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腹腔镜术后腹部切口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03:14: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腹腔镜手术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术后腹部切口缝合器。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医疗手术通常会伴随有切口,外科手术的切口一般较浅,缝合相对容易,而对于内科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而言,其腹部切口贯穿腹部组织而直通腹腔内部,在切口缝合时,难以将切口完全缝合,尤其是切口深处的部分如腹膜层和筋膜层;依靠传统的人工缝合,在缝合时无法看到内部,很难保证腹膜层和筋膜层的有效缝合,容易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切口感染、崩裂或引发疝气等一系列后续隐患;尽管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但其切口仍相当于创口贴大小,若缝合时出现疏忽,将影响后续的恢复,且腹腔镜并非百分百可靠,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开腹手术仍不可避免,此时伤口跨度大大增加,缝合更加困难;针对术后缝合,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多缝合器,利用钛钉将伤口快速定位缝合,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术后缝合对缝合技术和经验的依赖,但该类缝合器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对于腹膜层等深处组织依然无法有效缝合。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腔镜术后腹部切口缝合器,以解决现有腹腔镜手术术后缝合不便、缝合效果不佳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发明由设有上下贯通的中空部的框架和置于所述中空部的上钩针组和下钩针组组成,所述上钩针组由多个同轴均布设置的螺旋上钩针组成,所述下钩针组由多个同轴均布设置的螺旋下钩针组成,螺旋上钩针与螺旋下钩针的轴向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而不重合;所述的螺旋上钩针和螺旋下钩针的螺旋外径相等且多个螺旋上钩针和多个螺旋下钩针沿轴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的框架上有与螺旋上钩针和螺旋下钩针一一同轴对应的定轴,螺旋上钩针和螺旋下钩针分别与对应的定轴经螺纹传动连接以实现钩针在定轴上轴向移动时的旋转前进,所述螺旋上钩针、螺旋下钩针与所述螺纹的旋向相同且螺距相等;所述的螺旋上钩针和螺旋下钩针上分别设有朝向其圆周外侧的倒钩部,螺旋上钩针的针尖和对应的倒钩部置于定轴的上方,螺旋下钩针的针尖和对应的倒钩部置于定轴的下方,螺旋上钩针的倒钩部与螺旋下钩针的倒钩部上下对应,从而使得任一钩针旋转超过半周使两个相邻的钩针上的倒钩部重合时,所述两个相邻的钩针彼此接触,从而使得两个倒钩部之间可以将线圈进行相互勾取,以实现缝合线的传递,进行下一级缝合。
6.本发明通过两组方位不同的钩针交替错位排列,实现了缝合线的逐级缝合和逐级传递,使得缝合操作不需要手持针具进行穿刺,只需推动对应的钩针进行旋转前进即可完成,操作更加便捷,缝合效率高;同时,由于钩针可以穿透整个腹部组织层,从而使得缝合线可以轻易、准确地穿过腹膜层和筋膜层而深入腹腔,并在腹腔内部完成缝合线的接续而再次穿出至腹腔外,实现切口周围组织的完整缝合,将切口部位内外完全缝合复位,缝合效果
显著优于现有的外科缝合法和钛钉缝合法,有利于切口的快速恢复。
7.同时,由于定轴上的螺纹与螺旋钩针的螺距相同,则二者的进给角度和距离完全同步,从而使得钩针穿刺人体组织时路径精准,穿刺阻力小,不拉扯周围组织,可以有效避免器械损伤和减少疼痛;另外,本发明中的各个钩针之间间距固定,当框架被固定于切口内后,各钩针的穿刺部位和穿刺路径稳定,因此,缝合之后各段缝合线之间间距均匀,排列美观,切口恢复后疤痕浅且平整,不会出现因缝合线间距不均匀导致局部组织堆积会拉扯而出现凸凹不平的现象,有利于保持腹部原有外观,不需进行额外的腹部祛疤美容。
8.本发明使用时,各个钩针独立运动,每操作一次缝合一针,可以确保操作人员可以像手工缝合一样准确地把握缝合进度,及时发现缝合中出现的偏差、断线等意外问题,以便于迅速中止缝合操作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缝合结束再发现问题而导致拆线和二次缝合,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10.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11.图3为图2所示的a-a剖视图。
12.图4为图3的立体示意图。
13.图5为图3所示的b-b剖视图。
14.图6为图3所示的c-c剖视图。
15.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
16.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螺旋上钩针(右)和螺旋下钩针(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使用时的示意图。
18.图10为采用图1所示实施例缝合后未收紧缝合线14时的缝合效果展示图。
19.技术术语与附图标记:1、框架
ꢀꢀꢀꢀꢀꢀ
2、螺旋上钩针
ꢀꢀꢀꢀ
3、螺旋下钩针
ꢀꢀꢀꢀ
4、定轴
ꢀꢀꢀꢀꢀꢀꢀ
5、倒钩部6、通孔
ꢀꢀꢀꢀꢀꢀ
7、弹簧
ꢀꢀꢀꢀꢀꢀꢀꢀꢀꢀ
8、线轮
ꢀꢀꢀꢀꢀꢀꢀꢀꢀꢀ
9、定位球
ꢀꢀꢀꢀꢀ
10、导孔11、通槽
ꢀꢀꢀꢀꢀ
12、拨叉
ꢀꢀꢀꢀꢀꢀꢀꢀꢀ
13、推柄
ꢀꢀꢀꢀꢀꢀꢀꢀꢀ
14、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本发明所给出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在描述本发明时,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要旨,将省略对现有已知结构、功能或配置的描述。
22.由图1至图10给出,本发明包括设有上下贯通的中空部的框架1,框架1为前后两端圆滑鼓起的梭形薄壁壳体结构,梭形结构可以更好地与切口撑开后的形状进行匹配,避免对切口造成器械性损伤;所述的框架1上有置于所述中空部的上钩针组和下钩针组,所述上钩针组由多个同轴均布设置的螺旋上钩针2组成,所述下钩针组由多个同轴均布设置的螺旋下钩针3组成,螺旋上钩针2与螺旋下钩针3的轴向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而不重合;所述的螺旋上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的螺旋外径相等且上钩针组和下钩针组沿轴向交错,构成多个螺旋上钩针2和多个螺旋下钩针3沿轴向依次间隔分布的结构;所述的框架1上有与螺旋上
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一一同轴对应的定轴4,由于两个钩针组水平平行并轴向交错,因此螺旋上钩针2对应的定轴4和螺旋下钩针3对应的定轴4相互平行且间隔分布,定轴4上套设有弹簧7,用于为钩针提供助力使其自动复位;所述的螺旋上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分别与对应的定轴4经螺纹/圆柱凸轮同轴传动连接以实现钩针在定轴4上的轴向运动向圆周转动的转化,所述螺旋上钩针2、螺旋下钩针3与所述螺纹/圆柱凸轮的旋向相同且螺距相等;所述的螺旋上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上分别设有朝向其圆周外侧的倒钩部5,螺旋上钩针2的针尖和对应的倒钩部5置于定轴4的上方,螺旋下钩针3的针尖和对应的倒钩部5置于定轴4的下方,螺旋上钩针2的倒钩部5与螺旋下钩针3的倒钩部5上下对应,由于螺旋上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的外径相等且不同轴,故二者对应的倒钩部5必然处于两个钩针组的等距竖直面也即附图2所示的a-a剖切面上,因此,欲使螺旋上钩针2上的倒钩部5与相邻的螺旋下钩针3上的倒钩部5重合,必然要使得螺旋上钩针2或相邻的螺旋下钩针3旋转至少半周,由此,在螺旋上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螺旋上钩针2与相邻的螺旋下钩针3之间的距离为螺旋上钩针2/螺旋下钩针3螺距的一半与所述厚度之差;在此条件下,任一钩针旋转超过半周使两个相邻的钩针上的倒钩部5重合时,所述两个相邻的钩针彼此接触,从而使得两个倒钩部5之间可以将线圈进行相互勾取,实现下一级缝合;所述的框架1上有与螺旋上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一一对应的左右贯穿框架1的壳体壁且下端开环的倒u形通孔6,通孔6用于防止框架1对钩针旋转前进的阻挡,同时,由于开环结构的通孔6的下端为开环(有开口),便于缝合结束后将缝合器取出,防止缝合线14无法脱离通孔6(如通孔6为闭环结构,则缝合线14穿过后,相当于间接将框架1与切口外围组织缝合在一起,将导致框架1无法取出)。
23.进一步地,所述的框架1上有转动连接的线轮8、置于框架1下方的定位球9和置于线轮8和定位球9之间的导孔10,所述定位球9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沿所述定轴4轴向设置的通槽11,且定位球9的位置与第一个钩针(如附图2所示序号为ⅰ的螺旋上钩针2)旋转前进超过半周(完全穿透切口外围组织)后其倒钩部5所在位置相对应,将缝合线14的一端绕紧于线轮8上,另一端打结为绳圈沿通槽11套在定位球9上,或将缝合线14另一端打结卡在所述通槽11处;缝合时,第一个钩针上的倒钩部5越过定位球9的位置后进行复位时,所述倒钩部5将定位球9上的绳结勾取并原路带回,实现第一针缝合,不需在缝合过程中手动将缝合线14与第一个钩针的倒钩部5进行定位配合,使缝合过程更加顺畅和连贯,避免分心操作导致操作人员或患者的意外受伤。
24.进一步地,所述的框架1上有分别与多个螺旋上钩针2和多个螺旋下钩针3一一对应的拨叉12,所述拨叉12的一端与对应的螺旋上钩针2/螺旋下钩针3沿所述螺旋上钩针2/螺旋下钩针3的轴线转动连接,拨叉12的另一端与框架1沿所述螺旋上钩针2/螺旋下钩针3的轴向滑动连接,拨叉12上有伸出置于框架1上方/外侧的推柄13,推柄13上标示有操作序号,通过推柄13推动拨叉12在框架1上滑动,从而带动对应的钩针实现旋转前进,可以使缝合操作更加便捷,不需将手指伸入框架1内与钩针进行直接接触,避免操作人员意外受伤,同时,推柄13可以用于序号标记,以清晰展示出正确的操作顺序,防止操作失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痛,提高缝合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25.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上钩针2和螺旋下钩针3的针部主体分别为3/4螺旋构造;所述螺旋上钩针2的针尖朝右并置于对应的定轴4的右侧,与螺旋上钩针2对应的定轴4置于框架1的右部;所述螺旋下钩针3的针尖朝左并置于对应的定轴4的左侧,与螺旋下钩针3对应
的定轴4置于框架1的左部;根据上述设置,使得上钩针组整体偏右而下钩针组整体偏左,由于钩针至少旋转半周才能使其倒钩部5与相邻钩针上的倒钩部5重合,故所述针部主体需大于1/2螺旋;又因针尖需要越过框架的侧壁而伸出至框架1外以实现对切口外围组织的穿刺,故针部主体不能为整圈螺旋,否则将导致:a)针部主体各部分的转动范围始终处于框架1内侧,使针部主体无法越过框架1的侧壁也即无法与切口外围组织接触以实现缝合;b)针部主体超出框架1的限制范围,造成针部主体与切口部位的直接接触而对切口形成扩张支撑效果,使针尖始终无法越过切口边缘而到达切口外围,无法进行后续的缝合。
26.进一步地,所述的框架1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推柄13伸出至密封盖上方并与密封盖密封滑动连接,当框架1置于切口内时,密封盖可以使切口被撑开后的腹腔内部仍然处于密封状态,便于建立人工气腹以助于缝合操作的便利,防止缝合过程中误伤腹部脏器和内部其他组织,置于密封盖外部的推柄13可以保证缝合操作的顺利实施,缝合结束后,先取下密封盖,而后理清缝合线以取出框架1,再次进行缝合线整理和收紧即可。
27.本发明使用时,将框架1置于切口内将切口撑开,一手握紧框架1,另一手推动推柄13或直接推动第一个钩针(如附图2所示序号为ⅰ的螺旋上钩针2)使其轴向移动,在对应的定轴4上的螺纹的传动作用下,钩针产生转动使针尖旋转前进,继而越过框架1的右侧壁并由外向内刺穿切口一侧的外围组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针即附图2所示最右端的螺旋上钩针2,其采用的是由外向内的刺穿方式,实际应用时,通过改变两个钩针组的排序即可使第一针为螺旋下钩针3,实现第一针由内向外的刺穿操作),最终到达腹腔内侧;将缝合线14端部打结为绳圈套在已进入腹部内侧的钩针的倒钩部5上,或将缝合线14端部打结卡在所述倒钩部5处,而后利用弹簧7的弹力或直接反向推动该钩针使其复位,则所述倒钩部5将缝合线14沿原路带回而使缝合线14由内向外穿过切口一侧的腹部组织,实现第一针缝合;当第一个钩针复位后,推动下一个钩针(如附图2所示序号为ⅱ的螺旋下钩针3)使其由内向外刺穿切口另一侧外围组织,当该钩针上的倒钩部5与前一钩针的倒钩部5重合后,继续推动该钩针使其倒钩部5越过当前位置,继而反向推动该钩针,则该钩针的倒钩部5在经过前一钩针的倒钩部5时,由于两个钩针之间处于摩擦接触状态,因此,该钩针的倒钩部5将前一钩针的倒钩部5处的缝合线14端部勾取并经由原路拉回而使缝合线14由外向内穿过切口另一侧的腹部组织,实现第二针缝合;按序依次重复上述操作,则缝合线14不断被相邻的钩针依次勾取并穿过切口外围组织,最终实现整个切口外围的完全缝合(参考附图9、10)。
28.缝合结束后,整理缝合线14使其松弛,继而使定轴4上方的每一段缝合线14由上方绕过邻近钩针而置于所述钩针的针尖所在的一侧(参考附图9中虚线箭头所示),防止其阻挡钩针和定轴4的移出,而后将框架1从切口内取出即可(取出后切口部位效果图参考附图10);再次整理缝合线14使其收紧并将缝合线14端部打结固定,完成缝合操作。
29.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