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植物散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24 22:57: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散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散粉通常采用硅粉、云母和滑石粉等无机粉体原料配制而成,上述原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体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体友好的植物散粉,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散粉,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基料98.9%-99.0%;油相1.0%-1.1%,其中,所述基料包括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稻米淀粉、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玉米淀粉、经肉豆蔻酸镁处理过的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透明质酸钠、甘草酸二钾、肌醇、菊粉、百合花提取物和着色剂;所述油相包括保湿剂和/或润肤剂;作为优选,98.9%-99.0%的所述基料按重量百分比具体包括: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稻米淀粉44.29%-44.3%;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玉米淀粉28.29%-28.30%;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纤维素20.27%-20.28%;氨基酸衍生物5.88%-5.9%;透明质酸钠0.01%-0.02%;甘草酸二钾0.01%-0.02%;肌醇0.01%-0.02%;菊粉0.01%-0.02%;百合花提取物0.01%-0.02%;着色剂0.12%;作为优选,所述氨基酸衍生物为月桂酰赖氨酸;作为优选,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稻米淀粉中的稻米淀粉和氨基酸衍生物的质量比为24:1,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玉米淀粉中稻米淀粉和氨基酸衍生物的质量比为24:1,经肉豆蔻酸镁处理过的纤维素中的纤维素与肉豆蔻酸镁的质量比是24:1;作为优选,所述着色剂包括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保湿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癸二醇、透明质酸钠中的
一种、两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润肤剂包括霍霍巴籽油;作为优选,1.0%-1.1%的所述油相按质量百分比具体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5%、辛酰羟肟酸0.2%、角鲨烷0.1%-0.15%、癸二醇0.1%和霍霍巴籽油0.1-0.15%;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植物散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分别称取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玉米淀粉、称取的经肉豆蔻酸镁处理的纤维素、透明质酸钠、肌醇、菊粉、百合花提取物、甘草酸二钾、着色剂、保湿剂和润肤剂;步骤2、将称取的1/2重量的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与称取的经肉豆蔻酸镁处理的纤维素、透明质酸钠、肌醇、菊粉、百合花提取物、甘草酸二钾和着色剂混合搅拌均匀,经展色后获得粉料;步骤3、将称取的保湿剂和润肤剂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油料;步骤4、将步骤2中获得的粉料和步骤3中获得的油料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半成品;步骤5、将半成品、余下1/2重量的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以及称取的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玉米淀粉混合均匀,获得植物散粉;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经过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稻米淀粉、经过氨基酸衍生物处理过的玉米淀粉以及经过肉豆蔻酸镁处理过的纤维素与氨基酸衍生物的组合搭配,代替了普通散粉所使用的硅粉、云母和滑石粉等无机粉体原料,调配出一款植物系散粉,组合后的产品经测试后有良好的定妆效果和控油效果;所述基料采用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玉米淀粉和经过肉豆蔻酸镁处理过的纤维素为主要成分,其中稻米淀粉和玉米淀粉来源于天然植物稻米和玉米,来源安全天然,对人体身体无影响;由于月桂酰赖氨酸具有层状晶体结构,使其手感滑爽细腻、柔软如丝,若作为粉体的包裹处理,赋予散粉很好的贴肤感、柔滑感及疏水性;且由于月桂酰赖氨酸由月桂酸和赖氨酸制得而成,月桂酰赖氨酸原料来源天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对人体身体无影响;且稻米淀粉和玉米淀粉与月桂酰赖氨酸的处理中,由于月桂酰赖氨酸基团本身的活性可与稻米淀粉和玉米淀粉生成深度聚合物并包裹在淀粉的表层,导致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和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玉米淀粉中月桂酰赖氨酸会包裹在淀粉的表面,使得散粉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和柔滑触感;纤维素来源于棉花与甘蔗,来源天然安全,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经过肉豆蔻酸镁处理过的纤维素中的纤维素与肉豆蔻酸镁基团结合后生成聚合物,使肉豆蔻酸镁包裹于纤维素表面,使得散粉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和柔滑触感;角鲨烷,性质温和,不刺激,能够和皮肤分泌的皮脂高度相溶,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透气的保护膜,发挥保湿、润肤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皮肤干燥,维持皮肤弹性、饱满;霍霍巴籽油,来源于其触觉和延展性也比其他植物油好,对皮肤有柔软弹性感,且易被皮肤吸收,是很好的滋润及保湿油,维护皮肤水分;透明质酸钠,属于肌肤调理剂,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具有保湿的作用;肌醇,来源于米糠,是一种分布极广的环己六醇型单糖,对皮肤有营养、保湿和调
理功能。能增加皮肤的光泽;其保湿能力等同甘油;菊粉,来源于甘蔗,是植物中的储备性低聚多糖,有抗氧化性,有缓解妆容氧化;百合花提取物,来源于白花百合,又称欧洲百合,富含氨基酸,与菊粉、肌醇一起使用,能促进菊粉、肌醇的作用;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
具体实施方式
4.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提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植物散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44.29%-44.30%、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玉米淀粉28.29%-28.30%、称取的经肉豆蔻酸镁处理的纤维素20.27%-20.28%、氨基酸衍生物5.88%-5.9%、透明质酸钠0.01%-0.02%、肌醇0.01-0.02%、菊粉0.01-0.02%、百合花提取物0.01-0.02%、甘草酸二钾0.01%-0.02%、着色剂0.12%、对羟基苯乙酮0.5%、辛酰羟肟酸0.2%、角鲨烷0.1-0.15%、癸二醇0.1%和霍霍巴籽油0.1-0.15%;步骤2、将称取的1/2重量的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与称取的经肉豆蔻酸镁处理的纤维素、氨基酸衍生物、透明质酸钠、肌醇、菊粉、百合花提取物、甘草酸二钾和着色剂混合搅拌均匀,经展色后获得粉料;步骤3、将称取的对羟基苯乙酮、辛酰羟肟酸、角鲨烷、霍霍巴籽油和癸二醇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油料;步骤4、将步骤2中获得的粉料和步骤3中获得的油料以50转/s的速度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半成品;步骤5、将半成品、余下1/2重量的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稻米淀粉以及称取的经氨基酸衍生物处理的玉米淀粉以50转/s的速度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植物散粉;本技术实施例步骤1所述原料来源如表1所示;表1

基于上述内容,提出本技术的实施例1-4中原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如表2所示:表2
将实例1与实例2所制得的植物散粉分别进行定妆与控油测试,测试方法如下:30名受试者在正常情况下单次使用产品进行上妆,通过visia-cr进行面部图像采集并计算个体肤色度数ita值和颜色色差

e值,以及测量皮肤油脂含量,评估该产品在持妆和控油方面的功效;定妆测试:该检测方法为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提供的内部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先清洁面部,使用粉底液完成底妆(除额头外),使用粉底液完成底妆,用粉扑蘸取适量本品,沿皮肤肌理轻柔按压面部,用工具扫除余粉即可。先利用面部高清成像仪visia-cr对受试者面部进行图像采集,受试者在温度为21
±
1℃、相对湿度为50
±
10%rh的环境中待8个小时后,再次利用面部高清成像仪visia-cr对受试者进行图像采集;控油测试:该检测方法为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提供的内部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先清洁面部,额头分为两个区域(左边和右边),随机选取一个区域作为样品区域,另一个区域作为空白对照区域。样品区域取适量样品进行单次涂抹,空白对照区域不作处理。先利用面部高清成像仪visia-cr对受试者面部进行图像采集,受试者在温
度为21
±
1℃、相对湿度为50
±
10wt%rh的环境中待8个小时后,再次利用面部高清成像仪visia-cr对受试者进行图像采集,最后使用油分探头sm815对额头进行皮肤油脂含量测定;实施例1-4所制得的植物散粉进行定妆与控油测试的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表3 表4表5
根据表3和表4的结果显示,实施例1-4制得的植物散粉具有持妆效果,根据表5的结果显示,实施例1-4制得的植物散粉具有显著的控油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