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发动机和工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6 16:47: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六后处理系统集成化程度高,传感器一般需要集成安装在催化消声器封装上,这样氮氧传感器需要设计支撑架来集成在催化消声器上。催化消声器表面温度较高,为了防止热害,支撑架上一般设计有隔热棉来保护氮氧传感器。由于氮氧传感器底板上开设了呼吸孔,隔热棉直接与氮氧传感器接触,隔热棉会堵住氮氧传感器呼吸孔,导致氮氧传感器内压力失衡,易产生虹吸效应,通过氮氧传感器线束将外界的水吸进氮氧传感器。同时,隔热棉内也容易吸收水,这样水聚集在呼吸孔周围,直接通过呼吸孔被吸进氮氧传感器,使传感器电路板遇水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
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
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设备。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包括:氮氧传感器,氮氧传感器上设有呼吸孔;隔热板,隔热板位于氮氧传感器设有呼吸孔的一侧;隔热棉,设于隔热板远离氮氧传感器的一侧;支撑架,设于隔热棉远离隔热板的一侧,支撑架用于与催化消声器连接。
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包括氮氧传感器、隔热板、支撑架和隔热棉。其中,支撑架用于与催化消声器相连,氮氧传感器安装在支撑架上,从而集成在催化消声器上。隔热棉设于氮氧传感器与支撑架之间,起隔热作用,用于保护氮氧传感器。隔热板位于氮氧传感器设有呼吸孔的一侧,并位于氮氧传感器与隔热棉之间。通过在氮氧传感器与隔热棉之间设置隔热板,可以使隔热棉不与呼吸孔直接接触,避免隔热棉堵住呼吸孔,保证氮氧传感器内的压力平衡,不会产生虹吸效应,从而避免通过氮氧传感器线束将外界的水吸进氮氧传感器而发生短路。并且增加隔热板后,可以根据催化消声器表面温度以及氮氧传感器距离催化消声器的距离评估选择性放置隔热棉。
9.另外,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还包括:防护罩,设于隔热板或支撑架的一侧,防护罩用于防护氮氧传感器。
11.在该技术方案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位于隔热板的一侧,或位于支撑架的一侧,用于防护氮氧传感器,避免氮氧传感器被磕碰。
12.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罩包括固定板、侧板和顶板,固定板、顶板分别设于侧板的
两端,固定板与隔热板相连,侧板和顶板均用于防护氮氧传感器。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防护罩包括固定板、侧板和顶板,固定板、顶板分别设于侧板的两端,固定板与隔热板相连。隔热板、固定板、侧板和顶板合围出一个容纳腔,氮氧传感器安装在容纳腔内,从而防护氮氧传感器的侧部和顶部不被磕碰。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架上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用于连接支撑架与催化消声器。
15.在该技术方案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还包括支撑腿,支撑腿与支撑架相连,通过支撑腿将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焊接到催化消声器表面上。支撑腿的数量为多个,支撑架上可以连接四个支撑腿。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固定连接氮氧传感器和支撑架。
17.在该技术方案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于把氮氧传感器固定到支撑架上,从而使氮氧传感器集成在催化消声器上。
18.上述技术方案中,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栓贯穿氮氧传感器、隔热板、防护罩、隔热棉和支撑架。
19.在该技术方案中,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栓依次贯穿氮氧传感器、隔热板、防护罩、隔热棉和支撑架,搭配螺帽固定,从而把氮氧传感器、隔热板、防护罩、隔热棉同时固定在支撑架上,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其中,隔热板和防护罩的顺序可以调换。
20.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热板与防护罩一体成型;或支撑架与防护罩一体成型。
21.在该技术方案中,防护罩与隔热板或支撑架还可以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2.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
23.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发动机,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因而其具有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设置在发动机后处理上,提高了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
24.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或如本技术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发动机。
25.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设备,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因而其具有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或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设备,包括如本技术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发动机,因而其具有如本技术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发动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7.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0.10: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10:氮氧传感器;112:呼吸孔;120:隔热板;130:支撑架;140:隔热棉;150:防护罩;17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3.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
34.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一个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包括氮氧传感器110、隔热板120、支撑架130和隔热棉140。具体地,氮氧传感器110上设有呼吸孔112。隔热板120位于氮氧传感器110设有呼吸孔112的一侧。隔热棉140设于隔热板120远离氮氧传感器110的一侧。支撑架130设于隔热棉140远离隔热板120的一侧,支撑架130用于与催化消声器连接。
35.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包括氮氧传感器110、隔热板120、支撑架130和隔热棉140。其中,支撑架130用于与催化消声器相连,氮氧传感器110安装在支撑架130上,从而集成在催化消声器上。隔热棉140设于氮氧传感器110与支撑架130之间,起隔热作用,用于保护氮氧传感器110。隔热板120位于氮氧传感器110设有呼吸孔112的一侧,并位于氮氧传感器110与隔热棉140之间。通过在氮氧传感器110与隔热棉140之间设置隔热板120,可以使隔热棉140不与呼吸孔112直接接触,避免隔热棉140堵住呼吸孔112,保证氮氧传感器110内的压力平衡,不会产生虹吸效应,从而避免通过氮氧传感器110线束将外界的水吸进氮氧传感器110而发生短路。并且增加隔热板120后,可以根据催化消声器表面温度以及氮氧传感器110距离催化消声器的距离评估选择性放置隔热棉140。
36.其中,隔热板120可以与呼吸孔112直接接触,从而阻隔呼吸孔112与隔热棉140。隔热板120也可以设置成凹槽型,从而使面板与呼吸孔112相间隔。
37.在上述实施例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还包括防护罩150,防护罩位于隔热板120的一侧,或位于支撑架130的一侧,用于防护氮氧传感器110,避免氮氧传感器110被磕碰。
38.进一步地,防护罩150包括固定板、侧板和顶板,固定板、顶板分别设于侧板的两端,固定板与隔热板120相连。隔热板120、固定板、侧板和顶板合围出一个容纳腔,氮氧传感器110安装在容纳腔内,从而防护氮氧传感器110的侧部和顶部不被磕碰。其中,防护罩150的侧板和顶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用于氮氧传感器110散热,还使防护罩150轻量化,对防护罩150起到减重作用。
39.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罩150和隔热板120、支撑架130可以单独设置,固定板位于隔热板120或支撑架130的一侧,通过螺栓170装配压接。
4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隔热板120或支撑架130与防护罩150一体成型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1.在上述实施例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还包括支撑腿,支撑腿与支撑架130相连,通过支撑腿将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焊接到催化消声器表面上。支撑腿的数量为多个,支撑架130上可以连接四个支撑腿。
42.进一步地,支撑腿和支撑架130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于把氮氧传感器110固定到支撑架130上,从而使氮氧传感器110集成在催化消声器上。
44.进一步地,紧固件可以是螺栓170,螺栓170依次贯穿氮氧传感器110、隔热板120、防护罩150、隔热棉140和支撑架130,搭配螺帽固定,从而把氮氧传感器110、隔热板120、防护罩150、隔热棉140同时固定在支撑架130上,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其中,隔热板120和防护罩150的顺序可以调换。
45.在上述实施例中,隔热板1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过设置两层及以上的隔热板120,能够增加隔热效果。
4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
4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因而其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设置在发动机后处理上,提高了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
4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工程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发动机。
4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因而其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因而其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工程设备可以是重卡、泵车、起重机、压路机等工程车辆和作业机械。
5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包括氮氧传感器110、呼吸孔112、隔热板120、支撑架130、隔热棉140、防护罩150、支撑腿和螺栓170。
51.具体地,隔热板120在氮氧传感器110和隔热棉140之间,防止隔热棉140直接与呼吸孔112接触,避免隔热棉140堵住呼吸孔112,并且防止隔热棉140吸水后,水从呼吸孔112进入氮氧传感器110,隔热板120还起到隔热作用。防护罩150主要起防止氮氧传感器110被磕碰,以及一定的隔热作用。隔热棉140主要起隔热作用,可根据实际应用的催化消声器表面温度及以及氮氧传感器110和催化消声器之间的距离评估选装。支撑架130通过支撑腿将氮氧传感器安装组件10焊接到催化消声器表面上。螺栓170依次贯穿氮氧传感器110、隔热板120、防护罩150、隔热棉140、支撑架130,主要起固定氮氧传感器110的作用。
52.其中,呼吸孔112与隔热板120直接接触。隔热板120和防护罩150不局限为一体,防护罩150可以通过螺栓170与隔热板120装配压接。有隔热板120和支撑架130,可以有但不一
定有隔热棉140。隔热棉140在隔热板120和支撑架130之间。防护罩150具有防护侧部和顶部被磕碰的作用,包含但不局限其尺寸和形状。
53.替换方案:呼吸孔112与隔热板120不直接接触;有两层及以上隔热板120;无防护罩150。
54.综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氮氧传感器110与隔热棉140之间设置隔热板120,可以使隔热棉140不与呼吸孔112直接接触,避免隔热棉140堵住呼吸孔112,保证氮氧传感器110内的压力平衡,不会产生虹吸效应,从而避免通过氮氧传感器110线束将外界的水吸进氮氧传感器110而发生短路。并且增加隔热板120后,可以根据催化消声器表面温度以及氮氧传感器110距离催化消声器的距离评估选择性放置隔热棉140。
55.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5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限制。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8.以上仅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