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宣肺败毒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9:21: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宣肺败毒的中药
1.本技术为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13日申请的申请号为 202011269872x,名称为一种宣肺败毒的中药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宣肺败毒的中药,该中药能宣肺败毒、治疗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宣肺败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制备所述中药固体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3.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感染脊椎动物,如人、鼠、猪、猫、犬、狼、鸡、牛、禽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属于冠状病毒科中的β属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
4.针对新冠病毒,西医临床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与方法大多源于治疗sars、h1n1 流感等经验,采用抗病毒及抗感染类药物、丙种球蛋白,甲基强地松龙,采用托珠单抗的免疫疗法,以及康复者血浆和采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尚未发现特效的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中医药在治疗瘟疫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诊治sars、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和显著的效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状态在体内进行博弈的结果,中医药可以在治疗中全疗程、全方位的发挥作用,着眼于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5.根据中医学理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致病因素为湿毒,核心病机为湿毒壅肺、阻遏气机,病理特点可概括为“湿、毒、闭、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尸体解剖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肺脏呈不同程度实变,脾脏和淋巴细胞数量明显缩小和减少,部分血管内皮脱落,内膜炎及血栓形成,胆囊高度充盈,肾脏间质充血及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较为严重的肺部、肾脏及免疫系统损伤(王毅,李翔,张俊华,薛睿,钱竞扬,张晓慧,张晗,刘清泉,范骁辉,张伯礼.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宣肺败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制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2020)。
6.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有较长的历史且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多次现代流行性疾病控制的过程中,中药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抗流感病毒方面,中成药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显示,中成药抵抗流感病毒主要包括两点:通过杀灭病毒,减少流感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袭,可直接作用于病毒细胞,具有直接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板蓝根、金银花等常规清热解毒药物;机体炎症反应通过多种机制进行调整,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并改善其临床症
状,防止病情加深。具有间接抗病毒的药物包括黄芪、枸杞子、党参等。这些药物成分能够提升机体的防御功能。中成药还可通过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来提升抵抗病毒的能力,优势明显。中药抗感染呈现多机制、多靶点的特点,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原则,消除体内病原体,提升机体免疫力,在流感的治疗和防御方面均有显著功效。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可阻断病程,改善症状,并可促进炎症吸收。加用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可减缓恢复期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使用中药进行个体化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后遗症、并发症和西药的毒副作用。
7.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也有良好效果,例如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研究证实,中药的整体调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还有抑制和杀灭病毒的作用。已有证据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西医相结合作为新冠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中药汤剂的使用比例占88.2%。与西医治疗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体温复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明显缩短,在伴随症状消失率、ct影像好转率、临床治愈率、普通型转重型及危重型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均有显著降低。且根据临床调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有80%患者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轻症患者有90%愿意接受中医药干预,隔离的患者也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因此,对临床评价有显著疗效的方剂进行研究与开发迫在眉睫,对疫情的防控意义重大。
8.中药汤剂在应急情况下使用方便,在抗击新冠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中药汤剂难以长时间保存、不方便运输,难以跨地域调剂,因此,急需开发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制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治疗,以便覆盖更多的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宣肺败毒的中药的处方、制备方法、用途、分析方法。
10.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治疗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中药,该中药制剂包括中药处方组成及剂量配比范围,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固体制剂,该固体制剂包含中药活性提取物。
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制备能够有效治疗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制剂的方法。
12.本技术的发明人根据中医药学理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整体证候表现,在中医古代验方的基础上,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创造性得获得该有效中药处方组成和配比。
13.本发明创造性就在于:其本技术发明人张伯礼教授和刘清泉教授根据对新冠肺炎疾病辩证基础上,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通过边研究、边总结,拟定的中药有效方剂。该处方是在《伤寒论》麻杏石甘汤、《金匮要略》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外台秘要》千金苇茎汤4个经典名方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另加化橘红、广藿香、青蒿、虎杖、马鞭草、苍术等药材,临床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普通型患者的治疗。从药味组成上由辛温解表、泻火解毒、清热祛湿及止咳平喘四类功效的中药组成,全方以宣肺清热解表为主,祛湿除饮为辅,兼以止咳平喘,适用于湿毒郁肺,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大便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的症候。因此,从中医病因角度分析,与新型冠状病毒
性肺炎早期损肺、脾二经;病邪伤肺,则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所出现的外感症状相吻合;病邪伤脾,则出现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大便不畅等症状,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所出现的消化道症状相吻合。湿邪困脾导致脾失健运而加重肺水湿停滞的证候,因此宣肺败毒颗粒从组方上针对肺脾二经,本方选以麻杏石甘汤组方中麻黄、苦杏仁、生石膏、甘草为君药,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方中再以芦根、薏苡仁、葶苈子、化橘红为臣,共奏清热泻肺,祛湿行水之功效;佐以苍术、藿香,以助祛湿之功,青蒿、虎杖助清热解毒之效,并能够针对此次新冠病毒的“湿毒疫”的特点,抑杀新冠病毒,马鞭草活血通络散结,以助清肺活力之功效;此方诸药并用,宣清并施,标本兼治,共奏宣肺化湿、清热透邪、泻肺解毒之效。
14.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功能主治湿毒郁肺证,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普通型,症见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大便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临床证明该处方能够有效治疗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该方是防治新冠肺炎“三药三方”的重要处方之一,并在此次防治新冠肺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5.本发明中药制剂组方及剂量配比的用量是本技术发明人经过针对新冠病毒临床实践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组方,其在各组方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6.本发明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麻黄110~190份、虎杖460~ 540份、苦杏仁330~420份、马鞭草710~790份、生石膏710~790份、芦根710~ 790份、薏苡仁710~790份、葶苈子330~420份、苍术210~290份、化橘红330~ 420份、广藿香330~420份、甘草210~290份、青蒿250~350份。
17.作为本发明中药制剂处方的优选,所述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麻黄130~170份、虎杖480~520份、苦杏仁350~400份、马鞭草730~770 份、生石膏730~770份、芦根730~770份、薏苡仁730~770份、葶苈子350~400 份、苍术230~270份、化橘红350~400份、广藿香350~400份、甘草230~270 份、青蒿270~330份。
18.作为本发明中药制剂处方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麻黄150份、虎杖500份、苦杏仁375份、马鞭草750份、生石膏750份、芦根750份、薏苡仁750份、葶苈子375份、苍术250份、化橘红375份、广藿香 375份、甘草250份、青蒿300份。
19.在获得上述临床有效方组方和配比的基础上,本发明还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成中药新药的过程中,在保障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经典名方,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合理设计工艺路线。其中工艺路线选择的原则是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本发明基于抗疫一线的临床标准煎液,结合经典名方的研究方法确定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活性物质成分的提取和富集工艺路线,考察了麻黄-甘草药对合煎过程对指标成分的影响,确定了甘草单煎工艺,遵从中药煎煮规范,生石膏先煎,广藿香、青蒿后下的提取工艺,其目的是在确保保留指标成分的前提下,减小浸膏量,有利于制成患者易于接受的颗粒剂,增加顺应性。
20.通过上述大量科学研究最终确定了本发明一个中药配方(本说明书中有时称其为“宣肺败毒方”),且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该宣肺败毒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疗效确切,特别是在减少轻症患者转重症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21.可以从不同方面描述本发明,这些方面及其任何形式中所描述的发明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相互结合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22.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性疾病(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的中药固体制剂,该中药固体制剂包含中药活性提取物,包括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或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所述的第一提取物为使用水或醇水溶液提取麻黄、苦杏仁、生石膏、薏苡仁、苍术、广藿香、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化橘红和青蒿得到的提取物;所述的第二提取物为使用水或醇水溶液提取甘草得到的提取物,其中所述的第一提取物和所述的第二提取物的提取单独进行。第一提取物的提取或制备过程特征在于生石膏先煎,提取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提取,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中加入青蒿、广藿香提取,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到所述的第一提取物,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除包含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外,它还可以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23.其中所述的第一水提物可以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的水提物:
24.(1)、将生石膏置于3至15倍量水中提取10至9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3至15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分钟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25.(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藿香,加入3至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 10至8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
26.(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27.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提物可以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的水提物:
28.(1)、将生石膏置于10倍量水溶液中提取20至40分钟,更优选3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29.(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藿香,加入6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20至 40分钟,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
30.(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31.其中所述的第二水提物可以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的水提物:
32.将甘草置于3至15倍量水中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所述的第二水提物。
33.根据本发明的中药固体制剂除了包含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外,还可以包含适用于固体制剂的药用辅料。
34.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根据本发明的中药固体制剂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35.(1)、将石膏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10至9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茅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3至15 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分钟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36.(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广藿香,用3至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 10至8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
37.(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第一浓缩液;
l.var.ansu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maxim.)koehne 或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
52.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生石膏”是指硫酸盐类矿物硬生石膏族生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
·
2h2o),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
53.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薏苡仁”是指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54.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苍术”是指菊科植物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并用麦麸炒制的炮制品;可减少其燥性,药性温和。
55.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广藿香”是指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56.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虎杖”是指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57.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马鞭草”是指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58.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芦根”是指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59.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葶苈子”是指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 webb.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
60.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化橘红”是指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61.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青蒿”是指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62.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甘草”是指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
63.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中药活性提取物”是指用合适的溶剂例如水或醇水溶液提取任何形式的所述中药材(包括中药材饮片、中药材粉末,例如中药材微粉化粉末) 得到的具有抗冠状病毒活性的任何形式的物质,包括特定的有效成分和包含有效成分的混合物。该提取物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固体、半固体、溶液、混悬液、浓缩液、膏状体和粉末。
64.适用于提取中药材以得到本发明中药活性提取物的水是指可用于制备中药活性提取物的各种水,包括药用水,例如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等。
65.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醇水溶液”是指适合浓度(例如低浓度,特别是10-50% v/v)的醇的水溶液,适用的醇的例子包括低级醇,优选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使用高于浓度高于50%v/v的醇的水溶液。
66.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提取一次或多次”是指通常提取1至3次,优选1或2多次,特殊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提取更多次。
67.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患者”与“受试者”可以相互代替使用,是指易患冠状病毒性疾病或冠状病毒易感的哺乳动物,特别是指人。
68.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冠状病毒”是指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的病毒,特别是指冠状病毒属的病毒(coronavirus)的病毒,更特别是指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包括它们的任何突变体。
69.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冠状病毒性疾病”是指由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病毒,特别是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病毒,更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包括它们的任何突变体,引起的疾病。
70.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治疗”意指在患者中提升其免疫系统对抗冠状病毒的能力,在患者中减轻或消除冠状病毒性疾病的一种或多种症状,防止轻症向重症转化,提高重症病人向普通病人转变的几率,缩短患者痊愈的时间,使病程缩短,以及促进核酸转阴。
71.本发明中使用的短语“治疗有效量”是指根据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或药物组合物在被给予患者时提供所期望的临床治疗效果的量,所述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对抗冠状病毒的能力得到提高,患者的一种或多种症状得到减轻或消除,轻症未转化为重症,重症患者向普通型或轻型患者转变几率增加,患者痊愈的时间缩短,病程缩短,以及核酸转阴更快。
72.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意指在药物制剂领域中常规使用的任何赋形剂,只要该赋形剂不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预期质量和疗效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例如,可以作为制药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载体、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和润滑剂等。常用的稀释剂主要有蔗糖、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醇、双歧糖等。常用的润湿剂主要有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等;常用的粘合剂包括高分子粘合剂,其种类非常多,如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海藻酸钠等。常用的崩解剂包括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能够选择和确定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适用的辅料。特定赋形剂的选择将取决于用于治疗特定患者的给药方式或疾病类型和状态。必要时,还可以在药物组合物中加入香味剂、防腐剂和甜味剂等。用于特定给药模式的合适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完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73.本技术中公开的所有数值范围包括其端值在内,且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该范围内的任何小范围。
74.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性疾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制剂,该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制剂包含麻黄、苦杏仁、生石膏、薏苡仁、苍术、广藿香、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化橘红、青蒿和甘草,也可以仅由这些中药材组成或制成。例如,该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制剂可以包含麻黄6份、苦杏仁15份、生石膏30份、薏苡仁30份、苍术10份、广藿香15份、虎杖20份、马鞭草30份、芦根30份、葶苈子15份、化橘红15份、青蒿12份和甘草10份,或由这些中药材组成或制成。优选,该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制剂包含麻黄150克、苦杏仁375克、生石膏750克、薏苡仁750克、苍术250克、广藿香375克、虎杖500克、马鞭草750克、芦根750克、葶苈子375克、化橘红 375克、青蒿300克和甘草250克。更优选,该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制剂由麻黄150 克、虎杖500克、苦杏仁375克、马鞭草750克、生石膏750克、芦根750克、薏苡仁750克、葶苈子375克、苍术250克、化橘红375克、广藿香375克、甘草250 克和青蒿300克组成或制成。
75.在该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中药活性提取物,该中药
活性提取物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所述的第一提取物是使用水或醇水溶液提取麻黄、苦杏仁、生石膏、薏苡仁、苍术、广藿香、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化橘红和青蒿得到的提取物,所述提取过程的特征在于生石膏先煎,提取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提取,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中加入青蒿、广藿香提取,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到所述的第一提取物,所述的第二提取物为使用水或醇水溶液提取甘草得到的提取物,其中所述的第一提取物和所述的第二提取物的提取单独进行。
76.在该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提取物是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的水提物或醇水提取物:麻黄6份、苦杏仁15份、生石膏30份、薏苡仁30份、苍术 10份、广藿香15份、虎杖20份、马鞭草30份、芦根30份、葶苈子15份、化橘红15份和青蒿12份;且所述的第二提取物为甘草10份的水提物或醇水提取物。
77.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中药材的重量份是相对的,可以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对其中一种或几种中药材的量各自独立地进行合理调整。例如,麻黄可以为4-8份,苦杏仁可以为12-18份,生石膏可以为24-36份,薏苡仁可以为24-36份,苍术可以为8-12份,广藿香可以为12-18份,虎杖可以为16-24份,马鞭草可以为24-36份,芦根可以为24-36份,葶苈子可以为12-18份,化橘红可以为12-18份,青蒿可以为 9-15份,甘草可以为8-12份。因此,这一方面所有显而易见的变化形式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78.在该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其中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79.(1)将生石膏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10至90分钟,优选20至 40分钟,更优选3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3至15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分钟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80.(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藿香,加入3至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 10至8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
81.(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82.在该方面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其中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83.将甘草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84.在该方面的再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其中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85.(1)将生石膏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10至90分钟,优选20至 40分钟,更优选3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3至15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分钟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86.(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藿香,加入3至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 10至8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
87.(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且
88.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89.将甘草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90.在该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其中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91.(1)、将生石膏置于10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20至40分钟,优选3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92.(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藿香,加入6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20至 40分钟,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以及
93.(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94.在该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其中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95.将甘草置于10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40至80分钟,优选 60分钟,优选40分钟,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96.在该方面的更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由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组成,其中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
97.(1)、将生石膏置于10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20至40分钟,更优选3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98.(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藿香,加入6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20至 40分钟,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以及
99.(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所述的第一提取物;且
100.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101.将甘草置于10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40至80分钟,优选 60分钟,优选40分钟,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所述的第二提取物。
102.在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所得提取液优选进行过滤,例如过 100-300目筛,以及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方法和设备进行离心分离。
103.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在该方面的任何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不是绝对的,即使用在所述范围以外且接近所述范围端值的相应参数值也可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因此,上述实施方案的所有显而易见的变化形式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104.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除了包含上述方面任一形式所涉及的本发明中药活性提取物外,还可以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0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适用的辅料包括中药制剂中适用的任何辅料,只要该辅料不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即可。中药制剂中常用的辅料主要有稀释剂、润湿剂、崩解剂等。常用的稀释剂主要有蔗糖、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醇、双歧糖等。常用的润湿剂主要有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等;粘合剂常用高分子粘合剂,其种类非常多,如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海藻酸钠等。为提高中
药颗粒剂的崩解度和释放度,可加入适宜的崩解剂,常用的崩解剂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能够选择和确定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适用的辅料及其含量。
10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适用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例如乳化剂、芳香剂、增溶剂、抗结剂、消泡剂、粘合剂、缓冲剂、ph调节剂、推进剂、螯合剂以及防腐剂等。
107.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被配制成适当的剂型,例如颗粒剂、散剂、冲剂、丸剂、片剂、锭剂、胶囊剂或微囊剂。本领域中已知这些剂型的制备方法。
108.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9.(1)将生石膏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10至90分钟,优选20至 40分钟,更优选3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3至15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分钟至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110.(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广藿香,用3至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10 至8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
111.(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第一浓缩液;
112.(4)将甘草单独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一次或多次,每次20至 90分钟,过滤,提取多次时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第二浓缩液;
113.(5)合并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且进一步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2-1.05 (60℃),得最终浓缩物;
114.(6)将所得最终浓缩物喷雾干燥,得药粉;
115.(7)向所得药粉中加入适量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得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116.在该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7.(1)将生石膏置于10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20至40分钟,更优选30分钟,然后加入麻黄、苦杏仁、薏苡仁、苍术、虎杖、马鞭草、芦根、葶苈子和化橘红,用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一滤液,药渣直接用于下一步;
118.(2)向药渣中加入青蒿和广藿香,用3至10倍量水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10 至80分钟,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得第二滤液;
119.(3)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浓缩,得第一浓缩液;
120.(4)将甘草单独置于3至15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一次或两次,每次20至 90分钟,过滤,提取两次时合并滤液,浓缩滤液,得第二浓缩液;
121.(5)合并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且进一步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2-1.05 (60℃),得最终浓缩物;
122.(6)将所得最终浓缩物喷雾干燥,得药粉;以及
123.(7)向所得药粉中加入适量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得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124.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为了促进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上述方法步骤中可以增加一个或几个步骤。例如,在提取之前,可以浸泡中药材一段时间,也可以将中药材进行物理加工处理以便有利于活性物质的提取。所有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形式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
内。
125.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在本说明书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使用相应的中药材单独或它们的混合物,通过本领域中常规粉碎、浸提和分离方法,例如浸渍、渗滤、液-液萃取、水提醇沉、醇提水沉和透析等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中适用的中药活性提取物。还可以通过商业途径购买本发明中所用中药的一种或几种的活性提取物,然后与其余中药的提取物配伍,得到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这些变化形式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126.因此,根据上述方法以及在以下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地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且可以进一步将其制备成所需要的固体剂型。
12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功效为解表清热,祛湿解毒,主治湿毒郁肺症,可用于治疗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经试验和临床治疗结果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对抗冠状病毒的能力得到提高,患者的一种或多种症状得到减轻或消除,轻症不向重症转变或转变的几率减小,重症向普通型或轻型症状转变或转变的几率增加,患者痊愈的时间缩短,病程缩短,以及核酸转阴更快。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早期普通型症候以及轻症和普通型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发热、咳嗽、憋喘和乏力等症状, ct诊断也显示治疗后显著改善。通过对120例的对照观察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治疗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症状(包括退热、治疗咳嗽、憋喘和乏力)方面效果显著。
128.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或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129.在该方面的一种变化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冠状病毒性疾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冠状病毒性疾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130.在该方面的另一种变化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性疾病(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
131.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用的任意适用的方式和任意适用的形式施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例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经由选自如下的方式给药:口服、喷雾吸入、鼻腔给药以及非肠道给药如静脉和肌内等,其中优选口服、肌注或静脉内注射给药。
13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单位剂量形式供患者服用。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或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可以是溶液类、胶体类、乳剂剂型或混悬剂型等。固体剂型可以是例如片剂、粉剂、栓剂、颗粒剂或胶囊等。其它剂型包括气雾剂、贴剂或擦剂等。
133.术语“单位剂量形式”意指适合于作为用于人体受试者和其它哺乳动物的单位剂量的物理分散单位,每个单位包含计算产生所需治疗作用的预定量的本发明的中药活性提取物与合适的药物赋形剂。通常,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经口服使用,例如,一日两次,每次5-30克,例如10-20克,优选10克本发明的颗粒剂或相应量的其它形式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体给药的剂量取决于被治疗的患者的体重、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药物的给药方式以及给药周期或时间间隔等因素。对于某些情况特殊的患者,具体给药应遵医嘱。
134.另外,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可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性疾病的药物联合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和确定可以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使用且不会产生不利效果的抗冠状病毒药物。
135.试验例
136.以下通过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中药(以下所指宣肺败毒汤)的临床疗效观察。
137.试验例1本发明临床试验药物(中药汤剂)的制备
138.配方:麻黄150g、虎杖500g、苦杏仁380g、马鞭草740g、生石膏750g(先煎)、芦根750g、薏苡仁750g、葶苈子380g、苍术250g、化橘红380g、广藿香 380g(后下)、甘草250g、青蒿300g(后下);
139.取麻黄、虎杖、苦杏仁、马鞭草、生石膏、芦根、薏苡仁、葶苈子、苍术、化橘红、广藿香、甘草、青蒿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上述药材重量 8倍量水,煎煮时间为30min,第二次,加入上述药材重量6倍量水,煎煮时间为30min,合并上述煎液,过滤,合并滤液;合并上述两次水煎液,即得。
140.试验例2本发明中药的临床研究总结
141.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分析,对本发明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病例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证明本发明中药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有效方剂,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142.1.1本发明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轻型和普通型)随机对照试验
143.使用本发明中药汤剂的患者,试验组236例,试验组受试者平均住院时间约为14.80
±
5.08天,本发明中药汤剂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效果。在临床治疗观察期间,并未发现加重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亚组分析表明,在中药汤剂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没有增加疗效,证明可单用中药(宣肺败毒汤)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144.1.2本发明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普通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45.本研究纳入病例68例,其中本发明中药组35例,对照组33例。本发明中药组平均核酸转阴天数为9.57
±
3.03天,空白对照组受试者平均核酸转阴天数为 13.09
±
5.24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发明中药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本发明中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00
±
6.45天,空白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6.67
±
5.57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发明中药组疗效优于空白组。两组受试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
146.1.3本发明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普通型)随机开放临床试验
147.本研究纳入合格病例71例,本发明中药组对受试患者组ct影像好转率;本发明中药组住院时间为17.38
±
7.11天。纳入试验组34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受试者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核酸转阴时间也明显减少。试验组并未发生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
148.1.4本发明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型病例的试验结果
149.研究共纳入试验组41例,住院期间重大事件。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死亡, 1例患者发生mods;试验组受试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42
±
5.83天,住院时间试验组有明显的缩短,在试验期间,并未发现本发明中药相关有不良反应。
150.1.5本发明中药临床安全性病例观察数据分析
151.对使用本发明中药的病例650例病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轻型192例,普通型
397例,重型57例,危重型4例。病人痊愈出院501例(治愈率为77.08%),转院148例,死亡1例(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共发现17例不良事件,经判定与受试者病情较重、基础疾病、合并用药等相关,与本发明中药可能无关。证明本发明中药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152.2.1对主要研究结果的分析及评价
153.本发明中药是总结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疗效的特点和规律的成果体现
154.临床试验总结显示,本发明中药对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空白对照相比,本发明中药能够显著缩短普通型患者病毒转阴和住院时间;研究数据表明,在不使用抗病毒、抗炎、激素的西药情况下,单用宣肺败毒方临床疗效显著,加用西药没有增加疗效;本发明中药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没有发生死亡、加重病例,也没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证明该方能够截断病情加重,且临床安全性良好。
155.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好。
156.具体实施例
157.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下面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提供的实施例。
158.下面实施例中使用的中药材均从市场购得且经鉴别合格,所使用的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为本领域中的常用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并且所使用的测定方法为本领域中的常用方法,特别说明的除外。例如,在制备本发明中药颗粒剂的实施例 2中使用了如下设备:中药多能提取罐(t-150,天津毕盛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组合式中药液浓缩锅(b-0.5,天津毕盛制药机械有限公司);三维混合机(syh-50,常州市常航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摆荡制粒机(wk-60,淄博史克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yzg-1400,常州耀飞干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槽型混合机(wch-10,淄博史克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也可以使用这些实验设备的等效设备,以及根据生产规模换用其它合适的设备。
159.实施例1
16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161.配方组成:
162.麻黄150克、苦杏仁375克、生石膏750克、薏苡仁750克、苍术250克、广藿香375克、马鞭草750克、虎杖500克、芦根750克、葶苈子375克、化橘红375克、青蒿300克和甘草250克;
163.中药活性提取物的制备:
164.以上十三味,甘草单煎,其余药味先将石膏置于十倍量水或醇水溶液中提取 30分钟,然后加入除青蒿、藿香之外的其余药材用十倍量水提取一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加入青蒿、藿香,再加入六倍量水提取30分钟,合并提取液,60℃以下浓缩;甘草加入十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一小时,滤液浓缩适量;合并浓缩液相对密度约为1.02(60℃),喷雾干燥,得到中药活性提取物粉末1100克。
165.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166.取如上所得的全部药粉,加入适量的乳糖、甘露醇和少许微晶纤维素,充分混匀,喷入90%乙醇溶液,制成颗粒,60℃干燥,制得1500克颗粒,即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67.实施例2
16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169.配方组成:
170.麻黄240克、苦杏仁600克、生石膏1200克、薏苡仁1200克、苍术400克、广藿香600克、马鞭草1200克、虎杖800克、芦根1200克、葶苈子600克、化橘红600克、青蒿480克和甘草400克。
171.中药活性提取物的制备:
172.每批次取所示量的饮片(除甘草),煎煮2次,一煎加10倍水,先煎生石膏 30分钟,然后其他药味(除青蒿和广藿香)煎煮60分钟,过滤得一煎提取液,加入青蒿和广藿香随一煎药渣加6倍水,二煎煎煮30分钟,提取液25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03~1.10(60℃以下);另取400克甘草单煎,一煎 10倍水,煎煮60分钟,二煎10倍水,煎煮40分钟,提取液250目滤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03~1.10(60℃以下),合并以上浓缩浸膏,喷雾干燥,得到中药活性提取物粉末1200克。
173.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174.取如上所得本发明中药活性提取物干粉,加辅料乳糖与甘露醇(比例为2:1),用乙醇浓度为90%湿法制粒,干燥(70℃)90分钟,整粒,制得1600克颗粒,即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75.实施例3
17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177.配方组成:
[0178][0179]
中药活性提取物的制备:
[0180]
在多功能提取罐(型号dt-3m3,温州中制药机械设备厂)中,生石膏置于 10倍量水中先煎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青蒿和广藿香除外)煎煮60分钟,过滤得一煎提取液,青蒿和广藿香随一煎药渣投料加6倍水,二煎煎煮30分钟,提取液过滤,60℃以下浓缩(组合式浓缩锅b-11,天津市毕达盛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至相对密度为1.02-1.10(60℃);甘草单煎,一煎加10倍水,煎煮60分钟,二煎加10倍水,煎煮40分钟,提取液过滤,60℃以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2-1.10(60℃),合并以上浓缩浸膏,喷雾干燥(中试型喷雾干燥机h-spray 5s,北京霍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本发明中药活性提取物干粉20公斤。
[0181]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0182]
取如上所得本发明中药活性提取物干粉,以干粉:辅料=2.1~2.7:1加辅料(乳糖:甘露醇=2:1),混合30min,放入槽型搅拌机(型号wch-10,淄博史克制药设备制造有限
公司),加入适量90%乙醇制软材,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25.8公斤。
[0183]
实施例4
[018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
[0185]
的含量测定方法
[0186]
采用如下条件的hplc方法测定了本发明颗粒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
[0187]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高效液相色谱u3000(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美国);色谱柱:hlpersil gold c18(250
×
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含0.1%三乙胺)(3:97);检测波长207nm;柱温30℃;流速1ml/min;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0188]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4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0189]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根据实施例3所述方法制备的本发明颗粒剂适量,研细,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0190]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0191]
实施例5
[019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柚皮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0193]
采用如下条件的hplc方法测定了本发明颗粒剂中柚皮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0194]
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u3000(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美国);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
100mm,1.7μm);流速:0.35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波长:254nm/284nm;流动相a:0.1%甲酸水,b:乙腈,梯度洗脱如下:
[0195][0196]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柚皮苷、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配制成每1ml含柚皮苷0.8mg、甘草酸铵0.2mg的混合溶液,即得(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铵重量/1.0207)。
[0197]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根据实施例3所述方法制备的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适量,混匀,研细,取约1.0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70%甲醇25ml,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10分钟(转速为每分钟13000转),取上清液,滤过,取
续滤液,即得。
[0198]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0199]
实施例6
[020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提取方法对提取物组成的影响
[0201]
为确定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的中药材单煎和合煎提取方法对提取物成分的含量的影响,发明人开展了如下实验研究。
[0202]
研究方法:用以下七种方法进行样品制备:(1)麻黄6g加60ml水回流提取 1h;(2)甘草10g加100ml水回流提取1h;(3)全方238g药材加入2380ml水回流提取1h;(4)全方无麻黄加入2320ml水回流提取1h;(5)全方无甘草加入2280ml水回流提取1h;(6)238ml全方无甘草提取液中加入10ml单味甘草提取液;(7)228ml全方无麻黄提取液中加入6ml单味麻黄提取液。样品制备结束后进样分析测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甘草酸铵的含量。
[0203]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麻黄甘草合煎后,有利于麻黄碱的提取,但是甘草无论是与麻黄合煎还是与除麻黄外其他药材合煎,都会发生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因此在本发明的提取工艺中,将甘草单煎,不和其他药材合煎。
[0204]
表1.麻黄、甘草不同提取方式对有关成分的含量影响
[0205][0206]
实施例7
[0207]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片剂的制备
[0208]
配方:麻黄110g、虎杖460g、苦杏仁420g、马鞭草790g、生石膏790g、芦根710g、薏苡仁790g、葶苈子330g、苍术290g、化橘红330g、广藿香420g、甘草290g、青蒿250g;
[0209]
制法:
[0210]
以上十三味,甘草单煎,其余药味先将石膏置于6倍量水中提取30分钟,然后加入除青蒿、藿香之外的其余药材用12倍量水提取0.5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加入青蒿、藿香,再加入8倍量水提取50分钟,合并提取液,60℃以下浓缩;甘草加入8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一小时,滤液浓缩适量;合并浓缩液相对密度约为1.02(60℃),喷雾干燥得药粉,取全部药粉加入适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糊精,硬脂酸镁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并压制成片剂,即得。
[0211]
实施例8
[0212]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胶囊剂的制备
[0213]
配方:麻黄190g、虎杖540g、苦杏仁330g、马鞭草710g、生石膏710g、芦根790g、薏苡仁710g、葶苈子420g、苍术210g、化橘红420g、广藿香330g、甘草210g、青蒿350g;
[0214]
制法:
[0215]
以上十三味,甘草单煎,其余药味先将石膏置于8倍量水中提取30分钟,然后加入除青蒿、藿香之外的其余药材用8倍量水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加入青蒿、藿香,再加入10倍量水提取50分钟,合并提取液,60℃以下浓缩;甘草加入6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滤液浓缩适量;合并浓缩液相对密度约为1.02(60℃),喷雾干燥得药粉,取全部药粉加入适量的磷酸氢钙,氧化镁,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并压制成片剂,即得。
[0216]
实施例9
[0217]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滴丸剂的制备
[0218]
配方:麻黄130g、虎杖520g、苦杏仁400g、马鞭草730g、生石膏770g、芦根730g、薏苡仁770g、葶苈子400g、苍术230g、化橘红350g、广藿香400g、甘草230g、青蒿270g;
[0219]
制法:
[0220]
以上十三味,甘草单煎,其余药味先将石膏置于15倍量水中提取20分钟,然后加入除青蒿、藿香之外的其余药材用12倍量水提取0.5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加入青蒿、藿香,再加入6倍量水提取30分钟,合并提取液,60℃以下浓缩;甘草加入8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0.5小时,滤液浓缩适量;合并浓缩液相对密度约为1.02(60℃),喷雾干燥得药粉,取全部药粉加入适量的硬脂酸, peg4000,peg6000药用辅料,滴制成滴丸,即得。
[0221]
实施例10
[0222]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丸剂的制备
[0223]
配方:麻黄170g、虎杖480g、苦杏仁350g、马鞭草770g、生石膏730g、芦根770g、薏苡仁730g、葶苈子350g、苍术270g、化橘红400g、广藿香350g、甘草270g、青蒿330g;
[0224]
制法:
[0225]
以上十三味,甘草单煎,其余药味先将石膏置于12倍量水中提取30分钟,然后加入除青蒿、藿香之外的其余药材用9倍量水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加入青蒿、藿香,再加入8倍量水提取40分钟,合并提取液,60℃以下浓缩;甘草加入十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一小时,滤液浓缩适量;合并浓缩液相对密度约为1.02(60℃),喷雾干燥得药粉,取全部药粉加入适量的蜂蜜药用辅料,滴制成滴丸,即得。
[0226]
实施例11
[0227]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
[0228]
配方:
[0229]
麻黄150g、苦杏仁375g、石膏750g、薏苡仁750g、苍术250g、广藿香375g、马鞭草750g、虎杖500g、芦根750g、葶苈子375g、化橘红375g、青蒿300g和甘草250g。
[0230]
制法:
[0231]
以上十三味,甘草单煎,其余药味先将石膏置于十倍量水中提取30分钟,然后加入除青蒿、藿香之外的其余药材用十倍量水提取一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加入青蒿、藿香,再加入六倍量水提取30分钟,合并提取液,60℃以下浓缩;甘草加入十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
一小时,滤液浓缩适量;合并浓缩液相对密度约为1.02(60℃),喷雾干燥得药粉1100g,取全部药粉加入适量的乳糖、甘露醇和少许微晶纤维素,充分混匀,喷入90%乙醇溶液,制成颗粒,60℃干燥,制成 1500g颗粒,即得。
[0232]
实施例12
[0233]
根据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剂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作用
[0234]
1试验材料
[0235]
1.1受试药物
[0236]
本发明中药颗粒剂,生产日期20200306,规格5g/袋,由现代中药创新中心提供。
[0237]
用法:1天2次/一次2袋。
[0238]
1.2阳性对照药物
[0239]
磷酸氯喹糖衣片,批号2002114,有效期至2022.01,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法用量:1-2天:1.0g/60kg/d;3-7天:0.5g/60kg/d。
[0240]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假单胞菌),批号r0191201,有效期至2021.11.25,规格300万iu/1ml,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用法用量1000万iu//d。
[0241]
1.3实验动物
[0242]
220只balb/c小鼠,spf级,体重10-12g,雌雄各半,1100112011011024/5 scxk(京)2016-0006
[0243]
1.4毒株及细胞
[0244]
1.4.1病毒毒株:人类冠状病毒(hcov-229e),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本实验室传代,-80℃冰箱保存备用。
[0245]
1.4.2细胞株:人胚肺细胞(mrc-5)购自北京北纳创联生物技术研究院,本室传代,液氮保存备用。
[0246]
2方法及结果
[0247]
2.1剂量设计及药物配制
[0248]
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人临床用量为20g/60kg/d,即0.33g/kg体重;试验时小鼠用量分别设7.34g/kg/d、3.67g/kg/d、1.84g/kg/d三个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2 倍、等倍及1/2倍剂量。
[0249]
2.2病毒传代
[0250]
取已长成单层mrc-5细胞的25cm2培养瓶,倒掉培养液,用细胞维持液冲洗细胞面3遍后,加入hcov-229e的病毒液200μl,置37℃5%co2培养箱中培,每日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72-96h,直至80%细胞出现明显病变 (cpe)后,将细胞培养瓶置于-80℃低温冰箱冻存,病毒液反复冻融3次后,用于检测病毒毒力。
[0251]
2.3病毒滴度测定
[0252]
取已长成单层mrc-5细胞的培养板,倒掉培养液,用细胞维持液冲洗细胞面3遍后,按10倍稀释接种不同滴度的hcov-229e病毒液,10-1~10-8共8个稀释度,100μl/孔,每个浓度4个复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置37℃5%co2 培养箱中培养,每日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72~96h记录各孔的细胞病变情况。按reed-muench计算50%细胞病变浓度(tcid50)
[0253]
2.4造模及检测
[0254]
取balb/c小鼠90只,spf级,体重10-12g,雌雄各半,按体重等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29e感染组,寒湿对照组,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组(以下简称疫毒袭肺模型组),磷酸氯喹阳性药组、干扰素α2b阳性药组、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和229e感染组外,其余小鼠每天持续置于90
±
3%相对湿度,无风,温度4
±
2℃的人工气候箱中,4小时刺激后取出,连续7天。
[0255]
除正常对照组和寒湿对照组外,其余小鼠于寒湿刺激第5天、第6天,用乙醚轻度麻醉后,以100tcid50 hcov-229e病毒液滴鼻感染,50μl/只。第1次感染当天各给药组开始给药,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各剂量组及磷酸氯喹阳性药组灌胃给药,0.2ml/10g;正常对照组、寒湿对照组、229e感染组、疫毒袭肺模型组在同等情况下给予生理盐水;干扰素α2b阳性药组雾化吸入原药液,每次20min。给药每日1次,连续3天。感染第4天称重后解剖进行检测,并观察及检测下列指标:
[0256]
2.4.1中医证候表现观察每日观察各组小鼠活动度、活跃程度、皮肤毛发状态和大便状态。
[0257]
2.4.2取肺称重,计算肺指数及其抑制率
[0258]
肺指数=[肺湿重(g)/体重(g)]
×
100
[0259][0260]
2.4.3肺组织中核酸检测(rt-pcr法)
[0261]
核酸裂解处理
[0262]
小鼠解剖后将肺组织分装置于-80℃低温冰箱中保存;将小鼠肺组织从-80℃低温冰箱中取出,置于洁净的研钵中,倒入少量液氮并使用研杵将其研磨成粉末,收集粉末于1.5ml离心管中并立即加入1ml trizol reagent,轻弹管底,尽快混合样品至重悬;室温水平放置离心管,孵育20min;4℃,12000rpm,离心10min;将澄清上清液移入新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0.2ml氯仿,盖紧管盖,用力摇动离心管15s,室温孵育2-3min至液体分层;4℃,12000rpm,离心15min;将透明上清液小心移入新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0.5ml异丙醇,混匀,室温孵育 30min;4℃,12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用1ml75%乙醇轻洗沉淀(使白色沉淀轻轻飘起);4℃,7500rpm,离心5min;吸尽上清液,短暂干燥rna 沉淀5-10min;用20μl depc水溶解沉淀,﹣80℃低温冰箱保存。
[0263]
核酸测定
[0264]
对照品核酸处理:depc-h2o作为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品进行10、100、1000 倍梯度稀释。
[0265]
试剂配制:取n
×
18μl hcov-229e核酸荧光pcr检测混合液,n
×
1μl内部对照品,与n
×
1μl rt-pcr酶(n为反应管数),振荡混匀数秒,3000rpm离心数秒。
[0266]
加样:取上述混合液20μl置于pcr管中,然后将样品核酸提取液、 depc-h2o、阳性对照品各5μl分别加入pcr管中,改进管盖,离心数秒使所有液体置于底部,立即进行pcr扩增反应。
[0267]
循环参数设置为:45℃
×
10min;95℃
×
15min;再按95℃
×
15sec

60℃
×
60sec,
循环40次;单点荧光检测在60℃,反应体系为25μl。
[0268]
2.4.4小鼠血清中gas、mtl及肺组织中炎性因子检测(elisa法)
[0269]
解剖后将小鼠血浆放置在室温静置30min,3000xg离心10min,吸取上清至新的ep管内-20℃保存。检测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酶标仪450nm吸光度检测各指标。
[0270]
肺组织匀浆液样本:小鼠取肺组织称重后,收集小鼠肺组织,-4℃保存。称量50mg肺组织加入500μl生理盐水后,使用超声细胞破碎仪匀浆组织,使用低温高速离心机-4℃1000x g离心10分钟。吸取上清液之后分装,保存于-80℃冰箱贮存备用。避免反复冻融。检测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酶标仪450nm吸光度检测各指标。
[0271]
2.4.5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b淋巴细胞比例流式检测
[0272]
离心机4℃预冷。小鼠摘眼球取血,向装有10ml 1
×
pbs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3滴血(约150μl),1600rpm,5min,室温离心;用移液管小心弃去上清,每管加入1ml红细胞裂解液重悬细胞沉淀,室温裂解约5-10min至液体从浑浊变澄清,加入10ml pbs终止裂解,2000rpm,5min,4℃离心,弃上清。细胞沉淀用10ml pbs重悬,2000rpm,5min,4℃离心,弃上清,用200μl封闭液 (含5%fbs的pbs)重悬,并将细胞悬液转移至1.5ml ep管中,4℃封闭30min。避光于封闭液中配制流式抗体如下:fitc标记抗小鼠cd3e、pe标记抗小鼠cd19,percp-cy5.5标记抗小鼠cd4、apc标记抗小鼠cd8a,每一管细胞的配制体积为:抗体各0.3μl,封闭液50μl。
[0273]
细胞悬液2000rpm,5min,4℃离心,弃上清。加入流式抗体,每管50μl, 4℃避光染色30min,加入1ml pbs,2000rpm,5min,4℃离心,弃上清。用 200μl含2%fbs的pbs重悬细胞,转移至流式管中,上机检测。
[0274]
2.5试验结果
[0275]
2.5.1对中医证候表现的影响
[0276]
模型小鼠置于智能人工气候箱寒湿刺激第4天,出现扎堆不动,活动度下降、活跃程度降低,同时出现烦躁不安、撕咬打斗表现,皮毛潮湿缠结、大便颜色变浅黏腻,表明初起即有寒湿证的表现。寒湿刺激第5天加载冠状病毒感染至感染后第4天,模型组小鼠出现扎堆不动现象,活动度大幅下降、不再出现厮打表现,皮毛出现不泽干枯、大便颜色变深变干特点,符合中医证候表现,形成人冠状病毒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组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小鼠活动度和反应能力均显著增加,皮毛及大便状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0277]
2.5.2对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0278]
表2.本发明中药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作用
[0279][0280]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p《0.01。
[0281]
表2和图1结果显示:疫毒袭肺模型组小鼠肺指数显著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肺指数,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54.96%、81.08%、58.48%。说明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0282]
2.5.3对小鼠血清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的影响
[0283]
表3.本发明中药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作用
[0284][0285]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
**
p《0.01
[0286]
表3、图2a和2b结果显示:疫毒袭肺模型组小鼠血清中gas含量显著降低、mtl含量
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组可显著升高gas含量,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tl 含量,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0287]
2.5.4对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的影响
[0288]
表4.本发明中药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作用
[0289][0290][0291]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
**
p《0.01。
[0292]
表4、图3a和3b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寒湿对照组动物肺组织中无 hcov-229e核酸表达;疫毒袭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有显著核酸表达;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肺组织中病毒核酸表达量。
[0293]
2.5.5对小鼠肺组织中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
[0294]
表5.本发明中药对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作用
[0295][0296][0297]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
**
p《0.01
[0298]
表5结果显示:疫毒袭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炎性因子il-6、il-10及tnf-a 含量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l-6及tnf-a的含量,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l-10的含量,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0299]
2.5.6对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0300]
表6.本发明中药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作用
[0301][0302]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
*
p《0.05,
**
p《0.01
[0303]
表6结果显示:疫毒袭肺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免疫细胞cd4 t细胞、cd8 t 细胞、b细胞的百分比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p《0.01);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d4 t细胞、cd8 t细胞及b 细胞的百分比,中剂量、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cd8 t细胞的百分比,三个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d4 /cd8 值,与疫毒袭肺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p《0.01)。
[0304]
结论:
[0305]
采用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通过观察小鼠中医证候外观行为表征、血清中胃肠激素变化;肺指数、肺组织中病毒核酸表达、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外周血免疫细胞百分比以及肺组织病理检测等指标,评价了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0306]
小鼠造模后,灌胃给予本发明中药颗粒剂7.34g/kg/d、3.67g/kg/d、1.84g/kg/d 三个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2倍、等倍及1/2倍剂量),每日1次,连续3天。
[0307]
结果显示:
[0308]
1.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可显著降低小鼠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54.96%、81.08%、58.48%。
[0309]
2.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可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病毒核酸表达量。
[0310]
3.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可显著升高小鼠血清胃泌素(gas)含量、高、中剂量
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胃动素(mtl)含量。
[0311]
4.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d4 t细胞、cd8 t细胞及b 细胞的百分比,中剂量、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cd8 t细胞的百分比,三个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d4 /cd8 值。
[0312]
5.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三个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il-6、tnf-a含量;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il-10含量;对肺组织ifn-γ含量无显著影响。
[0313]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对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有明显治疗作用,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