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与流程

2022-05-06 09:0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2.手表生产过程中,表盘与表圈单独制造,并采用屏幕贴合技术进行贴合。
3.在屏幕贴合过程中,表盘与表圈需要满足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第一指标参数是指表盘与表圈的同心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第二指标参数是指表盘上目标位置点(表盘显示区十字线y轴的正向的端点)与预设轴线(表圈的圆心与盾牌斜边交点的连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预设轴线是指表盘的圆心与盾牌所在的位置点之间的连线。目前,存在如下两种方案来满足上述两个指标参数的要求,第一种方案是将表圈的圆心与表盘显示区x轴和y轴的交点进行同心贴合,以及选取预设轴线与表盘显示区十字线y轴做同轴贴合。第二种方案是选取表圈圆心和表盘圆心做同心贴合,以及选取预设轴线与表盘显示区十字线y轴做同轴贴合。
4.然而,针对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的高质量要求,现有技术的不良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用以解决针对第一指标和第二指标的高质量要求,现有技术的不良率较高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用于指示所述表盘上预设时刻点的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用于在所述表圈和所述表盘贴合时,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对齐;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控制所述表盘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目标移动距离,和控制所述表盘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若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将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进行贴合。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确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第二轴线;根据所述目标距离与所述第二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正弦函数,确定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第二轴线之后,还包括:显示所述第二轴线。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盘包括触摸屏组件和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为矩形,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显示屏组件相对设置,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确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中心点,确定第三轴线;根据所述第三轴线的长度和所述第一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余弦函数,确定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盘包括触摸屏组件和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为矩形,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显示屏组件相对设置,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确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中心点,确定第三轴线;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第三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正切函数或余切函数,确定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判断出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或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之间的间隙大于预设间隙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输出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的贴合调整次数超过预设次数且贴合调整失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输出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的贴合调整成功。
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图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用于指示所述表盘上预设时刻点的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用于在所述表圈和所述表盘贴合时,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对齐;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移动距离;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表盘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目标移动距离,和控制所述表盘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将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进行贴合。
1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以及,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设置有机械臂的贴合设备,用于将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进行贴合。
15.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6.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
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7.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8.本技术提供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通过获取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图像;根据第一图像,确定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根据第二图像,确定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用于指示表盘上预设时刻点的位置,第一预设位置用于在表圈和表盘贴合时,与第二预设位置对齐;根据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移动距离;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控制表盘沿水平方向移动目标移动距离,和控制表盘沿水平方向转动目标旋转角度;若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将表圈与表盘进行贴合。由于是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因此,使得同轴贴合时,能够不受第二圆心位置和触摸屏中心点之间的偏位的影响,达到将第二预设位置位于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连线上的效果,从而提高良率。
附图说明
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现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现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圈与表盘贴合的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1.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22.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表圈为环形,o1为表圈
的圆心,c1为表圈上盾牌的两条斜边的交点,c1通常用于指示手表中12点钟时刻的位置,在贴合过程中,其需要与表盘上12点钟时刻的位置对齐。表圈通常采用机械加工制成,一般为单件,且材料为陶瓷或金属。由于特征明显,例如c1点,因此,使用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贴合设备抓边和取点比较容易,尺寸管控较好。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表盘包括触摸屏(touch panel,tp)组件和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包括液晶模块(liquid crystal module,lcm)、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触摸屏组件为圆形,在图2中通过外圆所示出,其圆心位置为o2点示出的位置。图2中的内圆即为显示屏组件的内切圆,应理解,实际生产中,显示屏组件为矩形形状,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理解,示出了显示屏组件的内切圆,显示屏组件中设置有x轴(图中o2c2所在的轴线)和y轴(图中c2c3所在的轴线),x轴为矩形的相对设置的两条边的中线,y轴为矩形的相对设置的另外两条边的中线,x轴和y轴的交点为矩形的中心点,即图2中的c2点。y轴的正向的端点位置c3指示手表中12点钟时刻的位置。其中,c2和c3均是在显示屏组件点亮后显示。
25.其中,表盘为组合件,在理论上o2和c2应当重合,然而当前屏幕贴合行业的普遍技术水平仅能达到使得o2和c2之间的偏位距离≤0.15mm,部分技术能够管控到偏位距离≤0.10mm,而且良率比较低,给下游的整机装配过程带来不便。
26.在表圈与表盘的贴合过程中,满足第一指标参数可以理解为是使表盘上y轴端点c3尽可能位于表圈的圆心o1与盾牌斜边交点c1的连线o1c1上,实际生产中,第一指标参数要求的管控标准偏位≤0.08mm。第二指标参数可以理解为是使得表圈内圆与表盘外圆之间的间隙均匀,单边的间隙为0.075mm,即管控标准间隙≤0.15mm。
27.为了达到上述两个指标参数,目前行业中普遍采用如下两种现有技术的方案: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现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选取表圈内圆圆心o1和表盘中x轴和y轴的交点c2做同心贴合;以及,选取表圈内圆圆心o1与盾牌斜边交点c1的连线o1c1、表盘中c2c3做同轴贴合。
28.从图3中等号右边的图可以看出,表圈与表盘之间具有干涉区31,表圈与表盘之间具有缝隙区32。使用第一种方案,在理论上o1与c2同心度能够控制在0.05mm,以及,o1c1与c2c3的同轴度能够控制在0.25
°
以内,即点c3位于线o1c1上。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受o2与c2之间的偏位≤0.15mm的影响,使得干涉区造成表盘搭边(tp翘边)、表盘边缘碎裂(tp碎裂)和接触滑移偏心等不良;缝隙区造成缝隙超标,造成露底材和防水气密性不合格等不良,导致整体的不良率和报废率较高,约在5%左右。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现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选取表圈内圆圆心o1和表盘外圆圆心o2做同心贴合;以及,选取表圈内圆圆心o1与盾牌斜边交点c1的连线o1c1,与表盘显示区十字线y轴做同轴贴合。从图4中可以看出,使用第二种方案,在理论上o1与o2同心度能够控制在0.05mm以内,以及,表圈与表盘周圈间隙均匀;然而,o1c1与y轴同轴度0.25
°
较难控制,由于o2与c2偏位≤0.15mm的影响,o1c1与y轴c2c3在贴合前就存在0.15mm的距离,永远不能同轴,点c3不在o1c1上,则第一指标参数的偏位距离≤0.08mm无法满足,点亮后的外观也不能满足外观的指标要求,造成约3%的不良率。
30.综上,第一种方案整体良率较低,报废率较高,不良率约为5%,第二种方案达不到
同轴效果,不良率约为3%,均无法稳定投入生产,满足高质量要求。
31.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的技术构思过程如下:在第二种方案进行同心贴合的基础上,选取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使得表盘以第二圆心位置为旋转点朝向第一预设位置所在方向旋转,以提高同轴贴合度。
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51、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52和贴合设备53;贴合设备包括机械臂;图像采集装置51,用于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以及,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对表盘的调整参数,以使表圈和表盘能够满足上述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
34.贴合设备,用于在确定表圈和表盘满足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时,将表圈与表盘进行贴合。
35.具体地,在表圈和表盘贴合过程中,是将表圈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机械臂吸附表盘,并通过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以及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之后根据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图像,计算机械臂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和以表盘的圆心为旋转点朝向表圈上盾牌的斜边交点所在的方向进行旋转的旋转角度,之后计算机设备根据移动距离和旋转角度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机械臂,以控制机械臂在水平方向移动和旋转,以使表圈内圆的圆心和表盘的圆心做同心贴合,以及使表圈的内圆圆心与盾牌斜边交点的连线,和表盘显示区十字线的y轴做同轴贴合。下面将具体介绍如何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对表盘的调整参数,以使表圈和表盘之间能够满足上述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从而实现在满足高质量要求的同时,提高良率。
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以及,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图像。
37.其中,表盘包括触摸屏组件和显示屏组件,触摸屏组件为圆形。
38.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具体的,可以是贴合设备自带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39.本实施例中,是由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以及,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其中,表圈和表盘相对设置,则图像采集装置在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时,镜头应当位于表圈的正上方,从表圈的正上方进行拍照。同样地,图像采集装置在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时,镜头应当位于表盘的正上方,从表盘的正上方进行拍照。
40.步骤s2、根据第一图像,确定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
41.其中,第一预设位置位于表圈的环形区域中。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圈与表
盘贴合的原理示意图。如图7中左上示出的附图所示,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是指表圈的内圆的圆心o1点。第一预设位置是指盾牌的两条斜边的交点c1点。
42.具体的,可以采用数学方法确定内圆的圆心o1点。例如,通过在内圆中任意作两个弦,并分别作这两条弦的中垂线,该两条中垂线的交点即为圆心。当然,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确定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的方式,其他确定一个圆的圆心位置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本技术。
43.步骤s3、根据第二图像,确定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用于指示表盘上预设时刻点的位置,第一预设位置用于在表圈和表盘贴合时,与第二预设位置对齐。
44.由于拍摄的第二图像中包括x轴和y轴,因此,可以直接将y轴的正向的端点确定为第二预设位置。其中,第二预设位置可以用于指示12点钟时刻在表盘中所处的位置。
45.具体的,步骤s3包括:根据第二图像,确定触摸屏组件的第二圆心位置和显示屏组件的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为y轴的端点,且用于指示表盘的预设时刻点的位置;y轴为矩形形状的显示屏组件的相对设置的两条边的中线。
46.同样地,可以参考确定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来确定触摸屏组件的第二圆心位置,具体可参见确定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47.步骤s4、确定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移动距离,以及,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
48.其中,目标移动距离包括x轴的移动距离和y轴的移动距离。具体的,确定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移动距离,包括:根据第一x轴坐标和第二x轴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目标移动距离在x轴的移动距离;根据第一y轴坐标和第二y轴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目标移动距离在y轴的移动距离。其中,第一x轴坐标为第一圆心位置的x轴坐标,第二x轴坐标为第二圆心位置的x轴坐标,第一y轴坐标为第一圆心位置的y轴坐标,第二y轴坐标为第二圆心位置的y轴坐标。
49.示例性地,可以将第一圆心位置记为(x1,y1),以及将第二圆心位置记为(x2,y2),则目标移动距离为(x3,y3),其中,x3为x1与x2的差值的绝对值,y3为y1与y2的差值的绝对值。
5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包括:步骤a1、根据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
51.请继续参阅图7,步骤a1是将第一圆心位置o1和第一预设位置c1进行连线,得到第一轴线o1c1(图中以虚线示出)。
52.步骤a2、确定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一轴线之间的目标距离。
53.具体的,是在对表圈和表盘进行同心贴合,即将o1与o2进行重合之后,确定第二预设位置c3到第一轴线o1c1的目标距离。示例性地,可以是以c3为起点,作一条垂直于o1c1的垂线段,该垂线段的长度即为目标距离。
54.步骤a3、根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第二轴线。
55.请继续参阅图7,步骤a3是将第二圆心位置o2和第二预设位置c3进行连线,得到第
二轴线o2c3。
56.步骤a4、根据目标距离与第二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正弦函数,确定目标旋转角度。
57.示例性地,假设目标旋转角度为a,目标距离为d,则根据sina=d/|o2c3|,可以得到目标旋转角度a。
58.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步骤a3之后,还可以显示第二轴线。通过显示第二轴线能够将第二轴线可视化,以使用户直观地看到创建的该条虚拟轴线。
59.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包括:步骤b1、根据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
60.请继续参阅图7,步骤b1是将第一圆心位置o1和第一预设位置c1进行连线,得到第一轴线o1c1(图中以虚线示出)。
61.步骤b2、确定第二预设位置,与,显示屏组件的中心点,确定第三轴线。
62.请继续参阅图7,步骤b2是将第二预设位置c3与显示屏组件的中心点c2进行连线,得到第三轴线c2c3。
63.步骤b3、根据第三轴线的长度和第一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余弦函数,确定目标旋转角度。
64.示例性地,假设目标旋转角度为a,则根据cosa=|c2c3|/|o2c3|,可以得到目标旋转角度a。
65.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包括:步骤c1、根据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
66.请继续参阅图7,步骤c1是将第一圆心位置o1和第一预设位置c1进行连线,得到第一轴线o1c1(图中以虚线示出)。
67.步骤c2、确定第二预设位置与第一轴线之间的目标距离。
68.具体的,是在对表圈和表盘进行同心贴合,即将o1与o2进行重合之后,确定第二预设位置c3到第一轴线o1c1的目标距离。示例性地,可以是以c3为起点,作一条垂直于o1c1的垂线段,该垂线段的长度即为目标距离。
69.步骤c3、确定第二预设位置,与,显示屏组件的中心点,确定第三轴线。
70.请继续参阅图7,步骤c3是将c2点与c3点进行连线,得到第三轴线c2c3。
71.步骤c4、根据目标距离和第三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正切函数或余切函数,确定目标旋转角度。
72.示例性地,假设目标旋转角度为a,目标距离为d,则根据tana=|o2c2|/|c2c3|,可以得到目标旋转角度a。
73.或者,根据cota=|c2c3|/|o2c2|,可以得到目标旋转角度a。
74.步骤s5、控制表盘沿水平方向移动目标移动距离,和控制表盘沿水平方向转动目标旋转角度。
75.具体的,步骤s5,包括:控制吸附表盘的机械臂朝向第一预设位置沿水平方向移动目标移动距离,以及,控制吸附表盘的机械臂以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为旋转点,朝向第一预
设位置所在的方向转动目标旋转角度。
76.其中,控制吸附表盘的机械臂朝向第一预设位置沿水平方向移动目标移动距离,包括:控制机械臂在水平方向沿x轴方向移动x3距离,以及沿y轴方向移动y3距离。
77.其中,控制吸附表盘的机械臂朝向第一预设位置所在的方向转动目标旋转角度,包括:控制机械臂在水平方向以o2为旋转点,朝向第一预设位置所在的方向旋转目标旋转角度。
78.应理解,步骤s1至s5可以理解为是对表盘的一次调整过程,在通过步骤s1至步骤s5进行一次调整之后,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继续针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和针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并执行步骤s6。
79.步骤s6、确定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和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或者,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是否大于预设间隙。
80.步骤s7、若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或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大于预设间隙,则返回步骤s1,直至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将表圈与表盘进行装配。
81.具体的,将表圈与表盘进行装配,是控制机械臂将表圈与表盘进行装配。更具体的,可以是控制机械臂朝向表盘所在的位置移动,以将表盘与表圈进行装配,即表盘安装在表圈内部。
82.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图像;根据第一图像,确定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根据第二图像,确定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用于指示表盘上预设时刻点的位置,第一预设位置用于在表圈和表盘贴合时,与第二预设位置对齐;根据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移动距离;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控制表盘沿水平方向移动目标移动距离,和控制表盘沿水平方向转动目标旋转角度;若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将表圈与表盘进行贴合。由于是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因此,使得同轴贴合时,能够不受第二圆心位置和触摸屏中心点之间的偏位的影响,达到将第二预设位置位于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连线上的效果,从而提高良率。
8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经过多次调整,仍然无法满足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的要求,此时若继续进行调整,则会影响生产效率,另外,这也反映出来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材料问题导致的贴合调整失败。则此时可以通过在判断出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或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大于预设间隙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输出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表圈与表盘的贴合调整次数超过预设次数且贴合调整失败。
84.另外,还可以在判断出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表圈与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之后,输出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表圈与表盘的贴合调整成功。
85.在上述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
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81、确定模块82和控制模块83;其中,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对表圈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和对表盘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图像;确定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表圈的第一圆心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确定模块8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表盘的第二圆心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用于指示所述表盘上预设时刻点的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用于在所述表圈和所述表盘贴合时,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对齐;所述确定模块8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移动距离;所述确定模块8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控制模块83,用于控制所述表盘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目标移动距离,和控制所述表盘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所述控制模块83,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将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进行贴合。
86.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82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确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第二轴线;根据所述目标距离与所述第二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正弦函数,确定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8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84;该显示模块84,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轴线。
8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盘包括触摸屏组件和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为矩形,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显示屏组件相对设置;确定模块82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确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中心点,确定第三轴线;根据所述第三轴线的长度和所述第一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余弦函数,确定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8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盘包括触摸屏组件和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为矩形,所述触摸屏组件和所述显示屏组件相对设置;确定模块82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目标旋转角度,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轴线;确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中心点,确定第三轴线;根据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第三轴线的长度的比值,以及,正切函数或余切函数,确定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9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输出模块85;该输出模块85,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第一圆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圆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或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之间的间隙大于预设间隙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输出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贴合调整次数超过预设次数且贴合调整失败。
9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输出模块85,还用于输出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表圈与所述表盘贴合调整成功。
9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表盘
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93.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82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82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9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和收发器93。
95.处理器91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9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案。处理器9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96.存储器92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9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9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97.收发器93可以用于获取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
98.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收发器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计算机(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9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10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该芯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
10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
10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表盘与表圈贴合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
10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