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5-06 05:3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传统凹版印刷机而言,目前整机热风系统控制方法,根据安调人员的经验,手动调整进风、排风、回风风门的开度大小,在使用的过程中针对工艺存在不同的印刷速度或者版面面积,都需要人为的调整各个风门的开度大小,来满足印刷干燥性能和烘箱负压的要求,费时费力,没有量化的数据进行数据支撑,从而导致大量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能满足智能化的操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有效印刷版面面积自动调整风门开度,实现了风门控制的智能化要求。
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5.步骤1:在色组烘箱进风、排风、回风风门上均安装电动风门执行器;
6.步骤2:预设定色组版辊有效版面面积范围的参数,并预设定不同版辊有效版面面积对应的进风、排风、回风风门执行器对应的开度值;
7.步骤3:读取版辊图纸上的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和总版面面积;
8.步骤4:选择色组版辊有效版面面积对应的风门档位,风门执行器根据选择的档位自动执行预设定的风门开度,并且根据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自动计算当前能够运行的最高速度,完成对印刷机色组的控制。
9.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10.步骤4具体为:
11.步骤4.1,根据步骤3中读取的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选择 s[i]对应的风门档位d[i],不同风门档位d[i]对应不同的风门开度值a;
[0012]
步骤4.2,安装在色组烘箱进风、排风、回风风门的电动风门执行器按照其风门开度值a执行相应的开度范围;
[0013]
步骤4.3,根据整机所有版辊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计算印刷机实际印刷速度的最大值v,根据v值调节印刷机的印刷速度。
[0014]
风门档位d[i]共有四档。
[0015]
风门档位d[i]具体包括:
[0016]
一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0%-20%,进风风门开度为2%、排风风门开度为20%、回风风门开度为100%;
[0017]
二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21%-40%,进风风门开度为30%、排风风门开度为50%、回风风门开度为70%;
[0018]
三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41%-70%,进风风门开度为70%、排风
风门开度为75%、回风风门开度为30%;
[0019]
四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71%-100%,进风风门开度为 100%、排风风门开度为100%、回风风门开度为0%。
[0020]
步骤4.3计算印刷机实际印刷速度的最大值v具体为:
[0021]
将所有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加和计算整机所有版辊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即s=∑s[i],
[0022]
当s《1.5s
max
,则v=v
max

[0023]
当1.5s
max
《s《2s
max
,v=0.85v
max

[0024]
当2s
max
《s《3s
max
,v=0.75v
max

[0025]
当s≥3s
max
,v=0.5v
max

[0026]
其中,i为色组数量,s
max
为整机所有版辊的总版面面积,v
max
为印刷机额定最高印刷速度。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8]
本发明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解决了在印刷前期必须根据不同的印刷工艺手动调整各个风门大小、印刷速度,没有量化的数据进行数据支撑,从而导致该方法大量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该方法电动风门执行器会根据选择的档位自动执行风门开度,同时系统会根据总的有效版面面积计算当前印刷机能够运行的最高速度;每个风门的开度比例对应关系,满足色组干燥性能的同时,计算最高印刷速度,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排风量,达到减风增浓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0]
本发明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31]
步骤1:在色组烘箱进风、排风、回风风门上均安装电动风门执行器;
[0032]
步骤2:预设定色组版辊有效版面面积范围的参数,并预设定不同版辊有效版面面积对应的进风、排风、回风风门执行器对应的开度值;
[0033]
步骤3:读取版辊图纸上的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和总版面面积;
[0034]
步骤4:选择色组版辊有效版面面积对应的风门档位,风门执行器根据选择的档位自动执行预设定的风门开度,并且根据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自动计算当前能够运行的最高速度,完成对印刷机色组的控制。
[0035]
步骤4具体为:
[0036]
步骤4.1,根据步骤3中读取的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选择 s[i]对应的风门档位d[i],不同风门档位d[i]对应不同的风门开度值a;
[0037]
风门档位d[i]共有四档,具体包括:
[0038]
一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0%-20%,进风风门开度为2%、排风风门开度为20%、回风风门开度为100%;
[0039]
二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21%-40%,进风风门开度为30%、排风风门开度为50%、回风风门开度为70%;
[0040]
三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41%-70%,进风风门开度为70%、排风
风门开度为75%、回风风门开度为30%;
[0041]
四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71%-100%,进风风门开度为 100%、排风风门开度为100%、回风风门开度为0%;
[0042]
步骤4.2,安装在色组烘箱进风、排风、回风风门的电动风门执行器按照其风门开度值a执行相应的开度范围;
[0043]
步骤4.3,根据整机所有版辊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计算印刷机实际印刷速度的最大值v,根据v值调节印刷机的印刷速度;
[0044]
计算印刷机实际印刷速度的最大值v具体为:
[0045]
将所有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加和计算整机所有版辊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即s=∑s[i],
[0046]
当s《1.5s
max
,则v=v
max

[0047]
当1.5s
max
《s《2s
max
,v=0.85v
max

[0048]
当2s
max
《s《3s
max
,v=0.75v
max

[0049]
当s≥3s
max
,v=0.5v
max

[0050]
其中,i为色组数量,s
max
为整机所有版辊的总版面面积,v
max
为印刷机额定最高印刷速度。
[0051]
实施例
[0052]
本实施例提供印刷机色组风门控制方法,该印刷机为五色(共五个色组) 印刷机,印刷机额定最高印刷速度v
max
=300m/min,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53]
步骤1:在色组烘箱进风、排风、回风风门上均安装电动风门执行器;
[0054]
步骤2:预设定色组版辊有效版面面积范围的参数,并预设定不同版辊有效版面面积对应的进风、排风、回风风门执行器对应的开度值;
[0055]
步骤3:读取版辊图纸上的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和总版面面积;
[0056]
步骤4:选择色组版辊有效版面面积对应的风门档位,风门执行器根据选择的档位自动执行预设定的风门开度,并且根据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自动计算当前能够运行的最高速度,完成对印刷机色组的控制。
[0057]
步骤4具体为:
[0058]
步骤4.1,根据步骤3中读取的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选择 s[i]对应的风门档位d[i],不同风门档位d[i]对应不同的风门开度值a;
[0059]
风门档位d[i]共有四档,具体包括:
[0060]
一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0%-20%,进风风门开度为2%、排风风门开度为20%、回风风门开度为100%;
[0061]
二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21%-40%,进风风门开度为30%、排风风门开度为50%、回风风门开度为70%;
[0062]
三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41%-70%,进风风门开度为70%、排风风门开度为75%、回风风门开度为30%;
[0063]
四档: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为71%-100%,进风风门开度为100%、排风风门开度为100%、回风风门开度为0%;
[0064]
该印刷机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和对应风门档位d[i]如表1所示,
[0065]
表1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即风门档位对应关系
[0066][0067]
步骤4.2,安装在色组烘箱进风、排风、回风风门的电动风门执行器按照其风门开度值a执行相应的开度范围;
[0068]
步骤4.3,根据整机所有版辊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计算印刷机实际印刷速度的最大值v,根据v值调节印刷机的印刷速度;
[0069]
计算印刷机实际印刷速度的最大值v具体为:
[0070]
将所有色组版辊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i]加和计算整机所有版辊总的有效印刷版面面积s,即s=∑s[i]=10% 13% 15% 30% 100%=168%,
[0071]
整机所有版辊的总版面面积s
max
=100%*5=500%,
[0072]
s《1.5s
max
,v=v
max
=300m/min。
[0073]
所有色组参数的设定后,系统已经完成所有风门动作的执行,设备的实际印刷速度v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限定,满足所有色组印刷时的干燥性能,具备开机印刷条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