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4:34: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育蜂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


背景技术:

2.蜂蜜作为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据分析,蜂蜜内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随着蜂蜜需求量的增加,蜜蜂养殖也越来越规模化,越来越多的养殖设备也相继出现,根据专利号cn211298100u公开的一种可避免清理时惊扰蜜蜂的蜜蜂养殖蜂箱,包括主箱体、安装槽和下箱盖,所述主箱体的外部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安装槽开设在主箱体的右侧内部,主箱体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丝杆,下箱盖活动设置在主箱体的上端,上箱盖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横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下箱盖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下箱盖的外侧安装有侧边滑块。可避免清理时惊扰蜜蜂的蜜蜂养殖蜂箱,便于从外部控制蜂板缓慢移动,尽量避免清理时惊扰蜜蜂。
3.但是该装置在对蜂板进行移出是需要将整个挡板拆卸,挡板拆卸时可能会惊动挡板附近的蜜蜂,进而使蜜蜂通过挡板拆卸的开口飞出,进而可能会发生蜜蜂蜇人的现象,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包括蜂箱本体,所述蜂箱本体外壁上滑动连接有触发箱,所述触发箱内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触发箱滑动连接,所述触发箱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与触发箱滑动连接,所述齿板与触发箱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齿板的一端贯穿限位板,所述齿板的上端与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与触发箱固定连接,所述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蜂箱本体内设有移动机构。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蜂箱本体转动连接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与第二螺纹柱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蜂板,所述蜂箱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槽孔,所述蜂板与蜂箱本体内壁和第一槽孔均为滑动连接。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柱与第二螺纹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可使第一螺纹柱与第二螺纹柱做同步运动。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蜂箱本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
端与蜂箱本体的下端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触发箱外壁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的设置,增加了箱盖关闭时的密封性与稳定性。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触发箱的两侧壁体上设有与蜂板形状相匹配的第二槽孔,通过伸缩柱的设置,增加了触发箱套接在蜂箱本体上的稳定性。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蜂箱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所述蜂箱本体的两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槽,通过把手槽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装置位置的调整,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触发箱、限位板、挡板、齿轮、连接柱、齿板、弹簧、凸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槽孔的设置,可根据蜂板的移动使挡板自动打开和封闭第二槽孔,无需拆卸整个挡板,进而惊动蜜蜂导致蜜蜂从拆卸后的槽孔飞出,发生蜜蜂蜇人的现象,降低了危险性,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螺纹柱、第二螺纹柱、第一螺纹柱、第二螺纹柱、第一槽孔和电机的设置,可自动使蜂板移动出蜂箱本体与触发箱外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通过把手槽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装置位置的调整,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蜂箱本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蜂箱本体;2、触发箱;3、限位板;4、挡板;5、齿轮;6、连接柱;7、齿板;8、弹簧;9、凸块;10、第一螺纹柱;11、第二螺纹柱;12、蜂板;13、第一槽孔;14、转轴;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箱盖;18、固定板;19、伸缩柱;20、第二槽孔;21、支撑柱;22、把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包括蜂箱本体1,所述蜂箱本体1外壁上滑动连接有触发箱2,所述触发箱2内滑动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与触发箱2滑动连接,所述触发箱2内转动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一端与挡板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的一端啮合连接有齿板7,所述齿板7与触发箱2滑动连接,所述齿板7与触发箱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齿板7的一端贯
穿限位板3,所述齿板7的上端与限位板3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3与触发箱2固定连接,所述齿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9,所述蜂箱本体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箱盖17,所述箱盖17的上端与蜂箱本体1的下端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一侧与触发箱2外壁固定连接,随着箱盖的关闭,将固定板与触发套接在箱盖上,从而可增加箱盖的盖上时的稳固性。
22.进一步的,所述触发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9,所述触发箱2的两侧壁体上设有与蜂板12形状相匹配的第二槽孔20,当触发箱套接在蜂箱本体的一侧时,伸缩柱伸缩,进而增加了触发箱的稳定性。
23.进一步的,所述蜂箱本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柱21,所述蜂箱本体1的两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槽22,当需要对蜂箱本体的位置进行改变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槽搬动蜂箱本体即可。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正向转动转轴14时,带动蜂板12向右移动,蜂板12移动开始通过第一槽孔13后再通过触发箱2左侧的第二槽孔20,随着蜂板12移动带动凸块9向前移动,进而带动齿板7的上端顺着限位板3的内壁向前移动,弹簧8压缩,齿板7向前移动带动齿轮5正向转动,齿轮5正向转动带动铰接的连接柱6开始向前移动,进而带动挡板4向前移动,从而使蜂板12可通过第二槽孔20移出蜂箱本体1和触发箱2内部,进而可对蜂板12上的蜂蜜进行回收,且能够避免因为蜂板12的移动而导致被惊吓的蜜蜂飞出蜂箱本体1和触发箱2,当对蜂板12处理完毕后,反向转动转轴14,带动蜂板12移动回蜂箱本体1内,随着蜂板12的移动,蜂板12与凸块9脱离,齿板7在弹簧8的作用下向后移动,进而带动齿轮5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凸块9与挡板4回归原位,挡板4开始对第二槽孔20进行遮挡,避免蜜蜂飞出蜂箱本体1。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所述蜂箱本体1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蜂箱本体1转动连接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螺纹柱10和第二螺纹柱11,所述第一螺纹柱10与第二螺纹柱11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蜂板12,所述蜂箱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槽孔13,所述蜂板12与蜂箱本体1内壁和第一槽孔13均为滑动连接。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柱10与第二螺纹柱1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5,所述第一锥齿轮15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锥齿轮1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4,随着对转轴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即可带动第一螺纹柱与第二螺纹柱做同步转动。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前,将箱盖17盖在蜂箱本体1上,然后将固定板18与触发箱2套接在蜂箱本体1的一侧,伸缩柱19伸缩,增加了触发箱2套接在蜂箱本体1上的稳定性,之后使用时,正向把手,把手转动带动蜂箱本体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箱内部的转轴14转动,转轴14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6转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柱10与第二螺纹柱11做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螺纹连接的蜂板12开始向右移动,从而使蜂板12移出蜂箱本体1与触发箱2外,进而可对蜂板12上的蜂蜜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反向转动把手,带动转轴14反向转动,与上同理,带动蜂板12移动回蜂箱本体1内。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