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有可移除帽的打印流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10:4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带有可移除帽的打印流体容器


背景技术:

1.用于打印系统的打印流体容器是众所周知的。此类打印流体容器有多种形状和尺寸中的任何一种,并且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打印流体容器可以采用适合于选择安装在打印系统上作为打印流体源的打印盒的形式。或者,打印流体容器可以采用与打印系统分开维护的瓶的形式,以便加注/再加注打印系统安装的打印流体源。如果打印流体容器用于加注/再加注安装的打印流体源,则该打印流体容器可以设有盛放打印流体的主体和选择性地关闭主体的通路的可移除盖。
附图说明
2.附图示出了本文所述的原理的各个示例,并且是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的示例仅仅为了说明而给出,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3.图1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的示例的打印流体容器的部分分解图。
4.图2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的示例的包括帽和接箍的打印流体容器关闭组件的分解图,该帽以横截面描绘。
5.图3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的示例的打印流体容器盖和接箍的横截面图。
6.图4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的示例的与打印系统耦合以用于为安装的打印流体源加注/再加注打印流体的打印流体容器的简化图。
7.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但不一定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8.当生产打印流体容器时,确保打印流体容器易于制造并且易于最终客户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还希望采用使盖子可以自动化施加于容器体(通过压装或通过螺纹)的设计。注塑成型螺纹部件可能需要复杂成型,尤其是在需要内螺纹和外螺纹两者时。本发明的打印流体容器采用模制的关闭组件,该关闭组件可以使用传统旋拧方法安装,但是使模具的复杂性最小化。本发明的打印流体容器还提供了更快的容器打开并且提供了提高的客户体验。如现在将详细描述的,该关闭组件包括可以通过扭下或折断而移除的帽。这种双重释放机制提供了快速且简易的脱帽体验。不管采用哪种移除方法,都可以在相对较少的用户工作量下实现移除。
9.根据前述原理,打印流体容器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流体容器包括用于盛放打印流体的容器体和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关闭容器的通路的关闭组件。该关闭组件包括可流体连接至容器体的接箍和可以单独地施加于接箍并且从接箍移除以选择性地关闭和打开打印流体容器的帽。根据本文所述的示例,帽和接箍可以具有互补的表面特征,当帽在第一方向旋转时,该互补的表面特征提供帽从接箍的快速的凸轮驱动移除。在不超过1.0nm的扭矩下,当相对于接箍旋转不超过90度时,该帽可以被移除。
10.首先参考图1,示出了打印流体容器10的分解图,该打印流体容器包括容器体100、接箍200和帽300。该容器体可以采用几乎任何形式,但是此处示出为圆柱瓶,用于加注/再
加注打印系统安装的打印流体源,如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打印流体容器10因此可以用于,例如,与打印机所谓的连续供墨系统ciss(也被称为连续墨系统cis)连接。
11.如图所示,容器体100包括限定内腔112的中空基座110。该内腔适合于盛放用于打印的打印流体f。中空基座110具有闭合的底部114、顶肩部116和在其间延伸的圆柱形侧壁部118。该顶肩部通向颈120,其转而限定颈通道122和提供内腔的通路的颈开口124。打印流体f可以经由颈开口124和颈通道122被引入到内腔112(例如,在制造期间)。打印流体f也可以经由颈通道122和颈开口124被排出内腔112(例如,在加注/再加注打印系统安装的打印源期间,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
12.现在参考图1和2,将注意到接箍200被配置为选择性地附装到容器体100。在一些示例中,接箍包括带有外喷口表面212和喷口开口214的喷口210。当接箍附装到容器体时,该喷口开口用作容器开口。该接箍进一步包括限定接箍通道222的周向接箍体220,可以经由接箍开口224通往接箍通道以选择性地将颈开口流体连接至喷口。当接箍附装到容器体时,喷口因此流体连接至内腔112。相应地,打印流体可以通过喷口210分配以加注/再加注打印系统安装的打印流体源,如在本文描述的。
13.虽然接箍200被描述为配置为选择性地施加于容器体100,但是将会理解,接箍可以被固定于颈或可以形成颈的组成部分。
14.如果接箍和容器体是可分离的,则打印流体容器可以设有附装特征以提供接箍至容器体的选择性附装。在一些示例中,该附装特征采用互补的螺纹的形式,以提供接箍至容器体的螺纹附装。在描绘的实施方式中,容器体在外颈表面128上设有第一螺纹126以限定螺纹颈。对应地,接箍在内接箍体表面228上设有互补的第二螺纹226以限定螺纹接箍。接箍200因此可以通过将接箍体与颈沿纵轴a对齐并且在第一方向绕该纵轴旋转(通常是顺时针)接箍,而被施加于容器体100。
15.虽然容器体在本文被描绘为具有外表面上的螺纹,并且接箍被描绘为具有接箍体的内表面上的螺纹,但是将会理解,容器体可以具有内表面螺纹,并且接箍可以具有外表面螺纹。
16.现在参考图1-3,将注意到帽300被配置为可移除地接合接箍200,以因此选择性地关闭打印流体容器。更具体地,该帽包括被配置为盖住喷口210的盖310,当帽就位时,其密封容器开口。更具体地,该盖包括从其底表面延伸以与喷口210配合的帽夹312。帽夹可以采用周向脊部314,其摩擦地接合外喷口表面以阻止帽从接箍移除。也可以利用o形圈形成帽夹和喷口之间的密封。因此,该帽可以压装(或滑入配合)到接箍上以将该帽保持就位。
17.如图所示,脊部314可以与盖的底表面相距距离d形成在帽夹上,并且与喷口开口相距相应的距离d接合喷口,使得该帽将在沿纵轴a穿过距离d时被完全释放。0.2nm和1.0nm之间的扭矩优选地将足以克服帽夹和喷口之间的摩擦接合,并且因此将会足以将帽从接箍移除。
18.虽然脊部314在本文被示为从帽夹突出,但是可以理解,脊部可以从喷口突出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还可以理解,可以类似地采用其他摩擦特征以将帽可释放地固定至接箍。
19.现在关注图2和3,将注意到帽300进一步包括限定帽开口324的周向裙边320。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周向裙边320被配置为与接箍体220紧密地互相配合。更具体地,该周向裙边和接箍体限定一对圆柱,这一对圆柱具有可促进其同心对齐的互补的内/外表面特征。
20.上述互补的内/外表面特征可以采用设置在帽和接箍的相应内/外表面上的齿的形式。接箍200因此可以包括多个围绕接箍体均匀分布的接箍齿230。帽300对应地可以包括多个围绕帽均匀分布的帽齿330。接箍齿和帽齿被配置为沿纵轴a相互凸轮配合,使得帽齿与接箍齿在帽施加于接箍体时交错。在帽在第一方向旋转时,帽齿与接箍齿接合以实现帽从接箍的凸轮驱动移除。
21.为了促进帽从接箍的凸轮驱动移除,接箍齿230限定多个接箍凸轮表面232(也被称为接箍斜面),并且帽齿330限定多个帽凸轮表面332(也被称为帽斜面)。接箍凸轮表面和帽凸轮表面被配置为在帽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彼此凸轮接合,从而导致帽凸轮表面在接箍凸轮表面上滑动通过以实现帽从接箍的移除。每个凸轮表面具有表面特性以适应在不超过1.0nm的扭矩(优选地,0.2nm和1.0nm之间的扭矩)下的帽移除。
22.如图所示,接箍凸轮表面232形成接箍斜面,该接箍斜面在第一旋转方向优选地以小于45度的角度朝向喷口开口214周向倾斜。帽凸轮表面332对应地形成帽斜面,该帽斜面以与接箍凸轮表面232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角度朝向帽开口324周向倾斜,但是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接箍斜面(和/或帽斜面)限定至少距离d的纵向跨距,使得脊部将在该帽在第一旋转方向绕纵轴旋转不超过90度时离开接箍。换句话说,该帽将在该帽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不超过90度时沿平行于纵轴a的路径移动距离d。
23.在一些示例中,接箍斜面在逆时针方向(从喷口看)朝向喷口210倾斜,并且帽斜面在顺时针方向(从帽盖看)朝向帽开口324倾斜。该帽因此可以通过在逆时针方向(从该帽看,看向接箍)的相对旋转而从接箍移除。
24.接箍齿230也可以限定多个接箍止动表面234(也被称为接箍立板),并且帽齿330可以限定多个帽止动表面334(也被称为帽立板)。接箍止动表面234和帽止动表面334被配置为在帽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彼此固定接合。接箍因此可以在帽在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期间相对于该帽被锁定。因此,帽在第二旋转方向绕纵轴a的旋转将导致接箍与帽相应地旋转。
25.如图所示,接箍止动表面234形成接箍立板,每个接箍立板在基本平行于纵轴a的方向延伸。帽止动表面334类似地形成帽立板,每个帽立板在基本平行于纵轴a的方向延伸。帽在第二旋转方向绕纵轴的旋转因此实现帽立板和接箍立板的接合以将接箍旋转紧固到容器体上(例如,在螺纹接箍要被附装至容器体的螺纹颈处)。
26.如本文所述,接箍齿是从外接箍体表面240径向向外立起的表面特征。类似地,帽齿是从内帽表面340径向向内立起的表面特征。斜面和立板可以径向向内倾斜以在该帽相对于该接箍旋转期间帮助维持接箍齿和帽齿之间的滑动接触。接箍斜面和接箍立板在圆角接箍齿尖236相交,并且帽斜面和帽立板在圆角帽尖336相交,从而当该帽施加于接箍时促进帽齿和接箍齿的对齐。
27.虽然接箍在本文被描绘为具有外接箍体表面上的接箍齿,并且帽被描绘为具有内帽表面上的帽齿,但是将会理解,接箍可以具有内表面齿,并且帽可以具有外表面齿,而不脱离本文所述的原理。
28.所描绘的打印流体容器10包括具有十二个沿外接箍体表面(也被称为接箍外周)均匀分布的接箍齿230的接箍,每个接箍齿具有如上所述的凸轮斜面和凸轮立板以限定大致三角形的接箍齿。打印流体容器10还包括具有十二个沿内帽表面(也被称为帽外周)均匀
分布的帽齿的帽,每个帽齿具有如上所述的凸轮斜面和凸轮立板以限定大致三角形的帽齿。已经发现接箍齿和帽齿的这种布置非常适合于帽相对于打印流体容器的接箍的施加和移除。利用每个接箍体和帽上的大致三角形的齿,当帽施加于接箍体时,接箍齿和帽齿基本上完全重叠。相应地,在帽绕纵轴旋转30度时,帽斜面将完全穿越接箍斜面,实现帽从接箍的移除。这种旋转跨距提供了帽移除期望的容易性,同时仍然对用户提供了期望的触觉反馈,并且仍然在将帽施加/重新施加到接箍期间允许快速对齐和落位。
29.可以理解,更少的齿一般将对应于需要更多的旋转来移除帽,并且将使帽的对齐和落位复杂化。更多的齿一般将允许用更少的旋转实现帽更快的移除,但是将不合需要地减小由帽的旋转实现的纵向跨距(也被称为行程),和/或可以使帽齿在接箍齿上的凸轮通过变得更难(例如,如果接箍斜面和帽斜面的坡度增加到增大行程)。因此,增加齿的数量可能不可接受地增大移除帽所需的力。此外,如果太少的旋转实现帽移除,则对用户的触觉反馈可能不足。
30.虽然描述的打印流体容器具有十二个接箍齿和十二个帽齿,但是可以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利用其他布置。接箍可以包括四到二十四个接箍齿。帽相应地可以包括四到二十四个帽齿。可以理解,利用二十四个接箍齿和二十四个帽齿(在上文所述的配置中)的打印流体容器的帽可能在旋转15度时移除。类似地,利用四个接箍齿和四个帽齿(在上文所述的配置中)的打印流体容器的帽可能在旋转90度时移除。齿的坡度和尺寸会根据齿的数量变化,所采用的表面特性也会变化。在任何情况下,接箍齿和帽齿被优选地配置成在帽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在不超过1.0nm的扭矩下,帽可以被移除。
31.仍然参考图2和3,可以理解,接箍齿230可以被认为是共同限定了设置在接箍的外周上的锯齿接箍唇缘250。类似地,帽齿330可以被认为共同限定了帽的外周上的锯齿帽唇缘350。更具体地,接箍体220在外接箍体表面240上具有锯齿接箍唇缘,并且帽裙边320在内帽表面340上具有锯齿帽唇缘350。
32.锯齿接箍唇缘250限定多个交错的接箍斜面232和接箍立板234,使得锯齿接箍唇缘围绕接箍延伸以具有起伏表面轮廓。锯齿帽唇缘350类似地限定了多个帽斜面和帽立板,使得锯齿帽唇缘围绕帽延伸,具有与锯齿接箍唇缘250的表面轮廓互补的起伏表面轮廓。因此,当帽300施加于接箍200时,锯齿帽唇缘350和锯齿接箍唇缘250共同限定径向深度一致的周向环。
33.帽300在第一旋转方向的移动(例如,逆时针)因此实现帽斜面和接箍斜面之间的接合。更具体地,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帽实现帽斜面和接箍斜面的凸轮接合以将帽与接箍分开。实现帽移除所需的旋转取决于所采用的斜面的尺寸和形状,但是应该在帽旋转时通过不超过90度的释放旋转完成。例如,如果锯齿接箍唇缘包括十二个围绕接箍外周均匀分布并且跨过接箍外周(如图1-3所示)的斜面,则在帽旋转30度时,帽斜面将完全跨越接箍斜面。反过来,帽斜面完全跨越接箍斜面将使帽a从其坐落的位置(在图3中示出)移动对应于接箍斜面纵向跨距(距离d)的距离。如果帽被压装(或滑入配合)到接箍上并且使用附装特征(例如周向脊部314)被保持在位,则接箍斜面的纵向跨距将足以允许附装特征在实现帽的释放旋转时离开接箍(或帽)。
34.为了将帽300施加/再施加于接箍200,帽和接箍可以沿纵轴a定位,锯齿帽唇缘350和锯齿接箍唇缘250一般是对齐的,并且帽压装(或滑入配合)到接箍上。可以理解,锯齿帽
唇缘和锯齿接箍唇缘之间的一些不对齐可以由斜面和立板之间的交界处的圆角接箍尖236和帽尖336解决。
35.一旦帽被施加于接箍,帽300在第二旋转方向的移动(例如,顺时针)实现帽立板和接箍立板之间的接合。更具体地,帽在第二方向旋转因此实现帽立板和接箍立板的固定接合以实现接箍200与帽300的旋转。该帽在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因此将旋转扭矩从帽转移到接箍,其反过来可以用于将接箍200紧固到容器体100上。仍然更具体地,帽300和接箍200可以被有效地锁定在一起,使得该帽在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相应地将接箍体220螺纹连接(通常通过帽/接箍组合的多次转动)至容器体100的相应的螺纹颈120上。该帽可以利用其外表面上的摩擦紧握特征360来增强用户紧握,使得当旋转帽/接箍组合时可以施加足够的扭矩。
36.可以理解,帽在第一或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将不会把接箍从容器体移除,因为帽和接箍仅仅在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期间被锁定在一起。为了移除接箍,接箍本身在第一旋转方向被旋转(通常通过接箍的多次转动)。在一些示例中,容器体100可以设有周向标记160,并且接箍设有被配置为将接箍锁定到容器体上的相应的标记座260。
37.如图4所示,打印流体容器10可以用于与打印系统20连接以将打印流体从打印流体容器加注/再加注到安装的打印流体源22。为此,帽300从接箍200移除,从而露出喷口210并提供到容器体100的内腔112的流体通路。随着帽的移除,打印流体容器10可以被定位为将喷口210与安装的打印流体源22的流体输入口24对齐,并且打印流体可以通过重力或在施加的力下被倒入安装的打印流体源。一旦加注/再加注完成,打印流体容器10可以从打印系统20移除,帽300可以被施加/再施加于接箍200,并且打印流体容器10可以被存放起来供将来使用。
38.已经呈现前面的描述用于说明和描述所述原理的示例。本描述并非穷尽的,也不将这些原理局限于所公开的任何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