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机结构及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3:1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结构及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是将扇叶隐藏在手柄内,向上吹风,通过出风头部结构将气流方向改变90度,在出风口形成正面吹向人体的气流。进风口可以在手柄的上端或进风口设置在手柄的下端,但不管进风口在手柄的上端或下端,噪音都较大。另外,当进风口在手柄的上端时,需要在手柄上部开进风孔,进风口一般是格栅形状;为了保持手柄强度,开口率过低,容易导致进风量少,进而出风量也少;其次,进风口在手柄的上端,用户持握时会挡住部分进风口,影响风量。当进风口在手柄的下端时,需要将马达、电池、pcba、按键充电接口及其它结构件都设置在风道内,而风道内的阻力过大,从而导致产品的噪音高、风量小。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风道面积、增大进风量且能减少噪音及增加整体出风量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风道面积以减少噪音及增加整体出风量的的风机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风道面积、增大进风量且能减少噪音及增加整体出风量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适用于手持风扇,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内的无刷电机组件和扇叶组件,支架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无刷电机组件的固定部,无刷电机组件安装于固定部上,扇叶组件套设于无刷电机组件上并与固定部连接以与支架及无刷电机组件呈一体结构;支架远离扇叶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槽,支架内还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与扇叶组件之间按预设间隔排布。
7.较佳地,预设间隔介于1.5毫米至2.5毫米之间。
8.较佳地,无刷电机组件、扇叶组件和导流组件同轴心设置。
9.较佳地,扇叶组件包括套设于无刷电机组件上的固定件,扇叶组件上的风扇叶片设置于固定件上,安装槽的外径不大于固定件的外径。
10.较佳地,扇叶组件包括若干风扇叶片,导流组件包括若干导流叶片,风扇叶片与导流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11.较佳地,风扇叶片与支架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毫米。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适用于手持风扇。风机结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内的无刷电机组件和扇叶组件,支架远离扇叶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槽,电池为圆柱电池。风机组件还包括线路组件,线路组件固定于圆柱电池上。扇
叶组件、无刷电机组件、支架、电池以及线路组件呈一体结构。导流组件与扇叶组件之间的预设间隔介于1.5毫米至2.5毫米之间,能够有效减少扇叶噪音、同时增大风量。风机组件呈一体结构,有效的整合了风机结构的各部件,使得风道面积更大,风阻更小。
13.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及上述的风机结构,风机结构安装于外壳内,风机结构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构成用于送风的风道。
14.较佳地,还包括线路组件和固定架,线路组件抵接于电池,固定架套设于线路组件且安装于电池的端部,借由固定架以使线路组件与电池呈一体结构。
15.较佳地,线路组件包括位于固定架内的线路板及凸伸出固定架外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第一凸部连接有按键,第二凸部连接有充电接口,按键和充电接口均部分露出外壳外,借由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与外壳的配合以加固线路组件及电池在外壳内的安装。
16.较佳地,固定架的两侧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线路组件的槽体,线路组件卡固于槽体内,借由槽体以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凸伸出固定架外。
17.较佳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与外壳配合的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与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在风道内沿风道的长度方向叠合在一起,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合部配合的第二卡合部,借由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配合以加固风机结构与外壳的连接。
18.较佳地,外壳内设置有与支架配合的安装部,安装部内凹进外壳的内壁,支架安装于安装部内,借由安装部以加固风机结构在外壳内的安装。
19.较佳地,外壳靠近支架的端部设置有进风组件,进风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外壳的进风罩,进风罩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多个第一进风口呈格栅状,第一进风口的高度与扇叶组件中的风扇叶片的长度比值大于等于0.9。
20.较佳地,第一进风口靠近扇叶组件的端部与扇叶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
21.较佳地,外壳远离支架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出风口,扇叶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设置于固定件上的多个扇叶,扇叶转动时与固定件形成环形的送风面积,出风口的面积与送风面积之间的比值范围介于1:3至1:2之间。
22.较佳地,出风口内设置有若干增压导叶,若干增压导叶将出风口均匀且等距的划分为多个出风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风机结构与外壳形成风道,由于风机结构有效的整合了各部件,使得风道的面积更大,风阻更小。其中,线路组件通过固定架卡合固定于电池上,线路组件部分位于固定架内,减少了对风道的阻力。而线路组件凸伸出外壳的部分能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固。在风机结构中,导流组件与扇叶组件之间的预设间隔介于1.5毫米至2.5毫米,能够有效的减少扇叶噪音、同时增大风量。另一方面,第一进风口的高度与扇叶组件中扇叶的长度比值大于等于0.9,能够保持足够大的进风量。第一进风口靠近扇叶组件的端部与扇叶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能够减少噪音。出风口的面积与送风面积之间的比值范围介于1:3 至1:2之间以有效压缩空气,提高风压。出风口内设置有若干增压导叶,能够提高风压,增大送风距离。本实用新型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能够有效的增加风道面积、增大进风量且能减少噪音及增加整体出风量,用户体验感更佳。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的结构图。
26.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27.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28.图4是图1的剖视图。
29.图5是图1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30.图6是图1中风机结构的结构图。
31.图7是图6的剖视图。
32.图8是图6中支架的结构图。
33.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34.图10是图6中扇叶组件的结构图。
35.图11是图2中第一壳体的结构图。
36.图12是图2中第二壳体的结构图。
37.图13是图6中线路板的结构图。
38.图14是图6中固定架的结构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00、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101、风道;102、出风口;
41.10、风机结构;11、支架;111、导流组件;112、安装槽;113、固定部;114、中空腔体;12、无刷电机组件;121、罩体;122、第一安装孔;13、扇叶组件;131、风扇叶片;132、套装部;133、固定件;134、第二安装孔;14、连接组件;20、外壳;201、安装部;202、配合部;203、第二卡合部;21、第一壳体;211、增压导叶;212、卡凸;22、第二壳体;221、卡孔;23、进风组件;231、进风罩;232、第一进风口;233、第二进风口;24、固定环;
42.30、电器结构;31、电池;32、线路组件;321、按键;322、充电接口; 323、线路板;324、第一凸部;325、第二凸部;33、固定架;331、第一卡合部;332、容置腔;333、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44.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100,包括外壳20及安装于外壳20内的风机结构10,风机结构10的外表面与外壳20的内表面构成用于送风的风道101。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机结构10,适用于手持风扇。风机结构10包括支架11以及安装于支架11内的无刷电机组件12和扇叶组件13。其中,支架11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无刷电机组件12和扇叶组件13的中空腔体114,中空腔体114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无刷电机组件12的固定部113,固定部113可以为凸伸的柱状结构。示例性的,无刷电机组件12套设安装于固定部113上,而扇叶组件13套设于无刷电机组件12的外表面上且内部与固定部113连接。从而使得支
架11、无刷电机组件12及扇叶组件13呈一体结构,布局合理紧凑。另一方面,在风道101内还设置有电器结构30,电器结构30包括电池31、线路组件32和固定架33。在支架11远离扇叶组件1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圆柱电池31的安装槽112,安装槽112用于安装圆柱电池31,圆柱电池31细长的圆柱结构更有利于光滑风道101的构成,且能使得风道101的面积更大,风阻更小。圆柱电池31安装于安装槽112内,线路组件32与固定架 33配合以安装于圆柱电池31的另一端。在风道101内,风机结构10和电器结构30呈呈一体设置,结构紧凑合理,风机结构10和电器结构30配合,以将整个风道101最大化,使得风阻尽可能的小。
45.请参阅图6至图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架11内还设置有导流组件 111,导流组件111与扇叶组件13之间按预设间隔排布。其中,扇叶组件13包括若干风扇叶片131,导流组件111包括若干导流叶片,风扇叶片131与导流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以能避免共振,减少噪音。同时,风扇叶片131与导流叶片之间的螺旋方向相反,能够在流道内更多的吸入气体,增加风力。示例性的,导流组件111与扇叶组件13之间的预设间隔介于1.5毫米至2.5毫米之间。导流组件111与扇叶组件13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5毫米到2.5毫米之间,能够有效的减少扇叶的噪音,同时尽可能大的增大风量。可以理解的,风机结构10启动,会在导流组件111与扇叶组件13之间产生环流以形成压力势能,导流组件 111与扇叶组件13之间的距离在1.5毫米到2.5毫米之间,能够使压力势能更大,送风力更强。
46.请参阅图4或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无刷电机组件12、扇叶组件 13和导流组件111同轴心设置。同轴心设置的无刷电机组件12、扇叶组件13 和导流组件111,使得整个风机结构10能在外壳20内居中安装,从而使得整个风道101更加整洁匀称,风道101内各个区域的空间大致相同,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送风,出风量均匀,风感体验更佳。
47.请参阅图6至图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扇叶组件13通过连接组件 14与无刷电机组件12连接在一起,且扇叶组件13随无刷电机组件12的转动而转动。无刷电机组件12包括位于其外表面的罩体121和位于其中心位置的第一安装孔122。扇叶组件13包括固定件133,风扇叶片131呈螺旋的安装于固定件133上,固定件133的纵截面呈u字型且固定件133为中空结构以形成能套装于无刷电机组件12上的套装部132。在套装部132内还设置有与支架11的固定部113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134。具体地,扇叶组件13通过套装部132套设于无刷电机组件12的罩体121上,而无刷电机组件12内的第一安装孔122安装于固定部113上,固定部113的一端凸伸出第一安装孔122外以与扇叶组件13的第二安装孔134进行配合,从而使得无刷电机组件12和扇叶组件13稳固的安装于支架11上并呈一体结构。
48.请参阅图6至图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安装电池31的安装槽 112的外径不大于固定件133的外径。可以理解的,扇叶组件13随无刷电机组件12转动时,送风的有效面积为扇叶凸伸出固定件133所形成的环形面积,为避免安装槽112阻挡风势,安装槽112的外径不大于固定件133的外径,以能尽可能大的保证送风量。另一方面,位于固定件133上的风扇叶片131与支架 11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1毫米,风扇叶片131在与支架11内部互不干涉的情况下尽可能大的靠近支架11内壁,以能增大风压,加大送风量。
49.请参阅图6、图7、图13和图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器结构30中的线路组件32抵接于电池31,固定架33套设于线路组件32且安装于电池31 的端部,借由固定架33以使线路组件32与电池31呈一体结构。固定架33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线路组件32的容置腔332,线路组件32包括位于固定架33容置腔332内的线路板323及凸伸出固定架33外的第一凸部324
和第二凸部325,第一凸部324连接有按键321,第二凸部连325接有充电接口322。线路板323 的主体结构均位于固定架33内,仅与按键321和充电接口322连接的第一凸部 324和第二凸部325露出固定架33外。按键321和充电接口322均部分露出外壳20外,借由第一凸部324和第二凸部325与外壳20的配合以加固线路组件 32及电池31在外壳20内的安装。即第一凸部324和第二凸部325在风道101 内与外壳20连接,以能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按键321 和充电接口322均部分露出外壳20外,以供操作。示例性的,线路组件32可以为凹字型,或线路组件32呈长方形,或线路组件32呈l型等。
50.请参阅图6、图7、图13和图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架33的两侧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线路组件32的槽体333,线路组件32卡固于槽体333内,借由槽体333以使第一凸部324和第二凸部325凸伸出固定架33外。可以理解的,线路组件32卡固于固定架33,然后固定架33再套装于圆柱电池31上,整个结构合理紧凑。另一方面,固定架33上设置有与外壳20配合的第一卡合部331,外壳20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合部331配合的第二卡合部203,借由第一卡合部331和第二卡合部203的配合以加固风机结构10与外壳20的连接。其中,在固定架3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卡合部331和槽体333,同一侧的第一卡合部 331及槽体333在固定架33的纵向位置上大致相同,从而能够减少风道101内的风阻。由于线路组件32中的第一凸部324和第二凸部325通过两侧的槽体333 凸伸出固定架33外,若第一卡合部331与槽体333的分布位置不同,则风道101 内周向上的阻碍物会增加,从而会加大风道101内的风阻,使得风力变小。第一卡合部331与第一凸部324或第二凸部325在风道101内沿风道101的长度方向叠合在一起,以能最大可能的减少风道101内部件的放置,从而减少对风道101的阻挡。而第一卡合部331和槽体333在固定架33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则其他部位上的风道101都是畅通的,风力不会有较大影响。风道101 内各部件的结构布局合理,最大可能的增加了风道101的面积,减少了风阻。
51.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20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上均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卡合部331配合的第二卡合部203,第一卡合部331的数量与第二卡合部203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一卡合部331及多个第二卡合部203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各不相同。可以理解的,线路组件32两侧凸伸出固定架33外的第一凸部324和第二凸部325能够辅助支撑风机结构10和电器结构30,再通过固定架33与外壳20卡合,使得风道101组件在外壳20内的安装更加稳固。同时,线路板323的各主要部件均整合在固定架33内,既能有效的对线路板323进行保护,还能减少风道101内的结构件,避免线路板323直接设置在风道101内,阻碍送风。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10使得风道101面积更大,大大减少了风阻。
52.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20内设置有与支架11 配合的安装部201,安装部201内凹进外壳20的内壁。支架11卡合安装于安装部201内,借由安装部201以加固风机结构10在外壳20内的安装。其中,外壳20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通过卡凸212 和卡孔221安装在一起,再通过固定环24进行加固。安装部201设置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内,安装部201的内径与支架11的外径大致相同,以使整个风机结构10稳固的安装于外壳20内。
53.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20靠近支架11的端部设置有进风组件23,进风组件23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外壳20的进风罩231,在外壳20的端部
上设置有与进风罩231配合的配合部202。具体地,进风罩23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232,多个第一进风口232开设于进风罩 231的侧面。多个第一进风口232呈格栅状,第一进风口232的高度与扇叶组件 13中的风扇叶片131的长度比值大于等于0.9,第一进风口232的高度与风扇叶片131的长度大致相同,以使风能尽可能大的被传送。如果风扇叶片131与外壳20之间的间隙过大,气体回流量也就会增大,气体来回在气腔里循环,容易加快风机结构10的升温。进风罩231上还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33,第二进风口233开设在进风罩231的底面,通过第一进风口232和第二进风口233以能更多的进风,从而使风量更大。其中,第一进风口232靠近扇叶组件13的端部与扇叶组件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即第一进风口232与扇叶组件 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毫米,以使整个结构的密封性更好,不会漏风,以能有足够的风量通过风机结构10进行送风,同时还能减少噪音。
54.请参阅图1和图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20远离支架11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出风口102。可以理解的,扇叶组件13包括固定件133和设置于固定件133上的多个扇叶,扇叶转动时与固定件133形成环形的送风面积,出风口102的面积与送风面积之间的比值范围介于1:3至1:2之间。扇叶组件13 的送风面积比出风口102的出风面积大,从而能够有效的压缩空气,提高风压,加大风扇送风距离。另一方面,出风口102内设置有若干增压导叶211,若干增压导叶211将出风口102均匀且等距的划分为多个出风部,设置有增压导叶211,能够减少风阻同时提高风压,增大送风距离。
55.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10,适用于手持风扇。风机结构10包括支架11以及安装于支架11内的无刷电机组件12和扇叶组件13,支架11远离扇叶组件1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31的安装槽112,电池31为圆柱电池31。在风道101内还设置有与风机结构10呈一体设置的电器结构30。电器结构30包括圆柱电池31、线路组件32和固定架33,线路组件32通过固定架33固定于圆柱电池31上。即扇叶组件13、无刷电机组件12、支架11、电池31以及线路组件32和固定架33呈一体结构。导流组件111与扇叶组件13 之间的预设间隔介于1.5毫米至2.5毫米之间,能够有效减少扇叶噪音、同时增大风量。风机结构10呈一体结构,有效的整合了风机结构10的各部件,使得风道101面积更大,风阻更小。本实用新型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100,风机结构10与外壳20形成风道101,由于风机结构10有效的整合了各部件,使得风道101的面积更大,风阻更小。其中,线路组件32通过固定架33卡合固定于电池31上,线路组件32中的线路板323位于固定架33内,即手持风扇大部分的线路元件整合在线路板323上,线路板323位于固定架33内,可以有效的保护线路元件,且能最大可能的减少线路元件暴露于风道101中,使得风道101 中的风力最大化。而线路组件32凸伸出外壳20的部分能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固。另一方面,第一进风口232的高度与扇叶组件13中扇叶的长度比值大于等于0.9,能够保持足够大的进风量。第一进风口232靠近扇叶组件13的端部与扇叶组件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能够减少噪音。出风口102的面积与送风面积之间的比值范围介于1:3至1:2之间以有效压缩空气,提高风压。出风口102内设置有若干增压导叶211,能够提高风压,增大送风距离。本实用新型的隐藏扇叶式手持风扇100能够有效的增加风道101面积、增大进风量且能减少噪音及增加整体出风量,用户体验感更佳。
5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