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7:2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两段煤气发生炉正常工作状态下,需要对炉内工况掌握。特别是两段煤气发生炉火层高度需要保持均匀性,且能够及时消除空层;由此控制炉内温度保持均衡。因此,需要分别在常压夹套部位设置探火阀及干馏段设置测温及调节阀。探火阀是采用机械探钎了解火层高度及位置及时消除空层。干馏段测温仪器是更准确了解火层高度的均匀性。
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4.干馏段下烟道周圈均布测温仪,能够及时了解两段煤气发生炉炉内温度,但是无法调控火层和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能够均衡炉膛火层高度,密封性好,方便拆出、维护。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内壳体,内壳体中填充隔热块,贯穿隔热块设有套管,套管中穿装有阀杆,阀杆第一端设有阀板,隔热块底部设有调节阀砖,隔热块与调节阀砖之间设有与阀板相适配的调节流量通道,调节流量通道连通上下烟道。
7.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8.外壳体连接耐火砖,内壳体、隔热块、套管、阀杆和阀板插装到外壳体内,阀板可以在隔热块与调节阀砖之间的调节流量通道内转动,可以调节阀板开度,通过调节流量憋压均衡炉膛火层高度。外壳体、内壳体、隔热块与耐火砖配合,密封性好,转动阀杆带动阀板转动,煤气不会泄露;需要检修时,内壳体、隔热块、套管、阀杆和阀板可以整体拆出维护,方便维护。
9.所述的隔热块端部设有端盖,端盖与内壳体固定连接,端盖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
10.阀杆第二端伸出套管设置,阀杆第二端套装密封装置;
11.环绕套管、端盖和隔热块开设密封槽,密封装置一端设置于密封槽内。密封装置可以增强套管与隔热块、端盖之间的密封性。
12.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管,密封管套装到套管上,密封管设置到密封槽内,密封管内设置石棉盘根,密封管端部设有密封盖。
13.所述的套管端部内侧面开设压紧槽,密封盖内设有密封台,密封台与压紧槽过盈配合密封;密封台底部环向开设安装槽。
14.所述的外壳体与相邻耐火砖固定连接,内壳体伸出外壳体与烟道上方的调节阀砖相适配设置。
15.所述的隔热块和调节阀砖所开设的调节流量通道均为半圆形。
16.所述的阀杆第二端连接手柄。
17.所述的隔热块为浇筑耐火料。
18.所述的内壳体、外壳体、套管、阀杆、阀板和密封管均为耐热不锈钢材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体、内壳体、隔热块、套管、阀杆、阀板和调节阀砖,外壳体、内壳体、隔热块与耐火砖配合,实现了高温工况下操作工能在设备外侧通过转动阀杆调节阀板开度,通过调节流量憋压均衡炉膛火层高度;密封性好,转动阀杆带动阀板转动,煤气不会泄露;通过阀杆调节阀板开度,需要检修时将内壳体、隔热块、套管、阀杆和阀板整体拆出维护,方便维护操作。
21.2、通过设置可相互分离的外壳体和内壳体,维护时,内壳体、隔热块、套管、阀杆和阀板整体拆出,方便操作。
22.3、通过设置密封装置,通过设置石棉盘根,确保阀杆转动时煤气不外泄。
23.4、设置隔热块,确保操作者转动阀杆不被烫伤。
附图说明
24.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法兰;2、法兰盖;3、隔热块;4、套管;5、密封管;6、密封盖;7、阀杆;8、手柄;9、密封台;10、压紧槽;11、石棉盘根;12、7#耐火砖;13、调节流量通道;14、阀板;15、调节阀砖;16、炉膛;17、内壳体;18、外壳体;19、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体18,外壳体18内设有内壳体17,内壳体17中填充隔热块3,贯穿隔热块3设有套管4,套管4中穿装有阀杆7,阀杆7第一端设有阀板14,隔热块3底部设有调节阀砖15,隔热块3与调节阀砖15之间设有与阀板14相适配的调节流量通道13,调节流量通道13连通上下烟道。
28.隔热块3端部设有端盖,端盖为法兰盖2,法兰盖2可以与内壳体固定连接,外壳体对应法兰盖2设有法兰1,法兰盖与法兰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盖与法兰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
29.阀杆7第二端伸出套管4设置,阀杆7第二端套装密封装置;
30.环绕套管4、端盖和隔热块3开设密封槽,密封装置一端设置于密封槽内。
31.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管5,密封管5套装到套管4上,密封管5设置到密封槽内,密封管5内设置石棉盘根11,密封管5端部设有密封盖6。
32.套管4端部内侧面开设压紧槽10,密封盖6内设有密封台9,密封台9与压紧槽10过盈配合密封;密封台9底部环向开设安装槽19。
33.外壳体18与相邻耐火砖固定连接,内壳体17伸出外壳体18与烟道上方的调节阀砖15相适配设置。耐火砖可以采用7#号耐火砖12,耐火砖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耐火砖,具体看两段式煤气发生炉设计需求。
34.隔热块3和调节阀砖15所开设的调节流量通道13均为半圆形。
35.阀杆7第二端连接手柄8。
36.隔热块3为浇筑耐火料。
37.内壳体17、外壳体18、套管4、阀杆7、阀板14和密封管5均为耐热不锈钢材质。
38.法兰与外壳体均为碳钢组焊件与设备壳体组焊;法兰盖、内壳体、套管与密封件也均为碳钢组焊件,内壳体与套管间浇筑耐火料,与阀板接合面磨平;阀板、阀杆材料均为耐热不锈钢组焊件;手柄待组装完与阀杆组焊完成。
39.烟道可以为环形烟道,从上往下设置为很多层,相邻两层环形烟道之间通过调节流量通道连通;环形烟道中部设有炉膛16。
40.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41.安装时,在下烟道第二层-第三层之间设置测温计,第六层时砌调节阀专用砖,内组装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对应第六层烟道,为煤气发生炉干馏段,可以均分为十个通道,每个通道上设置一个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外壳体与设备壳体焊接保证密封性,阀板转动灵活。操作时,主控制室仪表显示十个通道温度数值。
42.温度过高,通道操作工通过微调调节阀手柄来转动设备内阀板减少开度,通过减少流量憋压均衡炉膛火层高度。
43.如通道温度较低,则加大阀板开度。
44.停炉检修时,拆下法兰盖紧固件,取下法兰盖,内壳体、隔热块、套管、阀杆和阀板可以整体拆出,方便进行清理、维护。
45.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8),外壳体(18)内设有内壳体(17),内壳体(17)中填充隔热块(3),贯穿隔热块(3)设有套管(4),套管(4)中穿装有阀杆(7),阀杆(7)第一端设有阀板(14),隔热块(3)底部设有调节阀砖(15),隔热块(3)与调节阀砖(15)之间设有与阀板(14)相适配的调节流量通道(13),调节流量通道(13)连通上下烟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热块(3)端部设有端盖,端盖与内壳体(17)固定连接,端盖与外壳体(18)可拆卸连接;阀杆(7)第二端伸出套管(4)设置,阀杆(7)第二端套装密封装置;环绕套管(4)、端盖和隔热块(3)开设密封槽,密封装置一端设置于密封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管(5),密封管(5)套装到套管(4)上,密封管(5)设置到密封槽内,密封管(5)内设置石棉盘根(11),密封管(5)端部设有密封盖(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4)端部内侧面开设压紧槽(10),密封盖(6)内设有密封台(9),密封台(9)与压紧槽(10)过盈配合密封;密封台(9)底部环向开设安装槽(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8)与相邻耐火砖固定连接,内壳体(17)伸出外壳体(18)与烟道上方的调节阀砖(15)相适配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热块(3)和调节阀砖(15)所开设的调节流量通道(13)均为半圆形。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阀杆(7)第二端连接手柄(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热块(3)为浇筑耐火料。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壳体(17)、外壳体(18)、套管(4)、阀杆(7)、阀板(14)和密封管(5)均为耐热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流量调节装置,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内壳体,内壳体中填充隔热块,贯穿隔热块设有套管,套管中穿装有阀杆,阀杆第一端设有阀板,隔热块底部设有调节阀砖,隔热块与调节阀砖之间设有与阀板相适配的调节流量通道,调节流量通道连通上下烟道。本实用新型能够均衡炉膛火层高度,密封性好,方便拆出、维护。维护。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由景德 石光 刘彩霞 刘树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金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5/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