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0:23: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血压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测量血压的方法当中,无创血压检测方法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脉搏波传导法测量血压是常用的无创血压检测方法之一,测量脉搏波普遍在耳垂或者手指末端进行测量,因为耳垂和手指末端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脉搏波波形较好,因而测量更加准确。测量心电(ecg)信号需要在身上较远处至少贴两个电极进行测量(一般是右手和左脚各一个电极或者左手右手各一个电极),但现有的测量血压的方法往往存在着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虽然血压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是脉搏波传导到某一参考基点(测量点)的时间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心率、受测者姿势、血管软硬化程度、血管分布等很多因素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往往存在非常多的个体差异,因而带来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能有效消除人体和环境(如温度等)等其他干扰因素,测量更加准确,降低系统测量噪声的同时简化了测量步骤。
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包括步骤:
6.s1、受测者将中心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a贴紧其中一耳垂,同时,右手的食指与拇指捏住另外一个同样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b,电极a与电极b形成人体回路,通过心电图检测模块获得心电图(ecg)信号;
7.s2、两组光电传感器连接容积脉搏波图检测模块,分别获取耳垂和拇指末端的脉搏波图;
8.s3、分析处理模块根据步骤s1的心电图(ecg)信号和步骤s2的两组脉搏波图计算得到脉搏波传播到达耳垂与拇指末端的时间pwtt1、pwtt2以及心率周期t,并通过预先设置的血压模型计算得到血压值。
9.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血压模型为:
10.sbp=a1
×
(pwtt1-pwtt2) b1-c1/t;
11.dbp=a2
×
(pwtt1-pwtt2) b2-c2/t;
12.其中,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13.pwtt1为脉搏波传播到达耳垂的时间,pwtt2为脉搏波传播到达拇指末端的时间,t为心率周期,pwtt1、pwtt2、t的单位是ms;
14.a1,a2,b1,b2,c1,c2是拟合常数,通过用标准的血压计测量对比血压进行参数标定。
15.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发明使用了耳垂与手指末端脉搏波传播时间差与当前心率值计算得到血压,而不是单一的使用一个测量点(如手指末端)作为计算血压的参考点,可以有效消除人体和环境(如温度等)等其他干扰因素,测量更加准确。而且通过耳垂与手指末端组成的人体电流回路测量ecg信号,可以使测量装置更易于集成和小型化,降低系统测量噪声的同时简化了测量步骤。
附图说明
17.附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18.附图2是第一位受测者的血压测量与拟合的血压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20.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是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包括步骤:
21.s1、受测者将中心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a贴紧两个耳垂中的一个,与此同时,右手的食指与拇指捏住另外一个同样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b,电极a与电极b形成人体回路,通过心电图检测模块获得心电图(ecg)信号;
22.s2、两组光电传感器连接容积脉搏波图检测模块,分别获取耳垂和拇指末端的脉搏波图;
23.s3、分析处理模块根据步骤s1的心电图(ecg)信号和步骤s2的两组脉搏波图计算得到脉搏波传播到达耳垂与拇指末端的时间pwtt1、pwtt2以及心率周期t,并通过预先设置的血压模型计算得到血压值。
24.血压模型为:
25.sbp=a1
×
(pwtt1-pwtt2) b1-c1/t;
26.dbp=a2
×
(pwtt1-pwtt2) b2-c2/t;
27.其中,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28.pwtt1为脉搏波传播到达耳垂的时间,pwtt2为脉搏波传播到达拇指末端的时间,t为心率周期,pwtt1、pwtt2、t的单位是ms;
29.a1,a2,b1,b2,c1,c2是拟合常数,通过用标准的血压计测量对比血压进行参数标定。
30.实施例2:本实验共选取了5名健康受测者作为训练组,将采用本方法所测血压与欧姆龙hem-7051型血压计所测血压进行对比,5位受测者的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31.1号受测者,男,年龄35
[0032][0033]
2号受测者,男,年龄67
[0034][0035]
3号受测者,女,年龄17
[0036][0037]
4号受测者,女,年龄48
[0038][0039]
5号受测者,女,年龄72
[0040][0041]
如附图2所示,以第一位受测者数据作为分析,通过脉搏波时间差和心率拟合得到的收缩压最大误差为4.0mmhg,计算得标准差为2.3mmhg,舒张压的最大误差为-4.5mmhg,计算得标准差为2.7mmhg,均满足aami推荐的标准差低于8mmhg的要求。
[0042]
以上测试数据表明,pwtt时间差值和心率与血压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可建立血压-脉搏波传导参数的数学模型,用于血压的连续测量。作为对比,如果只用pwtt1和pwtt2,使用简单的线性拟合模型,计算得到的血压误差对比如下表所示。
[0043]
使用的物理量pwtt1pwtt2pwtt时间差与心率收缩压误差mmhg7.25.64.0舒张压误差mmhg11.78.3-4.5
[0044]
可以看出,使用pwtt时间差和心率计算血压比使用单一测量基点得到的血压更加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受测者将中心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a贴紧其中一耳垂,同时,右手的食指与拇指捏住另外一个同样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b,电极a与电极b形成人体回路,通过心电图检测模块获得心电图(ecg)信号;s2、两组光电传感器连接容积脉搏波图检测模块,分别获取耳垂和拇指末端的脉搏波图;s3、分析处理模块根据步骤s1的心电图信号和步骤s2的两组脉搏波图计算得到脉搏波传播到达耳垂与拇指末端的时间pwtt1、pwtt2以及心率周期t,并通过预先设置的血压模型计算得到血压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血压模型为:sbp=a1
×
(pwtt1-pwtt2) b1-c1/t;dbp=a2
×
(pwtt1-pwtt2) b2-c2/t;其中,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pwtt1为脉搏波传播到达耳垂的时间,pwtt2为脉搏波传播到达拇指末端的时间,t为心率周期,pwtt1、pwtt2、t的单位是ms;a1,a2,b1,b2,c1,c2是拟合常数,通过用标准的血压计测量对比血压进行参数标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压连续测量方法,主要涉及血压测量领域;包括步骤:S1、受测者将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A贴紧其中一耳垂,同时,右手的食指与拇指捏住另外一个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的电极B,电极A与B形成人体回路,通过心电图检测模块获得心电图信号;S2、两组光电传感器连接容积脉搏波图检测模块,分别获取耳垂和拇指末端的脉搏波图;S3、分析处理模块根据步骤S1的心电图信号和步骤S2的两组脉搏波图计算得到脉搏波传播到达耳垂与拇指末端的时间PWTT1、PWTT2以及心率周期T,并通过预先设置的血压模型计算得到血压值;本发明能有效消除人体和环境等其他干扰因素,测量更加准确,降低系统测量噪声的同时简化了测量步骤。系统测量噪声的同时简化了测量步骤。系统测量噪声的同时简化了测量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蒋明轩
技术研发日:2022.01.24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