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CT设备及其辐射防护装置

2022-04-24 20:33: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ct设备及其辐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辐射防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t设备及其辐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体层摄影)即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属于电离辐射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随着x射线的应用越发地深入,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及放射诊断等放射诊疗工作已迅速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支撑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3.由于ct检查可能使受检者受到较高的受照剂量,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ct检查所致辐射剂量给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安全隐患,研究表明x射线辐射对对人体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会增加各类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4.目前,除了对ct机房及x光机房等房间采取房医学辐射房特殊施工屏蔽射线辐射外,普通ct或x射线摄影检查时,常用的防护措施是对陪护人员或者患者不需要检查的部位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铅围裙、铅围脖、铅帽、铅眼睛、铅手套和牙科防护裙等。这些防护措施还存在着防护区域不够全面、穿戴耗时、臃肿厚重及细菌感染等问题,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辐射问题。
5.因此,如何解决辐射问题,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辐射防护装置,解决辐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辐射防护装置的ct设备。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辐射防护装置,包括多个用于设置在ct设备的机壳的壳体壁上的辐射防护板;
9.所述辐射防护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包括:
10.用于围绕ct设备的中孔内壁上的第一辐射防护板,所述第一辐射防护板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ct设备的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的开口;
11.用于设置在所述中孔内的第二辐射防护板,所述第二辐射防护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两侧;
12.用于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两侧的第三辐射防护板。
13.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二辐射防护板为防护软板。
14.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所述防护软板为铅橡胶柔性防护板。
15.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中孔的端部的第四辐射防护板;
16.所述第四辐射防护板的一端为用于向所述中孔延伸的自由端;
17.所述第四辐射防护板能够与所述机壳可拆卸地连接;和/或,还包括控制所述第四辐射防护板沿靠近及远离所述中孔中心的方向移动的辅助控制装置。
18.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二辐射防护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中孔内;
19.所述第二辐射防护板的移动方向为沿靠近及远离所述中孔中心的方向。
20.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二辐射防护板移动的控制装置。
21.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所述第二辐射防护板的端部设置有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光电传感装置和/或力学传感装置;
22.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联系。
23.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所述辐射防护板采用铅粉、硫酸钡、氧化镁、硫酸镁及无机抗菌剂复合制备而成。
24.可选地,上述辐射防护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辐射防护板的外侧套设有抗菌防护套。
2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具有供人体通过的中孔的机壳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用于向所述中孔发出射线的射线源;
26.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辐射防护装置。
27.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辐射防护装置,直接在机壳的壳体壁上设置辐射防护板,其中,第一辐射防护板围绕ct设备的中孔内壁上,对于沿中孔的径向方向的辐射起到防护作用;第二辐射防护板设置在中孔内且对称设置于开口的两侧,以便于对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的两侧方向的辐射起到防护作用,尽可能阻挡沿中孔的轴向方向的辐射;第三辐射防护板设置在机壳的两侧,对于机壳的两侧起到防辐射作用。通过直接将上述辐射防护装置安装于ct设备中,直接降低ct设备对于被测试人及ct设备附近的陪护人员的辐射污染,解决了辐射问题。并且,也避免了被测试人穿着传统铅衣导致使用过程中负重过大及病菌传染的问题。
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具有供人体通过的中孔的机壳及设置于机壳内且用于向中孔发出射线的射线源;还包括如上述任一种辐射防护装置。由于上述辐射防护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辐射防护装置的ct 设备也应具有同样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防护装置,解决辐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辐射防护装置的ct设备。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辐射防护装置,包括多个用于设置在机壳5的壳体壁上的辐射防护板;辐射防护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包括:用于围绕ct设备的中孔1内壁上的第一辐射防护板2,第一辐射防护板2上具有用于避让ct设备的射线源6发出的射线的开口;用于设置在中孔1内的第二辐射防护板3,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数量为多个且对称设置于开口的两侧;用于设置在机壳5的两侧的第三辐射防护板4。
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防护装置,直接在机壳5的壳体壁上设置辐射防护板,其中,第一辐射防护板2围绕ct设备的中孔1内壁上,对于沿中孔 1的径向方向的辐射起到防护作用;第二辐射防护板3设置在中孔1内且对称设置于开口的两侧,以便于对射线源6发出的射线的两侧方向的辐射起到防护作用,尽可能阻挡沿中孔1的轴向方向的辐射;第三辐射防护板4设置在机壳5的两侧,对于机壳5的两侧起到防辐射作用。通过直接将上述辐射防护装置安装于ct设备中,直接降低ct设备对于被测试人及ct设备附近的陪护人员的辐射污染,解决了辐射问题。并且,也避免了被测试人穿着传统铅衣导致使用过程中负重过大及病菌传染的问题。
36.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一端与机壳5的壳体或第一辐射防护板2固定连接,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另一端悬空于中孔1内。第二辐射防护板3并不会阻碍人体由中孔1内正常移动。
37.本实施例中,第二辐射防护板3距离射线源6发射的射线轨迹的距离为 5cm-10cm。第二辐射防护板3向中孔1的中心延伸的尺寸可以设计在10cm
ꢀ‑
20cm,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厚度为0.5cm-1cm。
38.优选地,第三辐射防护板4与机壳5的两侧的侧壁贴合。为了确保外部的防尘防护效果,第三辐射防护板4与机壳5的侧壁内侧贴合呈一体式结构。
39.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对被测试人的身体保护,第二辐射防护板3 为防护软板。由于第二辐射防护板3为防护软板,在被测试人的检测过程中,当被测试人的身体与第二辐射防护板3发生碰撞时,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碰撞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40.本实施例中,防护软板为铅橡胶柔性防护板。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防护软板,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4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防护装置中,还包括用于设置在中孔1的端部的第四辐射防护板;第四辐射防护板的一端为用于向中孔1延伸的自由端。通过上述设置,有效增加了对于中孔1周向方向的辐射防护,进一步降低了辐射污染。
42.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四辐射防护板能够与机壳5可拆卸地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在起到进一步降低辐射污染的基础上,方便被测试人进出中孔1。
4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防护装置还包括控制第四辐射防护板沿靠近及远离中孔1中心的方向移动的辅助控制装置。通过辅助控制装置控制第四辐射防护板沿靠近及远离中孔1中心的方向移动,可以实现调节供人体进出中孔1的开口大小,进而方便依据被测试人的提醒进行对应调节,也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辐射防护效果。
44.本实施例中,第四辐射防护板的厚度可以为5mm。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尺寸,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45.优选地,第四辐射防护板也为防护软板。其中,第四辐射防护板向中孔1 中心延伸的尺寸可以设计在15cm-25cm。
46.本实施例中,同样以不阻挡被测试人在中孔1中的移动为基准,设计第四辐射防护板向中孔1中心的延伸长度。
47.第二辐射防护板3可移动地设置于中孔1内;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移动方向为沿靠近及远离中孔1中心的方向。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依据被测试人的体型调节第二辐射防护板3伸入中孔1中的位置,在适应被测试人的检测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第二辐射防护板3对辐射的防护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辐射污染。
4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防护装置,还包括控制第二辐射防护板3移动的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可以为电动控制装置或半手动控制装置,依据外界地控制按钮或手动部件控制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移动。
49.优选地,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移动幅度为5cm-10cm。
50.还可以依据被测试人的体型信息,在检测前人工手动调解第二辐射防护板3,使得第二辐射防护板3移动到位。
51.本实施例中,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端部设置有传感装置,传感装置包括光电传感装置和力学传感装置;传感装置与控制装置通信联系。其中,光电传感装置可以检测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端部与被测试人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位置;力学传感装置可以检测第二辐射防护板3的端部是否与被测试人接触,进而控制第二辐射防护板3与被测试人的接触力度。
52.本实施例中,辐射防护板采用铅粉、硫酸钡、氧化镁、硫酸镁及无机抗菌剂复合制备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符合制备辐射防护板,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5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防护板2及第三辐射防护板4的厚度为1cm-3cm。
54.优选地,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至少一个辐射防护板的外侧套设有抗菌防护套。其中,可以仅在第二辐射防护板3及第四辐射防护板的外侧套设有抗菌防护套。抗菌防护套优选为抗菌软塑料薄套。
55.其中,上述辐射防护板可以均为直板,也可以依据需求设置为弧形板、波纹板或弯折板等。
5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具有供人体通过的中孔1的机壳5及设置于机壳5内且用于向中孔1发出射线的射线源6;还包括如上述任一种辐射防护装置。由于上述辐射防护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辐射防护装置的ct设备也应具有同样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57.还可以在ct设备上增加语音劝导说明功能、红外体温检测功能及心率检测功能的装置。
58.优选地,第三辐射防护板4与机壳5的两侧的侧壁贴合。为了确保外部的防尘防护效果,第三辐射防护板4与机壳5的侧壁内侧贴合呈一体式结构。
59.其中,ct设备的设备控制按钮或控制键盘等控制模块需要连线在机壳5 内,因此,需要在辐射防护板上设置开口结构,以便于避开控制模块,确保控制模块的正常使用。
60.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