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续性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联合血压监测系统

2022-04-27 13:01: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检测系统,具体涉及连续性动脉血气和血压联合检测和持续床旁动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血气监测采样优先顺序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对于实施有创血管内监测的危重病人所有血样应取自动脉,不能获取动脉血者,应留取静脉血样,毛细血管血样(针刺法)测量结果不准确,应避免采用。对于病情相对较轻无须进行有创血管内监测的病人可采用毛细血管血样(针刺法)。icu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病情危重时,会置入动脉血压监测装置,多于桡动脉置管。因此可利用桡动脉置管的有创装置,进行血气的监测,可避免额外增加患者有创置入通路。
3.目前对重症患者进行血气监测的方式为定时抽动脉血,由血气检测仪回抽血液进行分析出结果。然而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有:1、需要反复抽动脉血,icu重症患者患者反复抽血失血量增加以及血管损伤的发生;2、抽出体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操作流程不严谨造成实际为动静脉混合血、混入空气影响检测结果发生偏差;3、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往往在病情发生变化或者重症患者定时抽血检测,有可能不能及时的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和血气的变化,不能反应重症患者的早期病情的演变,无法做到疾病恶化早期的预警。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设备需要反复抽动脉血,抽出体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操作流程不严谨造成实际为动静脉混合血、混入空气影响检测结果发生偏差,无法做到实时监测的问题,本技术文件目的在于提供连续性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联合血压监测系统,解决上述的问题。
5.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连续性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联合血压监测系统,包括监护仪、输液袋、双叉输液管路、三通管和外周动脉置管,所述监护仪对电力信号与压力和化学电子信号进行转换,用于显示血压数据和血气数据,监护仪通过双叉输液管路和三通管、动脉置管与患者端联系,双叉输液管路的双叉端的一端连接监护仪、一端连接输液袋,输液袋内填充抗凝剂,通过抗凝剂持续滴注通道,避免动脉管路血栓形成堵塞管路。所述外周动脉置管内设置电子化学探头和电子压力探头,同时进行血压和血气监测,通过单一外周动脉导管的置入,实现连续性动脉血气和血压的监测。
7.临床监测的目的是为迅速诊断疾病和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合理临床监测的目的是为迅速诊断疾病和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合理的应用监测技术可以减少诊断上的错误和治疗上的盲目性。因此,临床床旁实时监测被称为现代医学的标志。临床上应用的监测项目很多,如:心电图、血压、体温、心率、心功能等。
8.临床上用于监测的手段非常多,各种监测设备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监测构成了icu特色。合理应用、正确分析、及时反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阻止突发事件发生,
极为重要。
9.进一步地,所述外周动脉置管包括血压探测腔、血气探测腔、注入腔、电解质和乳酸探测腔,所述血压探测腔对动脉血压进行持续检测;所述血气探测腔对对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ph、na

、k进行检测,所述电解质和乳酸探测腔对血液中的电解质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所述注入腔为抗凝剂持续滴注通道。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周动脉置管内安装有电子压力探头和电子化学探头,血压探测腔内安装有电子压力探头,血气探测腔内安装有电子化学探头,通过电子压力探头对血管中血压进行测量,通过电子化学探头对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ph、na

和k含量进行检测,所述电解质探测腔内设置有检测探头,通过电解质和乳酸检测探头对血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和乳酸水平进行检测。
11.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外接端口为采血接口,通过采血接口外接置留针,使外周动脉置管回抽血液。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连续性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联合血压监测系统,能通过单一外周动脉导管的置入,实现连续性动脉血气和血压的监测;
14.2、本发明连续性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联合血压监测系统,将压力监测和化学监测联合,电子监测元件微型化,减少创伤,通过电子信号的传递转化为检测数据,而不需要反复抽吸血样;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发明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18.实施例
19.如图1所示,本发明连续性动脉血气、电解质、乳酸联合血压监测系统,包括监护仪、输液袋、三通管、外周动脉置管、监护仪对电力信号和化学电子信号进行转换,用于显示血压数据和血气数据,所述三通管一端与监护仪和输液袋连接,一端为外接端口,第三端与外周动脉置管连接,输液袋内填充抗凝剂,通过抗凝剂持续滴注通道,避免管路血栓形成,所述外周动脉置管4内设置电子化学探头和电子压力探头,同时进行血压和血气、电解质监测,通过单一外周动脉导管的置入,实现连续性动脉血气和血压的监测。
20.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中毒等各种危重病,以及手术麻醉等。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
估价。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也是目前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21.外周动脉置管4,包括血压探测腔、血气探测腔、电解质和乳酸探测腔、注入腔,所述血压探测腔对动脉血压进行持续检测;所述血气探测腔对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进行检测、电解质和乳酸探测腔对乳酸、ph、na

、k进行检测,所述注入腔为抗凝剂持续滴注通道。
22.所述外周动脉置管4内安装有电子压力探头和电子化学探头,血压探测腔内安装有电子压力探头,血气探测腔和电解质、乳酸探测腔内安装有电子化学探头,通过电子压力探头对血管中血压进行测量,通过电子化学探头对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乳酸、ph、na

和k含量进行检测。所述外接端口为采血接口,通过采血接口外接置留针,使外周动脉置管4回抽血液。
2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