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1:44: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内开设p1口、p2口以及a口,所述a口位于所述p1口和所述p2口之间;压力调整组件,其部分内嵌于所述阀体,所述压力调整组件一端开孔形成流通腔,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在所述阀体内部运动,以控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的连通或截止;梭阀球,其位于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所述p2口以及所述a口相交叉处的交叉空间内,所述梭阀球在所述交叉空间内运动,以堵住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或者堵住所述p2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压力调整杆和第二压力调整杆;部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阀体,部分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开设若干个第一进口,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的一端开孔形成所述流通腔,若干个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流通腔恒保持连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整组件还包括阀套,部分所述阀套内嵌于所述阀体,部分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嵌于所述阀套且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所述阀套上开设若干个第二进口,且若干个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p1口恒保持连通状态,所述阀套上开设若干个第三进口,且若干个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a口保持连通状态,若干个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交叉空间恒保持连通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直至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相连通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在所述阀套内部运动直至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相截止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相截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的外侧面还安装有密封圈,以密封所述阀套与所述阀体之间的缝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的内端部为球窝座,所述球窝座与所述梭阀球相匹配,所述球窝座上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流通腔恒保持连通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内部开槽构成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调整杆通过螺纹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内部开槽构成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调整杆通过螺纹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梭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1口、所述p2口以及所述a口均与所述阀套相连通,且所述交叉空间为部分所述第二活动腔。10.一种梭阀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梭阀结构进行操作,包括以下方法:(1)a口正常输出高压时,移动第一压力调整杆至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相连通,流通腔与p1口处于连通状态,当p1>p2,梭阀球受力运动堵住p2口,a口输出p1口压力,当p1<p2,梭阀球受力运动堵住p1口,a口输出p2口压力;(2)a口输出低压时,当p1>p2,移动第一压力调整杆至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相截止,流通腔与p1口处于截止状态,a口输出p2口压力;(3)a口输出低压时,当p2>p1,移动第一压力调整杆至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相连通,流通腔与p1口处于连通状态,且水平移动第二压力调整杆顶住梭阀球对p2口进行密封,a口输
出p1口压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梭阀结构包括阀体,其内开设P1口、P2口以及A口,所述A口位于所述P1口和所述P2口之间;压力调整组件,其部分内嵌于所述阀体且沿着所述阀体,所述压力调整组件一端开孔形成流通腔,所述压力调整组件在所述阀体内部运动,以控制所述流通腔与所述P1口的连通或截止;梭阀球,其位于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所述P2口以及所述A口相交叉处的交叉空间内,所述梭阀球沿着所述交叉空间运动,以堵住所述流通腔的出口或者堵住所述P2口。本发明提供的梭阀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梭阀结构只能输出高压,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不能手动对压力进行选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严得榕 马彪 秦绪鑫 刘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