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22:49: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2.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型式;它主要通过在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之间设置剪力连接件(栓钉、槽钢、弯筋等),抵抗两者在交界面处的掀起及相对滑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钢-混凝土组合梁同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减小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间,节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缩短施工周期,增加梁的延性等,同钢梁相比,可以减小用钢量,增大刚度,增加稳定性和整体性,增强结构抗火性和耐久性等。
3.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城市立交桥梁及建筑结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正朝着大跨方向发展;钢-混凝土组合梁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是未来结构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4.目前,由于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会发生畸变屈曲的破化模式,而现有的用于检测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的设备,在检测时,不方便操作,因此,需要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负弯矩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包括加压组件、组合梁、测量组件、固定支座、中部支撑组件;所述加压组件位于所述组合梁上方,且所述加压组件与所述组合梁连接,所述测量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测量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组合梁两端底部,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测量组件底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一端支撑于所述组合梁中部,且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另一端与地面连接。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杆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组合梁两侧,且所述限位杆一端与地面连接。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四组所述限位杆接近于所述组合梁两侧,但与所述组合梁并不接触,以防止所述组合梁由于其副板截面较窄,在受到压力时侧翻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整体设备的安全性。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工字梁、压力传感器、压力架,所述压力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压力架分别与所述组合梁两端顶部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压力架上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与所述压力架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工字梁底部抵接。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通过在所述工字梁上方施加压力,可以使施加的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两端部,进而,通过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受到的压力。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套筒、第二固定板、第二套筒、弹簧片,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顶部,所述第一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且所述弹簧片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底面抵接,所述弹簧片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套筒插设于所述弹簧片内部,且所述第二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与所述组合梁底部抵接。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当所述测量组件上产生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固定板下压所述弹簧片,可使所述弹簧片在所述第一套筒内产生形变,进而,当所述弹簧片的形变达到一定程度后,所述第二套筒可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底面抵接,以实现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所述感应件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以实时获取所述弹簧片的形变量。
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以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通孔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固定螺栓的固定。
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包括中部底座、中部支撑柱、圆形放置槽、圆形支撑件;所述中部底座位于所述组合梁中部下方,且所述中部底座与地面抵接,所述中部支撑柱底部与所述中部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放置槽开设于所述中部支撑柱顶部,所述圆形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圆形放置槽内,且所述圆形支撑件与所述组合梁中部底面抵接,优选的,所述圆形支撑件采用圆形钢筋。
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圆形支撑件与所述组合梁中部底面抵接,可以使对所述组合梁中部底面的支撑面积最小化,实现线面连接,能够增加对所述组合梁的测量精确度。
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首先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和所述通孔之间的配合,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上,以防止在工作中,所述测量组件发生偏移;进而施加力于所述工字梁上,通过两组所述压力架使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两端部,进而通过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对所述组合梁中部进行支撑,在对所述组合梁两端施加压力的同时,通过所述弹簧片的形变量和所述弹簧片的弹性系数,计算所述组合梁两端部所受到的力。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通过所述加压组件可以均匀作用力于所述组合梁上,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上的力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所述测量组件可以准确测量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的位移变化量,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限位杆可以防止所述测量组件在工作时发生偏移或侧翻,大大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测量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固定支座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圆形支撑件与组合梁的连接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中部支撑柱正视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加压组件;2、组合梁;3、测量组件;4、固定支座;5、中部支撑组件;6、限位杆;7、感应件;11、工字梁;12、压力传感器;13、压力架;31、第一固定板;32、第一套筒;33、第二固定板;34、第二套筒;35、弹簧片;311、通孔;41、固定螺栓;51、中部底座;52、中部支撑柱;53、圆形放置槽;54、圆形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4.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包括加压组件1、组合梁2、测量组件3、固定支座4、中部支撑组件5;所述加压组件1位于所述组合梁2上方,且所述加压组件1与所述组合梁2连接,所述测量组件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测量组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组合梁2两端底部,所述固定支座4与所述测量组件3底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一端支撑于所述组合梁2中部,且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另一端与地面连接。
35.如图1至图5所示,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还包括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杆6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组合梁2两侧,且所述限位杆6一端与地面连接,
为了方便拆卸和安装,例如可以采用将限位杆6一端与地面通过螺钉连接,另外,为了使结构更加稳定,可以将所述限位杆6的另一端与实验室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同时,在所述组合梁2一侧的两组所述限位杆6之间设置防护网,因此,所述组合梁2一侧的防护网和所述组合梁2另一侧的防护网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限位区间,将组合梁2放置于限位区间内,可以有效的避免组合梁2发生侧翻。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4组所述限位杆6接近于所述组合梁2两侧,但与所述组合梁2并不接触,以防止所述组合梁2由于其副板截面较窄,在受到压力时侧翻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整体设备的安全性。
37.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加压组件1包括工字梁11、压力传感器12、压力架13,所述压力架1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压力架13分别与所述组合梁2两端顶部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位于所述压力架13上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一端与所述压力架13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另一端与所述工字梁11底部抵接。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通过在所述工字梁11上方施加压力,可以使施加的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进而,通过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12,可以实时检测出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受到的压力。
39.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测量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一套筒32、第二固定板33、第二套筒34、弹簧片35,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4顶部,所述第一套筒32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片35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且所述弹簧片35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底面抵接,所述弹簧片3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套筒34插设于所述弹簧片35内部,且所述第二套筒34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3顶部与所述组合梁2底部抵接。
40.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上设置有感应件7,所述感应件7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之间的距离。
4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当所述测量组件3上产生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下压所述弹簧片35,可使所述弹簧片35在所述第一套筒32内产生形变,进而,当所述弹簧片35的形变达到一定程度后,所述第二套筒34可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底面抵接,以实现对所述组合梁2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所述感应件7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之间的距离,以实时获取所述弹簧片35的形变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感应件7为位移传感器。
42.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固定支座4上设置有固定螺栓41,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开设有通孔311,所述固定螺栓41穿设于所述通孔311,以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1与所述通孔311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固定螺栓41的固定。
43.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包括中部底座51、中部支撑柱52、圆形放置槽53、圆形支撑件54;所述中部底座51位于所述组合梁2中部下方,且所述中部底座51与地面抵接,所述中部支撑柱52底部与所述中部底座5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放置槽53开设于所述中部支撑柱52顶部,所述圆形支撑件54设置于所述圆形放置槽53内,且所述圆形支撑件54与所述组合梁2中部底面抵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圆形支撑件54采用圆形钢筋。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通过所述圆形支撑件54与
所述组合梁2中部底面抵接,可以使对所述组合梁2中部底面的支撑面积最小化,实现线面连接,能够增加对所述组合梁2的测量精确度。
4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首先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1和所述通孔311之间的配合,使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4上,以防止在工作中,所述测量组件3发生偏移;进而施加力于所述工字梁11上,通过两组所述压力架13使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进而通过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对所述组合梁2中部进行支撑,在对所述组合梁2两端施加压力的同时,通过所述组合梁2两端下方的所述弹簧片35的形变量、弹性系数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读数,计算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所受到的压力。
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4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通过所述加压组件可以均匀作用力于所述组合梁上,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上的力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所述测量组件可以准确测量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的所受到的压力,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限位杆可以防止所述测量组件在工作时发生偏移或侧翻,大大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4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