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0:31: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加热器的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


背景技术:

2.冷凝器内置式低压加热器的管系即长又细,给穿管、换热管固定、管系与壳体装配带来很大的困难。
3.冷凝器内置式低压加热器的换热管非常细长,且在换热设备内的分布不合理,因此存在对蒸汽的传热非常不利,无法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目前市场上的冷凝器内置式低压加热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因为管系结构的原因,无法达到装配合理、快速的要求,并且该类型换热设备传热效率比较低,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对原有结构进行一定的改进和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快速套装的换热管管束结构,通过充分填充集水管体的内部空间,使得集水管体的内部充分换热。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包括集水管,对应装配在所述集水管顶部的、内设缠绕垫片的平盖,所述集水管包括集水管体,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等距分布的折流板,安装在所述集水管体外部上方的防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底部的下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顶部的、且靠近平盖的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的、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钢架。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并排放置。
8.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拉杆。
9.作为优选,所述平盖包括与集水管体通过双头螺柱进行固定的平盖本体,贯穿所述平盖本体后并与所述平盖本体焊接固定的进水管,以及贯穿所述平盖本体后并与所述平盖本体焊接固定的出水管。
10.作为优选,所述平盖本体的表面上焊接有吊耳。
11.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压力表接头和温度计接头。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将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在集水管体内部并排放置,并利用钢架支撑安装,增加了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钢性,同时为方便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在集水管体的内部进行快速套装,进而充分填充集水管体的内部空间,使得集水管体的内部换热效果充分、快速。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的结构图;
14.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15.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17.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19.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集水管1,对应装配在所述集水管1顶部的、内设缠绕垫片的平盖2,所述集水管1包括集水管体11,在所述集水管体11内部等距分布的折流板12,安装在所述集水管体11外部上方的防冲板13,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11底部的下支撑板14,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11顶部的、且靠近平盖2的上支撑板15,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11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组16和第二换热管组17,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11内部的、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换热管组16和第二换热管组17的钢架18。所述折流板12上设置有拉杆121,具体的,所述拉杆121设置有两组,并在折流板12上对称设置,用于支撑折流板12。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6和第二换热管组17并排放置,具体的,能够充分填充集水管体11的内部空间,使得集水管体11的内部换热效果充分、快速。
20.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1和图2,所述平盖2包括与集水管体11通过双头螺柱进行固定的平盖本体21,贯穿所述平盖本体21后并与所述平盖本体21焊接固定的进水管22,以及贯穿所述平盖本体21后并与所述平盖本体21焊接固定的出水管23,具体的,所述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在贯穿平盖本体21后延伸至集水管体11内部,且分别连通第一换热管组16和第二换热管组17,在换热过程中,进水管22将冷水同时输送至第一换热管组16和第二换热管组17,然后经过换热后,第一换热管组16和第二换热管组17产生的换热水通过出水管23排出。所述平盖本体21的表面上焊接有吊耳211,方便平盖本体21在拆除双头螺柱后通过吊耳211悬挂吊离。所述进水管22上安装有压力表接头221和温度计接头222,能够对应安装压力表检测水压和对应安装温度计检测水温,所述出水管23的结构与所述进水管22的结构一致。
21.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将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在集水管体内部并排放置,并利用钢架支撑安装,增加了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钢性,同时为方便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在集水管体的内部进行快速套装,进而充分填充集水管体的内部空间,使得集水管体的内部换热效果充分、快速。
22.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包括集水管,对应装配在所述集水管顶部的、内设缠绕垫片的平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包括集水管体,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等距分布的折流板,安装在所述集水管体外部上方的防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底部的下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顶部的、且靠近平盖的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的、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钢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并排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拉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盖包括与集水管体通过双头螺柱进行固定的平盖本体,贯穿所述平盖本体后并与所述平盖本体焊接固定的进水管,以及贯穿所述平盖本体后并与所述平盖本体焊接固定的出水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盖本体的表面上焊接有吊耳。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压力表接头和温度计接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管管束结构,包括集水管,对应装配在所述集水管顶部的、内设缠绕垫片的平盖,所述集水管包括集水管体,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等距分布的折流板,安装在所述集水管体外部上方的防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底部的下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顶部的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水管体内部的钢架;将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在集水管体内部并排放置,并利用钢架支撑安装,增加了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钢性,同时为方便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在集水管体的内部进行快速套装,进而充分填充集水管体的内部空间,使得集水管体的内部换热效果充分、快速。快速。快速。


技术研发人员:严爱军 陈露 周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泰兴宁兴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