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荧光识别Fe

2022-04-30 11:10: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荧光识别fe
3
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荧光识别fe
3
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具有高的孔隙率、高度可控的孔尺寸、大的比表面积和暴露的金属位点。然而由于mof结构中的配位键较弱,在水蒸气或酸性条件下结构易破坏,因此需要较为苛刻的操作条件;再者因为制备的mof材料常以小晶体或者粉末形式存在,机械强度较差,后续加工成型困难。碳基多孔材料如活性炭复合材料(ac),具有十分突出的抗水性和结构稳定性。鉴此,将mof与ac复合,不仅可以有效增强mof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同时ac能提供丰富的介孔和大孔,提升扩散能力,从而显著提高mof材料的利用率。
3.金属元素在制药、环境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铁离子(fe
3
)在血红蛋白的形成、脑和肌肉功能的代谢以及dna和rna的合成过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铁离子摄入量不足或过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如贫血、失眠、皮肤病和免疫力下降、各种癌症、肝炎和器官功能障碍等。因此,对于土壤表面、水体和生物体中fe
3
的检测至关重要。
4.近年来,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mofs)作为一类有趣的多孔材料在传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其他类别的发光材料相比,lmofs在结构特性、功能组分、与被分析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关键的优势,是一种更具有吸引力的化学传感材料。而在lmofs中最为突出的发光材料是稀土有机框架材料(ln-mofs),由于稀土离子的发光来自内层f-f电子跃迁,会比一般过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更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如高光学纯度、大的stokes-shift值、清晰的发射峰、长的发光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制备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其中me为tb、gd、eu、y中的一种)。这种复合材料具有强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活性炭复合材料能提供丰富的介孔和大孔,提升扩散能力,从而显著提高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利用率。本发明的合成原料廉价易得,条件温和,易于大批量制备;制备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fe
3
能有抑制发光作用,因此在检测fe
3
方面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7.(1)反应溶液配制
8.将50~300mg金属盐加入到1~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至溶解,得到金属盐溶液;将30~100mg配体加入到1~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至溶解,得到配体溶液;
9.(2)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10.将活性炭颗粒置于30~100℃的配体溶液中0.5~5h,取出后再置于30~100℃的金属盐溶液中0.5~5h;循环“置于配体溶液-取出-置于金属盐溶液-取出”操作5~20次;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0.5~2.0小时后取出,重复“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0.5~2.0小时后取出”操作2~3次以去除未反应的金属盐和配体;最后在80~180℃下真空干燥8~24h以去除孔道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分子,从而得到本发明所述的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
11.所述金属盐为乙酸铽水合物、醋酸钆四水合物、乙酸铕水合物、醋酸钇水合物中的一种;所述配体为均苯三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剂中,n,n-二甲基甲酰胺与水的体积比为3~6:1。
12.一种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其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13.本发明所述的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可以在荧光识别fe
3
中得到应用。
14.进一步的,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在荧光识别fe
3
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方法为:将真空干燥后的1~5mg 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浸泡在5~30ml的去离子水中,超声20~40min使其分散均匀,得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的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悬浮液。对于金属离子荧光感应测量,向4ml的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悬浮液加入60μl不同的m(no3)
x
溶液(m
x
=k

、ag

、cu
2
、mg
2
、ni
2
、cr
3
、zn
2
、co
2
、fe
3
、al
3
、ca
2
),然后振荡均匀,室温放置24~48h,最后使用荧光光度计进行测试。对于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在荧光识别fe
3
应用,向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悬浮液中加入fe
3
待测液(10-2
mol
·
l-1
),分别为5μl、10μl、15μl、20μl、30μl、45μl、60μl、80μl、100μl,然后振荡均匀,室温放置24~48h,最后使用荧光光度计进行测试。为了定量分析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与fe
3
浓度之间的关系,k
sv
可以通过stern-volmer(sv)方程获得:i0/i=1 k
sv
[c]。i0和i是空白样品和添加分析物的发光强度。[c]为待测液浓度。k
sv
是stern-volmer猝灭常数。
附图说明
[0015]
图1:本发明制备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xrd图谱。曲线1为simulated(模拟)tb-mof的xrd图谱;曲线2为tb-mof的xrd图谱;曲线3为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xrd图谱;曲线4为活性炭颗粒(ac)的xrd图谱。
[0016]
图2:本发明制备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ft-ir图谱。曲线1为as-synthesized tb-mof的ft-ir图谱;曲线2为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ft-ir图谱;曲线3为活性炭颗粒的ft-ir图谱。
[0017]
图3:本发明制备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曲线。曲线1为tb-mof的热重分析曲线;曲线2为me-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曲线;曲线3为活性炭颗粒的热重分析曲线。
[0018]
图4:(a)tb-mof的sem图;(b)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sem图。
[0019]
图5:本发明制备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荧光测试图。
[0020]
图(a)为在277nm激发时含各种金属离子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悬浮液的发光强度比较柱形图;
[0021]
图(b)为在各种金属离子中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猝灭效率柱形图;
[0022]
图(c)为加入不同浓度的fe
3
之后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悬浮液的发射光谱;
[0023]
图(d)为用于检测fe
3
的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悬浮液的荧光增强系数的线性图(横坐标为fe
3
的浓度,纵坐标为i0/i-1,k
sv
为斜率)。
[0024]
图1的xrd图谱证明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已成功合成,表现在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特征衍射峰与tb-mof的特征衍射峰相同,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强度相对降低可归因于活性炭引起的结构散射。
[0025]
图2是为了表明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tb-mof的特性,我们在4000-500cm-1
范围内研究了制备材料的ftir光谱。tb-mof在活性炭颗粒孔隙中生长后,发现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特征峰包括来自ac和tb-mof的特征峰,证实了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成功合成。
[0026]
图3表明与游离的、未吸附的tb-mof相比,吸附在ac中的tb-mof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与tb-mof相比,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失重发生在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测量温度约为210℃和403℃)。这证实了mof与ac颗粒相互作用后具有的稳定作用。
[0027]
由图4a可知,tb-mof的sem图像呈现了一个长方体的晶型,表面相对光滑。由图4b可知,sem图中有活性炭的形貌和tb-mof晶体的存在,证明tb-mof晶体吸附在活性炭内部中。
[0028]
由图5a可知,各种悬浮液的荧光强度主要取决于所加金属离子种类,当加入fe
3
,荧光强度被大幅度减弱。从图5b可知,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发光在fe
3
中的猝灭百分比接近90%,而其他金属离子的猝灭百分比几乎可以忽略。结果表明,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对fe
3
的检测性能优于其他金属离子。进一步探讨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对fe
3
的识别能力。如图5c所示,随着fe
3
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降低。k
sv
是荧光猝灭效率定量的重要标准,如图5d所示,k
sv
值为5.8
×
104,因此,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能以优异的灵敏度检测fe
3
,同时几乎不受其他干扰离子的影响,证实了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可以选择性地感知fe
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tb-mof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0]
(1)反应溶液配制
[0031]
将乙酸铽水合物200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乙酸铽溶液。将均苯三甲酸75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均苯三甲酸溶液。
[0032]
(2)tb-mof材料的制备
[0033]
将6ml均苯三甲酸溶液缓慢滴加在6ml乙酸铽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成后室温搅拌30min,形成小晶核;然后在60℃下反应12h;最后取出置于离心机离心(8000rpm、10min),用dmf和乙醇水洗三次,80℃下烘干。
[0034]
实施例1
[0035]
(1)反应溶液配制
[0036]
将乙酸铽水合物200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乙酸铽溶液。将均苯三甲酸75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均苯三甲酸溶液。
[0037]
(2)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0038]
活性炭复合材料颗粒首先置于60℃的均苯三甲酸溶液中1h,后取出置于60℃的乙
酸铽溶液中1h;循环“置于均苯三甲酸溶液-取出-置于乙酸铽溶液-取出”操作12次。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后取出,重复“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后取出”操作3次,以去除未反应的金属盐和配体;最后在130℃真空干燥15h以去除孔道中的dmf分子,从而得到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每克tb-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tb-mof平均负载量约为13%。
[0039]
实施例2
[0040]
(1)反应溶液配制
[0041]
将乙酸铕水合物200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乙酸铕溶液。将均苯三甲酸75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均苯三甲酸溶液。
[0042]
(2)eu-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0043]
活性炭复合材料颗粒首先置于均苯三甲酸溶液中1h,后取出置于乙酸铕溶液中1h;循环“置于均苯三甲酸溶液-取出-置于乙酸铕溶液-取出”操作12次。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重复“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后取出”操作3次,以去除未反应的金属盐和配体;最后在130℃真空干燥15h以去除孔道中的dmf分子,从而得到eu-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每克eu-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eu-mof平均负载量约为14%。
[0044]
实施例3
[0045]
(1)反应溶液配制
[0046]
将醋酸钆水合物200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醋酸钆溶液。将均苯三甲酸75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均苯三甲酸溶液。
[0047]
(2)gd-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0048]
活性炭复合材料颗粒首先置于均苯三甲酸溶液中1h,后取出置于醋酸钆溶液中1h;循环“置于均苯三甲酸溶液-取出-置于醋酸钆溶液-取出”操作12次。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重复“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后取出”操作3次,以去除未反应的金属盐和配体;最后在130℃真空干燥15h以去除孔道中的dmf分子,从而得到gd-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每克gd-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gd-mof平均负载量约为16%。
[0049]
实施例4
[0050]
(1)反应溶液配制
[0051]
将醋酸钇水合物200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醋酸钇溶液。将均苯三甲酸75mg加入到5ml dmf和1ml h2o中,超声至溶解,得到均苯三甲酸溶液。
[0052]
(2)y-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0053]
活性炭复合材料颗粒首先置于均苯三甲酸溶液中1h,后取出置于醋酸钇溶液中1h;循环“置于均苯三甲酸溶液-取出-置于醋酸钇溶液-取出”操作12次。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重复“将反应产物再浸泡在dmf溶剂中1小时后取出”操作3次,以去除未反应的金属盐和配体;最后在130℃真空干燥15h以去除孔道中的dmf分子,从而得到y-mof@活性炭复合材料,每克y-mof@活性炭复合材料的y-mof平均负载量约为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