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培柜自动秤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6:18: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鲜牧草无土水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培柜自动秤重系统。


背景技术:

2.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润于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替代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在土壤里,有机物质经过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的分解作用,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质营养物质。土壤中的水溶解了这些矿质养分通常以离子态存在,使之可以被植物的根所吸收。为了让植物取得均衡的营养,土壤中的各种物质都必须符合最佳比例,遗憾的是如此的土壤在自然界中是很罕见的。采用水培法以后,植物可以通过根部直接吸收营养液中的养分与水分,人们可以手工调配营养均衡的溶液,实现植物均衡的“饮食”,这显然要比寻找土壤容易得多。因为这些溶液都是装在容器中的,可以循环使用,不会流入土壤而对环境造成影响,安全可靠可持续。
3.现有的水培植物生长系统缺乏对其生长过程的自动监视,往往依靠人工定期巡视,通过目测的方法来判断植物的生产状态,如果想了解过程增长量,需要将植物取出后,使用秤去测量,并人工记录和分析。一是效率低下,二是缺乏有效、实时监控,三是测量数据不能数字化和自动记录,而水培植物的生长过程在6天左右,相对来说生长过程相对较短,如不能及时掌握其生长状态,会导致生长不理想、减产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水培柜自动秤重系统,利用传感器主体与托盘四角的凹槽之间相互连接,及时对于托盘内的水培植物的增长量利用秤重pcb板进行测量,避免了人工定期巡视目测判断植物的生长状态,能够比较准确的得知水培植物的生长情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自动的对于水培植物进行增长量的记录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培柜自动秤重系统,包括水培柜,所述水培柜的上端设有传感器固定框,所述传感器固定框的上端设有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之间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上端设有秤重pcb板,所述传感器的上端设有托盘,所述水培柜的下端设有线缆,所述线缆的外端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端设有秤重模块。
6.进一步地,所述水培柜与传感器固定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框的中央呈中空状态,所述传感器固定框的上端与传感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所述传感器分别位于传感器固定框的四角,通过设置有传感器固定框,便于对传感器进行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与秤重pcb板之间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的数量设置为三组,前后两组所述连接线的长度等于中间一组连接线长度的一半,前后两组所述连接线分别连接前后任一端的两个传感器,中间一组所述连接线连接右端前后两个传感
器,通过设置有传感器,便于接收托盘上水培植物的增长量。
8.进一步地,所述秤重pcb板位于传感器固定框的右端中央上表面,所述秤重pcb板位于中间一组连接线的中央上端外表面,通过设置有秤重pcb板,便于对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进行收集。
9.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的上端外表面与托盘的下端外表面相互接触,所述托盘的四角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等于传感器的大小,凹槽的高度小于传感器的高度,凹槽嵌入安装在托盘的下端内表面,通过设置有凹槽,便于对托盘进行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每组所述托盘均与传感器固定框之间卡嵌连接,通过设置有传感器固定框,便于与托盘之间相互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与秤重模块之间通过线缆传送数据,所述秤重模块位于控制箱内,通过设置有秤重模块,便于对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成重量数据。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托盘、秤重pcb板、连接线、传感器固定框、传感器主体,利用传感器主体与托盘四角的凹槽之间相互连接,及时对于托盘内的水培植物的增长量利用秤重pcb板进行测量,避免了人工定期巡视目测判断植物的生长状态,能够比较准确的得知水培植物的生长情况。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秤重模块、线缆、控制箱,利用称重模块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后转换成重量数据,并通过控制箱内的网络将重量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通过秤重模块传输的数据转变为水培植物生长增量图,能够更好的了解水培植物的生长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前端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框一端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箱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水培柜;2、托盘;3、秤重pcb板;4、连接线;5、传感器固定框;6、传感器;7、秤重模块;8、线缆;9、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说明书附图1-3,该实施例的水培柜1自动秤重系统,包括水培柜1,所述水培柜1的上端设有传感器固定框5,所述水培柜1与传感器固定框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框5的中央呈中空状态,所述传感器固定框5的上端设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固定框5的上端与传感器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6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所述传感器6分别位
于传感器固定框5的四角,多个所述传感器6之间设有连接线4,所述连接线4的数量设置为三组,前后两组所述连接线4的长度等于中间一组连接线4长度的一半,前后两组所述连接线4分别连接前后任一端的两个传感器6,中间一组所述连接线4连接右端前后两个传感器6,所述连接线4的上端设有秤重pcb板3,所述传感器6与秤重pcb板3之间通过连接线4电性连接,所述秤重pcb板3位于传感器固定框5的右端中央上表面,所述秤重pcb板3位于中间一组连接线4的中央上端外表面,通过设置有秤重pcb板3,便于对传感器6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连接线4进行汇总。
23.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于水培柜1内的水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自动监视,通过在水培柜1的上端放置传感器固定框5,并且在传感器固定框5的四角放置传感器6,利用传感器6与托盘2四角的凹槽之间相互连接,及时对于托盘2内的水培植物的增长量利用秤重pcb板3进行测量,避免了人工定期巡视目测判断植物的生长状态,能够比较准确的得知水培植物的生长情况,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自动的对于水培植物进行增长量的记录的问题。
24.参照说明书附图4-5,该实施例的水培柜1自动秤重系统,所述传感器的上端设有托盘2,所述传感器6的上端外表面与托盘2的下端外表面相互接触,所述托盘2的四角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等于传感器的大小,凹槽的高度小于传感器6的高度,凹槽嵌入安装在托盘2的下端内表面,所述托盘2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每组所述托盘2均与传感器固定框5之间卡嵌连接,所述水培柜1的下端设有线缆8,所述线缆8的外端设有控制箱9,所述控制箱9的内端设有秤重模块7,所述传感器6与秤重模块7之间通过线缆8传送数据,所述秤重模块7位于控制箱9内,通过设置有秤重模块7,便于对收集的信号进行转换。
25.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于水培植物的生长的增长量进行数字化自动记录,将所有传感器通过连接线4连接,并且利用线缆8全部连接到控制箱9内的称重模块,称重模块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后转换成重量数据,并通过控制箱9内的网络将重量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此系统可以通过软件设置为定时、或实时测量水培植物的重量,建立横向和纵向的生长过程重量值对比,从而构架种植的数据库,进而根据需要实时调整生长条件和参数,持续改进系统实现产能的最大化,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水培植物的生长测量的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自动记录的问题。
26.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