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2022-05-08 07:14: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血栓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the 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建议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作为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已经50多年。血管通路功能障碍是影响透析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尚无药物能够预防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内瘘永久性闭塞,再次建立通路,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并且增加住院和医疗费用。
3.近年来,治疗急性通路血栓栓塞的方法繁多,如手术切除、血管内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等,其中,血管介入最大的并发症为血管破裂,切割气囊的静脉破裂和夹层的风险更高;其次,会导致一小部分静脉的丢失。尿激酶溶栓治疗成本较低,被认为是抢救急性血栓性内瘘的另一种选择。
4.传统的单通道治疗方法,如静脉穿刺溶栓法、动脉穿刺溶栓法等,存在早期(2h)复通率不高、溶栓不良反应高等缺陷,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单通道治疗方法早期(2h)复通率不高、溶栓不良反应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包括用于建立动脉溶栓通道的动脉推注组件、用于建立静脉溶栓通道的静脉推注组件、以及抽吸溶栓后的血栓组织的血栓抽吸组件,采用流入段动脉端穿刺及静脉血栓体内穿刺,同时推注尿激酶溶栓液进行溶栓,以及采用所述血栓抽吸组件将溶栓后的血栓组织向体外抽吸,以进一步提高溶栓效率。
7.进一步地,所述动脉推注组件由第一溶液输送件构成,所述静脉推注组件由第二溶液输送件构成,所述第一溶液输送件与所述第二溶液输送件中均设有所述尿激酶溶栓液。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溶液输送件与所述第二溶液输送件之间设有控制器与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溶液输送件与所述第二溶液输送件驱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尿激酶溶栓液由30万u尿激酶通入60ml氯化钠溶液稀释制成。
10.进一步地,所述尿激酶溶栓液的推注速度为15ml/h。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丝杆电机、设置在所述丝杆电机转动端的螺母、以及与所述螺母连接的推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安装所述第一溶液输送件与所述第二溶液输送件的安装位,所述推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溶液输送件与所述第二溶
液输送件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滑动槽与若干测量孔;所述推板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测量孔中设有可移动的感应器;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感应器对应设置的移动件。
13.进一步地,所述血栓抽吸组件包括外筒、设置在所述外筒中的过滤筒、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筒上且与所述过滤筒内部相连通的负压口;所述过滤筒上设有用于抽取溶栓后的血栓组织的进液端,所述外筒上设有用于输送过滤后血液的输送端,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外筒相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筒中设有进液口以及进液开关;所述进液开关穿过所述外筒与所述过滤筒;所述过滤筒表面与底部均设有若干排液口;所述过滤筒内部通过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外筒内部相连通。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通道溶栓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包括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通道溶栓装置。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动脉推注组件在流入段动脉端穿刺以及静脉推注组件在静脉血栓体内穿刺,并同时推注尿激酶溶栓液进行溶栓,实现双通道溶栓,采用双通道尿激酶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于传统单通道治疗方法,观察血栓患者的复通率、复通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在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具有早期(2 h)复通率高、溶栓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驱动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件内部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抽吸组件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抽吸组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动脉推注组件;2、静脉推注组件;3、血栓抽吸组件;4、控制器;5、驱动件;6、流入段动脉端;7、近心端血栓末端;11、第一溶液输送件;21、第二溶液输送件;31、外筒;32、过滤筒;33、负压口;34、进液端;35、输送端;36、进液口;37、进液开关;51、底座;52、丝杆电机;53、螺母;54、推板;56、感应器;57、移动件;321、排液口;511、滑动槽;512、测量孔;541、滑块;551、左挡块;552、中挡块;553、右挡块;554、横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0.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通道溶栓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用于建立动脉溶栓通道的动脉推注组件1、用于建立静脉溶栓通道的静脉推注组件2、以及抽吸溶栓后的血栓组织的血栓抽吸组件3,采用流入段动脉端6穿刺及静脉血栓体内穿刺,同时推注尿激酶溶栓液进行溶栓,以及采用血栓抽吸组件3将溶栓后的血栓组织向体外抽吸,以进一步提高溶栓效率。
21.通过b超探查确认血栓的始、末端,根据b超标识,确定流入段动脉端6血栓起点与近心端血栓末端7位置,采用消毒方法消毒后,动脉推注组件1在流入段动脉端6穿刺,静脉推注组件2在近心端血栓末端7位置穿刺,建立双通道溶栓,动脉推注组件1与静脉推注组件2同时推注尿激酶溶栓液进行溶栓,其中,由于动脉与静脉在一个吻合形成内瘘,动脉溶栓通道中的尿激酶溶栓液可以对血栓起点进行溶栓,静脉溶栓通道中的尿激酶溶栓液可以对血栓末端进行溶栓。溶栓后,采用血栓抽吸组件3将溶栓后的血栓组织向体外抽吸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血液重新输送至体内,防止患者因向体外抽吸溶栓后的血栓组织将血液一同吸出后出现失血现象。
22.本技术采用双通道尿激酶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于传统单通道治疗方法,观察血栓患者的复通率、复通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在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具有早期(2 h)复通率高、溶栓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的特点。
2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动脉推注组件1由第一溶液输送件11构成,静脉推注组件2由第二溶液输送件21构成,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中均设有尿激酶溶栓液。尿激酶溶栓液由30万u尿激酶通入60ml氯化钠溶液稀释制成。尿激酶溶栓液的推注速度为15ml/h。
24.其中,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的出液端均与套管针相连通,套管针选择22号套管针。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内分别设有30ml氯化钠溶液,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上设有注入口,注入口上设有肝素帽。将30万u尿激酶分别通过注入口注入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进行稀释,以15ml/h的推注速度将尿激酶溶栓液分别注入静脉溶栓通道和动脉溶栓通道中,进行溶栓观察。单日总尿激酶剂量为30万u。若单日30万u尿激酶泵入无效,次日按照同样的方法再次泵入1次,总尿激酶剂量不超过60万u。
2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之间设有控制器4与驱动件5,驱动件5分别与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驱动连接,控制器4与驱动件5电连接。驱动件5包括底座51、设置在底座51上的丝杆电机52、设置在丝杆电机52转动端的螺母53、以及与螺母53连接的推板54;底座51上设有可安装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的安装位,推板54分别与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连接。底座51上设有滑动槽511与若干测量孔512;推板54上设有与滑动槽511配合的滑块541;测量孔512中设有可移动的感应器56;滑块541上设有与感应器56对应设置的移动件57。
26.具体地,底座51上的安装位由左、中、右挡块553与横挡块554构成。其中,左挡块551与中挡块552、右挡块553与中挡块552之间围构成放置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的空间,左挡块551与中挡块552、右挡块553与中挡块552之间均通过顶块连接,用于限制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中挡块552设有螺杆,通过
转动螺杆,可以控制左、中、右挡块553共同移动,进而调节横挡块554与左、中、右挡块553的距离。横挡块554上设有供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上压缩杆通过的凹槽。压缩杆与推板54通过卡扣连接,丝杆电机52驱动,螺母53与丝杆电机52的转动端螺纹连接,受丝杆电机52带动进行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推板54带动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推注和抽吸。
27.其中,丝杆电机52的转动端与横挡块55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利用滑块541与滑动槽511的配合,使得推块保持直线往复移动。测量孔512设置在滑动槽511的邻边,感应器56具有两个,一个固定在最接近横挡块554的一侧,定义为0ml,其它测量孔512以相同间距排列,可以以每个定位孔代表5ml或10ml进行定义,例如需要推注30ml的尿激酶溶栓液,将活动的感应器56放置对应30ml的定位孔中,启动丝杆电机52,此时移动件57受到30ml处的感应器56感应,当其移动至0ml处的感应器56时,该感应器56感应到移动件57的经过,反馈信号至控制器4中,控制器4控制丝杆电机52停止驱动,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尿激酶溶栓液的推注过程。具体地,在穿刺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具体地,根据b超标识,用含氯已定消毒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范围≥10cm,螺旋式消毒内瘘侧皮肤,待干。消毒后,选择22号套管针,在流入段动脉端6血栓起点,用0.9%氯化钠溶液充满第一溶液输送件11的筒腔,进行流入段动脉端6穿刺。止血带结扎内瘘上端,用22号套管针,0.9 %氯化钠溶液充满第二溶液输送件21的筒腔,进行近心端血栓末端7穿刺。通过设置推板54同时推动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能够更好地控制第一溶液输送件11与第二溶液输送件21同时向动脉溶栓通道与静脉溶栓通道中注入尿激酶溶栓液。
28.进一步地,感应器56与移动件57的位置可以交替。感应器56与移动件57可以是红外传感器与挡片,或者是霍尔传感器与磁片。
29.在另一实施例中,丝杆电机52与螺母53也可以替换为气缸与推板54直接连接驱动。
3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血栓抽吸组件3包括外筒31、设置在外筒31中的过滤筒32、以及设置在过滤筒32上且与过滤筒32内部相连通的负压口33;过滤筒32上设有用于抽取溶栓后的血栓组织的进液端34,外筒31上设有用于输送过滤后血液的输送端35,过滤筒32与外筒31相连通。过滤筒32中设有进液口36以及进液开关37;进液开关37穿过外筒31与过滤筒32;过滤筒32表面与底部均设有若干排液口321;过滤筒32内部通过排液口321与外筒31内部相连通。
31.其中,进液端34与出液端处均设有阀门与穿刺针,进液端34处的穿刺针设有阀门。在抽吸溶栓后的血栓组织时,进液端34处的穿刺针在内瘘上的适当位置刺入,打开负压口33,此时进液开关37处于关闭状态,进液开关37上方的进液筒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后,关闭负压口33,打开阀门,溶栓后的血栓组织随血液共同被抽入过滤筒32中,待抽取部分后,关闭阀门,此时打开进液开关37,血液通过进液开口流入过滤筒32中,并经过排液口321的过滤,血液流入外筒31中,随后打开出液端处的阀门,血液输送回静脉中。
32.进一步地,通过在过滤筒32底部与侧面上设有排液口321,当过滤筒32底部的排液口321被血栓组织堵塞时,血液也可以从侧面的排液口321流入外筒31中,防止血液堵塞无法流通,防止患者失血过多。
3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通道溶栓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4;包括如前述中任一项的双
通道溶栓装置。
34.通过b超探查确认血栓的始、末端,根据b超标识,确定流入段动脉端6血栓起点与近心端血栓末端7位置,采用消毒方法消毒后,动脉推注组件1在流入段动脉端6穿刺,静脉推注组件2在近心端血栓末端7位置穿刺,建立双通道溶栓,通过控制器4与驱动件5同时让动脉推注组件1与静脉推注组件2推注尿激酶溶栓液进行溶栓,其中,由于动脉与静脉在一个吻合形成内瘘,动脉溶栓通道中的尿激酶溶栓液可以对血栓起点进行溶栓,静脉溶栓通道中的尿激酶溶栓液可以对血栓末端进行溶栓。溶栓后,采用血栓抽吸组件3将溶栓后的血栓组织向体外抽吸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血液重新输送至体内,防止患者因向体外抽吸溶栓后的血栓组织将血液一同吸出后出现失血现象。
35.本技术采用双通道尿激酶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于传统单通道治疗方法,观察血栓患者的复通率、复通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在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具有早期(2 h)复通率高、溶栓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的特点。
36.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