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鉴定人参参龄的方法

2022-04-27 11:44: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鉴定人参参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人参的年限鉴定,流传数千年的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参的芦头长度以及芦碗的个数来决定人参的年限,导致年限的鉴定比较主观,并且由于人参的芦头的类型繁多,有圆芦,堆花芦,二节芦,缩脖芦等,导致观察芦头数芦碗的方法比较难以操作,并且对于鉴定者的经验要求极高,不具备普适性。市场需要一种能够相对比较精确、可操作性强、简单快速的鉴别人参年限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鉴定人参参龄的方法。
4.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鉴定人参参龄的方法,包括选取人参主根部分进行切片,切片厚度0.2~2mm,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在切片表面滴加200~500ul 37%wt 的浓盐酸,浓盐酸须完全覆盖整个切片的表面,2~3分钟后在切片表面滴加200~500ul 25%wt 的间苯三酚乙醇溶液进行染色,2~3分钟后再在切片表面滴加200~500ul 1%wt的苯胺蓝进行对染,最后用体视镜观察染色后的切片,确定切片上的中心点和形成层,计算中心点与形成层之间的年轮圈的总数,即为人参的参龄。
5.在一优选例中,所述人参选自普通园参、野山参、林下山参或移山参。
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体视镜的放大倍数为2~4倍。
7.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本发明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8.图1:人参切片的形成层、年轮圈和中心点示意图。
9.图2:江西产园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s为形成层,a-e代表共5年的年轮圈数。
10.图3:吉林产园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s为形成层,a-f代表共6年的年轮圈数。
11.图4: 1~3年林下山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s为形成层,a-c代表不同年轮圈数;其中:
12.4a为1年生林下山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s为形成层,a代表1年年轮圈数;
13.4b为2年生林下山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s为形成层,a、b代表2年年轮圈数;
14.4c为3年生林下山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s为形成层,a、b、c代3年年轮圈数。
15.图5 :9年生林下山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
16.图6: 17年生林下山参横截面切片染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1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如何根据本领域药用植物学教材的教导确定人参切片的中心点和形成层(天然药物学(第二版)罗国海,姚荣林;《药用植物学》(中药专业用)丁景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19.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20.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专利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21.实施例一鉴定普通园参的生长年限
22.实验材料:取不同人参基地来源的园参参根切片不同药店收集(收集江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涉及4个产地的22个园参样本)。
23.实验仪器和试剂:尼康sm2800n体视显微镜(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平台中心),乙醇,浓盐酸,间苯三酚试剂,苯胺蓝均采购自探索试剂网站。
24.实验方法:
25.1)收集回实验室的不同药房的人参切片,约0.2~2mm左右的薄片,使用75%wt的乙醇浸泡半小时左右。
26.2)取出浸泡好的人参切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醇溶液,后平铺在载玻片上待用。
27.3)将准备好的浓盐酸(37%wt浓度)用玻璃滴管吸取大约200~500ul,使其完全覆盖人参切片,2分钟后,玻璃滴管吸取大约200~500ul 25%wt的间苯三酚溶液,进一步染色。等待 2分钟。
28.4)再将1%wt的苯胺蓝溶液滴加到人参切片上,等待2分钟,到时间后迅速用95%wt的乙醇溶液冲洗掉多余的染料,并擦拭干净将薄片置于载玻片上。染色2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溶液,滴一滴甘油,盖上盖玻片,放置在体视镜(2~4倍)下进行观察。
29.5)首先确认切片上的形成层,再观察确认中心点,从形成层依次往内到中心区域,对红色的导管束细胞形成的年轮圈数进行逐一计数,计数所得的数字即为所观察的人参样本的生长年限。
30.实验结果:除一例辨识模糊之外,其余均符合生长年限,总符合率为95.4%,见下表。
31.表1
32.栽培年限样本数量收集来源染色符合数备注5-6年6江西6举例图25-6年5黑龙江41例辨识模糊
5-6年7辽宁7符合5-6年4吉林4举例图3
33.实施例二鉴定1~3年生的林下山参的生长年限
34.实验材料:取东北人参基地的初期逐年生1~3年的人参样本,进行切片染色。目的在于观察和印证此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5.实验仪器和试剂:尼康sm2800n体视显微镜(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平台中心),乙醇,浓盐酸,间苯三酚试剂,苯胺蓝均采购自探索试剂网站。
36.实验方法:
37.1、收集东北人参基地的实验室的不同药房的人参切片,年限1年、2年、3年生长期限,约0.2~2mm左右的薄片,使用75%wt的乙醇浸泡半小时左右。
38.2、取出浸泡好的人参切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醇溶液,用细薄的切片切取大约 500um-1mm厚度的切片,平铺在玻璃载片上。
39.3、将准备好的浓盐酸(37%wt浓度)用玻璃滴管吸取大约200-500ul,使其完全覆盖人参切片,3分钟后用玻璃滴管吸取大约200-500ul 25%wt的间苯三酚溶液,进一步染色。等待 3分钟。
40.4、再将1%wt的苯胺蓝溶液滴加到人参切片上,等待2分钟,到时间后迅速用95%wt的乙醇溶液冲洗掉多余的染料,并擦拭干净将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41.5、染色3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溶液,滴一滴甘油,盖上盖玻片,放置在体视镜(2~4 倍)下进行观察。
42.6、首先确认切片上的形成层,再观察确认中心点,从形成层依次往内到中心区域,对红色的导管束细胞形成的年轮圈数进行逐一计数,计数所得的数字即为所观察的人参样本的生长年限(举例如图4a、图4b、图4c)。
43.实验结果:除一例图形不标准,一例染色失败导致辨识不清之外,共34例样本,共 32份符合实际年份,符合率为94.1%。见下表:
44.表2
45.栽培年限样本数量收集来源染色符合数备注115东北15符合212东北111例图形不标准37东北61例辨识不清
46.实施例三鉴定林下山参的生长年限
47.实验材料:取雷允上东北林下山参人参基地来源的10~20年林下山参进行切片观察10~20 年抽取林下山参进行不同年限的实验验证。
48.实验仪器和试剂:尼康sm2800n体视显微镜(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平台中心),乙醇,浓盐酸,间苯三酚试剂,苯胺蓝均采购自探索试剂网站。
49.实验方法:
50.1)取不同年份的林下山生晒参进行样本准备,先用铡刀铡取芦头和分腿中间位置约1/2-1/3 处,长度2cm左右的人参主根部位,使用75%wt的乙醇浸泡2小时左右。
51.2)取出浸泡好的人参样本,手工切片,切片厚度0.2~2mm,注意为了使切片尽量轻薄容易上色,使用薄刀片进行切取。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醇溶液,后平铺在载玻片上待用。
52.3)将准备好的浓盐酸(37%wt浓度)用玻璃滴管吸取大约200~500ul,使其完全覆盖人参切片,3分钟后使用玻璃滴管吸取大约200~500ul 25%wt的间苯三酚溶液,进一步染色,等待3分钟。
53.4)再将1%wt的苯胺蓝溶液滴加到人参切片上,等待2分钟,到时间后迅速用95%wt的乙醇溶液冲洗掉多余的染料,并擦拭干净将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54.5)染色3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溶液,滴一滴甘油,盖上盖玻片,放置在体视镜(2~4 倍)下进行观察。
55.6)首先确认切片上的形成层,再观察确认中心点,从形成层依次往内到中心区域,对红色的导管束细胞形成的年轮圈数进行逐一计数,计数所得的数字即为所观察的人参样本的生长年限。
56.实验结果:除一例因为年限轮性状不规则造成的判读困难外,另有2例计数存在误差,总符合率为90.3%,见下表。部分染色图片如图5所示。
57.表3
58.样本类别栽培年限收集来源样本数量年份鉴定wg-1010辽宁桓仁41例9年wg-1212辽宁桓仁5符合wg-1313辽宁桓仁61例12年wg-1515辽宁桓仁2符合wg-1717辽宁桓仁61例形状难以判读wg-1919辽宁桓仁5符合wg-2020辽宁桓仁3符合
59.本发明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已做如上阐述。然而,应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之前提下,本领域专业人员可对其进行等同改变和修饰,所述改变和修饰同样落入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