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动拖头及其轮椅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7:3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拖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拖头及其轮椅。


背景技术:

2.轮椅一般是用于伤员、病人和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医外出等活动的专用运输工具,为行动不便者以及家属带来方便。
3.申请号为202120315342.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电推杆启动式独轮车拖头及组合轮椅,其中,其拖头结构包括车头、电动抬升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且电动抬升机构通过电动推缸、前连杆、后连杆、中转管、连接管、横梁等多个结构组成,该拖头结构的电动抬升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的工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装配繁琐且费时费力,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拖头及其轮椅。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拖头及其轮椅,包括车头、电动抬升机构和快拆连接结构,所述电动抬升机构一侧与车头连接,另一侧与快拆连接结构连接,其中,所述电动抬升机构包括电缸、前支架、后支架、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设置在电缸的前后两侧,且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下端均与电缸底部铰接形成两个第一铰接点,所述前支架上端与前连接板一端铰接形成一个第二铰接点,所述后支架上端与后连接板一端铰接形成另一个第二铰接点,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另一端均与电缸的推杆端部铰接形成两个第三铰接点。
6.为了简化设计,电动抬升机构采用对称设计,所述前支架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与后支架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该距离记为l1;所述前连接板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与后连接板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该距离记为l2;且满足:l1>l2。
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前支架和后支架的长度相等,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长度也相等,从而形成以电缸的推杆为轴线对称结构,前支架和后支架与电缸之间的两个第一铰接点重合,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与电缸的两个第三铰接点重合。
8.进一步,所述快拆连接结构包括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所述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对称设置在电动抬升机构的左右两侧,其中,所述左侧组件包括左连接管、左可调座和左可调连接板,所述左连接管前端通过左转轴转动连接在后支架上,所述左转轴竖向设置,所述左连接管能够绕左转轴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左连接管后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左可调连接板上,所述左可调连接板固定在左可调座上,所述左可调座用于与轮椅本体连接;所述右侧组件包括右连接管、右可调座和右可调连接板,所述右连接管前端通过右转轴转动连接在后支架上,所述右转轴竖向设置,所述右连接管能够绕右转轴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右连接管后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右可调连接板上,所述右可调连接板固定在右可调座上,所述右可调
座用于与轮椅本体连接。
9.为了实现可拆卸的快速连接,所述左连接管后端设有左插轴,所述左可调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左插套,所述左插轴插入左插套内且端部延伸出左插套,且端部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有径向的左销轴,所述左销轴上设有左自锁片,所述左自锁片能够从左插套内穿过;所述右连接管后端设有右插轴,所述右可调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右插套,所述右插轴插入右插套内且端部延伸出右插套,且端部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有径向的右销轴,所述右销轴上设有右自锁片,所述右自锁片能够从右插套内穿过。
10.具体的,所述车头包括把手、内立管、外立管、前叉和车轮,所述内立管从外立管内穿过,上端与用于握持的把手连接,下端与前叉连接,所述前叉的末端与车轮连接;所述内立管在外立管内能够相对外立管同轴转动;所述外立管上通过电池支架固定有用于给电动抬升机构提供电源的电池。
11.进一步,所述电池支架的后部设有与电池支架一体连接的抬升连接部,所述电动抬升机构的前支架固定连接在抬升连接部上。
12.进一步,还包括撑脚组件,所述撑脚组件包括支撑杆、小轮和支撑杆连接套管,所述支撑杆包括纵向连杆和横向连杆,所述纵向连杆下端连接至横向连杆上,且所述横向连杆的两端部均连接一小轮,所述纵向连杆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拖头连接部,所述拖头连接部与纵向连杆之间的夹角α小于180
°
,便于平衡重心,形成三点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杆连接套管固定在电动抬升机构靠近快拆连接结构的一侧,所述拖头连接部插设在支撑杆连接套管内,且与支撑杆连接套管固定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拖头连接部与纵向连杆之间的夹角α为90
°
~180
°
。进一步优选,α为120
°
、135
°
、150
°
或165
°

14.一种轮椅,包括上述的电动拖头,还包括轮椅本体,所述电动拖头和轮椅本体通过快速拆装结构进行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拖头及其轮椅,采用新型的电动抬升机构代替了原产品中的电动抬升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从而简化了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撑脚组件采用可拆卸结构,便于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轮椅的前轮未抬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轮椅的前轮抬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电动拖头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车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电动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电动抬升机构的动作原理示意图。
24.图8是快拆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撑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00-电动拖头,200-轮椅本体,300-地面,1-车头,1.1-把手,1.2-内立管,1.3-外立管,1.4-前叉,1.5-车轮,1.6-挡泥板,2-电动抬升机构,2.1-电缸,2.2-前支架,2.3-后支架,2.4-前连接板,2.5-后连接板,2.6-电池,2.7-电池支架, 3-快拆连接结构,3.1-左连接管,3.1a-左插轴,3.2-左可调座,3.2a-第一半座,3.2b-第二半座,3.3-左可调连接板,3.3a-左插套,3.4-左销轴,3.5-左自锁片,3.6-左转轴,3.7-右连接管,3.8-右可调座,3.9-右可调连接板,3.10-右自锁片,3.11-右转轴,3.12-螺钉,3.13-防滑层,4-撑脚组件,4.1-支撑杆连接套管,4.2-纵向连杆,4.3-拖头连接部,4.4-横向连杆,4.5-小轮,4.6-蝶形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椅,包括电动拖头100和轮椅本体200,电动拖头100和轮椅本体200通过快拆连接结构3进行连接。电动拖头100能够自动带动轮椅本体200行进,并且在行进以前需要通过电动拖头100将前轮5由图2所示的着地状态抬起至图3所示的悬空状态。
30.如图4所述,电动拖头100包括车头1、电动抬升机构2、快拆连接结构3和撑脚组件4,电动抬升机构2一侧与车头1连接,另一侧与快拆连接结构3连接,撑脚组件4可拆卸的连接在电动抬升机构2上。
3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车头1的结构与原产品车头1结构相比改动不大,包括把手1.1、内立管1.2、外立管1.3、前叉1.4和车轮1.5,所述内立管1.2从外立管1.3内穿过,上端与用于握持的把手1.1连接,下端与前叉1.4连接,所述前叉1.4的末端与车轮1.5连接,车轮1.5上方设有挡泥板1.6,所述挡泥板1.6连接在前叉1.4槽口顶部;所述内立管1.2在外立管1.3内能够相对外立管1.3同轴转动;所述外立管1.3上通过电池支架2.7固定有用于给电动抬升机构2提供电源的电池2.6。所述电池支架2.7的后部设有与电池支架2.7一体连接的抬升连接部,所述电动抬升机构2的前支架2.2固定连接在抬升连接部上。本实施例中车头1的改进主要是对车轮1.5的改进,由原产品上的细车轮改为粗车轮,通过增大轮胎的厚度,提高其行进时的稳定性,使整体外形更加美观。
32.如图6和图7所示,电动抬升机构2包括电缸2.1、前支架2.2、后支架2.3、前连接板2.4和后连接板2.5,所述前支架2.2和后支架2.3设置在电缸2.1的前后两侧,且前支架2.2和后支架2.3的下端均与电缸2.1底部铰接形成两个第一铰接点p1和p1

,所述前支架2.2上端与前连接板2.4一端铰接形成一个第二铰接点p2,所述后支架2.3上端与后连接板2.5一端铰接形成另一个第二铰接点p2

,所述前连接板2.4和后连接板2.5的另一端均与电缸2.1的推杆端部铰接形成两个第三铰接点p3和p3

。为了简化设计,电动抬升机构2采用对称设计,所述前支架2.2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与后支架2.3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该距离记为l1;所述前连接板2.4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与后连接板2.5两端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该距离记为l2;且满足:l1>l2。本实施例中优选,前支架2.2和后支架2.3的长度相等,前连接板2.4和后连接板2.5的长度也相等,从而形成以电缸2.1的推杆为轴线对称结构,前支架2.2和后支架2.3与电缸2.1之间的两个第一铰接点p1和p1

重合,前连接板
2.4和后连接板2.5与电缸2.1的两个第三铰接点p3和p3

重合。
33.如图8和图9所示,快拆连接结构3包括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所述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对称设置在电动抬升机构2的左右两侧,其中,所述左侧组件包括左连接管3.1、左可调座3.2和左可调连接板3.3,所述左连接管3.1前端通过左转轴3.6转动连接在后支架2.3上,所述左转轴3.6竖向设置,所述左连接管3.1能够绕左转轴3.6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左连接管3.1后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左可调连接板3.3上,所述左可调连接板3.3固定在左可调座3.2上,所述左可调座3.2用于与轮椅本体200连接;所述右侧组件包括右连接管3.7、右可调座3.8和右可调连接板3.9,所述右连接管3.7前端通过右转轴3.11转动连接在后支架2.3上,所述右转轴3.11竖向设置,所述右连接管3.7能够绕右转轴3.11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右连接管3.7后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右可调连接板3.9上,所述右可调连接板3.9固定在右可调座3.8上,所述右可调座3.8用于与轮椅本体200连接。图8中箭头表示左连接管3.1的转动方向。
34.为了实现可拆卸的快速连接,所述左连接管3.1后端设有左插轴3.1a,左可调连接板3.3的外侧设有左插套3.3a,所述左插轴3.1a插入左插套3.3a内且端部延伸出左插套3.3a,且端部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有径向的左销轴3.4,所述左销轴3.4上设有左自锁片3.5,所述左自锁片3.5能够从左插套内穿过;所述右连接管3.7后端设有右插轴,所述右可调连接板3.9的外侧设有右插套,且端部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有径向的右销轴,所述右销轴上设有右自锁片3.10,所述右自锁片3.10能够从右插套内穿过。
35.由于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是对称结构,因此,图9中只给出了左侧组件与轮椅本体200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左可调座3.2包括沿轴向分开的第一半座3.2a和第二半座3.2b,第一半座3.2a和第二半座3.2b,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柱形凹槽,两侧的柱形凹槽扣合形成轮椅本体200的支架的安装腔,在安装腔的侧壁上还设有防滑层3.13,安装时,将第一半座3.2a和第二半座3.2b扣在轮椅本体200的支架上,然后采用螺钉3.12将第一半座3.2a和第二半座3.2b锁紧固定。该结构中可调座的大小需要根据匹配的轮椅本体200进行设计,由于轮椅本体200是外购件,因此,此处对轮椅本体200的结构不做要求。
36.如图10所示,撑脚组件4包括支撑杆、小轮4.5和支撑杆连接套管4.1,所述支撑杆包括纵向连杆4.2和横向连杆4.4,所述纵向连杆4.2下端连接至横向连杆4.4上,且所述横向连杆4.4的两端部均连接一小轮4.5,所述纵向连杆4.2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拖头连接部4.3,所述拖头连接部4.3与纵向连杆4.2之间的夹角α小于180
°
;所述拖头连接部4.3插设在支撑杆连接套管4.1内,所述支撑杆连接套管4.1和拖头连接部4.3通过蝶形螺钉4.6一起固定在电动抬升机构2的后支架2.3靠近快拆连接结构3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拖头连接部4.3与纵向连杆4.2之间的夹角α为90
°
~180
°
。本实施例中α为135
°

37.工作原理:
38.当电缸2.1的推杆向上推出时,前连接板2.4和后连接板2.5与推杆连接的一端向上运动,使前连接板2.4和后连接板2.5的第三铰接点p3和p3

一端向上运动,前连接板2.4和后连接板2.5的第二铰接点p2和p2

一端则向前后方向运动,从而推动与前连接板2.4和后连接板2.5铰接的前支架2.2和后支架2.3的上端分别向前后两侧展开,即前支架2.2绕其第一铰接点p1向前转动,后支架2.3绕其第一铰接点p1

向后转动,从而使拖头与轮椅本体200连接点的位置向上抬升,带动轮椅本体200的前轮向上抬离地面300;当电缸2.1推杆反
向运动时,则轮椅本体200的前轮落下直至与地面300接触。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表述方便,表示方向的术语:前、后、左、右均是以人坐在轮椅上的方向为参考的。
4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