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腰椎部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07:3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腰椎部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2.已知有一种腰椎部支承装置,其在具有座椅靠背的座椅中,通过朝座椅前方推压用于支承就坐者腰部的部位而使就坐者保持稳定的姿势(参照日本特开2020-1686号公报)。
3.在该腰椎部支承装置中,由导螺杆使构成铰链结构的两个连杆的端部同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朝前方推压安装板(即承压板)。


技术实现要素:

4.在上述腰椎部支承装置的结构中,由于需要使两个连杆同时并且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在导螺杆上设置的螺钉的长度增大。从而致使装置的成本增加。
5.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优选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腰椎部支承装置。
6.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是一种腰椎部支承装置,其构成为安装在用于支承座椅靠背的靠背框架上。腰椎部支承装置具备:基部,该基部固定于靠背框架;承压板,该承压板配置在基部的在座椅前方的一侧;铰链机构,该铰链机构构成为使承压板相对于基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移动;以及导螺杆,该导螺杆构成为使铰链机构能够移动。
7.铰链机构具有铰链销、以及第1桨叶和第2桨叶,第1桨叶和第2桨叶通过铰链销而相互连结,并且构成为以铰链销为中心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第1桨叶具有第1按压部和第1连结部,第1按压部构成为朝座椅前方按压承压板;第1连结部构成为以如下方式与导螺杆连结,即,通过导螺杆的旋转而沿座椅宽度方向移送第1连结部。
8.第2桨叶具有第2按压部和第2连结部,第2按压部构成为朝座椅前方按压承压板;第2连结部以能够相对于基部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基部连结。
9.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导螺杆仅移送构成铰链机构的第1桨叶以及第2桨叶中的一方的第1桨叶,因此能够减小在导螺杆上设置的螺钉的长度。其结果为,可降低腰椎部支承装置的成本。
10.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铰链销可以配置在比基部靠座椅前方的位置处。根据上述构成,能够简化铰链机构的构造,从而促进腰椎部支承装置的成本降低。
11.本公开的一个方案还可以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安装于靠背框架,并且在比铰链机构靠上方的位置处以使得承压板能够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摆动的方式来支承承压板。根据上述构成,既能够简化承压板的支承结构,又能够顺利地推压承压板。
12.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承压板可以构成为通过铰链机构而位移到收纳位置或比收纳位置靠座椅前方的展开位置。在承压板位于展开位置时,第1距离可以与第2距离相等,其中,第1距离是从第1按压部和承压板接触的接触部分到包含承压板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的虚拟平面的距离;第2距离是从第2按压部和承压板接触的接触部分到上述虚拟平
面的距离。在承压板位于收纳位置时,第1距离也可以与第2距离不同。根据上述构成,无需使第2桨叶的第2连结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移动,便能够使承压板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平行地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13.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示意性立体图。
14.图2a是示出图1的腰椎部支承装置的示意性后视图。
15.图2b是示出图2a的腰椎部支承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16.图3a以及图3b是示出图2a的基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17.图4a是示出图2a的基部、铰链机构、导螺杆以及致动器的示意性俯视图。
18.图4b是示出图2a的铰链机构、导螺杆以及致动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19.图5是图4a的v-v线处的示意性剖视图。
20.图6a是示出承压板位于收纳位置时的铰链机构的模式图。
21.图6b是示出承压板位于展开位置时的铰链机构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3.[1.第1实施方式]
[0024]
[1-1.结构]
[0025]
图1所示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坐垫2、座椅靠背3、靠背框架4、以及腰椎部支承装置10。
[0026]
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作为乘用车的座席座椅而使用。此外,以下的说明以及各附图中的方向表示在将交通工具用座椅1安装到交通工具(即乘用车)中的状态下的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宽度方向与交通工具的左右方向一致,座椅前方与交通工具的前方一致。
[0027]
坐垫2是用于支承就坐者臀部的部位。座椅靠背3是用于支承就坐者背部的部位。靠背框架4用于支承座椅靠背3。
[0028]
《靠背框架》
[0029]
靠背框架4具有第1侧架41、第2侧架42、上面板43、以及下面板44。
[0030]
第1侧架41以及第2侧架42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1侧架41以及第2侧架42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距离而配置。
[0031]
上面板43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第1侧架41的上端部和第2侧架42的上端部。下面板44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第1侧架41的下端部和第2侧架42的下端部。
[0032]
《腰椎部支承装置》
[0033]
腰椎部支承装置10安装于靠背框架4,并构成为使座椅靠背3中的支承就坐者腰部的位移部3a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位移。
[0034]
如图2a、2b所示,腰椎部支承装置10具备基部11、承压板12、铰链机构13、导螺杆14、致动器15、以及支承部16。
[0035]
(基部)
[0036]
基部11经由支承部16固定于靠背框架4。基部11是以使得厚度方向为座椅前后方向的姿势而配置的呈板状的部件。
[0037]
如图3a、3b所示,基部11具有第1轴承部111、第2轴承部112、第3轴承部113、以及载荷承受部114。
[0038]
第1轴承部111与后述的第2桨叶133的第2连结部133b连结。第1轴承部111以使得第2连结部133b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第2连结部133b。
[0039]
导螺杆14插通第2轴承部112。第2轴承部112以使得导螺杆14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导螺杆14。导螺杆14的前端配置在第3轴承部113。第3轴承部113配置在比第2轴承部112靠右侧的位置处。
[0040]
载荷承受部114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在第2轴承部112与第3轴承部113之间的呈板状的部位。载荷承受部114位于比第2轴承部112以及第3轴承部113靠座椅后方的位置处。载荷承受部114具有第1开口114a和第2开口114b。
[0041]
第1开口114a是配置于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和导螺杆14重合的位置处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缝隙。后述的螺母132d的插通部132f插通第1开口114a。并且,第1开口114a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小于螺母132d的卡止部132g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
[0042]
第2开口114b在第1开口114a的左侧的位置处与第1开口114a连续地设置。第2开口114b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可供螺母132d的卡止部132g插通的大小,且大于第1开口114a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第2开口114b设置成:在将铰链机构13组装到基部11时,用于使卡止部132g与载荷承受部114卡合。
[0043]
(承压板)
[0044]
图2a、2b所示的承压板12是从座椅后方支承座椅靠背3的位移部3a的部位,并且承压板12配置在基部11的于座椅前方的一侧。
[0045]
承压板12具有保持后述的支承部16的吊挂构件163的第1保持部121a以及第2保持部121b。第1保持部121a和第2保持部121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0046]
(铰链机构)
[0047]
铰链机构13构成为使承压板12相对于基部11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移动。
[0048]
铰链机构13配置在承压板12的于座椅后方的一侧。如图4a、4b所示,铰链机构13具有铰链销131、第1桨叶132、以及第2桨叶133。
[0049]
铰链销131是构成铰链机构13的轴的呈棒状的部件。铰链销131的中心轴与承压板12的移动方向正交。铰链销131配置在比基部11靠座椅前方的位置处。铰链销131在上下方向上插通第1桨叶132以及第2桨叶133。
[0050]
第1桨叶132通过铰链销131与第2桨叶133相互连结。第1桨叶132构成为以铰链销131为中心而相对于基部11以及第2桨叶133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第1桨叶132具有第1按压部132a和第1连结部132b。
[0051]
第1按压部132a构成为朝座椅前方按压承压板12。由第1桨叶132的左端部构成第1按压部132a,伴随着第1桨叶132的摆动,第1按压部132a与承压板12以滑动的方式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位移。
[0052]
第1连结部132b是以如下方式与导螺杆14连结的部位,即,通过导螺杆14的旋转而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移送第1连结部132b。第1连结部132b具有前方配置部132c和螺母132d。
[0053]
前方配置部132c是从座椅前方与基部11的载荷承受部114接触或对置的部位。由第1桨叶132中的位于隔着铰链销131与第1按压部132a相反一侧的端部(即右端部)构成前方配置部132c。前方配置部132c以使得螺母132d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螺母132d。
[0054]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方配置部132c在第1桨叶132摆动的过程中,与载荷承受部114以滑动的方式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位移。前方配置部132c是构成为向基部11传递朝座椅后方施加的载荷的载荷传递部。
[0055]
螺母132d是与导螺杆14螺合且与基部11卡合的部位。如图5所示,螺母132d具有本体132e、插通部132f、以及卡止部132g。
[0056]
本体132e是供导螺杆14插通的呈筒状的部位,且本体132e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本体132e以能够相对于前方配置部132c绕与上下方向平行的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前方配置部132c。本体132e利用导螺杆14的旋转而沿座椅宽度方向移动。
[0057]
插通部132f是从本体132e朝座椅后方突出的部位。插通部132f插通基部11的第1开口114a。插通部132f伴随着导螺杆14的旋转在第1开口114a内沿座椅宽度方向移动。
[0058]
卡止部132g是配置在比本体132e靠座椅后方的位置处且从座椅后方卡止在基部11的爪。具体而言,卡止部132g与插通部132f的后端部连结,且从座椅后方抵接基部11的载荷承受部114。卡止部132g是构成为向基部11传递朝座椅前方施加的载荷的载荷传递部。
[0059]
如图4a、4b所示的第2桨叶133通过铰链销131与第1桨叶132相互连结。第2桨叶133构成为以铰链销131为中心而相对于基部11以及第1桨叶13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第2桨叶133具有第2按压部133a和第2连结部133b。
[0060]
第2按压部133a构成为与第1桨叶132的第1按压部132a共同朝座椅前方按压承压板12。由第2桨叶133的右端部构成第2按压部133a,伴随着第2桨叶133的摆动,第2按压部133a与承压板12以滑动的方式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位移。
[0061]
从第2桨叶133中的和铰链销131连结的部分到第2按压部133a之间的距离与从第1桨叶132中的和铰链销131连结的部分到第1按压部132a之间的距离相等。
[0062]
第2桨叶133以使得第2按压部133a和承压板12接触的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与第1按压部132a和承压板12接触的部分处于相同位置的方式进行摆动。也就是说,第2桨叶133以使得承压板12的位移方向与座椅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式与第1桨叶132同时进行摆动。
[0063]
第2连结部133b是以能够相对于基部11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基部11连结的部位。第2连结部133b具有第1轴部133c和第2轴部133d。第1轴部133c以及第2轴部133d均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呈销状的部位。第1轴部133c配置在第2轴部133d的上方处。第1轴部133c以及第2轴部133d以能够绕自身的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基部11的第1轴承部111处。
[0064]
由第1轴承部111限制第2连结部133b在座椅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宽度方向上移动。因此,第2桨叶133伴随着通过铰链销131而连结的第1桨叶132的摆动,以第2连结部133b为中心相对于基部11进行旋转。
[0065]
(导螺杆)
[0066]
导螺杆14构成为:通过导螺杆14的绕自轴旋转沿座椅宽度方向移送第1桨叶132的第1连结部132b,从而使铰链机构13能够进行移动。导螺杆14的在轴向上的局部设置有螺纹牙。
[0067]
由第2轴承部112以及第3轴承部113以使得导螺杆14在轴向以及径向上不会相对
于基部11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来保持导螺杆14。导螺杆14与致动器15连结。
[0068]
(致动器)
[0069]
致动器15是使导螺杆14绕自轴进行旋转的驱动源。作为致动器15的动力可以使用电力、压缩空气或者油压。致动器15被保持在基部11。
[0070]
(支承部)
[0071]
图2a、2b所示,支承部16安装在靠背框架4,并且支承部16以使得承压板12能够相对于靠背框架4进行位移的方式支承着承压板12。支承部16具有框体161、连结棒162、吊挂构件163、以及加强件164。
[0072]
框体161由u字形的棒材构成。框体161的上端部固定在靠背框架4的上面板43。框体161的下端部经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连结棒162固定在靠背框架4的下面板44。基部11固定于框体161。
[0073]
吊挂构件163由具有弹性的棒材构成,该棒材为了吊挂承压板12而弯曲成c字形。吊挂构件163固定在框体161。吊挂构件163在比基部11以及铰链机构13靠上方的位置处以使得承压板12能够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的方式支承着承压板12。
[0074]
具体而言,吊挂构件163的两个前端部分别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插通承压板12的第1保持部121a以及第2保持部121b。由第1保持部121a以及第2保持部121b限制吊挂构件163的两个前端部绕自轴进行旋转。
[0075]
由第1保持部121a以及第2保持部121b保持的吊挂构件163构成为因承压板12朝座椅前方的摆动而受到扭转。由此,吊挂构件163利用弹性力以使得承压板12朝座椅后方摆动的方式对承压板12施力。
[0076]
加强件164由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棒材构成。加强件164在比吊挂构件163靠上方的位置处固定在框体161,并且加强件164抑制框体161的变形。
[0077]
(承压板的位移)
[0078]
承压板12构成为通过铰链机构13而位移到图6a所示的收纳位置或图6b所示的展开位置,其中,展开位置比收纳位置靠座椅前方。
[0079]
收纳位置是承压板12能够位移的范围内最靠座椅后方的位置。在承压板12处于收纳位置时,第1桨叶132的第1连结部132b位于在第1连结部132b可移动的范围内最靠右侧的位置处。
[0080]
此外,在承压板12处于收纳位置时,第1桨叶132在从第1按压部132a到铰链销131的连结部分与承压板12的后表面接触,并且第2桨叶133在从第2按压部133a到铰链销131的连结部分与承压板12的后表面接触。
[0081]
第1桨叶132作为连杆经由铰链销131以及第2桨叶133的第2连结部133b与基部11连结。由此,伴随着第1桨叶132的第1连结部132b(具体而言,螺母132d以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螺母132d连结的前方配置部132c)通过导螺杆14的旋转而相对于基部1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第1桨叶132的第1按压部132a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位移。
[0082]
由此,若第1连结部132b在承压板12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朝左侧移动,则第1按压部132a朝座椅前方摆动,并且与第1桨叶132连结的铰链销131也朝座椅前方移动。其结果为,与铰链销131连结的第2桨叶133也作为连杆以第2连结部133b为中心摆动,且第2按压部133a和第1按压部132a同步朝座椅前方移动。
[0083]
也就是说,通过第1连结部132b向左侧的移动,而使得第1按压部132a和第2按压部133a同时朝座椅前方按压承压板12。由此,承压板12位移到展开位置。
[0084]
根据相同的机制,若第1连结部132b在承压板12位于展开位置的状态下朝右侧移动,则第1按压部132a和第2按压部133a同步朝座椅后方移动。伴随着第1按压部132a以及第2按压部133a朝座椅后方移动,承压板12借助吊挂构件163的施力而朝座椅后方(即朝向收纳位置)位移。
[0085]
如图6b所示,在承压板12处于展开位置时,承压板12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即座椅靠背3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c经过铰链销131的中心。
[0086]
由此,从第1按压部132a和承压板12接触的接触部分到包含中心线c的虚拟平面的第1距离d1与从第2按压部133a和承压板12接触的接触部分到包含中心线c的虚拟平面的第2距离d2相等。
[0087]
另一方面,如图6a所示,在承压板12处于收纳位置时,承压板12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c位于比铰链销131的中心靠左侧的位置处。因此,第1距离d1小于第2距离d2。
[0088]
如上所述,在承压板12处于收纳位置时,铰链机构13相对于承压板12靠右而配置,通过承压板12位移到展开位置,铰链机构13在相对与中心线c左右对称的位置处从座椅后方支承承压板12。
[0089]
[1-2.效果]
[0090]
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0091]
(1a)通过导螺杆14仅移送构成铰链机构13的第1桨叶132以及第2桨叶133中的一方的第1桨叶132,因此能够减小在导螺杆14上设置的螺钉的长度。进而,无需在第2桨叶133设置螺母。因此,可降低腰椎部支承装置10的成本。
[0092]
(1b)通过使铰链销131配置在比基部11靠座椅前方的位置处,而能够简化铰链机构13的结构。因此,可促进腰椎部支承装置10的成本降低。
[0093]
(1c)通过支承部16以使得承压板12能够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摆动的方式来支承承压板12,而既能够简化承压板12的支承结构,又能够顺利地推压承压板12。
[0094]
(1d)通过使在承压板12位于收纳位置时的第1距离d1与第2距离d2不同,无需使第2桨叶133的第2连结部133b在座椅宽度方向移动,便能够使承压板1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平行地进行移动。
[0095]
[2.其他实施方式]
[0096]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
[0097]
(2a)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中,铰链销131可以配置在比基部11靠座椅后方的位置处。即,第1桨叶132以及第2桨叶133各自中的一部分可以配置在比基部11靠座椅后方的位置处。
[0098]
(2b)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中,承压板12可以不被支承为能够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此外,也可以由除吊挂构件163以外的机构朝座椅后方(即朝收纳位置)对承压板12施力。
[0099]
(2c)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中,第1桨叶132可以不具有前方配置部132c以及卡止部132g。
[0100]
(2d)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除了应用于在上述汽车中使用的座椅以外,例如也可应用于除汽车以外的铁路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座椅。
[0101]
(2e)可以由多个构成元素分担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或者可以将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统合到一个构成元素中。此外,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或者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此外,由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语句确定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所有方式均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