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12:1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2.座椅是一种有扶手靠背、可调节角度的坐具,随着市场的竞争和社会的发展,行业也在发展的状态下,座椅功能也在逐渐增加,为了满足座椅的舒适度,座椅使用起来比较复杂的靠背逐渐设计为调节式的,但是现有的座椅靠背调节结构结构传统,使用比较复杂,同时操作时也存在缺陷,操作步骤较为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座椅靠背调节结构组成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稳定性差容易损坏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靠背调节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好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包括扶手壳体、座椅靠背,所述扶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面,所述扶手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位于连接面上的连接孔,所述扶手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孔连通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扶手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弧形限位槽,且弧形限位槽贯穿扶手壳体,所述扶手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扶手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扶手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椅背旋转限位卡座,且椅背旋转限位卡座与连接孔同心,所述扶手壳体的内腔安装有缓冲器,所述扶手壳体的表面连接有盖板,所述滑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前后滑动板,所述前后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挡块,所述前后滑动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卡位凹槽,所述前后滑动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滑动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座延伸至前后滑动板的内腔,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位于前后滑动板的内腔且与前后滑动板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腔滑动安装有上下移动板,所述上下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凸槽,且卡位凸槽与卡位凹槽相适配,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安装有第二弹簧安装座,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上下移动板的内腔且与上下移动板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椅靠背的两侧均设有侧置安装面,所述侧置安装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腔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一端贯穿弧形限位槽以及贯穿孔的内腔,所述侧置安装面上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所述定位杆套接至连接孔内腔,所述限位滑板延伸至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所述定位杆的内腔安装有固定旋转轴,所述固定旋转轴延伸至椅背旋转限位卡座的内腔。
5.优选的,所述复位挡块与缓冲器的一端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盖板的表面卡接有扣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避让开口。
7.优选的,所述上下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提手,所述提手贯穿避让开口且延伸至盖板的外部,所述上下移动板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避让槽。
8.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消音柱,所述消音柱的一端贯穿避让槽的内腔。
9.优选的,所述扶手壳体的内腔且位于前后滑动板的上方通过螺钉安装有保护盖。
10.优选的,所述扶手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坐垫连接底座。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通过扶手壳体、上下移动板、前后滑动板、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弧形限位槽、移动柱以及固定旋转轴和定位杆的配合使用,利用滑动槽对前后滑动板进行安装,通过安装槽对上下移动板进行安装,在使用时,通过将提手向上提起,进而带动上下移动板上移,使上下移动板上的卡位凸槽与前后滑动板上的卡位凹槽分离,背部向后依靠进而使座椅靠背在作用力的推动下向后方移动,此时移动柱在弧形限位槽内滑动,进而使移动柱在贯穿孔的作用下带动前后滑动板向后方滑动,限位滑板和定位杆会在连接孔和第二限位槽内腔转动,到达适当位置时,放开提手,由于第二弹簧对上下移动板进行拉扯,进而使上下移动板向下移动复位,此时上下移动板底部的卡位凸槽与前后滑动板上的卡位凹槽重新卡合,对座椅靠背进行固定,达到调节座椅靠背角度的目的,恢复座椅靠背的位置时,直接拉起提手,使上下移动板上的卡位凸槽与前后滑动板上的卡位凹槽分离,在第一弹簧的回弹作用力下,使前后滑动板带动移动柱移动,进而使座椅靠背回恢复至原来位置,该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安装方便,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方便上下移动板和前后滑动板进行复位,使用时操作简单,提高了该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侧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座椅靠背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座椅靠背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发明扶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扶手壳体;2、上下移动板;3、前后滑动板;4、保护盖;5、盖板;6、扣板;7、坐垫连接底座;8、缓冲器;9、第一弹簧连接座;10、椅背旋转限位卡座;11、滑动槽;12、弧形限位槽;13、安装槽;14、扶手;15、第二弹簧安装座;16、消音柱;17、提手;18、避让槽;19、贯穿孔;20、卡位凹槽;21、卡位凸槽;22、复位挡块;23、避让开口;24、第二弹簧;25、第一弹簧;26、座椅靠背;27、侧置安装面;28、安装孔;29、限位滑板;30、定位杆;31、连接孔;32、第二限位槽;33、连接面;34、移动柱;35、固定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包括扶手
壳体1、座椅靠背26,扶手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面33,扶手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位于连接面33上的连接孔31,扶手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孔31连通的第二限位槽32,扶手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弧形限位槽12,且弧形限位槽12贯穿扶手壳体1,扶手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滑动槽11,扶手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3,扶手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椅背旋转限位卡座10,且椅背旋转限位卡座10与连接孔31同心,扶手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缓冲器8,扶手壳体1的表面连接有盖板5,滑动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前后滑动板3,前后滑动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挡块22,复位挡块22与缓冲器8的一端相接触,通过复位挡块22和缓冲器8的设计,当前后滑动板3移动后,为避免由于第一弹簧25的回弹力度过大会使前后滑动板3快速回位,导致前后滑动板3结构容易损坏,因此在前后滑动板3的下方设计一个复位挡块22,当前后滑动板3在第一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时,由于缓冲器8顶住复位挡块22,进而使前后滑动板3缓慢恢复至原始位置,提高了该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的稳定性。
23.其中,前后滑动板3的另一侧开设有卡位凹槽20,前后滑动板3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19,滑动槽1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座9,第一弹簧连接座9延伸至前后滑动板3的内腔,第一弹簧连接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且第一弹簧25位于前后滑动板3的内腔且与前后滑动板3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槽13的内腔滑动安装有上下移动板2,上下移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凸槽21,且卡位凸槽21与卡位凹槽20相适配,安装槽13的内腔安装有第二弹簧安装座15,第二弹簧安装座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位于上下移动板2的内腔且与上下移动板2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
24.其中,座椅靠背26的两侧均设有侧置安装面27,侧置安装面27上开设有安装孔28,安装孔28的内腔安装有移动柱34,移动柱34的一端贯穿弧形限位槽12以及贯穿孔19的内腔,侧置安装面27上安装有定位杆30,定位杆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29,定位杆30套接至连接孔31内腔,限位滑板29延伸至第二限位槽32的内腔,定位杆30的内腔安装有固定旋转轴35,固定旋转轴35的一端延伸至椅背旋转限位卡座10的内腔,利用滑动槽11对前后滑动板3进行安装,通过安装槽13对上下移动板2进行安装,在使用时,通过将提手17向上提起,进而带动上下移动板2上移,使上下移动板2上的卡位凸槽21与前后滑动板3上的卡位凹槽20分离,背部向后依靠进而使座椅靠背26在作用力的推动下向后方移动,此时移动柱34在弧形限位槽12内滑动,进而使移动柱34在贯穿孔19的作用下带动前后滑动板3向后方滑动,限位滑板29和定位杆30会在连接孔31和第二限位槽32内腔转动,到达适当位置时,放开提手17,由于第二弹簧24对上下移动板2进行拉扯,进而使上下移动板2向下移动复位,此时上下移动板2底部的卡位凸槽21与前后滑动板3上的卡位凹槽20重新卡合,对座椅靠背26进行固定,达到调节座椅靠背26角度的目的,恢复座椅靠背26的位置时,直接拉起提手17,使上下移动板2上的卡位凸槽21与前后滑动板3上的卡位凹槽20分离,在第一弹簧25的回弹作用力下,使前后滑动板3带动移动柱34移动,进而使座椅靠背26回恢复至原来位置,该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安装方便,通过第二弹簧24和第一弹簧25方便上下移动板2和前后滑动板3进行复位,使用时操作简单,提高了该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的使用便捷性。
25.其中,盖板5的表面卡接有扣板6,盖板5的顶部开设有避让开口23,通过避让开口23对提手17进行避让,使提手17可以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板2的一侧安装有提手17,提手17贯穿避让开口23且延伸至盖板5的外部,上下移动板2表面的两侧开设有避让槽18,安装槽1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消音柱16,消音柱16的一端贯穿避让槽18的内腔,通过提手17方便对
上下移动板2进行移动。
26.其中,扶手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前后滑动板3的上方通过螺钉安装有保护盖4,通过保护盖4对前后滑动板3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前后滑动板3从滑动槽11的内腔脱落,扶手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扶手14,扶手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坐垫连接底座7,通过坐垫连接底座7便于将扶手壳体1与座椅坐垫之间使用螺栓进行连接,增加扶手壳体1使用时的稳定性。
27.综上所述,该座椅的靠背调节结构,使用时,首先将扶手壳体1上的连接面33与座椅靠背26侧面的侧置安装面27对齐安装,然后将坐垫连接底座7与座椅的坐垫之间用螺栓进行固定,调节座椅的靠背时,首先握住提手17然后将提手17向上提起,进而带动上下移动板2上移,此时上下移动板2上的卡位凸槽21与前后滑动板3上的卡位凹槽20分离,背部向后依靠进而使座椅靠背26在作用力的推动下向后方移动,此时在移动柱34在弧形限位槽12内滑动,同时移动柱34在贯穿孔19的作用下带动前后滑动板3向后方滑动,同时限位滑板29和定位杆30会在连接孔31和第二限位槽32内腔转动,到达适当位置时,放开提手17,由于第二弹簧24对上下移动板2进行拉扯,进而使上下移动板2向下移动复位,此时上下移动板2底部的卡位凸槽21与前后滑动板3上的卡位凹槽20重新卡合,对座椅靠背26进行固定,达到调节座椅靠背26角度的目的;
28.当需要恢复座椅靠背26的位置时,直接拉起提手17,使上下移动板2上的卡位凸槽21与前后滑动板3上的卡位凹槽20分离,在第一弹簧25的回弹作用力下,使前后滑动板3带动移动柱34移动,进而使座椅靠背26回恢复至原来位置,即可。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