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2:0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浓缩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浓缩器主要适应于中药、保健品、天然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浓缩生产工艺,可为不同干燥生产方式提供生产不同比重的浸膏,适用面广、操作简便、维修率低,设备连接是由一效外循环浓缩锅的二次蒸汽口通过气动阀分别连接二效加热室和冷凝冷却器,根据生产不同的规模及要求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双效或单效)。
3.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都需要在浓缩器内部液体浓缩差不多时,人工添加待浓缩的液体到浓缩器内,这样需要工作人员注意观察浓缩器浓缩的情况,而人工添加时也会耗费一定的时间,显得比较麻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添加液体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浓缩机添加液体较麻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
5.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包括浓缩器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上方设置有送液装置,所述送液装置包括圆筒柱和活塞杆,所述圆筒柱固定安装在储液箱的上表面,所述活塞杆滑动插接在圆筒柱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与储液箱的上端滑动连接。
7.可选的,所述浓缩器的上端固定插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竖直部分固定插接在浓缩器的上端,所述通气管的水平部分固定插接在圆筒柱的右侧,所述浓缩器和圆筒柱的内部均与通气管的内部连通。
8.可选的,所述通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盘,所述浓缩器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浓缩器的上端固定插接有输液管。
9.可选的,所述输液管左下端固定插接在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储液箱和浓缩器的内部均与输液管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部分包裹在输液管的外部,所述循环管的下端与浓缩器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和循环管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循环泵。
10.可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滑动插接在储液箱的内部。
11.可选的,所述圆筒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的下表面与活塞杆的顶端接触,所述储液箱的左下角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部设置有阀门。
1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3.通过设置送液装置,浓缩器内部进行浓缩液体时会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循环泵的作用分别从通气管进入到圆筒柱和循环管内,随着蒸汽不断聚集,圆筒柱的内部气压逐渐增大,进而将活塞杆下压,压板会将储液箱内的液体从输液管压到浓缩器内,便于自动添加液体,当储液箱内的液体不足时,打开阀门,将液体从进料管内导入到储液箱内,而限制块
能够防止活塞杆进一步移动,这样能够保证储液箱内部液体尚未填满的情况下,活塞杆便已无法移动,使得液体只能通过输液管进入到浓缩器内,达到了方便将液体添加到浓缩器内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的浓缩器结构立体图。
17.图中:1、浓缩器;11、通气管;12、通气盘;13、出料口;14、输液管;15、循环管;16、循环泵;2、储液箱;21、进料管;22、阀门;3、圆筒柱;31、限制块;4、活塞杆;4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参照图1-3,一种强制循环浓缩器蒸汽回收系统,包括浓缩器1和储液箱2,所述储液箱2的上方设置有送液装置,所述送液装置包括圆筒柱3和活塞杆4,所述圆筒柱3固定安装在储液箱2的上表面,所述活塞杆4滑动插接在圆筒柱3的内部,所述活塞杆4的外表面与储液箱2的上端滑动连接,活塞杆4能够在圆筒柱3内滑动,活塞杆4能够通过压板41对液体进行挤压,进而达到自动送液的效果。
20.进一步地,所述浓缩器1的上端固定插接有通气管11,所述通气管11的竖直部分固定插接在浓缩器1的上端,所述通气管11的水平部分固定插接在圆筒柱3的右侧,所述浓缩器1和圆筒柱3的内部均与通气管11的内部连通,浓缩器1内部进行浓缩液体时会产生蒸汽,蒸汽从通气管11的内部传到圆筒柱3的内部,随着蒸汽不断聚集,圆筒柱3的内部气压逐渐增大,进而将活塞杆4下压,实现输液。
21.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盘12,所述浓缩器1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13,所述浓缩器1的上端固定插接有输液管14,通气盘12的开口较大,能够更快地让蒸汽进入到通气管11内,而出料口13便于将已经浓缩完成的液体进行取出,利用输液管14将液体导入浓缩器1内进行浓缩。
22.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14左下端固定插接在储液箱2的内部,所述储液箱2和浓缩器1的内部均与输液管14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11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循环管15,所述循环管15的一部分包裹在输液管14的外部,所述循环管15的下端与浓缩器1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11和循环管15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循环泵16,储液箱2内部的液体通过输液管14传到浓缩器1内,而蒸汽通过循环泵16的作用分别从通气管11进入到圆筒柱3和循环管15内。
23.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41,所述压板41滑动插接在储液箱2的内部,在圆筒柱3的气压逐渐增大时,活塞杆4上的压板41会将储液箱2内的液体从输液管14压到浓缩器1内,便于自动添加液体。
24.进一步地,所述圆筒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制块31,所述限制块31的下表面与活塞杆4的顶端接触,所述储液箱2的左下角固定连通有进料管21,所述进料管21的外部设置有阀门22,限制块31能够防止活塞杆4进一步移动,这样能够保证储液箱2内部液体尚未填
满的情况下,活塞杆4便已无法移动,使得液体只能通过输液管14进入到浓缩器1内。
25.通过设置送液装置,浓缩器1内部进行浓缩液体时会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循环泵16的作用分别从通气管11进入到圆筒柱3和循环管15内,随着蒸汽不断聚集,圆筒柱3的内部气压逐渐增大,进而将活塞杆4下压,压板41会将储液箱2内的液体从输液管14压到浓缩器1内,便于自动添加液体,当储液箱2内的液体不足时,打开阀门22,将液体从进料管21内导入到储液箱2内,而限制块31能够防止活塞杆4进一步移动,这样能够保证储液箱2内部液体尚未填满的情况下,活塞杆4便已无法移动,使得液体只能通过输液管14进入到浓缩器1内,达到了方便将液体添加到浓缩器1内的效果。
26.工作原理:浓缩器1内部进行浓缩液体时会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循环泵16的作用分别从通气管11进入到圆筒柱3和循环管15内,循环管15内的蒸汽能够重新进入到浓缩器1内,循环管15内的蒸汽能够对输液管14内的液体进行预热,随着蒸汽不断聚集,圆筒柱3的内部气压逐渐增大,进而将活塞杆4下压,压板41会将储液箱2内的液体从输液管14压到浓缩器1内,便于自动添加液体,当储液箱2内的液体不足时,打开阀门22,将液体从进料管21内导入到储液箱2内,而限制块31能够防止活塞杆4进一步移动,这样能够保证储液箱2内部液体尚未填满的情况下,活塞杆4便已无法移动,使得液体只能通过输液管14进入到浓缩器1内。
2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