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系统

2022-05-01 00:40: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石蜡包埋的细胞或组织学标本—蜡块以及从蜡块上切下的组织切片—石蜡切片是病理学等领域常规使用的标本类型;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常常使用石蜡切片,通过各种必要的染色技术,可以在显微镜下分辨出细胞和组织中的各种成分及其相关变异,例如对于肿瘤诊断来说,分析者(病理医生)常常根据苏木素-伊红(he)、免疫组化(ihc)染色,以及必要的分子检测结果,而对其做出准确的诊断与分类。
3.蜡块是细胞或组织标本最常用的长期保存形式,一般来讲,大多标本存档≥15年甚至更久;随着新诊疗技术的陆续问世,石蜡切片的保存和后续的使用面临着以下问题:
4.1、疾病诊治过程中可能需多次调取蜡块并切片(比如对于肿瘤病人来说,需进行生物标记物的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但标本经多次切片后,若再行检测可能会面临标本不足或几近被耗尽而无法实施检测的问题,若能预知这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对必要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一次性全检或及时评估再取材的可能性等)来满足必要的临床诊治需求。目前,绝大多数切片者需凭借专业经验以肉眼判断蜡块中的细胞含量(依据推测的剩余目标细胞占比等),然后通过对切片进行he染色来进一步评估蜡块中目标细胞数(如依据以不同技术平台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所需最低癌细胞数来推测出使用待测标本进行实验能否得到准确有效的检测结果),从而得知对此蜡块继续切片与否。一般来讲,手术标本的蜡块常常有多个,究竟哪个蜡块经上一次使用以后仍有剩余足量的目标细胞(如癌细胞)可用于后续的相关检测,若通过上述流程逐一对各个蜡块进行评估,不仅难以实现精准(例如虽然凭肉眼预测蜡块中的目标细胞占比是符合要求的,但经he染色后发现细胞数不足)、耗费大量时间(需逐一蜡块进行切片并进行he染色)、耗费标本(有的标本很小,每次切片前的修蜡过程都会有标本的损耗),而且也浪费资源(人力和物力)。
5.2、凭经验人工评估标本时,不仅有上述问题,同时也不能数字化和集成化(与其它医学档案整合在一起),以实现快速检索,工作效率低。
6.蜡块柜也被称为标本储存柜、蜡块储存柜,主要用于蜡块的存放,以备查阅和使用等。对于蜡块柜来说,目前大多数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均会在蜡块柜及抽屉上粘贴标签,用于填写蜡块编号,将编号连同必要的其它信息登记造册录入计算机系统,以便查询。但是现行的绝大多数蜡块的存放、使用和保存模式中的诸多环节是人工操作的,除了上述针对存档蜡块在后续使用中的查找、调取及再切片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以外,它还有如下缺陷:
7.1、因蜡块库的存档的标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使用频次高,所以需实时监控标本的出入情况及标本状态(例如某标本已不能满足再切取的要求,再切片时需使用来自同一供体的其它蜡块等);
8.2、信息整合的迫切性及操作的安全性要求。与蜡块样本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是该标本的完整信息,蜡块上仅能标识有限的编号,更为重要的是与标本相关联的生物学信息。在庞大的标本库中找出目标蜡块不仅是一项十分繁琐耗时的工作,而且通过某一(些)生物学指标快速检索到相关标本是关键;另外,蜡块库是重要的医疗和科研资源,其管理有严格的行业要求,实物及相关信息均不可遗失或外泄,人员的频繁出入库房及手工调取蜡块,不仅有错误调取标本的可能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亟待将蜡块库电子化、数字化、去人化。
9.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蜡块的存放、使用和保存过程中存在的上述局限性,为了满足对蜡块库的数字集成化、蜡块调取及切片的精准化,以及去除人工频繁出入库房所带来的管理困境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10.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系统。
11.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系统,其包括蜡块、镶嵌蜡块的包埋盒、用于放置包埋盒的柜体,以及管理并显示柜体内蜡块信息的控制装置;所述柜体内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蜡块的抽屉;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柜体及抽屉内部,且在柜体及抽屉内部还设置为控制装置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生物识别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用于探测蜡块信息的探测组件,生物识别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探测组件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和计算机管理系统连接;使用时,先利用探测组件完成蜡块的信息采集和扫描分析工作,并将采集和扫描得到的信息经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后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转换后传输至计算机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在调取蜡块时需首先经过生物识别模块以达到快速识别调取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时了解蜡块的基本信息,利于精细管理蜡块库,包括准确调取目标蜡块(杜绝人工找错蜡块的潜在风险)、提醒标本当前状态(离库时间、可供再切片的数目、提醒归档,以及借阅人信息等)、有效增强工作效率(机械手操作可永无休息日),以及杜绝人员出入库房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等。
12.进一步,在所述柜体的前端和/或后端设置抽屉,抽屉与柜体滑动连接;此种设置方便机械手拿取抽屉内的蜡块。蜡块内含有细胞或组织。
13.进一步,另设置用于放置所述柜体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内设置机械手,放置空间留有用于蜡块运输的运输口;在运输口外设置用于安装控制装置和人员操作的操作台;调取人员通过在操作台上操作将存取信息分别传输给柜体和机械手,将蜡块存入指定柜体指定抽屉时,蜡块放在运输口,机械手移动至运输口,取走蜡块后,再移动至指定柜体指定抽屉,打开抽屉,存入蜡块;将蜡块从指定柜体指定抽屉取出时,机械手移动至指定柜体指定抽屉,打开抽屉,取出蜡块,关闭抽屉,机械手移动至运输口,将蜡块放在运输口,供调取人取走蜡块。机械手设置为自动智能机械手。
14.进一步,所述计算机管理系统设置在操作台处,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手机app终端,计算机硬件包括显示器,软件实现包括远程定位蜡块调取人、密码设置、权限设置、实时追踪、全程记录、报警与提醒、故障提示,以及双语或多语种操作界面的功能。
15.进一步,在所述显示器的侧面设置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操作键,操作键包括总开
关键、机械手运作键、音量大小调节键、确认键、取消键和时间设置键等;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操作键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地操作。通过将控制装置与计算机管理系统连接,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执行相关指令以代替柜体上的操作键操作,操作快捷方便。
16.进一步,所述显示器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范围设置为150cm-165cm,运输口位于显示器下方;此种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实施存取蜡块的操作,也符合人员的使用操作习惯。
17.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终端、计时器、报警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操作键的按键指令后,实现控制装置的相关操作;所述数据存储终端用于长期记录和保存蜡块及基本信息,方便后期查询;所述计时器用于计算蜡块自子空间拿出并关闭抽屉后的时间,当蜡块被取出柜体超过固定时间仍未放置在原位置时,中央控制器感知到信号,引发报警器报警,并提醒未放回蜡块的原所在位置,通过显示器侧面的时间设置键能够设置计时器的计算时间;所述显示器用于即时显示选定的某一抽屉内的蜡块经探测组件扫描且经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后得到的基本数据形式的信息,以及蜡块被调取出柜体及归档的次数、调取及归档人姓名和/或id号,以及调取与归档的具体时间等全部操作过程;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控制装置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相连,既全过程监控并记录,也便于显示采用机械手自动取送蜡块的细节,利于对蜡块的管理。
18.进一步,在所述柜体一侧设置用于放置控制装置且带有盒门的放置盒,放置盒和盒门活动连接;此种设置保证控制装置的正常工作,也方便控制装置损坏时及时进行修理。
19.进一步,在所述抽屉内部设置多个能放置至少一个蜡块的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内均设提醒装置,提醒装置由中央控制器驱动,能够有效实现被取出的蜡块未如期归档于原子空间内时,提醒装置能够显示其提醒作用。
20.进一步,在所述子空间的底部设置用于感知蜡块重量的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和中央控制器连接;使用时,当压力感应器感知到压力值为0时,其会将信号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会统计收到压力感应器感应压力值为0时的信号次数,以此统计子空间内蜡块被取出的次数,以及蜡块库中的全部标本的整体状态;上述信息经中央控制器传输到显示屏进行展示。
21.进一步,所述探测组件包括二维码条码扫描模块、组织细胞成分测量模块和尺寸测量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组织细胞成分测量模块用于探测并辨识蜡块中的纯蜡部分和内含的组织或细胞成分及占比,辨识成功后,由尺寸测量模块自动测量蜡块中的内含细胞或组织:例如辨识癌与非癌部分的占比,细胞或组织的表面积、表面的最长径及最短径、最深径及最浅径,并将上述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后经数据存储终端进行有效储存,且通过中央控制器传输到显示器进行展示,精确量化蜡块并显示剩余蜡块的可供制作不同厚度的切片数目;此种设置有效克服目前需人工来判断并估测标本中剩余组织或细胞的现状,以及确认蜡块状态不得不进行he染色等繁琐耗时等诸多步骤才能完成评估的问题,达到了精准判断、量化及快速的目的,同时规避了人员出入库房所带来的潜在生物安全隐患。
22.进一步,所述生物识别模块设置为任意通过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实现鉴定蜡块调用人身份目的之模块,比如: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等;此种设置方便快捷、准确度高且安全。
23.进一步,所述生物识别模块设置在显示屏前,以准确识别调取人;二维码条码扫描
模块设置在运输口内的上端和/或下端,蜡块经过运输口时,二维码条码扫描模块扫描设置在蜡块表面的二维码或其它标识;此种设置准确实现在对上述蜡块调取人信息识别的同时,精准识别与记录其调取或归档的标本,对蜡块进行精细化管理。
24.进一步,在所述显示器的前端设置显示蜡块能继续被切取的规定厚度切片数目的指示灯,继续被切取的切片数目依据探测组件扫描到的信息再经分析后得出;指示灯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指示灯显示的颜色能够显示待调取蜡块预测制作的切片数目;此种通过指示灯颜色直观显示待调取蜡块预测制作切片数目的设置达到了简便快速判断的目的,节省时间。
25.进一步,所述指示灯的颜色分别设置为绿色、紫色、黄色和红色,但也不局限于上述颜色,其还可以是其他方便识别和熟悉的颜色;其中,待调取的蜡块预测制作的切片数用m表示,绿色灯示m≥50,紫色灯示20≤m<50,黄色灯示5≤m<20,红色灯示3≤m<5;此种方式摒弃了人工判断所固有的局限(翻找蜡块—肉眼预判蜡块中的标本量—不能切片的标本被归档继而找出同一供体的另一个蜡块—直至找到肉眼预判能切片的标本—he染色—阅片—若阅片后确认标本量不能达标,则需归档已找出的蜡块,再回到第一步即重新找蜡块,直至找到满足要求的标本为止),达到了精准、简便及快速的目的。
26.进一步,所述放置空间一侧设置有防盗门,方便部分人员的进出。
27.进一步,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28.s1:开始制作蜡块;
29.s2:蜡块制作完成后,进入蜡块质检工作;
30.s2-1:利用探测组件分析蜡块是否达到存贮标准;
31.s2-2:达到标准后,利用探测组件对蜡块和镶嵌蜡块的包埋盒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整合,制作唯一二维码或条形码或者其他标识;
32.s2-3:若不符合标准,再次重复s1;
33.s3:蜡块质检工作完成后,进入蜡块存入柜体流程;
34.s3-1:蜡块放在运输口位置;
35.s3-2:生物识别模块识别工作人员,同时探测组件扫描蜡块,扫描到的信息与原有信息匹配整合;
36.s3-3: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指定蜡块存放位置,机械手运作存放蜡块,机械手按照指令自动操作;
37.s4:需要调出指定蜡块时,进入蜡块调出流程;
38.s4-1:生物识别模块识别调取人并记录调取人信息,存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之前与指定蜡块的所有信息匹配整合并及时更新至最新状态;
39.s4-2:显示器显示待调取蜡块的信息,是否符合调取资格;
40.s4-3:待调取蜡块符合资格后,调取人操作操作键;
41.s4-4:机械手运作,并按照指令自动调取待调取蜡块,将待调取蜡块放置在运输口处;
42.s4-5:探测组件进行扫描,将待调取蜡块的信息发送到中央控制器且与之前的信息进行匹配整合;
43.s4-6:计时器开始计时,可通过时间设置键自行设置取出时间;
44.s4-7:待调取蜡块不符合资格,调取人操作取消键,停止待调取蜡块的调出,查询来自同一供体的其它蜡块即进入s4,或者重新制作所需蜡块即进入s1;
45.s5:待调取蜡块调出后,返还蜡块于指定抽屉时,重复s3;
46.s6:指定时间内未返还指定蜡块,报警器提醒。
47.与现有技术的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柜体内设置管理并准确显示柜体内蜡块的基本信息的控制装置,将控制装置与计算机或其他智能管理设备相连接,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通过中央控制器及关联设备控制并管理蜡块库及库内所贮存的生物样本的调取、归档,以及蜡块内生物样本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完美解决了目前蜡块保存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且满足对大量存档标本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方便、省时、准确、快速且安全。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空间、柜体和机械手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空间、柜体和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空间、柜体和机械手的上视整体结构透视图;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空间、柜体和机械手的前视整体结构透视图;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柜体上端抽屉拉开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5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柜体上端抽屉拉开时抽屉内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5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5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探测组件的结构框图;
5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5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流程图。
59.图中,1、包埋盒;2、柜体;21、抽屉;22、子空间;3、放置空间;31、运输口;32、操作台;33、机械手;34、指示灯;35、放置盒;36、防盗门;4、控制装置;41、中央控制器;42、生物识别模块;43、数据分析模块;44、探测组件;441、二维码条码扫描模块;442、组织细胞成分测量模块;443、尺寸测量模块;45、数据存储终端;46、计时器;47、报警器;48、无线通讯模块;49、压力感应器;5、电源结构;6、计算机管理系统;61、计算机硬件;611、显示器;62、软件;63、手机app终端;64、操作键。
具体实施方式
6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1.实施例1
62.请参阅图1-图10,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系统,其包括蜡块、
镶嵌蜡块的包埋盒1、用于放置包埋盒1的柜体2,以及管理并显示柜体2内蜡块信息的控制装置4;柜体2内设置若干个用于放置蜡块的抽屉21;控制装置4设置在柜体2及抽屉21内部,且在柜体2及抽屉21内部还设置为控制装置4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5;控制装置4包括中央控制器41、生物识别模块42、数据分析模块43,以及用于探测蜡块信息的探测组件44,生物识别模块42、数据分析模块43和探测组件44分别与中央控制器41连接,中央控制器41和计算机管理系统6连接;使用时,先利用探测组件44完成蜡块的信息采集和扫描分析工作,并将采集和扫描得到的信息经数据分析模块43分析后通过中央控制器41进行转换后传输至计算机管理系统6;工作人员在调取蜡块时需首先经过生物识别模块42以达到快速识别调取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时了解蜡块的基本信息,利于精细管理蜡块库,包括准确调取目标蜡块(杜绝人工找错蜡块的潜在风险)、提醒标本当前状态(离库时间、可供再切片的数目、提醒归档,以及借阅人信息等)、有效增强工作效率(机械手33操作可永无休息日),以及杜绝人员出入库房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等。
63.在柜体2的前端和/或后端设置抽屉21,抽屉21与柜体2滑动连接;此种设置方便机械手33拿取抽屉21内的蜡块。蜡块内含有细胞或组织。
64.另设置用于放置所述柜体2的放置空间3,放置空间3内设置机械手33,放置空间3留有用于蜡块运输的运输口31;在运输口31外设置用于安装控制装置4和人员操作的操作台32;调取人员通过在操作台32上操作将存取信息分别传输给柜体2和机械手33,将蜡块存入指定柜体2指定抽屉21时,蜡块放在运输口31,机械手33移动至运输口31,取走蜡块后,再移动至指定柜体2指定抽屉21,打开抽屉21,存入蜡块;将蜡块从指定柜体2指定抽屉21取出时,机械手33移动至指定柜体2指定抽屉21,打开抽屉21,取出蜡块,关闭抽屉21,机械手33移动至运输口31,将蜡块放在运输口31,供调取人取走蜡块。机械手33设置为自动智能机械手33。
65.计算机管理系统6设置在操作台32处,计算机管理系统6包括计算机硬件61、软件62以及手机app终端63等,计算机硬件61包括显示器611等,软件62可实现包括远程定位蜡块调取人、密码设置、权限设置、实时追踪、全程记录、报警与提醒、故障提示,以及双语或多语种操作界面等功能。
66.在显示器611的侧面设置与中央控制器41连接的操作键64,操作键64包括总开关键、机械手33运作键、音量大小调节键、确认键、取消键和时间设置键等;中央控制器41接收到操作键64的按键信号后,再进行相应地操作。通过将控制装置4与计算机管理系统6连接,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6执行相关指令以代替柜体2上的操作键64操作,操作快捷方便。
67.显示器611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范围设置为150cm-165cm,运输口31位于显示器611下方;此种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实施存取蜡块的操作,也符合人员的使用操作习惯。
68.控制装置4还包括数据存储终端45、计时器46、报警器47和无线通讯模块48,分别与中央控制器41连接;中央控制器41接收到操作键64的按键指令后,实现控制装置4的相关操作;数据存储终端45用于长期记录和保存蜡块及基本信息,方便后期查询;计时器46用于计算蜡块自子空间22拿出并关闭抽屉21后的时间,当蜡块被取出柜体2超过固定时间仍未放置在原位置时,中央控制器41感知到信号,引发报警器47报警,并提醒未放回蜡块的原所在位置,通过显示器611侧面的时间设置键能够设置计时器46的计算时间;显示器611用于
即时显示选定的某一抽屉21内的蜡块经探测组件44扫描且经数据分析模块43分析后得到的基本数据形式的信息,以及蜡块被调取出柜体2及归档的次数、调取及归档人姓名和/或id号,以及调取与归档的具体时间等全部操作过程;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8将控制装置4与计算机管理系统6相连,既全过程监控并记录,也便于显示采用机械手33自动取送蜡块的细节,利于对蜡块的管理。
69.在柜体2一侧设置用于放置控制装置4且带有盒门的放置盒35,放置盒35和盒门活动连接;此种设置保证控制装置4的正常工作,也方便控制装置4损坏时及时进行修理。在抽屉21内部设置多个能放置至少一个蜡块的子空间22,每个子空间22内均设提醒装置,提醒装置由中央控制器41驱动,能够有效实现被取出的蜡块未如期归档于原子空间22内时,提醒装置能够显示其提醒作用。
70.在子空间22的底部设置用于感知蜡块重量的压力感应器49,压力感应器49和中央控制器41连接;使用时,当压力感应器49感知到压力值为0时,其会将信号传输到中央控制器41,中央控制器41会统计收到压力感应器49感应压力值为0时的信号次数,以此统计子空间22内蜡块被取出的次数,以及蜡块库中的全部标本的整体状态;上述信息经中央控制器41传输到显示屏进行展示。
71.探测组件44包括二维码条码扫描模块441、组织细胞成分测量模块442和尺寸测量模块443,分别与中央控制器41连接;组织细胞成分测量模块442用于探测并辨识蜡块中的纯蜡部分和内含的组织或细胞成分及占比,辨识成功后,由尺寸测量模块443自动测量蜡块中的内含细胞或组织:例如辨识癌与非癌部分的占比,细胞或组织的表面积、表面的最长径及最短径、最深径及最浅径,并将上述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43分析后经数据存储终端45进行有效储存,且通过中央控制器41传输到显示器611进行展示,精确量化蜡块并显示剩余蜡块的可供制作不同厚度的切片数目;此种设置有效克服目前需人工来判断并估测标本中剩余组织或细胞的现状,以及确认蜡块状态不得不进行he染色等繁琐耗时等诸多步骤才能完成评估的问题,达到了精准判断、量化及快速的目的,同时规避了人员出入库房所带来的潜在生物安全隐患。
72.生物识别模块42设置为任意通过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实现鉴定蜡块调用人身份目的之模块,比如: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等;此种设置方便快捷、准确度高且安全。
73.生物识别模块42设置在显示屏前,以准确识别调取人;二维码条码扫描模块441设置在运输口31内的上端和/或下端,蜡块经过运输口31时,二维码条码扫描模块441扫描设置在蜡块表面的二维码或其它标识;此种设置准确实现在对上述蜡块调取人信息识别的同时,精准识别与记录其调取或归档的标本,对蜡块进行精细化管理。放置空间3一侧设置有防盗门36,方便部分人员的进出。
74.实施例2
75.请参阅图1-图1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显示器611的前端设置显示蜡块能继续被切取的规定厚度切片数目的指示灯34,继续被切取的切片数目依据探测组件44扫描到的信息再经分析后得出;指示灯34与中央控制器41连接;指示灯34显示的颜色能够显示待调取蜡块预测制作的切片数目;此种通过指示灯34颜色直观显示待调取蜡块预测制作切片数目的设置达到了简便快速判断的目的,节省时间。
76.指示灯34的颜色分别设置为绿色、紫色、黄色和红色,但也不局限于上述颜色,其还可以是其他方便识别和熟悉的颜色;其中,待调取的蜡块预测制作的切片数用m表示,绿色灯示m≥50,紫色灯示20≤m<50,黄色灯示5
77.≤m<20,红色灯示3≤m<5;此种方式摒弃了人工判断所固有的局限(翻找蜡块—肉眼预判蜡块中的标本量—不能切片的标本被归档继而找出同一供体的另一个蜡块—直至找到肉眼预判能切片的标本—he染色—阅片—若阅片后确认标本量不能达标,则需归档已找出的蜡块,再回到第一步即重新找蜡块,直至找到满足要求的标本为止),达到了精准、简便及快速的目的。
78.实施例3
79.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蜡块贮存的智能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80.s1:开始制作蜡块;
81.s2:蜡块制作完成后,进入蜡块质检工作;
82.s2-1:利用探测组件44分析蜡块是否达到存贮标准;
83.s2-2:达到标准后,利用探测组件44对蜡块和镶嵌蜡块的包埋盒1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整合,制作唯一二维码或条形码或者其他标识;
84.s2-3:若不符合标准,再次重复s1;
85.s3:蜡块质检工作完成后,进入蜡块存入柜体2流程;
86.s3-1:蜡块放在运输口31位置;
87.s3-2:生物识别模块42识别工作人员,同时探测组件44扫描蜡块,扫描到的信息与原有信息匹配整合;
88.s3-3: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6指定蜡块存放位置,机械手33运作存放蜡块,机械手33按照指令自动操作;
89.s4:需要调出指定蜡块时,进入蜡块调出流程;
90.s4-1:生物识别模块42识别调取人并记录调取人信息,存入计算机管理系统6,和之前与指定蜡块的所有信息匹配整合并及时更新至最新状态;
91.s4-2:显示器611显示待调取蜡块的信息,是否符合调取资格;
92.s4-3:待调取蜡块符合资格后,调取人操作操作键64;
93.s4-4:机械手33运作,并按照指令自动调取待调取蜡块,将待调取蜡块放置在运输口31处;
94.s4-5:探测组件44进行扫描,将待调取蜡块的信息发送到中央控制器41且与之前的信息进行匹配整合;
95.s4-6:计时器46开始计时,可通过时间设置键自行设置取出时间;
96.s4-7:待调取蜡块不符合资格,调取人操作取消键,停止待调取蜡块的调出,查询来自同一供体的其它蜡块即进入s4,或者重新制作所需蜡块即进入s1;
97.s5:待调取蜡块调出后,返还蜡块于指定抽屉21时,重复s3;
98.s6:指定时间内未返还指定蜡块,报警器47提醒。
99.使用时,当蜡块制作完成后,开始蜡块质检工作,将蜡块镶嵌在包埋盒1中,利用探测组件44对蜡块进行探测以判断组织蜡块是否符合使用和存贮标准(最佳深度为组织位于蜡块表面2/3处,过深则切片机切不到标本);若不符合标准直接舍弃并重新制作;若符合标
准,将所述蜡块的组织名称、制作时间、制作者等信息进行录入登记计算机管理系统6并制作唯一二维码或条形码或者其他标识。完成采集信息工作后,开始蜡块存入柜体2流程,将蜡块放在运输口31处,探测组件44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与蜡块已登记的信息进行匹配和整合;信息匹配整合工作结束后,通过操作操作键64指定蜡块存放位置,并利用机械手33将蜡块存入指定抽屉21(即机械手33移动至运输口31,取走蜡块,机械手33移动至指定抽屉21,打开抽屉21,存入蜡块)。当需要调出指定蜡块时,开始蜡块调出流程,调取人在显示屏前通过生物识别模块42准确识别调取人信息,与此同时,显示屏显示在此之前待调取蜡块的调取次数和对应调取人id,以及对应子空间22内压力传感器所感知的压力值、待调取蜡块预测制作的切片数目等信息,待调取蜡块的信息符合调取资格后,调取人操作确认键,操控机械手33将蜡块从指定抽屉21内取出待调取蜡块(即机械手33移动至指定抽屉21,打开抽屉21,取走蜡块,关闭抽屉21,机械手33移动至运输口31,蜡块放在运输口31,调取人取走蜡块),当蜡块位于运输口31时,探测组件44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对蜡块的相关信息进行重新扫描录入,对调出前的信息及时匹配和整合,并且在此过程中所有关于调取人身份、调取时间和蜡块调取时的信息等数据会同步保存在计算机管理系统6,以便下次调取前的查阅;且在蜡块离开所在抽屉21后,计时器46开始计时,调取人可通过时间设置键设置蜡块调取时间。用后返还蜡块于指定柜体2时,重复上述蜡块存入柜体2流程。当调出后的蜡块在设定时间未能返还时,计时器46将信号传输到中央控制器41,中央控制器41再将信号传输到对应子空间22内的报警器47进行报警,同时显示屏也会显示对应子空间22的坐标,工作人员可以查看调取人的信息和调取时间并及时提醒追回,避免出现蜡块因长时间放置在外而丢失的情况。
100.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