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2-05-06 09:0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系统更新的问题,而更新的过程中,可能会将用户的全部或部分设定还原,在更新后需要用户手动更改相关设定,影响用户体验。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4.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5.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6.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同。7.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8.存储单元,用于在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9.加载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同。10.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11.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同,可以在第一系统更新后加载用户设置的参数,无需用户手动设置,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12.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可选流程示意图;13.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可选流程示意图;14.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再一种可选流程示意图;15.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可选结构示意图;16.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18.在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的产品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会遇到因为安全漏洞打补丁或者支持新版本的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或者某一版本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inputoutputsystem,bios)同时支持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大的不同库存量单位(stockkeepingunit,sku),而推出编码库(codebase)差异很大且需要通过加载默认值(loaddefault)的操作将biosfw(firmware,固件)更新到电子设备。这样就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电子设备中设置工具(biossetup)所设置的参数会被还原,可能会造成参数上的冲突无法进入到操作系统,或者需要用户手动再次设定相关参数。例如,用户将satacontrollermode设定成raidmode安装了操作系统,而bios更新后做了loaddefault动作将satacontrollermode还原为ahcimode,这时会造成无法启动进入到操作系统。19.相关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主要采用如下解决方案:20.在刷写bios时,对用户设定所在的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进行跳过,不去刷写。21.但该方案无法覆盖到需要执行loaddefault的biosfw更新场景,因为配置数据(setupdata)可能增加了新的特征(feature),或者变量(variable)名和/或偏移量(offset)发生变化,不去刷写用户设定所在的spi会导致新版本bios更新的改动无法生效,并且,用户设定和平台相关配置会丢失或被修改,还会存在进不了系统等一系列风险。22.因此,针对相关技术中系统更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第一系统更新前主动确认是否会执行加载默认值的动作,若确定执行加载默认值,则获取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在第一系统更新后,回存所述当前参数,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部分或全部缺点。23.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可选流程示意图,将根据各个步骤进行说明。24.步骤s101,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默认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系统当前版本所对应的原始默认参数;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未经修改的部分默认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经过修改设定后的另一部分参数;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二默认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系统更新之后的版本所对应的原始默认参数。其中,所述修改可以来源于用户设定;可以通过变量获取(getvariable)操作获取所述第一系统的所述第一默认参数、所述第二默认参数和所述当前参数。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所述装置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若确认执行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则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28.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基于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是否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29.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可以匹配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若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全部相同,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或者,若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其中,所述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可以包括存储全部所述当前参数,或只存储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相比存在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加载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且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相比存在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3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需要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增加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32.步骤s102,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确认是有已存储关于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数据,若存在所述数据,则加载所述数据,即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确认是否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若所述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则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基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对应的版本,确定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基于所述当前参数、所述第二默认参数和参数映射表,更新所述第一系统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后版本的更新对应关系。例如,所述参数映射表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历史默认参数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历史默认参数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二默认参数和对应的多个第一系统历史版本对应的默认参数。36.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第一参数的变量名称;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是否相同,响应于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不同,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默认参数、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任一参数。37.或者,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还可以基于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版本(更新后的版本)和历史版本的版本号等信息,确定更新版本与历史版(包括当前版本)的参数的变量名称的对应关系,基于变量名称的对应关系确定参数的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参数所包括的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默认参数中第一参数的值是否相同,响应于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不同,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38.例如,在第一系统的版本更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同参数在不同版本中的变量名称不同的情况,如果在第一系统更新后,仅仅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和所述当前参数中不同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变量名称和所述变量名称对应的值)进行位交换,可能会造成变量名称改变,第一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因此,在加载所述当前参数时,首先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各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在加载当前参数时,仅将第二默认参数中对应参数的值更改为当前参数中的值,一方面实现了回存设定的参数;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系统的正常运行。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后或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之前,还可以确定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即将修改为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是否会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其他参数冲突,或者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与所述第一系统冲突;响应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其他参数冲突,或者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一系统冲突,不加载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或不加载所述当前参数。4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后或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之前,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中不同版本之间的冲突解决方案,和当前参数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各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冲突解决方式。4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前,重启所述第一系统。其中,所述重启包括软重启,即内存不会掉电,且存储的所述当前参数不会丢失,所述第一系统重启后,可以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同。42.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后,可以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或者在所述第一系统关机再开机时,由于内存掉电,所述写入内存中的当前参数被删除;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系统再次更新前,存储更改参数后的所述第二默认参数。43.如此,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同。可以在第一系统更新后加载用户设置的参数,无需用户手动设置,提升用户体验。44.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可选流程示意图,将根据各个步骤进行说明。45.步骤s201,第一系统更新前,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46.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在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47.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可以读取电子设备的寄存器,确认强刷工具(flashtool)对应的参数中,加载默认值对应的值是否为真;若所述加载默认值对应的值为真值,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或者,若所述加载默认值对应的值为假值,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不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48.例如,所述装置通过读取cpu中smmsavestate的寄存器,获取flashtool的刷写参数,确认cmdfiltertable中flashcmd的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比特(bit)是否成立,若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比特成立,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若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比特不成立,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不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49.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装置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则执行步骤s202。50.步骤s202,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获取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和第一默认参数,匹配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若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全部相同,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或者,若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其中,所述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可以包括存储全部所述当前参数,或只存储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相比存在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需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增加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53.步骤s203,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确认是否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54.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所述装置确认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则执行步骤s204。55.步骤s204,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获取存储的所述当前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对应的版本,确定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基于所述当前参数、所述第二默认参数和参数映射表,更新所述第一系统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后版本的更新对应关系。例如,所述参数映射表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历史默认参数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历史默认参数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二默认参数和对应的多个第一系统历史版本对应的默认参数。57.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第一参数的变量名称;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是否相同,响应于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不同,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默认参数、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任一参数。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后或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之前,还可以确定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即将修改为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是否会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其他参数冲突,或者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与所述第一系统冲突;响应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其他参数冲突,或者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一系统冲突,不加载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或不加载所述当前参数。5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后或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之前,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中不同版本之间的冲突解决方案,和当前参数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各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冲突解决方式。6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前,重启所述第一系统。其中,所述重启包括软重启,即内存不会掉电,且存储的所述当前参数不会丢失,所述第一系统进行软重启后,可以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同。61.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后,可以删除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或者在所述第一系统关机再开机时,由于内存掉电,所述写入内存中的当前参数被删除;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系统再次更新前,存储更改参数后的所述第二默认参数。62.如此,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第一系统更新前,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确认是否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一方面,完善了第一系统(bios)更新中存在的缺陷,保证用户或上一版本的系统设定可以保存下来;另一方面,无需用户在第一系统更新后再次设置相关参数,提升用户体验,并规避了不同版本的参数冲突导致系统故障的风险。6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再一种可选流程示意图,将根据各个步骤进行说明。64.步骤s301,第一系统更新前,确认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6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系统更新前,数据处理装置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第二默认参数。66.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可以读取电子设备的寄存器,确认强刷工具对应的参数中,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值是否为真;若所述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值为真值,则确认电子设备执行所述loaddefault动作;或者,若所述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值为假值,则确认电子设备不执行所述loaddefault动作。67.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可以通过读取cpu中smmsavestate的寄存器,获取flashtool的刷写参数,检查cmdfiltertable中flashcmd里的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bit是否成立(即强刷工具对应的参数中,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值是否为真)。68.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bit成立,则执行步骤s302,若所述loaddefault动作对应的bit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303。69.步骤s302,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7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获取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和第一默认参数;匹配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为用户设置的参数;所述装置存储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和/或,增加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7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将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存储在内存中。7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设置一个标志位表征需要执行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即设置一个标志位代表需要做回存用户设定的动作)。73.步骤s303,更新第一系统。7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更新所述第一系统。7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基于相关技术中系统更新的步骤流程执行更新所述第一系统的动作。76.步骤s304,确认是否存在加载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7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确认是否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加载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78.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可以通过确定是否存在表征需要执行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的标志位,确认是否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79.具体的,若所述标志位成立,则确认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执行步骤s305;若所述标志位不成立,则确认不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继续加载所述第一系统更新。80.步骤s305,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8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从所述内存中获取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基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对应的版本,确定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基于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所述第二默认参数和参数映射表,更新所述第一系统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后版本的更新对应关系。例如,所述参数映射表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历史默认参数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历史默认参数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二默认参数和对应的多个第一系统历史版本对应的默认参数。82.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可以第一参数)的变量名称;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是否相同,响应于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不同,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默认参数、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任一参数。83.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可以基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版本,和所述参数对照表,确认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与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所对应的第一参数;然后对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当前参数中的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位交换(bitswap),实现将用户设置的第一参数导入到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84.相关技术中,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第一系统更新前的版本(currentbios)的当前参数全部被忽略;进行加载默认值的操作后,只有更新后的第一系统(newbios)中的第二默认参数才会生效。85.此时,若用户需要使用当前参数,需要对第二默认参数进行设置,才能增加当前参数中设定的参数。86.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所述装置确认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与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所对应的第一参数;然后对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当前参数中的所述第一参数进行位交换,将用户设置的第一参数导入到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87.如此,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第一系统更新前,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确认是否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一方面,完善了第一系统(bios)更新中存在的缺陷,保证用户或上一版本的系统设定可以保存下来;另一方面,无需用户在第一系统更新后再次设置相关参数,提升用户体验,并规避了不同版本的参数冲突导致系统故障的风险。8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2,步骤s201至步骤s204以及步骤s301至步骤s305,可以是运行第一系统的情况下,对第一系统进行更新时所执行的步骤流程;也可以是运行第二系统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系统进行更新时所执行的步骤流程。89.具体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在第二系统的状态下响应对第一系统(bios)的更新而执行。例如,可以在windows或dos等操作系统状态下,响应于对bios等加载系统的更新,在操作系统状态下存储加载系统的当前参数,在完成加载系统更新后的第一次重启时,未进入加载系统前会先加载已存储的加载系统的当前参数,加载完成后会进入引动系统,并进而进入操作系统。90.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可选结构示意图,将根据各个步骤进行说明。91.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400包括存储单元401和加载单元402。92.所述存储单元401,用于在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93.加载单元402,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的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同。94.所述存储单元401,具体用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是否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若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时包括加载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则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95.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400还可以包括确认单元403。96.所述确认单元403,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前,基于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是否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97.所述确认单元403,具体用于匹配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若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相同,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或者,若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相比存在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则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前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其中,所述存储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包括存储全部所述当前参数,或存储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包括的各项参数相比存在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98.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4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404。99.所述处理单元404,用于在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之前,若确认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则增加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100.所述处理单元404,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确认是否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若所述存在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对应的任务,则加载所述第一系统的当前参数。101.所述加载单元4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系统更新后对应的版本,确定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二默认参数;基于所述当前参数、所述第二默认参数和参数映射表,更新所述第一系统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参数映射表包括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至少一组历史默认参数的变量名称和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变量名称和值之间的对应关系。102.所述加载单元4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参数映射表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的第一参数的变量名称;确认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是否相同,响应于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不同,将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参数中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当前参数和所述第二默认参数中任一参数;或所述第一默认参数与所述当前参数相比不同的至少一项参数。10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至少一个网络单元704。电子设备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104.可以理解,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access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datarate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rambusrandomaccessmemory)。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10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应用程序722。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22中。106.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所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所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7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10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pu、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108.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技术各种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109.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 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110.此外,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技术各种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111.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11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113.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114.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115.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116.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