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抑制电晕放电的试验夹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4:45: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夹,尤其是涉及一种抑制电晕放电的试验夹。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0/20kv电缆线路因其优势在城市配电网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电缆绝缘故障频发,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了提高供电靠性,必须对电缆绝缘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作为一种检测电缆绝缘缺陷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检测出电缆的潜在绝缘缺陷,并对其进行检修与维护,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然而在实际进行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时,因试验流程较多,在各流程中均可能存在干扰导致试验出现误差,试验准确率低。
3.10/20kv电缆绝缘缺陷的有效检测对电缆的安全运行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电缆绝缘缺陷的检测方法中,相比于直流耐压法与交流耐压法,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不会对电缆产生破坏性伤害,并且能检测出电缆局部绝缘缺陷,因此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广泛推广应用。
4.现有试验设备配备的试验夹为鳄鱼夹,此种试验夹夹在电缆终端头铜接线端子上进行加压测试时,在高电压下会引起电晕放电从而引起误差。
5.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电气试验用电力测试夹”,其公开号cn110988409a,包括无法抑制被测电缆电晕放电,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问题,同时会降低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鳄鱼夹类电气试验夹在试验时会产生电晕放电使得试验数据产生误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抑制电晕放电的试验夹,提高10/20kv电缆局部放电试验的测试准确率,同时保障试验人员在测试时的快捷安全。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抑制电晕放电的试验夹,包括左侧均压环、右侧均压环、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左侧均压环和右侧均压环相互连接,左侧均压环和右侧均压环将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紧压连接在均压环中间;左侧均压环和右侧均压环压紧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保证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之间紧密接触,减少中途电缆接触不良的情况,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率。
9.作为优选,试验夹与电缆终端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螺栓连接对左侧均压环和右侧均压环环帽部分的加工要求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降低成本;同时,只需要旋下右侧均压环而不必拆下螺栓,避免连接件上的螺纹孔因反复拆装而损坏。
10.作为优选,试验夹与高压输出线采用可拆卸的插拔式连接方式连接,插拔式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便于后续试验仪器连接的调整,可拆卸的插拔式连接和螺栓连接的综合使用,在保持左侧均压环和右侧均压环的紧密连接的同时,降低了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之间的断接风险,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率。
11.作为优选,试验夹的左侧均压环和右侧均压环的制作材料使用铝合金,铝合金能防止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等输电线在被测试时产生电晕放电,保障试验人员在测试时的安全,同时提高被测电缆在试验时的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12.作为优选,均压环通过铝制外壳完全包裹密封,铝制外壳外表光滑,减少在电缆连接测试时产生的电晕放电,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测试时间和测试次数,提高试验效率,同时保障试验人员在测试时的快捷安全。
13.作为优选,试验夹直径小于200mm,管径小于30mm,且加工精度控制在2mm以内,较小直径的试验夹和较小的管径能提高试验夹的试验精度,管径小于30mm,增大均压环与被测电缆和测试电缆的接触面积,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14.作为优选,铝制外壳将均压环和螺栓联结处密封连接,铝制外壳将均压环和螺栓连接处完全包裹,避免电位差反差大,提高防电晕均分效果,提高试验夹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15.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连接部分加工要求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节约成本;
17.铝制外壳和左右均压环的使用,避免电位差反差大,提高防电晕均分效果,提高试验数据准确率,同时保障实验人员在测试时的快捷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测试端铝制右侧均压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测试端铝制左侧均压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铝制双侧均压环的一种外部示意图和铝制双侧均压环的一种剖视图;
21.图4是各类型试验夹的试验准确率统计图;
22.图5是各试验夹对10/20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准确率统计图。
23.其中,1.左侧均压环;2.测试电缆;3.被测电缆;4.右侧均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5.一种抑制电晕放电的试验夹,包括左侧均压环1、右侧均压环4、测试电缆2和被测电缆3,左侧均压环1和所述右侧均压环4相互连接,左侧均压环1和右侧均压环4将测试电缆2和被测电缆紧3压连接在均压环中间,保证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之间紧密接触,减少中途电缆接触不良的情况,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率。
26.试验夹与电缆终端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螺栓连接对左侧均压环1和右侧均压环4环帽部分的加工要求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降低成本;同时,只需要旋下右侧均压环而不必拆下螺栓,避免连接件上的螺纹孔因反复拆装而损坏。
27.试验夹与高压输出线采用可拆卸的插拔式连接方式连接,插拔式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便于后续试验仪器连接的调整,可拆卸的插拔式连接和螺栓连接的综合使用,在保持左侧均压环和右侧均压环的紧密连接的同时,降低了测试电缆和被测电缆之间的断接风险,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率。
28.试验夹的左侧均压环1和右侧均压环4的制作材料使用铝合金,铝合金能防止测试
电缆和被测电缆等输电线在被测试时产生电晕放电,保障试验人员在测试时的安全,同时提高被测电缆在试验时的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29.均压环通过铝制外壳完全包裹密封,铝制外壳外表光滑,减少在电缆连接测试时产生的电晕放电,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测试时间和测试次数,提高试验效率,同时保障试验人员在测试时的快捷安全。
30.试验夹直径小于200mm,管径小于30mm,且加工精度控制在2mm以内,较小直径的试验夹和较小的管径能提高试验夹的试验精度,管径小于30mm,增大均压环与被测电缆3和测试电缆2的接触面积,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31.铝制外壳将均压环和螺栓联结处密封连接,铝制外壳将均压环和螺栓连接处完全包裹,避免电位差反差大,提高防电晕均分效果,提高试验夹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32.实施例:
33.考虑改变试验夹的形状,增大试验夹的曲率半径,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由同一组试验人员进行80次试验测试,以确定试验夹引起电晕放电对振荡波局放试验准确率的影响。
34.现有试验设备配备的试验夹为鳄鱼夹,小组认为此种试验夹夹在电缆终端头铜接线端子上进行加压测试时,在高电压下会引起电晕放电从而引起误差。小组初步制作了椭圆状试验夹和圆状试验夹,再加上鳄鱼夹,由同一组试验人员分别使用3种试验夹进行80次试验测试,统计每种情况下的试验准确率,试验数据如图4所示:
35.试验夹类型试验次数准确测试次数试验准确率/%鳄鱼夹804657.50椭圆状试验夹805771.25圆状试验夹806581.25
3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晕放电的试验夹时,针对对策计划表列出的各项目标进行效果检查,并进行了10/20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测试,并且对准确率进行统计,如下表所示。
[0037][0038]
在整体试验结束后,对10/20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准确率进行比较统计,实际情况如图5所示:
[0039]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原有的试验夹,能大幅度提高试验准确率,使试验班试验人员减少了测试次数,缩短了试验时间,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就间接效益来说,本实用新型节约人力成本,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缓解了班组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加快送电速度,减少停电时间,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
[0040]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变体和改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