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标签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3:12: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库存管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2.仓库存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库存控制和发货,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传统简单、静态的仓储管理已无法保证企业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如今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复杂化多样化,仅靠人工记忆和手工录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的人工拣货方式效率和精度都不够高,会存在一些拣货的误差,尤其是遇到一些精密的工件,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小,容易出现拣货差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拣货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标签称重系统。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称重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电子标签称重系统,包括产品盒,产品盒用于装载待使用工件,包括:
7.称重模块,所述产品盒放置于所述称重模块上,所述称重模块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检测工件重量并输出重量信号;
8.比较模块,包括比较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检测电路,将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重量信号和预设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
9.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比较器,并响应于所述比较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
10.提示模块,包括提示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启动或关闭提示功能;
11.当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小于预设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将启动所述提示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电路对工件进行称重,检测电路能够获得重量信号并输出至比较模块;比较模块将重量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之后,能够输出指令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使提示模块启动,因此能够及时地得到工作人员剩余工件的重量。当产品盒内的质量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时,便可产生提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从而能够降低了拣货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和误差的概率。
13.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r1和压力传感器bp,所述第一电阻器r1和压力传感器bp信号连接,且之间的连接点a的信号连接于所述比较器u1。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阻r1和压力传感器bp串联分压,工件的数量不断减少时,压力传感器bp的分压将会减少,电阻r1的分压便随之增加,压力传感器bp将产生不同的重量信号并输出。
15.优选的,所述比较器u1的一输入端信号连接有基准信号输出电路,所述基准信号输出电路输出预设信号;所述比较器u1的另一输入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输出比较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较电路将检测电路输出的重量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出至控制器,便于控制器能够识别比较器输出的比较信号。
17.优选的,所述比较器u1与所述连接点a之间信号连接有信号转换电路,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成比例放大器,所述成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连接点a信号连接,所述成比例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u1信号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成比例放大器成比例放大或者缩小重量信号,以便比较器u1对重量信号进行比较作业,即使得比较器u1更易识别重量信号。
1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配置为npn三极管q,所述npn三极管q的基极信号连接于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所述npn三极管q的发射极信号连接于所述提示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比较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npn三极管q导通,提示器响应;当比较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npn三极管q断开,提示器无响应。
21.优选的,当所述检测电路设置有多个时,每一所述检测电路对应于一所述比较器u1;
22.多个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同一逻辑门电路,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逻辑门电路将多个比较器u1输出的比较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控制器接收一个信号,便于快速做出响应。
24.优选的,所述提示器设置蜂鸣器ha,所述蜂鸣器ha的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信号连接,所述蜂鸣器ha的另一端接地。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电路检测的信号越来越低时,蜂鸣器ha输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
26.优选的,所述提示器设置警示灯d,所述警示灯d的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信号连接,所述警示灯d的另一端接地。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电路检测的信号越来越低时,警示灯d输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能够及时地提醒工作人员剩余工件的重量,当产品盒内的质量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时,便可产生提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因此减小了拣货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和误差;
30.能够通过不同的报警提示装置提示工作人员,使工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图;
32.图2是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
33.附图标记:1、称重模块;2、比较模块;21、信号转换电路;22、逻辑门电路;3、控制模块;4、提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标签称重系统。
36.参照图1,电子标签称重系统包括称重模块1、比较模块2、控制模块3和提示模块4。当称重模块1检测到的信号小于比较模块2的预设信号时,控制模块3将控制提示模块4启动,以提醒工作人员。
37.称重模块1用于实时获取产品盒的重量,以获取当前剩余工件的重量信号,因此产品盒放置于称重模块1上。称重模块1包括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检测工件重量并输出重量信号。
38.详述的,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r1和压力传感器bp,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接电源信号,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bp信号连接,此时,第一电阻器r1和压力传感器bp之间的连接点a的电压信号为压力传感器bp检测到的重量信号,因此,连接点a与比较模块2信号连接。
39.由于第一电阻器r1和压力传感器bp串联分压,当工件的数量不断减少时,压力传感器bp的分压将会减少,第一电阻器r1的分压便随之增加,压力传感器bp将产生不同的重量信号并输出。
40.进一步的,比较模块2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信号转换电路21和比较器u1。
41.信号转换电路21包括成比例放大器,本技术实施例中成比例放大器配置为反相放大器u2,反相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连接点a信号连接,反相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接电阻器,反相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信号连接。
42.进一步的,比较器u2的正相输入端接入预设信号,比较器u2将其两输入端的信号进行比较,而后比较器u1输出比较信号。其中预设信号由基准信号输出电路输出,而基准信号输出电路主要由可变电阻器构成。
43.当压力传感器bp检测到重量减轻后,将会产生不同的检测信号,由于电阻r1的分压减少,因而反相放大器u2将连接点a的信号成比例放大后输出,而后当反相放大器u2的输出信号小于预设信号时,比较器u1的输出信号有低电平信号转变为高电平信号。
44.参照图1和图2,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重量信号,压力传感器bp可设置多个,每一压力传感器bp信号连接于一比较器u1,多个比较器u1与控制模块3之间设置有同一逻辑门电路22。
45.逻辑门电路22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多层逻辑门,第一逻辑门均为或门n1,或门n1的两输入端分别与两物理位置相邻比较器u1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且数量=[比较器u1的数量/2]。第二层逻辑门同样为或门n2,或门n2的两输入端分别与两或门n1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且数量=[或门n1的数量/2],以此类推。
[0046]
最后一层逻辑门为与门n,与门n的两输入端信号连接于前一层逻辑门的两个或门的输出端,或者信号连接前一层逻辑门的输出端与前两层的逻辑门单独的或门的输出端。
[0047]
以下以只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bp进行,若设置多个,将压力传感器bp的连接替换为与门n机壳。
[0048]
参照图1,控制模块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配置为npn三极管q, npn三极管q的基极信号连接于比较器u1的输出端, npn三极管q的发射极信号连接于提示模块4, npn三极管q的集电极接电源信号。当npn三极管q的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 npn三极管q导通。
[0049]
参照图1,提示模块4包括蜂鸣器ha和警示灯d中的至少一种。蜂鸣器ha与npn三极管q的发射极信号连接,蜂鸣器ha的另一端接地。警示灯d可与蜂鸣器ha并联或者串联。
[0050]
当压力传感器bp上检测的信号越来越弱时,蜂鸣器ha和警示灯d均能够发出报警信号(这里指声信号和/或光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警示灯d和蜂鸣器ha并联,能够起到多种报警提升的效果,并且当周围噪音较大时,蜂鸣器ha的声音难以被工作人员接收到,因此能够通过警示灯d来判断。
[0051]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子标签称重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压力传感器bp对工件进行称重,检测电路能够得到重量信号并输出至比较模块2,比较模块2将重量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之后,能够输出比较信号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使提示模块4启动,因此能够及时地提升工作人员剩余工件的重量。当产品盒内的质量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时,便可产生提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因此能够减小拣货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和误差。
[0052]
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