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屏,显示屏控制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2022-04-30 02:32: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屏,显示屏控制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2.移动终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占领了电子产品市场绝大份额,显示屏作为移动终端必不可少的人机交互工具,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全面屏凭借漂亮的外观和更好的视觉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3.一般在移动终端采用全面屏设计的情况下,必须将psensor(proximity sensor,近距离传感器)设计在屏下,然而将psensor设计在屏下时,在psensor发射探测信号时,经常会导致激发屏幕光斑(即在屏幕图像中存在亮度突变的像素),这样不仅会损伤屏幕,也会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屏,显示屏控制方法及终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基板,tft层,oled层和距离感应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基板上覆盖有所述tft层,所述oled层覆盖在所述tft层上,所述距离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距离感应器连接,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并根据对所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结果确定是否存在遮挡物;
6.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确定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tft层截止,以使所述oled层熄灭,在确定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tft层导通,以使所述oled层发光;
7.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所述tft层不感光。
8.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tft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在所述tft层截止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二预设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所述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发射功率,以降低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
9.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tft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一预设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在所述tft层截止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二预设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以缩短所述距离感应器单次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长。
10.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屏幕发光信号的情况下,延时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tft层导通,并在延时过程中,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所述屏幕发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oled层发光,以改变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11.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每隔第一目标时间段使所述tft层持续截止第二目标时
间段,并在所述第二目标时间段内,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以改变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12.可选地,所述距离感应器包括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和多个红外发射管,所述多个串联后与所述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连接;
13.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
14.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遮挡物,并在未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遮挡物。
15.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放大电路和多个光电二极管,多个所述光电二极管并联后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用于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放大电路,用于对多个所述光电二极管对应的电信号进行合并之后得到目标电信号,并对所述目标电信号进行放大。
16.可选地,所述tft层包括多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栅极与沟道之间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红外发射管的趋肤深度。
17.可选地,所述tft层中的每个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绝缘层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18.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屏中的控制器,所述显示屏包括基板,tft层,oled层和距离感应器以及所述控制器,所述基板上覆盖有所述tft层,所述oled层覆盖在所述tft层上,所述距离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距离感应器连接,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并根据对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接收结果,确定是否存在遮挡物;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确定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tft层截止,以使所述oled层熄灭,在确定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tft层导通,以使所述oled层发光;所述方法包括:
19.在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所述tft层不感光。
20.可选地,所述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包括:
21.在所述tft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
22.在所述tft层截止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二预设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所述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发射功率,以降低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
23.可选地,所述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包括:
24.在所述tft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一预设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
25.在所述tft层截止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二预设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以缩短所述距离感应器单次发
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长。
26.可选地,所述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包括:
27.在接收到屏幕发光信号的情况下,延时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tft层导通,并在延时过程中,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所述屏幕发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oled层发光,改变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28.可选地,所述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包括:
29.每隔第一目标时间段控制使所述tft层持续截止第二目标时间段,并在所述第二目标时间段内,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改变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30.可选地,所述距离感应器包括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和多个红外发射管,所述多个串联后与所述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连接;
31.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
32.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遮挡物,并在未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遮挡物。
33.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放大电路和多个光电二极管,多个所述光电二极管并联后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用于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放大电路,用于对多个所述光电二极管对应的电信号进行合并之后得到目标电信号,并对所述目标电信号进行放大。
34.可选地,所述tft层包括多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栅极与沟道之间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红外发射管的趋肤深度。
35.可选地,所述tft层中的每个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绝缘层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36.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屏。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所述tft层不感光,能够避免tft层在距离感应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刺激下产生感光电流,避免控制oled层发光的电流突变,消除屏幕光斑,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38.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40.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示意图;
41.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距离感应器的电路示意图;
42.图3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44.在详细介绍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作以说明,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将psensor设计屏幕的下方的场景,通常psensor的探测信号为940nm/850nm的红外光信号,在psensor发射探测信号时,940nm/850nm的红外光信号会刺激屏幕中控制oled发光的tft层产生感光电流,即当tft层中的某个晶体管被该红外光信号照射到时会刺激该晶体管内部pn节中流过的电流变大,从而会导致该晶体管控制的oled像素过亮,以至于出现像素突变,形成屏幕光斑,这样在感光电流的影响下,不仅容易损伤屏幕,屏幕光斑也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
4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显示屏控制方法及终端,该显示屏在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所述tft层不感光,能够避免tft层在距离感应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刺激下产生感光电流,避免控制oled层发光的电流突变,消除屏幕光斑,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46.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屏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屏,包括:基板101,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层102,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层103和距离感应器104以及控制器105,所述基板101上覆盖有所述tft层102,所述oled层103覆盖在所述tft层102上,所述距离感应器104设置在所述基板101的下方,所述控制器105与所述距离感应器104连接,所述距离感应器104,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并根据对所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结果确定是否存在遮挡物;
47.所述控制器105,用于在确定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tft层截止,以使所述oled层熄灭,在确定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tft层导通,以使所述oled层发光;
48.所述控制器105,还用于在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所述tft层不感光。
49.其中,该tft层102由多个薄膜晶体管集成,所述薄膜晶体管用于驱动该oled层中的液晶像素点,该距离感应器104可以是psensor,该距离感应器104发射的红外光信号可以是940nm或者850nm的红外线,该距离感应器104探测遮挡物的过程可以是,每隔一个采样周期发射一次红外光信号,该红外光信号遇到遮挡物时,改变传播方向,从而被距离感应器接收到,该距离感应器104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确定是否存在遮挡物,例如,在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该红外光信号的反射信号,则确定存在遮挡物,在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红外光信号,则确定不存在遮挡物。
50.另外,该发射时间可以是发光时长,也可以是发射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该发光时间为发射红外光信号的时间区间。
51.上述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52.方式一,所述控制器105用于:在所述tft层102导通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在所述tft层102截止的情况下,控制所述
距离感应器104按照第二预设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所述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发射功率,以降低所述距离感应器104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
53.其中,该tft层102导通可以是指形成该tft层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中存在至少一个该薄膜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在该tft层102导通时,该oled层处于图像显示状态,该tft层102截止可以是指形成该tft层处于未供电状态,也可以是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全部薄膜晶体管均处于截止状态。
54.需要说明的是,在该距离感应器104按照第一预设发射频率发射该红外光信号时,该距离感应器104发出的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不足以使该tft层102产生感光电流,或者产生的光电流相对更小,从而能够降低对像素的影响,达到人眼不易觉察的效果;在所述tft层102截止的情况下,即使该距离感应器104按照第二预设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会刺激该tft层102产生感光电流,由于该tft层102处于截止状态,而产生的感光电流一般都比较小,不足以使截止的薄膜晶体管导通,因此不会产生屏幕光斑。这样,通过降低所述tft层102导通时距离感应器104的发射功率,从而能够有效消除屏幕光斑,而在tft层102截止的情况下,控制该距离感应器104按照较高的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能够有效保证该距离感应器的探测性能。
55.方式二,所述控制器105用于:在所述tft层102导通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104按照第一预设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在所述tft层102截止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104按照第二预设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以缩短所述距离感应器单次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长。
56.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104按照第一预设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时,相当于在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发生红外光信号的时间缩短,这样,即使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在tft层102产生了感光电流,但由于闪烁的频率极快,达到了人眼无法觉察的效果,从而也能实现在视觉上消除该屏幕光斑的效果。
57.另外,在所述tft层102截止的情况下,即使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频率较小,单次发射红外光信号的时间较长,会产生感光电流,由于tft层102处于截止状态,而产生的感光电流一般都比较小,不足以使截止的薄膜晶体管导通,因此不会产生屏幕光斑。而在所述tft层102截止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104按照较小的发射频率发射所述外红光信号,能够保证该距离感应器的探测性能,能够在确定检测到遮挡物离开时,及时控制该oled层发光。
58.方式三,所述控制器105用于:在接收到屏幕发光信号的情况下,延时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tft层102导通,并在延时过程中,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104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所述屏幕发光信号用于指示所述oled层发光,以改变所述距离感应器104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59.其中,该发光时间为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时间区间,该屏幕发光信号可以是屏幕帧同步信号,该预设时间可以小于人类的反应时长(例如,0.2秒)示例地,可以是毫秒级以下的时间长度,如1毫秒,5纳秒,20皮秒等。在接收到该屏幕发光信号的情况下,先不使该tft层102导通,而是延时该预设时间后,再使该tft层102导通,以显示相应的图像,在该延时过程中,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此时,由于该tft层102还处于截止状态,因此,不会产生屏幕光斑,这样也能够有效实现消除屏幕光斑的效果。
60.方式四,所述控制器105用于:每隔第一目标时间段使所述tft层102持续截止第二目标时间段,并在所述第二目标时间段内,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以改变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61.其中,该第一目标时间段与该第二目标时间段也均属于小于人类针对图像变更的反应时长,例如0.2秒。
62.示例地,在从此刻开始,10分钟内该显示屏将一直处于图像显示状态,即该tft层102在10分钟内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为了调节该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使该距离感应器在该tft层102截止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该控制器105在10分钟内控制该tft层102每隔10毫秒(第一目标时间段),截止2毫秒,并在该2毫秒内,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从而保证在该tft层102截止时,控制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能够有效避免该tft层中产生影响像素亮度的感光电流,从而达到消除屏幕光斑的效果。
6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该显示屏在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所述距离感应器发射所述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所述tft层不感光,能够避免tft层在距离感应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刺激下产生感光电流,避免控制oled层发光的电流突变,消除屏幕光斑,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64.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距离感应器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距离感应器104包括信号发射装置1041和信号接收装置1042,该信号发射装置1041包括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和多个红外发射管dn,该多个串联后与该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连接;
65.该信号发射装置1041,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
66.该信号接收装置1042,用于在接收到该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遮挡物,并在未接收到该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遮挡物。
67.其中,该红外发射管(d1-d3)为940nm或者850nm的红外发光二级管,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可以包括晶体管t,该晶体管t的源极与该红外发射管(d1-d3)串联之后接地,该晶体管t的漏极连接电源端,该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控制端用于接收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可以是高电平信号。
68.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五中,将相关技术中的一个红外发射管更改为多个红外发射管串联的形式,即在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每个红外发射管的发光亮度降低,有利于降低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屏幕光斑的概率。
69.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多个红外发射管串联造成的距离感应器的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出现,使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放大电路和多个光电二极管(例如,d4-d6),多个该光电二极管并联后与该放大电路连接,该光电二极管,用于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该放大电路,用于对多个该光电二极管对应的电信号进行合并之后得到目标电信号,并对该目标电信号进行放大。这样,通过将每个光电二极管转化得到的电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目标电信号,再对目标电信号进行放大,从而能够有效保证该距离感应器的探测性能。
70.这样,通过改变该距离感应器的内部结构,实现多发射多接受的探测方式,从而降低该距离感应器的能量密度,消除屏幕光斑,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的体验。
71.图3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tft层包括多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栅极与沟道之间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该红外发射管的趋肤深度。
72.其中,该栅极与沟道之间绝缘层的厚度为图中线段a对应的距离,在该栅极与沟道之间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该趋肤深度的情况下,该红外光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信号刺激产生的电子移动的深度不会穿透该绝缘层,从而不会影响该沟道中流过的电流大小,从而避免了屏幕光斑的出现。
73.另外,还可以使该tft层中的每个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绝缘层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74.其中,拉大该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绝缘层的长度能够使该晶体管的开启电压变大,从而能够避免产生的感光电流使该晶体管导通,避免在晶体管该截止的时候由于感光电流的影响使其导通的现象,从而有效避免了屏幕光斑的出现。
75.需要说明的是,该漏极与源极之间绝缘层的长度为图中线段b所示的距离,该预设距离阈值可以是预先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也可以是根据检测的感光电流的大小和晶体管的内部阻值计算得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公式,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7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tft层中晶体管的结构从而达到消除屏幕光斑的技术效果,能够有效避免tft层在距离感应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刺激下产生感光电流,避免控制oled层发光的电流突变,消除屏幕光斑,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77.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该显示屏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屏中的控制器,该显示屏包括基板,tft层,oled层和距离感应器以及该控制器,该基板上覆盖有该tft层,该oled层覆盖在该tft层上,该距离感应器设置在该基板的下方,该控制器与该距离感应器连接,该距离感应器,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并根据对该红外光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接收结果,确定是否存在遮挡物;该控制器,用于在确定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该tft层截止,以使该oled层熄灭,在确定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该tft层导通,以使该oled层发光;该方法可以包括:
78.在该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该tft层不感光。
79.其中,该调节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80.方式一,在该tft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该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该红外光信号;
81.在该tft层截止的情况下,控制该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二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该红外光信号,该第一预设发射功率小于该第二预设发射功率,以降低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
82.方式二,在该tft层导通的情况下,控制该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一预设发射频率发射
该外红光信号;
83.在该tft层截止的情况下,控制该距离感应器按照第二预设发射频率发射该外红光信号,该第一预设频率大于该第二预设功率,以缩短该距离感应器单次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长。
84.方式三,在接收到屏幕发光信号的情况下,延时预设时间后,控制该tft层导通,并在延时过程中,控制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该屏幕发光信号用于指示该oled层发光,改变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85.方式四,每隔第一目标时间段控制使该tft层持续截止第二目标时间段,并在该第二目标时间段内,控制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改变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发光时间。
86.以上方式一至方式四,通过使该显示屏在该距离感应器发射红外光信号时,调节该距离感应器发射该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和/或发射时间,以使得该tft层不感光,能够避免tft层在距离感应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刺激下产生感光电流,避免控制oled层发光的电流突变,消除屏幕光斑,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87.以下方式五通过对距离感应器的内部结构的改进,实现降低距离感应器发出的红外光信号的能量密度,从而达到消除屏幕光斑的技术效果。
88.方式五,该距离感应器包括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该信号发射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和多个红外发射管,该多个串联后与该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连接;
89.该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在接收到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发射红外光信号;
90.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该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情况下,确定存在遮挡物,并在未接收到该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的情况下,确定不存在遮挡物。
91.其中,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放大电路和多个光电二极管,多个该光电二极管并联后与该放大电路连接,该光电二极管,用于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该放大电路,用于对多个该光电二极管对应的电信号进行合并之后得到目标电信号,并对该目标电信号进行放大。
92.这样,通过改变该距离感应器的内部结构,实现多发射多接受的探测方式,从而降低该距离感应器的能量密度,消除屏幕光斑,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的体验。
93.以下方式六和方式七通过对tft层中晶体管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提高晶体管的开启电压,达到消除屏幕光斑的技术效果。
94.方式六,该tft层包括多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栅极与沟道之间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该红外发射管的趋肤深度。
95.方式七,该tft层中的每个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绝缘层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9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tft层中晶体管的结构从而达到消除屏幕光斑的技术效果,能够有效避免tft层在距离感应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的刺激下产生感光电流,避免控制oled层发光的电流突变,消除屏幕光斑,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97.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以上图1所示的显示屏。
98.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部分,其中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解释已经在有关该装置
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9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10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101.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