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头

2022-05-09 15:1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插头。


背景技术:

2.一般的电器与电源通过插头连接。家用电源插头、生产中的小功率的电器的插头多设置有棒状或板状的插针,电源插头中的插针插入插座实现电源的连通。
3.现有的电源插头上的插针多突出的设置在电源插头的本体上,插入过程中如果插针与插座内的触点连通,此时插针呈裸露状态并且带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裸露的插针也易与水接触发生漏电。因此现有的插入式的电源插头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源插头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头。
5.本实用新型防触电安全插头由插头壳体和前罩构成,插头壳体的侧壁四周设置有外壁,插头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插针,前罩的前罩侧壁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和外壁之间的间隙内;前罩和插头壳体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前罩侧壁敞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外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凸起匹配的凹槽,外壁的凹槽处设置有穿过外壁的圆杆,圆杆的外端部固接有按钮,按钮和外壁的外表面之间的圆杆上设置有第二弹簧;插头壳体中外壁敞口端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前罩的外表面设置有插针孔,插针孔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中心设置有与插针孔连通的中心孔,凸块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槽,前罩的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密封条。
6.本实用新型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7.本实用新型防触电安全插头中前罩用于对保护插头壳体和内部的插针进行防护,当连接电源时前罩表面的凸块可以先插入插座上的插孔实现定位,然后继续插入动作此时前罩与插座表面紧密接触,继续插入至插针与插座内的触点连通,同时前罩上的凸起卡入外壁的内表面凹槽内实现定位,由于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插入动作进行过程中和触点连通前插针始终未裸露,避免了触电的发生,需要断开电源时只需要按压按钮使前罩与插头壳体脱离。本实用新型防触电安全插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8.图1为实施例1中防触电安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实施例1中防触电安全插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前罩2的前表面示意图;
11.图4为环形凹槽12处放大图;
12.图5为圆杆11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14.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防触电安全插头由插头壳体1和前罩2构成,插头壳体1的侧壁四周设置有外壁14,插头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插针13,前罩2的前罩侧壁7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和外壁14之间的间隙内;前罩2和插头壳体1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前罩侧壁7敞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8,外壁14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凸起8匹配的凹槽,外壁14的凹槽处设置有穿过外壁14的圆杆11,圆杆11的外端部固接有按钮5,按钮5和外壁14的外表面之间的圆杆11上设置有第二弹簧10;插头壳体1中外壁14敞口端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9,前罩2的外表面设置有插针孔,插针孔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3,凸块3中心设置有与插针孔连通的中心孔,凸块3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槽12,前罩2的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密封条4。
15.本实用新型防触电安全插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
16.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插针13为板状或棒状。
17.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弹簧6为塑料弹簧。
18.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第二弹簧10和第一弹簧6为压弹簧。
19.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第二弹簧10一端与按钮5下表面固接,另一端与外壁14的外表面固接。
20.实施例1:
21.结合图1~5说明,本实施例防触电安全插头由插头壳体1和前罩2构成,插头壳体1的侧壁四周设置有外壁14,插头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板状的插针13,前罩2的前罩侧壁7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和外壁14之间的间隙内;前罩2和插头壳体1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为塑料弹簧,第一弹簧6用于前罩2在使用时始终压缩于插头壳体1和插座之间,保证前罩2与插座之间紧密接触;前罩侧壁7敞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8,外壁14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凸起8匹配的凹槽,凸起8进入外壁14的内表面凹槽内实现对前罩侧壁7的定位;外壁14的凹槽处设置有穿过外壁14的圆杆11,圆杆11的外端部固接有按钮5,按钮5和外壁14的外表面之间的圆杆11上设置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一端与按钮5下表面固接,另一端与外壁14的外表面固接;按钮5和圆杆11能够同步按动实现凸起8从外壁14的内表面凹槽内脱出;插头壳体1中外壁14敞口端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用于防止前罩2掉落;前罩2的外表面设置有插针孔,插针孔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3,凸块3中心设置有与插针孔连通的中心孔,插针孔和中心孔用于前罩2内部的插针13的穿过前罩2并与插座内的触点连通;凸块3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用于在遇水时将水流截止避免水与插针13接触;前罩2的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密封条4,密封条4用于在前罩2与插座接触后进行密封,进一步保证安全性;第二弹簧10和第一弹簧6为压弹簧。
22.本实施例防触电安全插头中前罩2用于对保护插头壳体1和内部的插针13进行防护,当连接电源时前罩2表面的凸块3可以先插入插座上的插孔实现定位,然后继续插入动作此时前罩2与插座表面紧密接触,继续插入至插针与插座内的触点连通,同时前罩2上的
凸起8卡入外壁14的内表面凹槽内实现定位,由于第一弹簧6的作用使得插入动作进行过程中和触点连通前插针13始终未裸露,避免了触电的发生,需要断开电源时只需要按压按钮5使前罩2与插头壳体1脱离。本实施例防触电安全插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头,其特征在于:防触电安全插头由插头壳体(1)和前罩(2)构成,插头壳体(1)的侧壁四周设置有外壁(14),插头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插针(13),前罩(2)的前罩侧壁(7)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和外壁(14)之间的间隙内;前罩(2)和插头壳体(1)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前罩侧壁(7)敞口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8),外壁(14)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凸起(8)匹配的凹槽,外壁(14)的凹槽处设置有穿过外壁(14)的圆杆(11),圆杆(11)的外端部固接有按钮(5),按钮(5)和外壁(14)的外表面之间的圆杆(11)上设置有第二弹簧(10);插头壳体(1)中外壁(14)敞口端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9),前罩(2)的外表面设置有插针孔,插针孔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3),凸块(3)中心设置有与插针孔连通的中心孔,凸块(3)的根部设置有环形凹槽(12),前罩(2)的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密封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13)为板状或棒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6)为塑料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插头,其特征在于:第二弹簧(10)和第一弹簧(6)为压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插头,其特征在于:第二弹簧(10)一端与按钮(5)下表面固接,另一端与外壁(14)的外表面固接。

技术总结
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头,涉及一种安全插头。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源插头安全性差的问题。防触电安全插头由插头壳体和前罩构成,前罩的前罩侧壁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和外壁之间的间隙内;前罩和插头壳体前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前罩的外表面设置有插针孔,插针孔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中心设置有与插针孔连通的中心孔,前罩的外表面边缘设置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防触电安全插头插入动作进行过程中和触点连通前插针始终未裸露,避免了触电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且使用方便。且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高铭泽 邢健 高质涵 付高杰 董默 高杨 刘鹤 尹燕伟 李洪义 于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牡丹江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5/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