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22:04: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桩。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充电桩的电缆线是裸露在外的,容易被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该问题,公开号cn20638914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将缆线收在充电桩内,并且根据需要可以拉出或收回缆线,进而减小了电缆绝缘皮被损坏的可能性,降低了漏电的风险。又如公开号cn109159703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限长功能的充电桩,主要解决现有的充电桩不能够对缆线的最大伸出长度进行限定从而易导致缆线与电源接口松动的问题该发明可以有效的限定缆线的最大伸出长度,从而避免缆线与电源接口产生松动。然而,现有可收放线缆的充电桩均未解决磨损弯折造成线缆损耗的问题。现有技术如cn201024028y 柔性罐道导向装置、cn211338629u 一种导绳轮等专利均公开了一些导向组件结构,然而,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在充电桩上。又如cn20585588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救援绞车的钢索导向机构,主要由钢索导向支架以及竖向安装于钢索导向支架上的导向轮构成,在导向轮的周向外侧设有内凹的曲面;钢索竖向安装于钢索导向支架的中轴线上,并被两个以上的导向轮夹置于由曲面相接形成的竖向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使悬挂钢索能够按照导向板所设定的导向口的方向进行摆动,其摆动幅度也受到限制,实现导向功能;同时将钢索对支架的压力与摩擦力转换至容易更换的导向轮上,降低了导向机构的维护难度,延长了钢索的使用寿命。同样存在轴向结构复杂,安装适配和电气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电缆伸缩便捷、损耗低、安全性高、适配方便的一种新型充电桩。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充电桩,包括内部安装有绕线座的充电桩壳体,其中:绕线座上缠绕有电缆;充电桩壳体表面贯穿设有一个第一主导线器;充电桩壳体内具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副导线器;电缆依次贯穿经副导线器、第一主导线器伸出充电桩壳体外,且电缆末端连接有充电插头;绕线座侧面具有能在充电插头脱落时进行电缆回收的驱动机构。充电插头在与电缆脱离时,电气控制箱能监测到相应的信号,对电缆断电并通过驱动机构对绕线座进行刹车操作并进一步控制绕线座反转回收电缆。根据预设电缆长度控制绕线座反转圈数使电缆的自由末端回收至第一主导线器附近,防止漏电和电缆拖在地面造成安全隐患。
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第一主导线器具有一个外环;外环内侧具有经滚珠动配合连接的内环;内环内壁具有成对设置的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导向轴;内环内侧至少设置有三个导向轴,且导向轴具有的弧形曲面延伸为近似的圆形。导向轴的弧形曲面抱合呈近似的圆形,使其能恰好容纳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经常根据自身身高和动作习惯以各种拖拽方向、方式拉出充电的电缆,通过第一主导线器的轴线方向的调整
和对电缆的适配抱合使电缆的外层基本没有磨损,且拖拽手感也非常好。连接片贯穿设有卡柱,该卡柱的端部伸入导向轴轴向上的卡孔;卡柱的固定端由外螺母片和内螺母片夹持连接于连接片上。采用两个卡柱夹持导向轴的方式较为容易安装,方便拆卸、更换导向轴。副导线器具有一个第二主导线器,第二主导线器结构与第一主导线器结构相同,第二主导线器结构外侧经横向转轴连接有马蹄架;马蹄架的中部附近具有纵向转轴;纵向转轴的末端经一个连轴轴承连接有连接杆座。副导线器的主要核心为第二主导线器的结构,在该基础上外侧再增加马蹄架使之在水平方向增加对电缆在放线或收线时在绕线座水平方向走位的适配性。通过第二主导线器与副导线器二者结合,使用户在抽电缆时若速度和力量较大时,副导线器能抵消拉力带来的磨损,第二主导线器能抵消抽电缆方向多样造成的磨损,具有较现有技术更多的抵消方式。充电插头靠近末端附近的内腔中设有能往复滑动的滑动座;滑动座具有能在断电时将充电插头推离充电位置的推杆;滑动座连接有弹簧;滑动座附近还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从电缆内部延伸并接入充电插头的导线取电。当停电时,充电插头会与车辆脱离,从而起到较显著的识别作用,安全性高。若由于驾驶人遗忘而错误开动车辆,造成限位接头与充电插头分离,也会使充电插头脱离车辆充电插座,有很好的容错性。充电插头经限位接头连接电缆。限位接头的直径略大于电缆,能防止丢失充电插头后的电缆由于重力被拉入充电桩壳体内,造成后续取线不便和电缆对充电桩壳体内部装备的撞击,安全性、可靠性均较高。充电插头表面为耐撞击材料。如橡胶、软塑料,上述材料在充电插头在与电缆脱离时,即限位接头与充电插头连接断开。由于失去电力,从导线取电的电磁铁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座向外移动,使推杆外推,将充电插头与车辆充电插座孔之间推离,该落地过程中耐撞击材料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上述过程能防止司机误操作,进而在充电时发动车辆行驶,拉断电缆,也能防止与电缆脱开的充电插头被车辆的充电插座带走而难以寻找或产生次生危害。
6.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绕线座上缠绕有电缆;充电桩壳体表面贯穿设有一个第一主导线器;充电桩壳体内具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副导线器;电缆依次贯穿经副导线器、第一主导线器伸出充电桩壳体外,且电缆末端连接有充电插头;绕线座侧面具有能在充电插头脱落时进行电缆回收的驱动机构。充电插头在与电缆脱离时,电气控制箱能监测到相应的信号,对电缆断电并通过驱动机构对绕线座进行刹车操作并进一步控制绕线座反转回收电缆。根据预设电缆长度控制绕线座反转圈数使电缆的自由末端回收至第一主导线器附近,防止漏电和电缆拖在地面造成安全隐患。因而本发明具有电缆伸缩便捷、损耗低、安全性高、适配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插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主导线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副导线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8.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9.附图标号说明:充电桩壳体1、固定杆11、绕线座2、驱动机构21、充电插头3、止滑隔板31、电磁铁32、滑动座33、推杆33a、弹簧33b、导线34、电缆4、限位接头41、第一主导线器5a、外环51、内环52、连接片52a、滚珠53、导向轴54、卡孔54a、卡柱55、外螺母片56、内螺母片57、第二主导线器5b、副导线器6、马蹄架61、横向转轴61a、纵向转轴62、连轴轴承63、连接杆座64。
10.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一种新型充电桩,包括内部安装有绕线座2的充电桩壳体1,其中:绕线座2上缠绕有电缆4;充电桩壳体1表面贯穿设有一个第一主导线器5a;充电桩壳体1内具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上设有副导线器6;电缆4依次贯穿经副导线器6、第一主导线器5a伸出充电桩壳体1外,且电缆4末端连接有充电插头3;绕线座2侧面具有能在充电插头3脱落时进行电缆4回收的驱动机构21。充电插头3在与电缆4脱离时,电气控制箱能监测到相应的信号,对电缆4断电并通过驱动机构21对绕线座2进行刹车操作并进一步控制绕线座2反转回收电缆4。根据预设电缆4长度控制绕线座2反转圈数使电缆4的自由末端回收至第一主导线器5a附近,防止漏电和电缆4拖在地面造成安全隐患。第一主导线器5a具有一个外环51;外环51内侧具有经滚珠53动配合连接的内环52;内环52内壁具有成对设置的连接片52a;连接片52a上设置有导向轴54;内环52内侧至少设置有三个导向轴54,且导向轴54具有的弧形曲面延伸为近似的圆形。导向轴54的弧形曲面抱合呈近似的圆形,使其能恰好容纳电缆4。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经常根据自身身高和动作习惯以各种拖拽方向、方式拉出充电的电缆4,通过第一主导线器5a的轴线方向的调整和对电缆4的适配抱合使电缆4的外层基本没有磨损,且拖拽手感也非常好。连接片52a贯穿设有卡柱55,该卡柱55的端部伸入导向轴54轴向上的卡孔54a;卡柱55的固定端由外螺母片56和内螺母片57夹持连接于连接片52a上。采用两个卡柱55夹持导向轴54的方式较为容易安装,方便拆卸、更换导向轴54。副导线器6具有一个第二主导线器5b,第二主导线器5b结构与第一主导线器5a结构相同,该第二主导线器5b结构外侧经横向转轴61a连接有马蹄架61;马蹄架61的中部附近具有纵向转轴62;纵向转轴62的末端经一个连轴轴承63连接有连接杆座64。副导线器6的主要核心为第二主导线器5b的结构,在该基础上外侧再增加马蹄架61使之在水平方向增加对电缆4在放线或收线时在绕线座2水平方向走位的适配性。通过第二主导线器5b与副导线器6二者结合,使用户在抽电缆4时若速度和力量较大时,副导线器6能抵消拉力带来的磨损,第二主导线器5b能抵消抽电缆4方向多样造成的磨损,具有较现有技术更多的抵消方式。充电插头3靠近末端附近的内腔中设有能往复滑动的滑动座33;滑动座33具有能在断电时将充电插头3推离充电位置的推杆33a;滑动座33连接有弹簧33b;滑动座33附近还设有电磁铁32。电磁铁32从电缆4内部延伸并接入充电插头3的导线34取电。当停电时,充电插头3会与车辆脱离,从而起到较显著的识别作用,安全性高。若由于驾驶人遗忘而错误开动车辆,造成限位接头41与充电插头3分离,也会使充电插头3脱离车辆充电插座,有很好的容错性。充电插头3经限位接头41连接电缆4。限位接头41的直径略大于电缆4,能防止丢失充电插头3后的电缆4由于重力被拉入充电桩壳体1内,造成后续取线不便和电缆4对充电桩壳体1内部装备的撞击,安全性、可靠性均较高。充电插头3表面为耐撞击材料。如橡胶、软塑料,上述材料在充电插头3在与电缆4脱离时,即限位接头41与充电插头3连接断开。由于失去电力,从导线34取电的电磁铁32失去磁性,在弹簧33b的作用下,滑动座33向外移动,使推杆33a外推,将充电插头3与车辆充电插座孔之间推离,该落地过程中耐撞击材料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上
述过程能防止司机误操作,进而在充电时发动车辆行驶,拉断电缆4,也能防止与电缆4脱开的充电插头3被车辆的充电插座带走而难以寻找或产生次生危害。
11.电缆4末端连接有电气控制箱,用于提供电源和断电保护。在充电插头3因使用操作不当造成与电缆末端脱离时,电气控制箱对电缆4断电,且启动驱动机构21对绕线座2启动操作,使电缆4回收,使电缆4自由末端悬挂于第一主导线器5a末端附近,并且,限位接头41能防止线缆4过度回收,掉落入充电桩壳体1内部造成不利后果。
12.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