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9:23: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管网漏损是指因管道老化穿孔、接口连接不严密等原因造成的水漏损。管道漏损一方面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漏损部位容易出现锈蚀,影响饮水安全,并且管道漏损还容易造成管道爆裂。相关技术中,管网的漏损主要通过人工巡线进行排查,但是对于一些城市暗管,排查难度较高,并且人工巡线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较高。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检测装置与中控平台的通信连接,可以实时检测管网的漏损情况,可以降低漏损管网的排查难度,缩减人工成本。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及中控平台,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供水管网内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中控平台通信连接,向所述中控平台发送所述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数据,所述中控平台基于漏损判别方法进行供水管网的漏损判别,其中,所述漏损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预设固定周期,获取所述检测节点连续多个周期内的流量数据;
7.s2:提取每个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形成数据集提取所述数据值中的最大值
8.s3:针对任意检测周期,将所述检测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与所述数据集的最大值进行比较,若则所述检测节点所对应的管道不存在漏损,同时将所述检测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添加至所述数据集中;若则判定该检测节点所对应的管道存在漏损。
9.优选的,所述固定周期为每天的0点-24点。
10.优选的,所述供水管网包括主供水管路、支供水管路及末端供水管路,多个所述支供水管路与一个所述主供水管路连通,多个所述末端供水管路与一个所述支供水管路连通,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级流量计、二级流量计和智能水表,所述一级流量计设置于所述主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主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二级流量计设置于所述支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智能水表设置于所述末端供水管路上,用于所述末端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一级流量计、二级流量计及智能水表均与所述中控平台通信连接,向所述中控平台发送流量检查数据。
11.优选的,所述中控平台包括通信模块、处理模块及漏损计算模块,所述一级流量计、二级流量计及智能水表均与所述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漏损计算模块
及所述显示模块均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获取的流量数据,所述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并执行所述漏损判别方法的步骤,所述漏损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供水管网的总体漏损率。
12.优选的,所述漏损计算模块计算总体漏损率的计算过程为:
13.主供水管路漏损计算:计算多个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总流量,计算该总流量与所述主供水管路流量的流量差,计算该流量差相比于所述主供水管路流量的比值,即为主供水管路漏损率;
14.支供水管路漏损计算:计算多个末端供水管路的总流量,计算该总流量与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流量,计算该流量差相比于所述支供水管路流量的比值,即为支供水管路漏损率。
15.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在供水管网的检测节点上设置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检测节点的流量,将流量数据发送至中控平台,所述中控平台基于漏损判断方法对检测节点的漏损情况进行判别,可以实现漏损的自动化判别,可以省去人工巡线,降低了判别难度,并且可以缩减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9.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100,包括检测装置10及中控平台20,所述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所述供水管网内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所述检测装置10与所述中控平台20通信连接,向所述中控平台20发送所述检测节点上的流量数据,所述中控平台20基于漏损判别方法进行供水管网的漏损判别,其中,所述漏损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s1:预设固定周期,获取所述检测节点连续多个周期内的流量数据。
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管网为市政供水管路,由于居民日常生活均在较大的规律性,因此用水量同样一定的周期性,例如6-8点、11-13点、17-19点为用餐时间,属于用水高峰期,21-23点为沐浴时间,同样属于用水高峰期,而0-6点为睡眠时间,属于用水低谷期,上述过程日复一日的重复,存在较大周期性。因此选择每天的0点-24点为一个固定周期,对每个固定周期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提高漏损判别的准确性。
22.s2:提取每个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形成数据集提取所述数据值中的最大值
23.每个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处于用水低谷期内,此时大量的用水设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的流量可以较大程度的反映管道的漏损情况。
24.s3:针对任意检测周期,将所述检测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与所述数据集的最大值进行比较,若则所述检测节点所对应的管道不存在漏损,同时将所述检测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小值添加至所述数据集中;若则判定该检测节点所对应的管道存在漏损。
25.可以理解是,数据集中的最大值,代表的是一个临界状态,其代表的是在用水低谷时的最大用水量,若检测周期内,流量数据的最大值大于数据集的最大值,则代表用水低谷时,额外增加了用水量,此时极大可能为管道出现漏损,由此带来管道流量的增加。
26.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网包括主供水管路、支供水管路及末端供水管路,多个所述支供水管路与一个所述主供水管路连通,多个所述末端供水管路与一个所述支供水管路连通,所述检测装置10包括一级流量计11、二级流量计12和智能水表13,所述一级流量计11设置于所述主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主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二级流量计12设置于所述支供水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智能水表13设置于所述末端供水管路上,用于所述末端供水管路的流量,所述一级流量计11、二级流量计12及智能水表13均与所述中控平台通信连接,向所述中控平台发送流量检查数据。
27.所述中控平台20包括通信模块21、处理模块22及漏损计算模块23,所述一级流量计、二级流量计及智能水表均与所述通信模块21无线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21、漏损计算模块23及所述显示模块24均与所述处理模块22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21向所述处理模块22发送获取的流量数据,所述处理模块22对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并执行所述漏损判别方法的步骤。所述漏损计算模块23用于计算所述供水管网的总体漏损率,计算过程为:
28.主供水管路漏损计算:计算多个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总流量,计算该总流量与所述主供水管路流量的流量差,计算该流量差相比于所述主供水管路流量的比值,即为主供水管路漏损率;
29.支供水管路漏损计算:计算多个末端供水管路的总流量,计算该总流量与所述支供水管路的流量,计算该流量差相比于所述支供水管路流量的比值,即为末端供水管路漏损率。
30.通过所述漏损计算模块23对供水管网中各管道的总体漏损进行计算,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供水管网的总体漏损情况。
31.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在供水管网的检测节点上设置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检测节点的流量,将流量数据发送至中控平台,所述中控平台基于漏损判断方法对检测节点的漏损情况进行判别,可以实现漏损的自动化判别,可以省去人工巡线,降低了判别难度,并且可以缩减人工成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