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

2022-05-08 08:21: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方位动作捕捉模块、环绕式显示模块、智能触感全息投影操作台、多功能推拿教学模块、模块综合管理分析平台;所述全方位动作捕捉模块,由无标记点式光学动作捕捉设备、动作捕捉设备移动滑轨、动作捕捉设备支撑设备、配套连接设备、配套电源系统以及动作捕捉信息处理服务器组成;用于获取空间中使用者的动作、位置、姿态数据以及力学信息;所述环绕式显示模块,包括环绕式显示模块移动滑轨,结合所述全方位动作捕捉模块捕获使用者朝向方位,通过自适应转动,使显示界面中心点始终处于使用者视野正前方,便于使用者观察标准推拿手法以及对比分析界面;所述智能触感全息投影操作台,用于构建可视化人体全息投影,以展现人体的局部或整体,以及对应的脏腑、经络和穴位,并结合光电超声辐射设备产生压力,实现推拿过程中真人触感的模拟;所述多功能推拿教学模块,包括设备组网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标准推拿手法,生成标准推拿手法数据集;标准推拿手法分解和整体的理论临床讲解与训练;推拿手法理论和临床考核;多人在线推拿理论和临床对抗教学训练与竞赛;推拿潜力人员挖掘测试与选材以及中西医理论知识教学与考核;所述模块综合管理分析平台,与所述全方位动作捕捉模块、所述环绕式显示模块、所述智能触感全息投影操作台、所述多功能推拿教学模块连接,用于各模块自身数据收集、计算、模块间信息管理与传递以及系统数据综合分析和发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捕捉信息处理服务器,通过接收所述无标记点式光学动作捕捉设备信息,生成人体空间坐标数据,并根据所述人体空间坐标数据生成人体姿态数据、人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人体发力大小以及人体模拟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分析界面包含人体模型图像、人体热力学图像、结果分析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网模块,包含系统服务器、推拿竞赛客户端、组网相关网络设备、组网相关连接设备,通过多设备联网连线,用于完成所述多人在线推拿理论和临床对抗教学训练与竞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个性化存储使用者全部信息,包含个人信息、学习进度、考核成绩、优势手法、劣势手法、高频错误点以及使用者的动作、位置、姿态数据、力学信息和图像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完成所述推拿手法分解和整体的理论临床讲解与训练;结合所述环绕式显示模块显示的所述标准推拿手法、所述智能触感全息投影操作台呈现的人体局部或整体结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使用者推拿手法进行实时动作预警;并在环绕式显示模块所述对比分析界面实时显示动作预警信息,反馈使用者推拿手法的标准程度,指导使用者自纠正推拿手法,增强使用者实时肢体感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完成推拿手法理论和临床考核和多人在线中医推拿理论和临床对抗教学训练与竞赛的评估;基于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使用者推拿手法的标准程度,通过加权平
均量化评估,得出使用者临床实践分数并反馈给使用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核分为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四个等级,不同等级需要达到的最低理论考核分数和推拿手法标准程度不同,且难度随等级的提高而提升;考核结束后,生成使用者理论和临床考核成绩、错误分析报告以及能否进入下一等级的通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完成推拿潜力人员挖掘测试与选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未系统学习推拿的使用者进行推拿手法模仿程度、肢体结构、身体状况综合评估,生成使用者潜力分析报告,完成潜力人员挖掘测试与选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互式推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持非竞赛人员在线观看竞赛实况;生成竞赛人员排名和竞赛人员评判报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交互式中医推拿教学系统,包括全方位动作捕捉模块、环绕式显示模块、智能触感全息投影操作台、多功能推拿教学模块、模块综合管理分析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动作捕捉技术,设备组网技术与传统中医推拿教学方式相融合,结合标准中医推拿手法,为中医推拿使用者提供增强性实时肢体感受和个性化训练,实现中医推拿学习过程中的手法实时自纠正,中医推拿手法的综合量化评估。该教学系统能够实现中医推拿人员从选材到培养到考核的周期性教学,有助于中医推拿的传承以及中医推拿学生临床水平的提升,缩短了中医推拿人才培养周期。了中医推拿人才培养周期。了中医推拿人才培养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川 石启伟 黄璐琦 赵宇平 毛晓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医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5/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