308、固定框;309、滑动测距仪;310、滑动板;311、踏板;312、滑轨;4、轴度计量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8.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干预台1,干预台1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高度调整器2,分别位于干预台1的两侧,高度调整器2的上端设置有回转结构3,用于监测踝屈运动的锻炼,回转结构3包括立杆301,立杆301的一侧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回转盘302,回转盘302内设置有一号限位滑块303,立杆3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回旋杆304,一号限位滑块30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回旋杆304的内部,立杆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08,固定框308的内部两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滑杆307,伸缩滑杆307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06,滑动杆3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滑块305,伸缩滑杆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测距仪309,立杆301位于固定框30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10,滑动测距仪309在滑动板310上做往复运动,滑动板310上设有起始位置用于测量,伸缩滑杆30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踏板311,踏板311垂直于干预台1,脚尖对踏板311有的力作用,带动伸缩滑杆307往滑动板310的方向滑动,伸缩滑杆307一端的滑动测距仪309在滑动板310上滑动,记录滑动间距,根据预先设置的基准值,判断用户是否用全部的力将脚尖绷直,对下肢静脉畸形术患者进行干预锻炼,监测康复训练的日常。
19.设置的回转结构3能够有利于患者的自主锻炼,有利于预防关节痉挛畸形,进一步的改善关节功能,通过脚掌与踏板311持平,将脚尖最大力量向外绷直,回转结构3的踏板311回转,带动伸缩滑杆307的滑动测距仪309在滑动板310上滑动,进而收集患者脚尖最大推动距离,用于分析患者的运动情况,对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及时监测,巩固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
20.踏板31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轴度计量器4,当脚尖向下做背伸运动向外伸向最大,保持五秒钟推着踏板311,最大限度向上勾起脚尖,脚尖带动轴度计量器4向内旋转,脚尖朝向内保持五秒,同时记录轴度计量器4轴的旋转角度。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轴度计量器4朝向由于重力的原因,垂直向下,保证轴度的转向不受自身影响,轴度计量器4是市面上普通现有的旋转角度计量方式,同时轴度计量器4能够将数值详细记录下来,便于与基础值的关节活动度对比,参考,患者每次锻炼增强自信心,增大斗志。
22.踏板311上的轴度计量器4与回转结构3的相互配合,进行主动踝背屈和跖屈训练上同步训练,通过回转结构3踏板311回转,完成跖屈训练后,脚尖向内勾脚尖,脚尖抵接与轴度计量器4上,脚跟与踏板311相抵接,最大力量绷紧脚尖,踏板311保持原位,轴度计量器4的尾部向人的一侧旋转,轴度计量器4对于旋转角度轴的每个角度都可以随时读取,进而对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关节活动度可以反应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通过推进距离以及
轴度计量器4的旋转角度,可以评估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以及锻炼时是否符合标准。
23.高度调整器2包括底台201、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三号升降板208,底台201的上端与一号升降板206滑动连接,二号升降板207位于一号升降板206的上端,三号升降板208滑动连接于二号升降板207的上端,底台201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旋转轴202,旋转轴202的外部分别环绕有一号旋转带203和二号旋转带204,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的两端对角线处均设置有滚动轴205,一号旋转带203围绕于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的一侧的滚动轴205外表面,二号旋转带204围绕于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的另一侧滚动轴205的外表面,一号旋转带203与二号旋转带204分别带动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两端做匀速上升与下落的运动,三号升降板208两侧内部分别设置有牵引块209,二号升降板207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10,当三号升降板208在一号旋转带203与二号旋转带204的动力带动下上升时,二号升降板207两侧的限位块210刚好对三号升降板208两侧的牵动板限位,精准控制高度。
2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的高度一致,多级分布,叠加而成,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相互轴对称,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上的滚动轴205呈轴对称,用于踝屈运动抬高状态使用,。平高度调整器2是与干预台1持平。
25.牵引块209与限位块210分别位于一号升降板206与二号升降板207的两侧,限位块210位于底台201两侧与一号板的牵引块209相互限位,高度调整器2的上端设置有滑轨312,滑轨312位于伸缩滑杆307的下端,踏板311的下端与滑轨312滑动连接。
26.如图4所示,以一号升降板206与二号升降板207为例,牵引块209在下,限位块210在上,牵引块209滑动到限位块210的下方,便由限位块210的下端进行限位,保证了两端的高度上升的一致性。
27.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两端的滚动轴205相互对应,干预台1的一侧设置有上升支杆101,上升支杆101远离回转结构3的一端,上升支杆101的一端旋转90度,三号升降板208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2081,固定块2081上分别与一号旋转带203和二号旋转带204相互连接。
28.通过高度调整器2,在患者脚部需要抬高的过程中,可以测量跖屈训练推进距离以及踝背屈的最大活动角度,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通过一号旋转带203与二号旋转带204在滚动轴205上的滑动,进而带动二号升降板207的逐步平稳升高,牵引块209与限位块210对高度进行限位,便于保证高度使用时的一致性。
29.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步骤::步骤一:将患者仰卧平躺在干预台1上,脚板与踏板311持平,将腿伸直,脚尖向下做背伸运动向外伸向最大,保持五秒钟推着踏板311,踏板311下端设置的滑轨312带动两侧的伸缩滑杆307向固定框308的内部回缩,进而伸缩滑杆307的另一端滑动测距仪309在滑动板310上滑动,滑动测距仪309留下了踝屈运动推升距离,脚尖做背伸运动维持五秒后,患者最大限度向内勾起脚尖,脚尖带动轴度计量器4向内方向旋转,轴度计量器4根据脚尖勾起的倾斜弧度进行记录,交替进行5到十分钟的锻炼;步骤二:启动干预台内部的控制器,高度调整器2调整回转结构3的高度,通过一号
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相互配合,将高度调整适宜合适的位置,将抬高脚高于心脏平面30度,距离床15厘米,抬起,脚尖绷直,将同步抬高的踏板311推出,滑动测距仪309留在脚尖推升距离,膝关节不可弯曲,保持十秒;步骤三:坐位练习,患者坐起,手部支撑上身,将抬高脚高于心脏平面30度,距离床15厘米,抬起,脚尖绷直,将同步抬高的踏板311推出,滑动测距仪309留在脚尖推升距离,膝关节不可弯曲,保持十秒,患者后背的上升支杆101架可辅助患者在独立锻炼结束后起支撑作用。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在使用时,患者躺在干预台1上,全身放松,准备做踝泵运动,脚跟与踏板311持平,脚跟处可设防滑垫,脚尖向外最大力量绷直,进而将脚踏板311沿着导轨向外推出,进而脚踏板311两侧的伸缩滑杆307沿着固定框308的内部向滑动板310的方向滑动,伸缩滑杆307一侧的滑动测距仪309在滑动板310上滑动记录脚尖向外最大绷直推进距离,通过比对数据推算处关节活动度的恢复状态,绷直五秒停顿脚板恢复与踏板311持平状态,立杆301上的回转盘302上的一号限位滑块303带动回旋杆304向朝脚的一面回旋,带动二号限位滑块305在滑动杆306上向上滑动,进而带动伸缩滑杆307向脚的一面滑动,使踏板311回归与脚板持平状态,此时脚尖与脚板持平,脚尖抵接于轴度计量器4上,脚尖向内弯曲,使脚与关节的角度小于90度,在脚尖向内的作用力下,轴度计量器4向一侧旋转,使轴度旋转的弧度被计量下来,保持五秒,恢复脚板放松状态,轴度计量器4恢复向下垂直状态,当脚部做绕环运动,以踝关节为中心,脚尖最大幅度做顺时针绕环,脚先将踏板311推出,进而绕圈的过程中脚尖向内,抬起轴度计量器4记录,然后做逆时针绕环以每分钟30次的速度踝关节进行绕环运动,持续5-10分钟,屈伸绕环运动每天至少做三次,为恢复运动时关节舒展做准备,回转结构与轴度计量器4对具体数值进行计量与保存。
31.人躺平后,脚底部与踏板311相互互相持平,当脚部需要做抬高运动时候需要用到高度调整器2用于调高回转结构3的高度,高度调整器2上的旋转轴202带动一号旋转带203与二号旋转带204带动滚动轴205,进而带动一号升降板206、二号升降板207与三号升降板208逐步稳定向上运动,底台201上的两侧限位块210对一号升降板206两端的牵动块限位,进而一号升降板206两侧的限位块210对二号升降板207两侧的牵动块进行限位,二号升降板207两侧限位块210对三号升降板208两侧牵动块进行限位,进而有利于回转结构3的稳定操作,人抬高脚高于心脏平面30度,足跟约离台面15厘米左右,膝关节不可弯曲,最大能力绷直脚尖,踏板311推出,回转结构3内部记录数据,脚尖最大力量向内,轴度计量器4能够对脚尖所导致的倾斜角度,进行记录,脚不能太过高,保持十秒左右,床边设置红外线勘测仪,脚踝部分台面有参考点,当抬的过高,膝盖弯曲,干预台1底部的扬声器就会发出警报,同时干预台1内部有本地客户端口,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便于移动端提取数据分析,及时监护患者的锻炼情况以及关节的活动度的了解。
32.踝泵运动前向患者解释目的和动作要领,以获得患者的配合。应在无痛或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运动,避免使用暴力, 以免发生组织损伤,因长时间静卧,血液循环不畅,肌腱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环绕动作的幅度会受限,甚至出现疼痛感,如体力不够,或疼痛感剧烈,可只做屈伸动作,疼痛减轻后,再加做环绕动作,刚开始练习时用较小
的力量,逐渐适应后再增加强度。练习中如感觉疼痛明显,可减少练习的时间、次数,动作平缓、柔和、有节律地重复,尽可能达到最大关节活动范围,且至最大活动范围后维持数秒。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