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20:13: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锅炉的一次风指层燃炉燃烧时,从炉排下部送入的空气煤粉燃烧时与煤粉一起送入炉膛的空气,一次风对锅炉的燃烧起主导作用。锅炉的二次风是用于为煤粉提供氧量的送风的称呼,二次风的风量在一次风、三次风中最大,在总风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3.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加热器对锅炉的一次风、二次风进行加热,加热器的换热管道通常利用管道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加热,长时间运行容易积灰导致温度上升,使得锅炉热效率下降,引起公司经济效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该结构简单、可靠,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包括一次风道、二次风道、加热器、汽轮机乏汽排汽口、除氧器乏汽排汽口、冷凝水收集装置、锅炉烟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循环管道,所述汽轮机乏汽排汽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加热器的换热管道的进口相连接,所述除氧器乏汽排汽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一次风道及所述二次风道与所述加热器相连接并分别使一次风、二次风穿过加热器与换热管道进行换热,所述加热器的换热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穿过锅炉烟道。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固定板,所述换热管道固定安装在两块固定板之间。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若干换热管道行列式排列成矩形阵列结构。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换热管道为三维管。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循环管道内安装有循环泵。
1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汽轮机的乏汽以及除氧器的乏汽均由第一管道最终导入换热管道内使换热管道升温,一次风道以及二次风道分别使一次风、二次风穿过加热器与换热管道进行换热从而完成升温,充分利用了原本需要外排的废汽资源使其作为加热热源进行加热升温,节能环保,避免导入烟气导致换热管道内积灰,
便于维护,提高了经济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加热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包括一次风道1、二次风道2、加热器3、汽轮机乏汽排汽口4、除氧器乏汽排汽口5、冷凝水收集装置6、锅炉烟道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第三管道10、循环管道11,具体地,所述汽轮机乏汽排汽口4与所述第一管道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8的另一端与加热器3的换热管道302的进口相连接,所述除氧器乏汽排汽口5与所述第二管道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8相连接,所述一次风道1及所述二次风道2与所述加热器3相连接,乏汽指的是汽轮机、除氧器中排出的已经释放过热能且没有被污染过的蒸汽,汽轮机的乏汽以及除氧器的乏汽均由第一管道8导入换热管道302内使换热管道302升温,一次风道1以及二次风道2分别使一次风、二次风穿过加热器3与换热管道302进行换热从而完成升温,充分利用了原本需要外排的废汽资源使其作为加热热源进行加热升温,节能环保,避免导入烟气导致换热管道302内积灰,便于维护,提高了经济效率。
17.所述加热器3的换热管道302的出口与所述第三管道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10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6的进水口相连接,当蒸汽通过换热管道302后由于与一次风、二次风完成换热导致蒸汽手冷凝结为水,因此通过第三管道10将冷凝水收集导入至冷凝水收集装置6,所述循环管道11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6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8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11穿过锅炉烟道7,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11内安装有循环泵12,通过循环泵12使得冷凝水在循环管道11内流动,由于循环管道11穿过锅炉烟道7,锅炉排出的烟气余热会对将循环管道11内的水加热使其成为高温水蒸汽,高温水蒸汽最终由循环管道11的另一端重新导入第一管道8从而用于加热一次风与二次风,循环利用蒸汽进行加热,充分利用废弃资源,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
18.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器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固定板301,所述换热管道302固定安装在两块固定板301之间,换热管道302的两端端口分别贯穿两个固定
板301以使得蒸汽可以上下向进行流动,一次风与二次风则可以横向通过预热器完成热量传导。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道302为三维管,具有外翅片,有效的增加了换热面积,在同样的提升温度情况下,使加热器3整体面积大大减少,便于安装,不增加风管阻力,换热效率大幅提升,若干换热管道302行列式排列成矩形阵列结构,换热管道302之间形成低风阻热交换风道,一次风与二次风通过穿过三维管快速完成热量传导。
19.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循环泵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2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道、二次风道、加热器、汽轮机乏汽排汽口、除氧器乏汽排汽口、冷凝水收集装置、锅炉烟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循环管道,所述汽轮机乏汽排汽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加热器的换热管道的进口相连接,所述除氧器乏汽排汽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一次风道及所述二次风道与所述加热器相连接并分别使一次风、二次风穿过加热器与换热管道进行换热,所述加热器的换热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穿过锅炉烟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固定板,所述换热管道固定安装在两块固定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换热管道行列式排列成矩形阵列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为三维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内安装有循环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泵加热锅炉进风连接结构,包括一次风道、二次风道、加热器、汽轮机乏汽排汽口、除氧器乏汽排汽口、冷凝水收集装置、锅炉烟道,汽轮机乏汽排汽口与第一管道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加热器的换热管道的进口相连接,除氧器乏汽排汽口与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管道相连接,一次风道及二次风道与加热器相连接,加热器的换热管道的出口与第三管道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冷凝水收集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接,循环管道的一端与冷凝水收集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接,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管道相连接,充分利用了原本需要外排的废汽资源使其作为加热热源进行加热升温,节能环保,提高了经济效率。高了经济效率。高了经济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 李忠华 常志良 潘烨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恒洋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4/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